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正文 第744章 皆由诸臣误朕
    四周一片安静。

    足足好几秒钟后,崇祯才好像反应过来,他的声音无比的凶狠“你,见过镇北伯他说什么了”

    “陛下恕罪,臣只见过镇北伯的属下。”巩永固满头大汗“微臣心想,陛下能把唐通封伯,以镇北伯的功勋,不封其为王,他岂肯举兵来援。”

    大殿里又是死一般的安静,足足好一会后,崇祯哈哈狂笑“好一个镇北伯,好一个丁毅。”

    “你们一个个的都该杀,都该杀”崇祯疯了似的,指着巩永固破口大骂。

    他实在是气疯了,之前李自成来提三个条件,要求封王裂土,现在丁毅也来凑热闹,而且是在这种危险关头,落井下石,等于是强逼崇祯。

    崇祯怎么可能答应。

    他狠不能立马叫人把巩永固也带下去砍了。

    “陛下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太子和诸王及公主着想。”巩永固咬着牙再道“求陛下三思。”

    他重重的把头撞到地上,砰砰砰,连磕三下,再抬起头时,头上全是血。

    要说到这个时候,谁还能让崇祯冷静冷静,也只有太子朱慈烺了。

    想到年轻的太子,再看看巩永固拼命磕头,崇祯狂燥而想杀人的心,终于慢慢平复下来。

    崇祯恶狠狠的盯着巩永固看了会,或许他还是不想做亡国之君,便问“可有镇北伯部下在”

    “在宫外候着呢。”巩永固忙道。

    果然如此,崇祯又羞又怒,心中恼恨巩永固私下勾结统兵大将,但眼下也容不得他再考虑,李自成的条件已经被他拒绝,各路援兵都不在,连唐通也降了,现在他所有的希望都在丁毅身上。

    他马上下令诏见来丁毅的人。

    很快,路超进入皇宫,拜见崇祯。

    “镇北伯兵马在哪有多少人马”崇祯一见就开门见山,迫不急待,可见他心中其实已经慌的一比。

    “镇北伯十万大军,俱在天津,大军朝发而夕至,只要圣上下令,立刻就能发兵。”路超道。

    “那他还等什么,朕现在就下令,让镇北伯即日发兵。”崇祯怒道。

    路超跪在地上,头向地面,一动不动。

    “他这是威胁朕,威胁朕。”崇祯突然咆哮道。

    巩永固吓的赶紧跪下,瑟瑟发抖。

    想着自己的小命,巩永固咬牙道“唐通之辈都能封伯,还请陛下三思啊。”

    唐通现在都降了,陛下你还说什么废话。

    面子重要,还是小命重要。

    崇祯深深吸了口气,稳住自己狂燥的心“朕若下旨后,如何发兵”

    “城头发炮,以数响为号。”至于打多少炮,当然现在不能说。

    崇祯狠狠咬了咬牙“好,朕就如他所愿。”

    于是当天下午,崇祯召集群臣议事,但令他愤怒的是,满朝文武来了不到二分之一。

    很多文武官员俱称病有事,而不来。

    崇祯又在大殿上怒骂“内外之臣误我误我”

    骂过之后,他当场宣旨,也震惊众人。

    “镇北伯丁毅,秉性纯良,军功绰著”

    晋封为镇北王,封地为海外济州,同时,将坤兴公主朱媺娖下嫁给丁毅。

    把坤兴公主下嫁的事,完全出乎路超的意外,这是崇祯自己想出来的。

    按大明律,娶了公主,就不能在朝中为官,更别说当王。

    这是要在事后,找理由削丁毅兵权。

    这要是李自城兵临城下之前,宣这种旨,

    大明驸马是有带过兵的先列,当年成祖靖难,驸马梅殷就领兵数十万,但他坐看朱棣夺天下,最后也死的很惨。

    可驸马再封王,就这不合祖制了。

    另外丁毅是有正妻的,按大明律,公主嫁后,丁毅的妻子都要休掉,丁毅会吗

    济州更是朝鲜王国之地,何时成为大明属地。

    崇祯这个圣旨,可谓破洞百出,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念头,就觉的是崇祯在耍丁毅,可这会满朝文武没人在意这个事,大伙都想着自己的退路呢。

    崇祯宣完旨意,立刻要求发出圣旨,诏告天下。

    当然,这会圣旨能不能出直隶都有问题。

    同时还鼓舞群臣,镇北王十万大军就在天津,不日即至,让京军用心守着,我大明必胜。

    这会崇祯信心十足,甚至想到以后丁毅把兵马交给他,大明中兴都有望了。

    群臣自然一片阿谀之声。

    下完圣旨后,崇祯再次召见路超,让丁毅尽快发兵。

    路超却道,请圣上把公主先交给微臣。

    崇祯顿时瞪着他。

    路超小心的说了几句,大概的意思,就是怕崇祯事后不认帐,用公主先做人质的意思。

    崇祯勃然大怒,但他这时圣旨也发出去了,又在朝殿上宣布了,当然不可能收回。

    路超又道,我们反正还是在京城的,难道还能飞上天不成

    崇祯迫于无奈,这才答应。

    此时他心中其实已经相当恼火,心中甚至在想,等事后自己消了丁毅的兵权,先灭了丁毅满门再说。

    丁毅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他,崇祯已经恨之入骨。

    他想着大明朝开国时,多少人拿着老朱的免死铁券,还不是最后全被杀了。

    朱棣当年还答应和宁王平分天下的。

    做皇帝,一定得不要脸。

    崇祯现在想必有点后悔,只要自己不要脸一点,不在乎名誉,早就跑南京去了。

    路超得到坤兴公主后,便让城头发炮十响以为号,天津的兵马将马上杀来。

    崇祯大喜,赶紧让人去城头打炮。

    而就在当天他们打炮的同时,李自成发动兵马,开始攻城。

    第一天李自成的兵马并没有攻下北京城,崇祯也很有信心,以为丁毅的兵马就要过来。

    但天津距离北京挺近的,也就两百多里。

    骑兵全力跑的话,真的是一天能到。

    李自成兵马闹哄哄的攻了一天,崇祯心惊胆颤的熬了过去,当晚多次召问巩永固,镇北王的兵马,到那了

    巩永固道,快了快了,贼兵围城,信使进不来,依微臣看,应该到武清了。

    武清在京城和天津正中间,这才跑了一半路,崇祯想想,安慰自己,明天上午援兵能到。

    第二天农民军又攻,攻势更盛,京城之内人心慌慌,百姓和勋贵们都在想办法谋生。

    如果说第一天,大伙还相信崇祯的话,丁毅的兵马就在附近,那么第二天,已经没多少人相信了。

    丁毅真想来救驾,这个时候肯定到了。

    已经过去十几个时辰,骑兵每个时辰跑二十里还不到

    到中午时,崇祯也急了,多次派人到城头看援兵,援兵的毛都没看到一根。

    后来再召巩永固,

    “什么”崇祯又惊又怒。

    他再次召集

    群臣,但这次来的人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所有人跪在地上,相顾无言,还有人只会痛哭,毫无主意。

    这时崇祯就知道大事不妙。

    下午,兵部尚书张缙彦投降,并且打开了彰仪门,农民军一涌而入,北京外城陷。

    太监王廉急忙禀告崇祯,而崇祯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

    此时崇祯不停大骂丁毅,为何兵马还没至。

    但事已至此,骂也没有用,他赶紧派人分别将太子、永王、定王等易容化装送出紫禁城,并到亲戚家中避难。尔后,崇祯把袁妃和周皇后叫来,命令一起来喝酒,崇祯一口气喝了几十杯。

    喝酒是为了壮胆,崇祯不能眼看自己的嫔妃落入敌人之手,于是他挥起手中的宝剑,向袁妃砍去,袁妃立马应声而倒。

    周皇后奉命自杀,临死之前,她对崇祯说“妾跟从你十八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逐上吊殉国。

    崇祯又对几个嫔妃说,“尔等也去吧”又杀了几个嫔妃。

    这会他已经有点失去理智,但他杀了嫔妃后,自已却想求生。于是,又换上了便服,准备潜逃出城。

    当晚,崇祯换上了普通太监的衣服,混在众多太监当中,出东华门,到朝阳门。假称是奉太监王相尧之命出城。但是守门士兵却坚持天亮后验明身份再放行。太监们试图夺门,被守门军人放炮轰走。

    崇祯无奈,只好派人到负责城守的戚国公朱纯臣家,却未见戚国公

    本人。不得已,吃了闭门羹的崇祯又去了安定门,但是因为门闸沉重,怎么也打不开,求生的路被彻底堵住,只好返回皇宫。

    第二天拂晓,紫禁城内外火光映天。太监王相尧在宣武门投降,“闯王”李自成的将领浩浩荡荡开进京城。守卫朝阳门的朱纯臣也赶紧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落入李自成的军队之手。

    崇祯得知后,亲自在空旷的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希望有人能够来陪他最后一段,结果竟然没有一人前来。他仰天长叹,咬破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给李自成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没多久,崇祯皇帝在贴身太监王承恩的扶掖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煤山顶的寿皇亭,在一棵苍老的海棠树下,上吊自杀。

    王承恩随即也跟着上吊自杀。

    崇祯死去两天之后,大家才发现了这个早已僵冷的国君,农民军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停在东华门示众。

    四月十一日,李自成派人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草草葬入昌平田贵妃的墓穴之中,这就是明十三陵中的思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