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正文 第790章 正义之师
    光时亨很快反应过来,好像被人碰了下,他低头一摸,脸色大变“我的钱袋。”

    出使是有油水的,昨天黎维祐还赏赐了三人一些礼物和银两。

    刘宗周没拿,光时亨和周钟拿了,光时亨来时,还带了个大钱袋,早就准备好了。

    没想到突然在街被人摸掉,他大惊,赶紧追上。

    刘和周也只能陪着追上。

    两人那跑的动,很快就看到光时亨远远追到前面。

    拐过一个弯后,就看不到人影了。

    等他们找到时,光时亨被人一刀捅倒在地,血流如注。

    这个让崇祯不要跑,自己第一个投降的大明忠臣,终于死在异国他乡。

    光时亨被盗贼所杀,刘宗周和周钟大怒,向当廷发作,施压力,要求捉拿凶手。

    但短时间内,那里找的到凶手,这个时代又没摄像头。

    郑梉随便找了个罪犯代替,将其斩首。

    但明使在升龙被杀,也是大事。

    其间刘宗周多次出言不逊,指责他们,说他们野蛮不化,需要多学仁义之学,体会大明仁义。

    还要升龙派使者去京城,向大明赔礼,说明清况。

    因为刘宗周也慌啊,他带两个人出来,回去死了一个,怎么向丁毅交代。

    郑梉忍气吞声,愿赔大量银财,刘宗周自恃清正,当然不接受。

    不料周钟私下又接受了。

    当廷再对时,被郑梉指出,刘宗周又气又怒,差点吐血。

    此时双方已经算不欢而散,说什么都没有用。

    刘宗周这人是一根筋的,周钟私下收钱,让他感觉大丢大明的颜面,当众怒叱郑梉和周钟。

    这下郑梉也是要脸的,好歹也是一国之主,终于被激怒。

    他下令把刘宗周直接轰出去。

    刘宗周闻言大怒,当场怒骂,说其蛮荒番夷,敢与大明上邦对抗太失礼了。

    殿中有个武将实在受不了,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此次出使,彻底失败。

    郑梉拒不接受大明圣旨,并把刘宗周和周钟轰出升龙。

    当时有很多武将叫着要杀了他们,还是郑梉按奈住。

    可失去后黎朝的支持,两人无马无银又无粮,举步维艰。

    回来的路上,刘宗周一病不起,没到广东就死了。

    周钟好歹年轻点,历经九死一生,于四月中旬才回到广东。

    消息传到京城时,京城满朝文武大怒,太子震怒。

    蛮荒小国斩使驱逐,大明威严,荡然无存。

    辅政镇北王丁毅却道,天下刚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但天下事报纸传遍京城,其中过程曲折离奇,把安南如何羞辱大明写的无比不堪,百姓们看了纷纷大怒,民间各种叫嚷,要求出兵攻打安南。

    朝野一心,皆上书要求发兵。

    丁毅无奈,于六月决定,发兵安南。

    但其实在五月份时,李定国在钦州斩旗祭血,痛斥了安南的不仁义,举兵三万,号称二十万,以正义之师的名份,在数千船只的帮助下,浩浩荡荡,从海上出发。

    崇祯十八年1645五月。

    大员新任总督许尔显正站在码头一座城堡上,用望远镜眺望远处。

    赵大山被抽去打云南,许尔显现在为大员总督,仇震泰驻守吕宋。

    常年居于

    海外,许尔显也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去年丁毅派人问他,要不要调他回大明,任驻镇总兵,许尔显想了想,还是决定留在大员。

    他大员有三个妻子,一个汉人,一个大员的番人,还在吕宋又娶了个葡萄牙人。

    但丁毅也对他道,以后不管在那,海外的,五年必换,大明境内四年要换。

    许尔显还是挺高兴的,至少还能再呆五年。

    喜欢呆在大员,是因为许尔显亲眼看着大员一步步壮大,越来越强。

    他记得很清楚,刚和丁大人到大员时,这边人员不到两万,地盘不如一个县。

    而如今

    许尔显慢慢转身,把望远镜从海上缓缓移向大员内部。

    只见海面上川流不息,遮天敝日的船只正在进出大员三个巷口。

    因为大员现在越渐发达,来往的船只太多,已经从以前两个港口又新建了一个。

    最近更因要调动船只和兵员物资进攻吕宋,大员这边船只如云,漫无边际,有些船在海边要排队半个时辰才能慢慢靠近。

    大员岛内更是人口密集,仅目前许尔显控制的地盘,大概有一百万人口。

    当年丁毅离开大员时,离现在已经有五六年,中间再也没有来过。

    当时大员人口才二十多万,控制的地盘占四分之一左右。

    之后赵大山步步进逼,逐步攻占,经历五六年后,终于在今年一月,彻底攻占了全大员所有地方。

    现在除少数生番逃进一些难以深入的深山,继续负隅顽抗,整个大员基本被明军占领。

    大员四大平原尽在许尔显手上。

    许尔显根据丁毅的政策,把番族迁移到平原,分田囤田,分组、村、镇等编户,加上这数年的不停移民,以及自身的生育发展。

    目前大员汉人达到六十多万,蒙古和女真大概在六万多,原居民即生番和熟番,现在许尔显他们叫原居民,不准公开叫番族,以拉笼他们大概三十万,还有近万欧洲人也在大员。

    整个大员人口已经破百万,并新建了员北城台\北所在地、基笼城,南中城,三个新城,俱是可以容纳十几万人的大城市,目前还都没有完工。

    大员发展迅速,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绝对是许尔显引以为荣,甚至愿意在此奋斗一生的地方。

    “大人,山东的船来了。”新任命的大员台南总兵郭破石这时低声向许尔显道。

    另一侧的是南中总兵陈之慕,赶紧指向远方“长生级,像是新的。”

    许尔显转过望远镜,仔细看了下,远处一艘新的旅顺级三级战列舰,舰身上有编号008。

    现在丁毅的水师里,长生级、济州级、大员级三种级别,都是三级战列舰。

    分别代表了旅顺造,济州造,大员造。

    但三种三级战列舰,又各有不同。

    前期其实都是一样的,也都叫长生级,但在崇祯十六年后开始改变,现在的制造标准已经不一样。

    长生级减少了炮的数量,增加了船甲厚度,增加了人口载重量。

    新的长生级三级战列舰,把火炮从48门,改成36门,但全部都是42磅的重炮。

    船身板甲厚度加重了一部份,防御力更强,内部空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降低炮弹储存,满载可以带五百名步兵。

    长生级主要用于近海活动,包括运输物资。

    因为船身比较重,不适合远海,通常是从旅顺到日本朝鲜,还有大员这样跑一跑。

    济州级更改也很大,只有十二门42磅炮,船身板甲无增加,因为大量消减火炮和储物装置,满载可以带八百名步兵,纯属用来当运兵船了,而且船速比长生级要快。

    大员造的还和以前差不多,经过这几年的改进,火炮数量什么基本没变,可用来远洋作战。

    跑到吕宋,甚至欧洲都没有问题。

    许尔显从火炮数量中,看出有艘新的长生级三级战列舰过来了。

    最近大量的战船在广东和大员还有泉州三地跑来跑去,运输兵马和物资。

    这艘新的长生级,应该也是来帮忙的。

    “我看到阮总兵了,走,去迎接。”许尔显看到阮思青在船头。

    阮思青现在是浙江水师总兵,驻守舟山和松江。

    最近几年跑商的都是别人,阮思青逐渐退出,他也很少到大员来。

    阮思青来大员,通常是代表丁毅。

    许尔显等人赶紧往码头上去。

    很快等到阮思青下船。

    “哈哈,许大哥。”

    “思青。”两人也是老兄弟,大员和吕宋是阮思青跑的最多的地方,两人相拥而抱。

    阮思青现在也三十多岁了,越见成熟和稳重。

    他和大员诸将都很熟。

    大员的兵马两年一轮换,但是统兵大将,在前面都没换,因为这边情况特殊,需要熟悉当地的大将。

    随着现在把大员全面征服,丁毅决定以后五年一换统兵大将,现在才是第一年。

    “王爷怕你们船不够用,我带了三艘刚出厂的大船,给你们运人运物

    资。”阮思青笑道。

    “哈哈哈,最近这边海域,全是我们的船。”许尔显大笑。

    他们手中有郑芝龙留下的船,还有自己原本的船,加上征用国内商人的船,最近有数千船每天在广东和大员,泉州三地跑。

    “动静这么大安南那边会不会知道”阮思青问。

    “知道也没有用,我们堂堂正正的兵马,任何阴谋诡计也挡不住。”许尔显对他们的兵马相当有信心。

    现在已经不是永乐年间,丁毅的兵马比朱棣的兵马不知强多少,无论装备还是个人素质。

    “小米萨的一万番兵已经到了广东,后继我打算再动员一万番兵,必竟打山地战,用他们比较好。”许尔显还准备一万预备兵马,万一前线不利,可以增援。

    众人边说边走,阮思青也问“现在这边兵马几何”

    据许尔显道,现在大员这边,本部有两万汉军,一万五千番军,一万蒙古和女真联军。

    吕宋有五千汉军,五千番军和当地土著联军。

    大澳省有两千汉军,五千蒙古女真番军联军。

    共有兵马近六万二千。

    这次打安南,被调走一万番军,一万汉军,五千蒙古女真军。

    打安南的三万兵马,有两万五千都是大员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