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 正文 第十九章 有毒的盐矿(求订阅)
    天才本站地址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介绍完开发盐矿的事情,李医终于说到了防疫。

    “各位大人,父老乡亲们,除了之前的两个好消息,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上午我赶到吴王府时,发现府里有人患病,患的是黄疸”

    “或许有人知道这种疾病,这是一种肝部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疫病的一种,却没有那么危险,”

    话音未落,现场直接炸锅了。

    所有人都被吓了一大跳,纷纷失声惊呼起来。

    “天爷啊我没听错吧安州城内居然出现了疫病”

    “我知道黄疸这种病,患病的人全身发黄,而且很容易传染”

    惊呼不已的同时,很多人都被吓得脸色一片苍白。

    记住网址26ks

    其中一些百姓甚至都哭了起来,满面惶恐之色,这就准备撒腿逃离府衙门口。

    包括安州刺史在内的几名官员,纷纷跌坐在地上,如丧考妣一般。

    在这个时代,瘟疫是所有人最恐惧的东西,远超战争

    眼看现场局面就要变得不可收拾

    就在此时,李医突然大声说道

    “大家不必惊慌,黄疸这种疫病并不难对付”

    “我有办法对付黄疸,并有效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

    “这跟我在长安遇到的伤寒疫病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只要注意防范即可,大家的生活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随着他这番话,大家顿时就感觉心安了一点。

    现场很多人的眼中,瞬间就浮现出了希望,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看到阳光一样。

    大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原因无他。

    李医在长安创造的抗疫奇迹,早已传遍了整个大唐,被传的神乎其神

    甚至在一些人眼中,他就是无所不能的神,总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奇迹。

    “公子,您真能克服这种疫病不使其传播开来”

    安州刺史哽咽着说道,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李医看了看这位,自信满满地微笑着点头说道

    “刺史大人,黄疸并没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致命,大家不必如此害怕”

    “发现吴王府的患者之后,我立刻展开救治,并制定了救治和防疫的具体方案”

    “只要严格依照防疫方案执行,战胜这种疫病将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将这个防疫方案用来对付黄疸,多少有点小题大做”

    “呵呵”

    安州刺史干笑两声,却依旧满眼担忧。

    随后,李医上前两步,将这位从地上扶了起来。

    紧接着,他开始高声介绍防疫方案,告诉现场众人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有效避免被感染。

    而且他还现身说法。

    说自己之所以没选择隔离,而是出来跟大家会面,并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因为自己信心战胜黄疸肝病。

    只要做好自我清洁和防护,基本不用担心被传染。

    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听信任何谣言,更不要被任何谣言所蛊惑。

    自己每天都会派人来府衙前说明情况,介绍最新情况,那才是最权威的信息。

    经过他一番安抚,现场众多官员和百姓终于放心了许多,不再提心吊胆了。

    就在此时,李恪又站出来唱白脸。

    他直接发出警告,在抗疫期间谁若敢散播谣言,蛊惑人心,将严惩不贷。

    造成严重后果的,定斩不饶,直至满门抄斩

    听到这番严厉的警告,所有人都心头一紧,纷纷点头称是。

    转眼之间,原本躁动不安的现场,已渐渐恢复平静。

    看到这种情况,李恪和李医都暗自长出一口气,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

    接下来,李医将自己制定的各项防疫措施告诉了现场众人。

    随后将拟好的公告交给安州刺史,让安州官府派人誊抄,然后在城中各处张榜公布,告知所有安州百姓。

    做完这些事情,又跟安州刺史等人讨论了一会,他们就向府衙旁边的一条街道走去。

    安州的第一所春苗学堂,就位于那条街道上。

    当他们赶到那座院落前时,大唐公司安州分部的人已做好准备工作。

    跟其它地方的春苗学堂一样,这座学堂也选择了一个比较宽敞的院落,院子里面有一定的运动场地。

    除了原有的一些建筑外,大唐公司又在院子里建造了一些新建筑,以提高使用率。

    原本的那些旧建筑,也悉数修葺了一遍,没有任何问题。

    而挂在门口的三块牌匾上,都罩着一块红绸。

    来到这里,看着这座焕然一新的院落,每个人都感觉眼前一亮。

    尤其那些住在附近、且家里有孩童的家长们,全都兴奋不已,且满怀期待。

    看到这一幕,李恪不禁低声发了几句感慨。

    “医儿,你小子干得非常不错”

    “就这遍布大唐各地的春苗学堂,能让所有老百姓都拥护咱们,也能让咱家的江山永固”

    “这些春苗学堂的威力,甚至不亚于千军万马”

    说这些话的同时,李恪还想到其它一些事情,却没有说出来。

    对身旁这个仅有十岁的侄子,他甚至生出几分甘愿臣服的感觉

    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那种感觉却非常清晰,挥之不去

    李医转头看了看这位王叔,然后微笑着低声说道

    “三叔,您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些春苗学堂的确会让咱家江山永固”

    “从这里走出去并成长起来的人才,以后将占据大半个朝堂,而不是那些豪门望族的子弟”

    “啊”

    李恪惊呼一声,不禁愣了片刻。

    看来传言一点没错,这小子对五姓七望那样的顶级豪门没什么好感,甚至在暗中对付那些豪门望族。

    而这遍布大唐各地的春苗学堂,就是最狠的一招,釜底抽薪啊

    想到这里,李恪立刻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说话间,大家已来到这座学堂前。

    在门前站定后,李医当仁不让地迈步而出,站在了学堂门口的台阶上。

    他扫视了一下现场众人,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

    “三王叔,各位大人,各位长辈,安州的父老乡亲们”

    “小子这次离开长安、出来游历四方之前,曾在皇爷爷面前夸下海口”

    “我要将春苗学堂开遍每个到过的地方、开到大唐的每一座城镇和乡村”

    “凡是我大唐百姓的子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资格,都能到春苗学堂里就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做人的道理”

    “不算长安的春苗学堂,这一路走来,我们已建造了一百多所新学堂,接收了数万名孩童就学”

    “接下来我们还将建造更多春苗学堂,力争实现承诺,不复皇爷爷的期望,”

    话刚说到这里,就被骤然响起的一片惊呼声打断了。

    人们虽然知道医公子在各地建造了很多春苗学堂,收了无数百姓家的孩童入学,去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

    但是,当李医把这些东西以数字量化,公开说出来,还是将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任谁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么惊人的几个数字。

    “天爷啊照这样下去,岂不是天下所有孩童都有就学的机会,所有孩童都能识文断字”

    “让全天下孩童都识文断字,这得是多大的功德啊,绝对亘古未见”

    人们纷纷惊呼起来,也无比震撼。

    一番惊呼过后,所有人都长揖到地,齐声高呼道

    “公子仁义,实乃大唐之幸,万民之福,吾等草民万分感激”

    听着这片震耳欲聋、却又发自肺腑的诚挚呼声,李恪直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看着李医的眼神里,已然充满惊骇之色,甚至有几分畏惧

    同在现场的安州刺史等人官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再看李医,他轻轻挥了挥手,继续微笑着说道

    “大家不必多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做的远远不够”

    “今天到安州,我也把春苗学堂带到了这里,带给了安州百姓”

    “从今往后,所有安州百姓人家的孩童,都能就近接受教育”

    “他们可以在学堂里学习、生活、玩耍等等,直到成长为一个个栋梁之才”

    话音未落,只听得扑通扑通一阵响。

    站在学堂前空地上的几乎所有老百姓,齐刷刷地全都跪了下来。

    “谢公子的大恩大德,吾等草民永志不忘”

    李医连忙走下台阶,将前排的几位老爷子和孩童扶了起来,随后又将其余人也都请了起来。

    客套几句后,他这才回到学堂门口。

    接着又煽情了几句,他就将李恪推了出来,让李恪也讲了几句。

    相比而言,李恪的表现就差点意思了,煽情功夫明显不到家。

    在李恪之后,安州刺史和学政也出来讲了几句。

    走完这些场面上的程序,才真正来到为学堂揭牌的环节。

    李医和李恪各站一边,轻轻扯掉了罩在门楣上方那块牌匾上的红绸。

    随着那块红绸飘然落下,春苗学堂的牌匾立刻呈现而出,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看着牌上那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所有人都是一番惊叹和赞美。

    紧接着,李医和李恪又揭掉了罩在门口左右两侧那两块牌匾上的红绸。

    红绸被揭开的同时,那副早已轰传天下的对联,随之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们不管认不认识这些优美的文字,却都能吟诵出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每个人都感觉口有余香

    在一片吟诵声中,李恪轻轻推开了这座春苗学堂的大门。

    下一刻,学堂内部的情况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看着大门里面那个整洁而雅致的院落,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赞叹。

    “这就是春苗学堂啊真好”

    转眼之间,已是五天后。

    在这五天里,杨氏的病情得以迅速稳定下来,并开始逐渐好转。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的脸部和双眼正一点点恢复正常,黄色渐渐退去,多了几分红润。

    但她并没有完全康复,还要隔离和准时吃药。

    在吴王府,只有杨氏的一个贴身侍女感染了黄疸肝炎,其他人都安然无恙,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安州城内同样如此,并没有其他人感染黄疸肝炎。

    几天过去,人们原本吊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即便如此,在李医的要求下,各项防疫措施还在施行,并没有立刻取消。

    安州城内的另外四所春苗学堂,这几天也相继揭牌,开始招收百姓人家的子弟入学了。

    几天过去,安州城内的几乎所有适龄孩童,不论男女,都已进入春苗学堂就学。

    一时间,安州城内多了很多稚嫩的读书声,顿时让这座城市多了几分书卷气,也多了几分文化气息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几乎所有人,心气似乎突然拔高了一截

    就连那些往日里泼辣异常的婆娘们,言语之间也少了几分火气,多了几分客气。

    除了安州城内,各个县乡镇的春苗学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用不了几日,那些县乡镇的春苗学堂也会一一揭牌开学,收拢农家的孩子进学。

    这使得所有百姓都对李医感恩戴德,恨不能将他直接供奉起来。

    而李医带给安州的改变,远不止这些。

    在治疗杨氏、掌控防疫行动的同时,他还走访了很多地方。

    他去城内外的几个蔬菜温棚区看了看,现场指导那些百姓种植温室蔬菜。

    这使那些百姓少走了不少弯路,将来也能获得更好的收成。

    此外,他还考察了一下安州的煤炭市场,了解了一下煤炭价格和销售情况等等。

    在此期间,他让手下人给一些孤寡老人送去了泥炉和煤炭,还有米面粮油等物资。

    一些生活艰难的贫苦人家,也获得了他的救助。

    他甚至教给其中一些人新的谋生技能、帮他们找到了工作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比较辛苦,要么是煤矿矿工、要么就是盐矿工人,收入却比普通工作高出不少。

    安州的其它行业,比如铁行、木器行、茶行等行业,他也考察了一番。

    结合安州土地肥沃且多丘陵的地形,他建议李恪和安州刺史等地方主官、以及当地农民,可以在安州发展茶叶种植。

    对于他的这个建议,李恪和安州刺史他们都欣然接受,决定尝试在安州种茶,为老百姓多开辟一条出路。

    忙忙碌碌中,五天已过去。

    这是位于安州云梦县的一个镇子,毗邻涢水。

    原本安安静静的小镇,今天却非常热闹,迥然不同于往日。

    镇子上随处可见手持兵刃的府兵,还有很多衙役和捕快,分散守在不同的地方。

    往日里难得一见的县太爷,此时却恭恭敬敬地跟在一群贵人身旁,在向那些贵人介绍着什么。

    原本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些家伙。

    比如云梦县的典吏和衙役等人,却只能站的远远的,根本不得靠近那些贵人。

    偶尔有一两个过来引路,一个个也恭恭敬敬,连大气都不敢出。

    在那些贵人当中,最醒目的当属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留着一头短发,看着颇为怪异。

    那个孩童虽然年龄最小,却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被那些身穿官服的家伙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

    通过询问一些衙役和捕快,镇子上的百姓很快就搞明白,那个孩童究竟是谁。

    原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要在镇子上建春苗学堂的医公子。

    医公子之所以来这里,据说是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盐矿,准备在这里开矿制盐。

    生活在这里的人,乃至所有安州百姓,以后都有机会去矿山做工,挣一份丰厚的工钱贴补家用

    听到这消息,小镇顿时就沸腾了,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潮水般赶来这里看热闹

    正当小镇上的人们还在犹豫,要不要上去问候呢,李医却带着人向路边这些普通百姓走来

    看到他们过来,聚集在路边的众多百姓立刻就准备跪下施礼。

    李医却连忙上前两步,拦住了最前面的几位老人。

    “使不得,几位老人家,折煞小子了”

    几位老人虽然没能跪下去,却一脸茫然。

    很显然,他们听不懂官话,根本不知道李医说了些什么。

    就在此时,云梦县丞突然站出来,当起了翻译。

    经过他的翻译,那些老人才明白李医的意思。

    下一刻,他们就齐齐鞠了一躬。

    “见过公子”

    客套过后,几位老人才问起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听闻公子准备在镇上建一座春苗学堂,而且百姓家的孩童都可以去学堂,请问这是真的吗”

    李医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给出了肯定答复。

    “老人家,这的确是真的,不消几日,镇上的学堂就会揭牌”

    “到那时,所有百姓家的适龄孩童都可以去进学,且不用花一文钱”

    “几位老人家的孙辈,自然也可以送去进学”

    听到这话,几位老人顿时就愣住了。

    “咱这种泥腿子的后辈子孙也能进学也能识文断字我没听错吧”

    “是啊,这事好的的确不像是真的咱莫不是在做梦吧”

    几位老人喃喃自语着,满眼的不敢相信。

    听完云梦县丞的翻译,大家全都笑了起来。

    正当李医准备给出回应,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突然抄着蹩脚的官话说道

    “医公子,听说你们在镇子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盐矿,准备在这里制盐”

    “那个盐矿我或许知道,但那里出产的盐有毒,人不能吃,也就牛羊会过去舔舔”

    话音未落,李恪他们的脸色都为之剧变。

    但是,李医却轻笑起来。

    “那是一种高品质岩盐,如果不做处理就食用,的确有毒”

    “但利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过后,那却是最顶级的食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