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 正文 第46章 全面反击
    “距离冬天还有多长时间”在春谷县下榻后,简单沐浴完毕,孙暠少不得问了句。

    被叫过来的刘晔一愣,找自己过来就为了问这个

    也不怠慢,当即回答还有一个月。

    原本就是在秋收时节发生的战争,严格来说还是发生在中秋前后。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袁军被孙暠欺负得咬着牙咽下这口气。

    对孙暠来说,若非为了不坏大事,他还觉得不够解气

    派人过来暗杀自己,就这种战果,让他怎么服气

    他还有两千人口没有派出来,更没有训练成士兵。

    五百是预留给孙策的骑兵,五百是留给祖冲的重步兵,其他一千另外说,到底是弓弩之类的远程兵种,还是近战兵种,还要看实际需要。

    就算这些士卒阵亡,他也可以继续招募。

    这次搜刮不少钱粮过来,就是为了随时补兵。

    身负三个系统,这个开局就算是躺平了,也不可能会输。

    若是这样都扶不起孙家,那么只能说天命注定不在孙家。

    不过一个种瓜出身的,当了三代的皇帝,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看看刘备,汉室宗亲。

    看看曹操,贵胄之后。

    再看孙坚,父亲种瓜的。

    “还有一个月,那没事了江东也有好处,这里没有中原那么冷,更没有河北那么冷”孙暠略所思索,觉得还能打。

    毕竟打袁术也才一个多月,深冬以前,怕是能把吴郡打下来。

    丹阳去吴郡也不远,攻城略地花费的时间,主要还是在行军上面。

    几百里,按照五十里每天来走,那真要走十几天才行。

    奈何他的军队已经普及绑腿,日行百里不成问题。

    哪怕中途遇到敌人伏击,依然有足够的体力可以应对。

    “的确,不过那冷风吹过来,也刺骨冰凉。”刘晔同意这个说法,又没有完全同意。

    正常来说,谁会选择夏冬两季开战的

    当然不是说不能打,而是代价有些大

    退一万步说,也不可能整年打仗,谁都会打怕。

    也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尤其冬季紧靠着新年,谁大过年还在外面征战的

    下面的士卒想家了,时期蹭蹭往下掉,不战自溃都有可能。

    “又不是现在才开战,我们算是全面反击,概念不同。”孙暠摇了摇头,“子扬,等拿下吴郡,以你的才华,任命你为郡丞,都是屈才。”

    “府君谬赞了。”刘晔连忙表示,同时奇怪,这孙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这次叫子扬过来,主要是袒露一下真心。”孙暠来到他的面前,“我是真心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效力,毕竟我的地盘会越来越大。如今正是群雄割据的年代,谁都有登顶的机会。但我可以保证,我不会因为你是汉室宗亲,就不敢重用你能爬到多高,看你的本事”

    “府君打算当皇帝”刘晔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孙暠会承认。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已经踏出这一步,早已没有回头路。再说今汉近两百年,情况变得比先汉还不如。但凡有识之士,都清楚,大汉需要一场变革。”孙暠郑重的说道。

    “先汉那阵子,不少人也是那么认为的。”刘晔调侃道。

    当时就是在这样的思潮下,有了王莽的变革。

    结果越改越糟,大家不由得又觉得,还不如汉朝那一套。

    民心思汉,说的就是这个概念,实在是新朝比汉朝还要烂。

    “王莽那种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也活该他会迅速败亡。子扬,你可知道,我在丹阳这边,使用名为试验田的政策”孙暠反问。

    “略有耳闻”刘晔点头,不如说,这段时间,他和鲁肃一直在尽可能的了解孙暠的情况。

    这一路过来,孙暠起家后的种种,多少都有打听。

    包括试验田,包括修路队,包括常平仓。

    暗中的那些龌龊和手段,大概也能推断出一二。

    不过就结果而言,这只能算加分项。

    设身处地,两人都觉得孙暠做得漂亮。

    不把地方望族整治服帖,以后到底是个隐患。

    “试验田,就是把耕种的技术进行测试,确定能增加产量,然后再推广出去。换个角度,任何政策,首先某州或者某郡实施,确认有效再推广,这叫试点,如何”孙暠询问。

    “试点,原来如此”刘晔闻言大喜,的确,若能测试过真正有效才推广,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新朝那阵最大的问题,就是王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有时候一个政策推广下去,不到三个月又换。

    官员还没熟悉新政策,又要熟悉新政策,还怎么愉快玩耍

    尤其是王莽还喜欢给地方改名字,涉及到地名的更换,大量的文书和资料都要换名。

    结果刚刚适应下来,说不准王莽一时兴起又要改名,那不是折磨人么

    就说现代,明朝的西安到现代都还没有改回长安。

    时间越长,越难改回去。

    想明白了,刘晔看向孙暠的目光就不同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坦诚。

    掏心掏肺相信你,希望你能帮助他。

    这种信任,刘晔都承受不住。

    孙暠是什么都和他说了,他只需要找机会离开这里,向朝廷告密,孙暠会很惨。

    退一万步说,他把试点这一招,告诉给朝廷,大汉或许能起死回生才怪。

    就现在的大汉朝廷,已经不具备变革的可能性。

    那些寄生在大汉之上,不断纂取权力和利益的世家豪族,都等着巨人倒下,好瓜分巨人的血肉,壮大自己。

    又怎么会,齐心协力,帮助巨人重新站起来

    说穿了,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刘晔,愿为少主效犬马之劳”刘晔郑重一拜,这次是真正服气了。

    “得子扬相助,大业可成”孙暠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当然这同样是对刘晔的信任。

    他很清楚,刘晔甚至能为曹操效力,出仕期间也算是尽心尽力。

    作为穿越者,已经看到结果的存在,自然敢用他。

    同样的,就是看到孙策和孙权的结果,才不惜一切要夺权。

    更是只有他,能没有顾虑任用孙策。

    他这样的人杰,只有自己这样开挂的,才能驾驭和信任。

    在春谷这边待了两天,孙暠再次集结军队,准备开拔。

    岑溪和蒋钦留守春谷县,毕竟袁术军虽然败退,依然有可能会南下。

    除非前线战况严峻,否则孙暠不打算调岑溪到前线。

    同样的,秦松留下来,作为岑溪的军师。

    从袁术那边招降来的一千士卒,孙暠拨给了蒋钦,让他以自己旧部为核心,组建水军。

    只是人手虽然不缺,这船只,只能慢慢建造或者购买。

    刘晔为军事,陈端为主簿,鲁肃为长史。

    当然,鲁肃麾下还有一千士卒,都是他的那些乡人。

    五百亲卫终于有一个统领,在这两天,周泰把那些不服气的家伙,都打服帖了。

    算上祖茂部,孙暠这边依然是两千战兵。

    又配上三千辎重和民夫,组成五千人,这才开拔。

    期间有点小插曲,那就是军中如今有两个子扬,是以叫唤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问题两边又不好改表字,是以叫唤两人的时候,只能唤两人的军职。

    要说表字相同,三国还有两人也是如此,正是诸葛亮和胡昭,表字都是孔明。

    “府君,士卒已经集结完毕,粮草也清点完成。”陈端上前汇报。

    多少有些羡慕刘晔,也不明白,为何汉室宗亲,能甘愿成为孙暠的门客。

    至于他,认可孙暠不假,只是先一步认识孙策。

    “好,启程”孙暠当即宣布,“现在,轮到我们全面反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