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 正文 第75章 对山越策略
    王朗被俘虏,得知消息的周昕没有选择抵抗到底。

    就如同他当初放弃丹阳太守一样,选择投降。

    孙暠在余暨县休息半天,于糜和孙瑜已经过来汇合。

    随即按照他的命令,一路派人传讯下去,勒令会稽郡各县县令长投降。

    不到两天,会稽北部各县已经传令而降。

    并非说南部的县没有投降,而是距离太远,最远的东冶县在后世福州所在,不过基本过了永宁后世温州县后,以南的大片区域都是蛮荒之地。

    东冶本来就是闽越王的都城所在,说是大汉治下,实则完全是自治的状态。

    “虽说东治那一片都是山林,的确不适合居住。不过不好好开发出来,任由山越坐大,难怪孙氏立足江东,结果一大半的时间都用于平定山越。”孙暠看了看舆图,不免感慨。

    不真正把这片区域,收归大汉治下,那么和西河郡、上郡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名义上是大汉的国土,实则成为外族的聚居地。

    强盛的时候就来称臣进贡,见你弱就过来各种劫掠。

    “移民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说自永宁以南,到处都是山林。”作为俘虏的周昕进言。

    准确的说,在孙暠提出要招揽的时候,周昕便选择出仕。

    有个代价,就是请孙暠释放王朗。

    孙暠甚至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这让他很感动。

    王朗离开的时候,甚至拉着周昕的手,两人依依不舍地道别

    为了这纯粹的友谊,只希望王朗这辈子,都不要知道真相才好。

    王朗顺利渡船北上,周昕也履行职责,以郡丞的身份留在会稽郡,协助新的太守治理政务。

    至于新太守,孙暠倒是想要任命孙氏子弟来担任,可惜年纪差不多的没了,除非把孙贲调回来。

    “朱伯父,以后会稽郡就交给您和黄伯父了。”孙暠看向旁边的朱治。

    记得没错的话,正常历史里面朱治兼任吴郡太守。

    可如今他当丹阳太守,吴景为吴郡太守,朱治就被他安排为会稽太守。

    本来历史上,在帮袁术攻打了丹阳郡和吴郡之后,孙策在攻下会稽郡后,才当上了太守。

    和历史上的孙策比起来,自己却是占尽了先机。

    眼看挂都开了,若是这样还改变不了孙吴的命运,那么只能说时也命也。

    多少有些纠结,就算历史有自我修正的效果,总不能有个谁过来,也给自己来一招陨石天降

    多少有些无奈,魔法塔只有两层,两个等级的魔法,显然不可能会有陨石天降。

    “许久没有治政,泰明周昕表字,你可要多帮我。”朱治笑着对周昕说道。周昕是会稽郡人,认得地方豪族。

    “下官一定竭尽所能。”周昕自然不敢怠慢。

    孙暠点了点头,文有朱治周昕,武方面他派了黄盖为都尉,顺便把张英也调过来。

    并且表示,积极吸收山越百姓,认真教化,让他们积极融入大汉。

    要说越人,自春秋时代还能说是地方土著。

    到了汉朝,哪里还有那么多土著,基本都是逃到山里的隐户,本质上还是汉人。

    当然要说闽越国范围,那另外说,不过血统也不那么纯粹。

    可以说,越人已经融入到大汉的政权里面,整个江南也成为大汉的实际国土,神圣而不可分割。

    就算这样,已经定居安定下来的百姓,对这些隐户,甚至是越人部族都很抵触。

    毕竟动不动袭扰你一次,都已经是世仇了。

    突然有一天官府说大家要友好相处,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招降过来的越人,三年内必须要从事繁重的工作,且没有报酬,但不能故意弄死他们,也得包吃包住。若坚持下来,则给予户籍。第四年开始,以大汉百姓论。”孙暠提醒道。

    主要是考虑到会稽郡这边的民情,直接让人家融合进来也不现实。

    别到时候讨好不了这些山越,最后还把会稽郡的百姓得罪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不如说,如果不是江南山林太多,不少甚至是原始山林,山越长期居住在山林之中,不好讨伐。

    孙暠其实不介意,派兵过去,把所有山越人道毁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看继承三段记忆,骨子里面却是高贵的大汉子民,对那些化外蛮夷,多少有些看轻。

    就算这样,也认可前辈们的理念。

    觉得华夏民族之所以是华夏民族,正是它的包容性。

    只要以华夏民族自居,遵守华夏民族的习俗和利益,维护华夏民族不受外族,哪怕是自己原本的民族侵害的,都应该算华夏民族。

    在这个基础上,尊重各族原本的文化和习俗。

    主要是孙暠想着,总不能把扣除汉人以外的所有种族,都给人道毁灭完毕吧

    以大局观出发,他可以告诉自己,要宽容,要包容,要仁慈,只要不软弱,不自满就可以了。

    “如此,可是为了以后开发闽越国做准备”朱治听出了些别的东西。

    “若非如此,江南何时才能大治”孙暠反驳。

    就说现在,时不时在武夷山范围,也不知道是不是闽越国那边来的。

    总会有一批山越下山劫掠,甚至掳掠人口回去。

    他可不希望,如同历史那个孙吴一样,几十年的时间都浪费在和山越的抗争之中。

    更让他不满的是,孙吴对付山越,武力攻打几乎没有一次奏效。

    有效果的几次,几乎都是招降几支山越队伍,然后才暂时平定山越。

    这玩意与其说是武功,不如说是嘴炮的胜利还比较贴切。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光和二公元179年板楯蛮反汉,到光和五公元182年才平定。

    从光和二年打到光和五年,足足三年时间都没有平定。

    最后派了个人过去,招抚一番,结果人家就投降了,反叛就平息了。

    真有这嘴炮,三年前死哪去了

    有时候就觉得,这山越就如同孙吴时期,江东世家豪族给孙权设的一个坑。

    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成就了好几个名将。

    可性质是怎么样的就如同满宠对付孙吴,在合肥刷孙十万经验包,刷了九千六百户封邑。

    孙吴的那些名将们,何尝不是刷了好几年的山越经验包,把自己的官职给刷上去的

    在孙暠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将都有水分,多少的问题而已。

    现在他当主食,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发现山越副本后,用这个副本刷战功的行为

    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彻底平定江东,才是首选。

    哪怕前期投入再多,也比几十年不断攻打和对付山越,消耗的人力和物资多太多。

    “将军的确是深谋远虑,属下佩服。”周昕当即表态,在他看来,这次才是最好的政策。

    孙暠在会稽郡待了大概两天,确认没什么问题,便开始返回丹阳。

    路过钱唐的时候,黄盖正好率军过来,少不得待了半天,叙叙旧,顺便嘘寒问暖一番。

    黄盖和黄忠都一样,属于四十岁以后才崭露头角的类型。

    有时候孙暠甚至怀疑,两人是不是有亲,毕竟都是如此的老当益壮。

    孙暠最初从军,是在黄盖麾下,黄盖对他来说,有教导之恩,他对黄盖也是师礼对待。

    黄盖也说过,他只是以长官的身份,好好训练孙暠,并非专门教导。

    这师礼,他担待不起。只是孙暠执意如此,他也只能认下来,同时打定主意,要好好努力。

    扬州实际所有者的师父,他的成就怎么也不能太低才行

    “少主,二张已经等候多时”回到丹阳,刚进城门没多久,吕炽派人过来提醒了句。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