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莽夫 > 正文 第4章 终于上达天听,皇帝亲自开口
    刑部典狱史来的很快,体现了武将的风风火火。

    才一见面,铿锵抽刀。

    然后咣当一声,大刀直接剁在牢门上,目光森然的看着郭子仪道“小子,别以为我在吓唬你。刚才孙七向我禀告,说你能够辨认番邦贡品。鉴于此事关系重大,本典狱必须有把握才行”

    说着微微一停,猛然大刀再次一剁,厉喝道“如果你是贪图口快,撒谎拿我们寻开心,那么可就别怪老子,我一刀直接要了你的命,不用等到三天之后行刑,现在就送你小子上路。”

    不愧是武将的性子,说话办事雷厉风行。

    偏偏郭子仪最喜欢这种风格,不但不畏惧反而满脸兴奋,反问道“如果我说的都是真的呢”

    典狱依旧干脆利索,毫不迟疑的道“如果你小子说的都是真的,那么本典狱就豁出去赌一次,我亲自去找刑部侍郎禀告,无论如何也要把你保下来。”

    “把我保下来”郭子仪满脸期待,道“那能放我出去吗”

    典狱缓缓收刀入鞘,面色极其坚定,郑重道“能”

    “不骗我”郭子仪再问。

    典狱微微皱眉,然而并未不悦,再次郑重道“不骗你”

    郭子仪想了一想,突然又道“可是我听两位狱卒大哥跟我说,想要改判死刑必须大理寺说了算。”

    这一次典狱明显踟蹰片刻,然后才无比严肃的道“国之大事,胜过一切,只要你小子真能辨认番邦贡品,就会给咱们大唐挣到颜面所以哪怕你是个死囚,我们也会下死力气保你。无论是刑部还是大理寺,都不会成为你出去的阻隔。”

    郭子仪终于放心,道“既然如此,那你们赶紧走程序吧。”

    “走程序”典狱微微一愣,显然没听懂这个词。

    郭子仪意识到自己口误,连忙解释道“就是让你们按照级别上报,赶紧把我这事给定下来。毕竟只有让我早点出去,我才能早点去揭那张招贤榜,你说是不是”

    典狱乃是武人性子,腹中没有多少弯弯绕,因此并不感觉郭子仪彪楞,反而对郭子仪流露一丝欣赏,点点头道“怪不得孙七说你性格毛躁,看来你小子还真是如此。不过嘛,年轻人就该这样。毛躁未必是坏事,阴恻恻的才令人心烦。”

    说着看了一眼郭子仪,陡然压低声音道“记住了,跟我这么说话可以,但是等会再有人来问你,你小子千万不要这幅架势。必须收敛一点,最好能装的知礼守节。”

    郭子仪有些纳闷,忍不住道“这是为啥”

    典狱眼睛一瞪,训斥道“别问为什么,总之记住我的话。这是为了你好,你还想不想早点出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郭子仪只能闷哼两声,嘀嘀咕咕的道“行吧行吧,我听就是。”

    典狱这才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两个狱卒,沉声吩咐道“你俩看好他,顺便跟他讲讲规矩。本典狱现在去禀告刑部侍郎,我估摸着一盏茶时间就会回来。”

    说完又看了一眼郭子仪,然后龙行虎步的急急而去。

    郭子仪看他走路威风,一时有些羡慕不已,尤其是典狱腰间挂着的那一口大刀,简直让郭子仪馋的直流口水。

    这货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真他娘帅啊,这才是爷们的气派。等我将来有了机会,我也弄一口大刀显摆显摆。如果能去战场上逛一逛,那就更加不虚此生了。”

    “咦,我忽然想起我现在貌似不怕挨揍啊”

    “莫非我真的觉醒了金刚不坏之体这辈子注定要当个纵横沙场的将军。”

    “嘿嘿嘿嘿,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爽死我了。”

    絮絮叨叨不停,渐渐陷入迪化。

    而两个狱卒则是听的直发愣,相互对视一眼之后无奈叹气。

    其中一个狱卒凑近门前,打断了郭子仪的意淫,轻声提醒道“郭小哥,你还记的典狱大人刚才所说吗他让你学会伪装,表现出知礼守节。”

    另一个狱卒也凑过来,连连道“对对对,一定要表现出知礼守节。否则等会官员们见了你,那些读书人可不喜欢粗人。他们喜欢知书达理的年轻人,越是知书达理越是欣赏。”

    郭子仪隐约明白过来,点点头道“行吧,我知道了。”

    两个狱卒刚要欣喜,哪知郭子仪突然又道“你俩的意思是说,越是读书人越阴,对不对。”

    两个狱卒怔立当场,愕然道“我俩啥时候有这意思了”

    然而郭子仪已经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突然再次换了一个问题,道“之前你俩曾跟我说,我是被某人下令所抓莫非那个人就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个当大官的读书人”

    两个狱卒同时面色一变。

    他们没想到郭子仪还惦记这个事。

    足足好半天之后,狱卒孙七才小声开口,语带无奈的劝解道“郭小哥,算了吧,之前我就跟你说过,这个人你惹不起的。只能忍,人活在这世上有许多事都要忍。”

    另一个狱卒也轻声开口,好心相劝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些冤屈注定无法审,况且,郭小哥你也算不上冤屈。你确实在大街上口出狂言,辱及了咱们大唐的皇帝陛下,是不是。”

    可惜两个狱卒一番好心,郭子仪完全听不进去,反而这家伙慢慢仰头,目光盯着囚牢的屋顶,一字一顿道“你俩只需要告诉我,那个人到底是谁”

    “至于我忍不忍,那是我自己的事。”

    “放心,我不会牵连你俩。”

    “我这人虽然性格冲动,但我懂得向人感恩。”

    “就算将来我落在这人手里,我也不会供出是你俩告诉了我。我绝对会拿自己的命去顶,绝对不会让你俩缠上麻烦。”

    “所以,能告诉我吗”

    两个狱卒听他语气坚决,心知无论如何也劝不住他,于是齐齐叹了口气,然后齐齐沉默不语。

    如此又是好半天之后,终于才听狱卒孙七再次开口,声音极小,语气极弱,几乎像是蚊蝇轻嗡一般,小心翼翼说出了几个字,道“当朝宰相,李林甫。”

    这个名字让郭子仪深深吸了一口气。

    没有听说仇人名字之前,他表现的又彪又楞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现在狱卒向他告知是谁,他的神色反而无比平静。

    他仅仅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目光再次盯着屋顶,轻声道“谢谢你们,我记住了。”

    除此之外,再也无话。

    既没有询问这个人的权势有多强,也没有询问这个人为什么会下令把他打成死囚。

    仿佛,他仅仅只是想知道谁干了这件事。

    但是两个狱卒却隐隐感觉,这个愣小子心里绝对憋着一股火。

    时间过的很快,典狱去而复回。

    这次果然又有新面孔,赫然是好几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

    同样又是一番问答,不断的进行验证,幸好郭子仪底气十足,每一次回答都很笃定。

    于是,这一波官员也渐渐在心里有了把握。

    既有把握,就敢实施。

    然而郭子仪的身份毕竟是死囚,而且还是当朝宰相亲自开口定下的死囚,所以单凭刑部一己之力还不够,需要多多拉上一些力量才可以。

    所以,事情在当天就报上了大理寺。

    大理寺位列朝廷九寺之一,寺丞乃是实打实的三品大佬,不但位高权重,而且还是皇族,但是这个寺丞同样也惹不起宰相李林甫,于是官员们继续把这个事情往上报

    而再往上报能去哪里报呢

    毕竟大理寺已经是全国刑讼的最高机构啊。

    所以,能报的地方只有一个。

    皇宫

    上达天听

    唯有当朝皇帝,才能一举拍板。

    此次番邦进贡之事,摆明是来打大唐的脸,既然是打大唐的脸,那么最急的会是谁

    毋庸置疑,也是皇帝。

    现在有人能解决这件事,能给大唐挣回一个面子,那么只要皇帝还没有昏庸到极点,必然会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于是在当天下午,郭子仪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终于从死牢传进了皇宫,首次被大唐的皇帝听闻

    而皇帝果然一听大喜,甚至没问郭子仪为什么会成为死囚,皇帝直接发出一道口谕,取消了郭子仪的死囚身份。

    穿越足足三日,郭子仪终于走出刑部死牢。

    然后在无数人的注视中,他揭下了那张招贤榜。

    “明天朝会之上,辨认番邦贡品,不管何等奇珍,吾皆娓娓道来”

    这种文绉绉的话,郭子仪肯定想不出,但是大唐的官员们不缺文采,随便哪个人都能教会他。

    于是,郭子仪被动装了个逼。

    导致满长安的百姓都错误认为,揭榜小哥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都称是才子

    不知是莽夫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