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成了丞相那早死的白月光 > 正文 第138章8第一百三十八章
    从埠罗村回来, 第二天就是冬至了。

    沈姒起来没一会儿,就听谷福说有人送东西过来。

    沈姒疑惑“何人”

    卢夫人知道她不收东西的,应当不会是她。

    谷福道“回夫人,是县里的百姓。”

    沈姒怔了一会儿, 是百姓啊。

    很快笑起来, 为他们的热情心暖, 笑道“让人告诉他们, 好意我心领了,但东西别收,你让他们都拿回去。”

    见他退下就要走, 沈姒又叮嘱一句,“让他们对着百姓说话和煦些。”

    谷福听令“小的明白,夫人。”

    他当即在后院里找了几个人, 让他们按照夫人吩咐做事。

    县衙后院里的人领命,好不容易送走来的这几位百姓, 不禁长吁一口气, 百姓们太固执了,推拒的他们都快要出汗。

    还来不及喘口气,就见又有人拎着东西过来, 几人如临大敌, 等见果真是要给崔大人和夫人送东西的,只好再次推拒起来。

    来送东西的百姓当即不乐意了“难道是崔大人看不上我们这些小东西”

    “哪里的话, 大人说了,他为表率, 更当以身作则。所以东西无论大小,都不能收,不然下面的人有样学样, 来日也从你们身上搜刮,大家的日子如何安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可这些是我们乐意送的啊。”来的几人又是高兴又是愁,高兴的是大人如此为他们着想,愁的是他们真的很想给大人送冬至节礼啊

    可是这会儿好像送不出去,愁人。

    “大家有这份心就好,你们的好心我一定会带到大人跟前。”

    几人再劝几句,总算将来人劝走。

    这一天,他们的口舌都没停过,等夜终于黑了,几人差点累瘫在地上。

    他们头一回知道,说话竟然会比干苦力还辛苦

    不过这份疲惫很快就一扫二光,从谷福大爷手里接过装了赏银的荷包,几人脸上几乎快要笑出花来。

    谷福派完赏银,又道“夫人还赐下一桌好菜,你们趁热吃。”

    几人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去,这时已经全然忘记喉咙的干涩,声音洪亮无比“谢夫人赏”

    他们散了,谷福回到院里朝屋里的主子回话“夫人,赏赐都已经派下去。”

    沈姒没回,是崔季渊答的他“下去罢,这里不用伺候。”

    外面的脚步声走了,沈姒瞪一眼刚刚作祟的人。

    崔季渊低笑,举起她的手亲一亲,“再吃一些”

    “不要。”沈姒脸上还染着薄红,嘴巴也是红艳艳的,都是这人刚刚弄的。

    没忍住凑上去咬了咬他的唇,鼓脸哼哼“不能只我一人这样。”

    崔季渊凤眸一暗,又要低下头来亲她,沈姒脑袋往他怀里埋,脑袋蹭着他的胸膛乱动,“不许不许。”

    不过是刚刚吃饭时心血来潮招惹了一下他,这人就小心眼的抓了她不放,沈姒闷闷哼哼,小声道“小气,沅宝都不这样小气。”

    崔季渊摸一摸她嫩白的脖颈,笑说“对阿姒,为夫一向是小气的。”

    “我只夸了卢县令两句。”沈姒脑袋抬起来,比起两个指头给他看。

    崔季渊眸光隐晦,咬一咬她的指尖,惹得沈姒将手缩回去,“两句也不成。”

    沈姒好笑,扯一扯他耳垂,哪里是夸人不成,怕是她那句说卢县令还挺英气的话,惹得他吃了味。

    “有一件事,阿姒要不要听”崔季渊轻轻揉着她的手,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嗯”沈姒眼睛对上他的,“好事”

    “我们很快就能见到沅宝了。”

    咦沈姒坐直了身子,“爹娘要带沅宝过来怎的只和你说,也不给我来封信”

    崔季渊摇头笑“沅宝不来。是陛下,陛下命我十二月初起程回京。”

    “要回去了”

    “是,陛下说定泸府和浮县已经稳住,命我回京。”

    沈姒高兴,晃一晃脚,“那我给爹娘写信,让他们将沅宝的东西收拾好,到时候我们接了沅宝一块回去。”

    说着她就要跳下去,要赶紧写信去江陵府。

    “我已经给爹娘去过信。”崔季渊稳住乱动的人,“今儿收到陛下的命令时,便着人寄了信回去。”

    沈姒手环住他脖颈,颜色依然艳丽的红唇亲上去,碰上他微凉的唇,“真好。”

    “嗯。”崔季渊轻轻应一声,在她要退去时,他紧追过来,攫取着她的呼吸,直等呼吸重了些,才稍稍松开一些,低声道,“想沅宝了”

    “想了。”沈姒蹭一蹭他额头,“沅宝已经一个多月未见我,也不知回去还记不记得我。”

    崔季渊轻轻抚着她的脊骨,安抚着还有些喘的她,“不会的,沅宝记性还算好。”

    沈姒脑袋枕到他肩上去,闻言笑“就算记着,估计也要生一阵子的气,怕是到时都不愿意和我们回京城去,黏着爹娘不乐意走。”

    崔季渊挑一挑眉“若真如此,那让沅宝跟着爹娘”

    “你舍得”沈姒抬头瞪他。

    崔季渊轻笑,“嗯,不舍得,就算沅宝不乐意,也将人带回去。”

    崔季渊要回京城的事,没几日就传遍了浮县,大家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是一愣,进而就是不舍,还有些难过,“崔大人真的要走了啊”

    “不多待一阵”

    “怎么就走了呢,唉”

    “何时走是不是要到除夕前”那还有一阵儿,还有一个多月呢。

    “十二月初就要起程回京了。”

    “怎么这么急”听说的人心里不得劲,虽然知道崔大人迟早是要回京的,但他们没想到竟然十二月初就要走了。

    整个浮县都因为这事人心浮动起来。

    他们不仅是不舍,还有说不出的担忧,浮县能有今日,多半是崔大人来了之后才改变的,他们怕,怕这回大人一走,回头做的这些就都停工了,说要发的种子也不知道明年还会不会发。

    这些忧心的念头一旦起了,就再难以压下去,不过一日,就隐隐有了变成谣言的态势。

    好在经过整顿的县衙很是灵敏,当天就有衙役察觉不对上报给了县令。

    卢县令沉思一会儿,下了命令“明日在城外布告处将这些事都一一说清,告诉浮县百姓,崔大人虽要启程走了,但只要本官还在,渠,照样会修,明年的种子,也一定会按时发。”

    “属下明白。”

    衙役第一日在城外张贴布告并宣读时,浮县人心里虽安定了大半,但也还是半信半疑,不过等之后每日都看到有人在那,且有问必答,心里的忧虑渐渐消了个干净。

    主要是不信也不成啊。

    他们都是根在浮县的人,县衙能有个态度,已经比从前的衙门好上许多。

    “卢县令,不错。”要离开的前一晚,崔季渊对着沈姒夸了一句卢县令。

    沈姒好笑,戏谑的眼神睨过去,当初她夸卢县令时他不乐意,如今到是自个儿夸上了。

    崔季渊将她眼里的意思看的分明,轻轻刮蹭她的鼻梁,“我不喜欢阿姒夸别的人。”

    沈姒扯一扯他的耳垂“小气。”

    “还不讲理。”

    崔季渊笑一笑,毫不避讳的承认“嗯,我小气,阿姒要记着。”

    沈姒笑得肩膀颤颤,被崔季渊环着腰给稳住,良久,她止住笑意,仰脸在他颊边亲一亲,“记着了。”

    记着他爱吃味了,下回定不当着他的面夸其他人。

    “还有没有东西未收拾”崔季渊不计较她的打趣,环视一眼屋里,问起来。

    “都已经收拾好,冬衣就放在最上面,明儿直接放在马车上。出了浮县该会冷上一些,放在马车上好穿戴。”

    他们离开的这日上午,城门外聚了许多的人,乌泱泱一片人头,卢县令站在最前面,其后是护着他的衙差,再后面的一大片,则都是自发来送行的百姓。

    其实百姓们很想冲到前面来,但最前头那个是以后要一直管着他们的县老爷,他们虽有那个想法,却没那个胆子真越过县老爷到最前面来,只能站在后面朝着崔季渊喊,祝他此行一帆风顺。

    “都回去吧。”崔季渊背在身后的手蜷一蜷,最后看他们一眼,牵着沈姒上到马车,吩咐,“起程。”

    几辆马车一齐行动起来,眼看着马车越走越远,有些百姓已经忍不住哭起来,他们想起了最糟糕的那段时间,是崔大人,亲自将他们从洪水的疮痍中拉出来。

    脚步下意识往前挪,想再多看一眼。

    崔大人这一走,他们怕是此生都再见不到人了。

    卢县令主动往一边退让,给他们留出路来,看着情不自禁想去追马车的众人,心里也酸酸的,回去后朝卢夫人叹“他们信任通使大人,比信任我更甚。”

    “你说,将来我卸任时,会不会有人不舍”

    卢夫人拍拍自家丈夫的肩膀,“你才上任几个月,期间又有通使大人珠玉在前,百姓们自然眼里看不到你。”

    卢县令瞪向自家夫人,他是来求安慰的,怎的还损起他来了

    卢夫人指一指他“瞧瞧,这点你就比不上崔大人,听说大人从未对他夫人红过脸。”

    瞧他要生闷气了,卢夫人笑起来,抱一抱他“但是你才是浮县将来的父母官啊,只要你做的好,之后百姓眼里自然就有你了。”

    卢县令脸上笑开来,拥着卢夫人,“我当然会好好做。”

    他是浮县人啊,自然是想要浮县变好的。若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冒险越过上任心胸狭窄的县令,往京里递奏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