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心机太子妃 > 正文 第31章 第 31 章
    第三十一章

    “盖上。”

    唐韵扑上来一抱, 半个身子又凉在了被褥外,太子无奈地扒开她胳膊,挪了床榻的地儿给她, “躺一会儿。”

    唐韵见他起身便朝着门外走去,急急地唤了一声, “殿下要走了吗。”

    声音急切,倒是带出了几分真情实感。

    似乎生怕他走了一般。

    太子脚步一顿,回过头, 唐韵已半撑起了身子,僵硬地坐了起来, 依依不舍地看着他。

    太子心口一悸。

    出息。

    倒是好奇上回离开的那半个月, 还有这回的大半月,她是怎么撑过来的。

    太子丢了一句, “孤去唤人。”

    他又不走。

    唐韵的脸上一瞬便溢满了得意和娇羞, 扬起嘴角冲太子一笑, “殿下不走就好。”说完,便麻利地钻回了自己的被窝。

    太子

    太子一声嗤笑,转过头, 心头涌上来的一股子被需之感, 连他自个儿都未察觉, 走到门前, 拉开门唤了小顺子进来。

    “炭火燃上。”

    “是。”小顺子赶紧弯身进来。

    太子关上了门转身。

    此时丑时刚过,屋外天色漆黑。

    床榻前的那一盏灯,还是太子进来后, 给添了油。

    火炉子里的炭火早就凉成了一团白灰, 一旁木几上搁着半碗没有饮完的红糖水, 已然成了残渣。

    冷桌子凉板凳, 放眼望去,屋内唯一缓和的大抵就是她身下的这张床榻。

    怎么瞧怎么凄凉。

    太子想不明白,这破屋子有什么好留恋的。

    小顺子将火炉子提到了外间,拿火钳从火炉子里的冷灰里,掏出了几颗还亮着火星子的炭灰石,再添了木炭进来,扇了好一阵风,炭灰才燃起来。

    再提着火炉子进去,便见太子坐在床头,歪着身子将手里的书页,偏到了躺在床上的唐韵跟前,“这句可还懂”

    小顺子突然有些发愣。

    脑子里瞬间只蹦出了一个词儿,如胶似膝。

    当初他是看着唐姑娘是如何从静安殿,一步一步走到了太子的身边,也是看着太子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规矩,宠上了唐姑娘。

    依他看,来年开春,也不用什么太子妃进宫了。

    进来了多半也是多余。

    小顺子埋着头,将火炉子给两人搁在了床榻边上,轻声道,“殿下,好了。”

    太子这才从书页上挪开目光,看了过去,“去请个太医过来。”

    人醒了,就瞧太医。

    小顺子还未来得及挪脚,躺在床上的唐韵忽然一下坐了起来,着急地将小顺子拦了下来,“不必了,这大半晚上的,太医都歇下了,明儿吧,明儿我自己去瞧。”

    唐韵说完,又躺了下来,重新抱住了太子的腰,依偎了过来,也没去看太子的脸色,“横竖也不疼了,我想多同殿下呆一会儿。”

    见太子不吭声,唐韵故作不知地伸出手指头,指了一下他手里的书本,催他道,“这儿呢,殿下讲到这儿了。”

    小顺子脚步顿了半天,不知道是去还是不去。

    正为难,便听太子低声道,“下去吧。”

    这是妥协了。

    小顺子突然有些佩服起了这唐姑娘,这些年,他就没见过谁能当场说服过太子,连皇后娘娘也不能。

    如今真是稀罕了。

    小顺子出去后,便在门外守着。

    天色一点一点地亮开,早已过了寅时,屋内依旧没有传出半点动静,小顺子正要回头再看过去,门扇突然轻轻的从里打开。

    出来的人是太子。

    一出来,太子立马拉上了门扇。

    小顺子轻手轻脚地跟着他走了好一段,才听太子开口,“去同五殿下说一声,今日她告假。”

    小顺子点头,“是。”

    太子拿手捏了一下喉咙,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有些干涩,一本书差不多讲了三个章节,才听到她均匀的呼吸声。

    他还以为她是铁打的,不用睡觉呢。

    适才太子见她睡着了,将她的胳膊从身上挪开,又替她盖上了被褥才从屋里出来,

    回到东宫,已经到了卯时,太子一夜未眠,先是替她揉了一个时辰的小腹,再坐在床上替她讲了半个时辰的书。

    是个人也熬不住。

    行。

    折腾起他来了。

    太子沐浴更衣完,便去床榻上补了一觉,辰时起来,赶去了早朝。

    早朝一结束,太子又被皇上招去了御书房,眼下已立冬,来年开春,不仅是太子和几个皇子要选妃,还有去西院和亲的公主人选,也得定下来。

    皇上直接问他,“西域和亲,太子心头可有人选”

    早前皇上迟迟不发话,也没让礼部在民间去挑选能顶替大周公主出嫁的人,也是想着不急,等时候到了再定,免得朝中臣子又是一片人心惶惶。

    谁知云贵妃沉不住气。

    皇上如今只有四公主和五公主两个及笄的女儿。

    五公主是皇后的嫡出女儿,自然不会派去,皇上不去民间挑,那出嫁的只有四公主,是以,云贵妃才急着想出了那么一招,让皇后认唐韵为干女儿。

    谁知竟闹出了大事。

    四公主竟拿刀子伤了自己的亲妹妹。

    皇上最忌讳的就是手足相残,这才到哪步,就闹成了这样,当日就将四公主禁了足。

    这几日云贵妃想着法子上门,连吴贵嫔也跟着来求情,皇上不厌其烦,和亲的人选再不定下来,还不知道后宫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皇上心头并无人选,才找了太子来。

    太子却也为难地道,“父皇突然一问,儿臣还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

    皇上叹了一声,“原本朕也想过云贵妃的建议,唐家姑娘不错,且也救过安阳的命,本打算再给他唐家一个翻身的机会,等到唐家姑娘嫁去西域,戴罪立了功,这唐文轩也能跟着起来了,谁知”

    皇上眉头一皱,满脸的嫌弃,“唐家还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才从牢里放出去几日,祖宅都被那败家子能卖了出来。

    他还没将消息散出去呢,唐家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风声,竟逢人就说,自己的女儿要成公主了。

    更甚者,打出了他的名头,去阻拦铺子里的人去收房。

    要是将来他唐家姑娘当真嫁去了西域,唐家人不是要翻天了,怕是还能求到他跟前来了。

    这样的人家,狗都不敢靠近,生怕惹上一身骚,皇上自然也就打消了念头。

    唐家姑娘不成,皇上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人选,到时只要礼部一有动作,朝中必定又会掀起一股浪潮。

    想起朝中那帮子咄咄逼人的臣子,皇上头又开始疼上了,“你回去瞧瞧,先从罪臣家族里选,实在没有合适的人了,再选朝中臣子。”

    太子点头,“是。”

    皇上甩出去了一桩麻烦事,心头终于轻松了。

    正欲起身去上校场牵马跑上一圈,太子却突然递过来了一本名册,道,“来年开春的选秀,儿臣已经拟定了一本太子妃的名册,父皇过过目。”

    皇上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愣了片刻,才一声笑了出来,嗤道,“朕还以为你不上心呢。”

    皇上从他手里接过了名册,一翻开,头一个便是苏家的四姑娘,皇上也就瞟了一眼,便要往后翻去。

    太子突地道,“苏家四姑娘,乃苏家大房庶出之女,此女品行端庄,且镇守北部边疆的苏将军,正是四姑娘的同胞兄长。”

    以亲生妹妹,牵制边疆大将,确实能说得通。

    皇上手上的动作又才顿住,目光重新落在苏家四姑娘身上,瞧了一阵,除了那双眼睛灵气一些,其余,都太普通。

    虽说头上是有个大将兄长,但也用不着选其为太子妃。

    皇上还是翻了过去。

    第二页是魏家。

    皇上皱眉,抬头疑惑地看向太子,怎么又是个将军世家

    “冬至后,魏将军便得前去西戎建立要塞,此趟关乎着父皇来年出兵的成败,至关重要,儿臣选了魏家之女,魏家必定会尽全力。”

    皇上总觉得哪里不对。

    魏家女,生得壮实,五官偏硬,还不如适才的苏家四姑娘呢。

    皇上继续往后翻,顾家三房的嫡女顾家六姑娘。

    表亲。

    皇上眸子一凝,太子便道,“儿臣顾及到母后,便添了这么一个,父皇瞧瞧便是。”言下之意,是不会选顾家。

    皇上听不下去了。

    也没再往下翻,转过头,眉头紧拧,恨铁不成钢地看向太子,“你说你,旁的事上一向精明,怎么唯独在选太子妃这事上,就犯了糊涂。”

    “江陵那么多的高门世家,你挑来挑去,就,就挑了这些”他那册子里,皇上是一个都没瞧上,“选个太子妃,也用不着关乎到什么朝堂边疆,你选个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不好就像你母后那样的,这些年你不也瞧得见,你母后贤良淑德,性子温柔沉静,何时给朕惹过麻烦事”

    还从不争风吃醋。

    几个皇子之中,就她生下来的儿子,最为儒雅,也最为聪明出众。

    足以见得,他的想法是对的。

    太子太年轻,且出生之后一直呆在皇宫,接受着最好的教育,自然不知何为草根,更不会明白孩子的生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儿子随母,聪不聪明关键得看母亲。

    要是太子妃选不好,他周家起码三代都会受到影响。

    “父皇同母后是天生良缘,儿臣岂能有那等运气。”

    皇上心头甚是熨帖,笑着凝了他一眼,将名册还给了他,“离明年开春,也还有段日子,倒也不用如此着急。”

    “儿臣认为,那苏家四姑娘”

    “你呀,是没见到真正的好姑娘。”皇上打断了他的话,“等来年来春选完秀,你要是心头还觉得那苏家姑娘好,朕倒也不拦着了。”

    太子起身行礼,“儿臣受教了。”

    从御书房出来,太子脸上的神色并没什么意外。

    苏家四姑娘确实太过于普通,他也料到了父皇看不上,此时同他提起,不过是想提前让他心里有个底,不至于到时太突然。

    走出乾武殿,上了撵轿,头顶上的太阳从云层间散下来,已经升到了正空,太子阖眼刚打算眯一会儿,脑子里便出现了那道躺在床上,缩成一团的身影。

    太子

    真不让人省心。

    太子不得不睁开眼睛,转过头吩咐明公公,“待会儿,你去请个太医过去。”

    她能自己去瞧太医才怪。

    明公公点头,回到东宫便派了小顺子跑一趟,顺便将阮嬷嬷也一道给唐韵带了过去。

    谁知刚到逢春殿门口,便见屋外立着两位宫娥。

    是徐美人的人。

    小顺子这段日子夜路走多了,练就了一身反应速度,立马将脚步退了回去,躲在了墙根拐角处,吩咐了一声阮嬷嬷,“嬷嬷先带大人进去,咱就不去了,到时候有什么事儿,回来禀报给殿下就成。”

    如今他是个什么身份他清楚。

    主子见不得人,他自然也见不得人。

    宫里的老太医,呆得日子久了,什么事情没见过,上回在太子的东暖阁内给唐姑娘上过一回药,心头便已经明白了。

    但干太医这一行,大多都是哑巴,只管看病救人,旁的事旁的话,从来就当瞧不见,听不见。

    阮嬷嬷领着太医进去,刚到门口,便听到了里头的说笑声。

    “徐主子谬赞,能得徐主子照拂,是宁家几世修来的福气。”唐韵已经起来了,坐在火炉子边的高凳上,看向对面圈椅里坐着的徐美人。

    “先头我都没想到这一层,要早知道唐姑娘是宁家的表姑娘,我早就登门了”

    话音刚落,门前便响起了动静。

    阮嬷嬷笑着进来,“五殿下听说唐姑娘今儿病了,特意请了太医过来瞧瞧。”说完又朝着徐美人蹲了礼,“见过徐主子。”

    徐美人愣了愣,才反应了过来,回头便看向唐韵,“我就说呢,唐姑娘今儿的脸色不对,原是病着呢,瞧我这不长眼色的,竟还拉着唐姑娘说了这半天。”

    徐美人说完,赶紧站了起来,替太医让了位,“唐姑娘赶紧瞧瞧,我就不打扰了,等唐姑娘病好了,我再前来贺喜。”

    唐姑娘不顾她劝解,起身执意将她送到了门前,笑着道,“待下回啊,就该我去瞧徐主子了。”

    徐美人一笑,“行,那唐姑娘就早些养好身子,我候着呢。”

    徐美人领着两个宫娥,走出逢春殿了,脑子里才突地一闪,脚步立在那迟迟不动了。

    她就说适才那太医,怎么那么眼熟。

    不就是刘大人。

    那可不是一般的太医,是东宫太子专属的太医,之前可是皇上身边的御医。

    五殿下怎么会去东宫请太医

    合着这唐姑娘,不仅得了五殿下和皇后娘娘的照拂,连太子都在护着了

    之前她送了那么多回的东西,皇后每回只管打赏,从不会多过问她一句,一直不给她一个准话,徐美人一时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站了队。

    直到皇后生辰那日,皇后屏退了身边的人,单独将她留下来,问她道,“徐美人手里的好东西,可是从宁家铺子来的”

    徐美人之前早就同皇后提过,忙地点头道,“是的,宁家如今已经来了江陵,西街开了两间铺子。”

    皇后一笑,突地说了一句,“原来如此,倒是缘分,徐美人许是不知,那宁家就是唐姑娘的外家,这段日子,多亏了徐美人照拂。”

    徐美人岂能听不明白。

    皇后娘娘怕是要借自己的手,替五公主还了唐姑娘当初救命之恩的情分。

    是以,那日云贵妃当着皇上的面,提出了要收唐姑娘为干女儿,皇后抽不出身去提醒唐姑娘,她便派了身边的人,前去相拦。

    今儿再一见刘大人。

    徐美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宁家,还真就保对了。

    “你去查查昨儿去宁家闹事的那几个人,都是些什么来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