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 正文 615、小强,我要唱歌
    堪称所有歌手最梦寐以求的初亮相。

    数万人的场面,一首成名

    荆小强把杜若兰喊上来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同桌的你。

    巨大的反差感。

    大多数人根据宣传,理解的对岸还是个水深火热的穷困模样。

    居然也有如此纯真美好的初恋情歌。

    更反差的是这个扎了马尾的t恤少女,抱着吉他弹唱出的意境。

    无数人心目中的初恋,记忆中校园最美好的轮廓,就应该是这样。

    从杜若兰站上舞台的瞬间,仿佛所有人记忆中的青涩都涌上了心头,模糊的面孔开始清晰,忘却的声音渐渐回响

    君不见那些跨界拍电影的题材,往往都会集中在初恋、青涩校园之类。

    因为这是最容易保底成功的题材。

    荆小强给杜若兰安排唱这首歌,也是打着这个目的。

    杜若兰没有嗓音天分,但一年多专业声乐训练,坚持吊嗓练声,她已经吊打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声。

    美声的确是一切唱歌的基础。

    只是声乐专业不爱放自己的饭碗给普通人,有好嗓子的普通人也不知道怎么用气用嗓。

    绝大部分人都是瞎唱一气,只有极少数天赋过人又运气爆棚的人,才能找到自己嗓音的正确歌唱方式,譬如覃校长,譬如曹菲。

    实际上特蕾莎就是基于美声唱法的通俗案例。

    她的发声方式、吐字状态和美声、京剧科学的发声方式、吐字状态没什么差别,细节差别仅仅在气息及生理结构运用的力度和吐字位置。

    杜若兰可是靠余舒凡负责筑基打底,荆小强再针对调整辅导出来的唱腔。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咬字清晰,很多人唱了一辈子都做不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专业门槛。

    就像荆小强之前唱歌展现的各种语言清晰,中文反而略差点那样。

    里面有复杂的声乐逻辑。

    原本她和荆小强都以为是要用到歌舞剧上。

    杜若兰时不时到酒吧顶班唱着玩儿,都没想过专门做歌手。

    但这一刻,唱出第一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她的内心就涌起了巨大惊喜

    好舒服,好顺畅

    也许一个人唱k,甚至在酒吧的小场面都体会不到。

    上台时候双腿都还有点战栗,这也是杜若兰给荆小强笑谈过的自身特点。

    从小到大上台无数,但每次上台她还是会发抖,双腿抽搐的那种紧张。

    但只要开始说台词、唱唱跳跳又会奇迹般的消失。

    荆小强很熟悉的告诉她这是肾上腺素分泌,通俗点说就是表演型人格的特点,对于公开表演感到兴奋。

    到顶尖范畴,甚至是能够保持表演状态的区别标志。

    很多人唱跳一辈子,作为工作,基本都是照本宣科、下班打卡,因为练了几十年早就腻歪了。

    唯有像汪茜那样,会为一首歌激动澎湃,想用舞蹈表达,才有可能攀上艺术创作的巅峰。

    杜若兰从未想过,自己面对这么多人,浑身打了鸡血那么兴奋,大学之前并不出色的唱腔,这一刻感觉就像百灵鸟在歌唱,自己在旁观

    笑容,姿态,这都是歌舞剧演员的基本功要求。

    米白色的t恤被吉他遮住了大半,荆小强提醒过她好几次,别把胸口放上面

    千万不要把这个当卖点,这个标签用起来很轻松上位,但也许一辈子都摘不掉,很烦的。

    所以现在全场观众能看见的就是少女清新纯净的演唱。

    眼尖的观众,或者说那些楼上的观众,还有架起长枪短炮的记者们,甚至发现舞台边走出来特蕾莎几人的身影

    本来站在后台的诸位前辈,太诧异了

    怎么都没想到荆小强身边藏着的这个“不太起眼”少女,演唱起来竟然如此放光。

    忍不住绕到台前想看眼她的表现形象。

    无懈可击

    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没有丝毫商业气息。

    直接打动全场所有人。

    好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就使劲把手举起来,是想给记忆中那个身影挥手吗

    带动全场到处都在举手,就是想挥挥手,跟回忆告别

    让人眼角发酸的触动,就说明这首歌太成功了。

    迥异于校园民谣发起地的北市高校,平静从容而温馨的歌曲彻底打动所有人。

    当杜若兰的歌声逐渐收尾以后,全场爆发出来的掌声,绝对比刚才对荆小强更激动。

    好多人双手拱起来大喊,迅速连成片一起喊“你叫什么名字呀”

    就跟后世刷小视频看见美女,就很想知道叫什么,号开在哪里好蹲守。

    反正到处都涌起笑声,又忍不住加入进去。

    一次次的声音越来越大,顶上去,让歌手听见

    杜若兰也笑了,学刚才荆小强的开场白“大家好,我叫杜若兰,杜鹃树边倘若看见一朵兰花,那就是我,来自中国西北,感谢人生当中遇见荆小强,他唱给我的第一首歌,遇见,谢谢”

    当然是西北腔调版本。

    整个现场都炸了

    就像很多人熟悉的特蕾莎是磁带唱片里面那个温柔高雅的女子,右岸观众其实更熟悉的是那个到处慰问演出,经常在演唱会上插科打诨开玩笑表演自己方言天赋的逗比女神。

    因为49年的原因,右岸有大量大量来自内地各个省份的移民。

    各种方言集中在这么小的地方,大家都很熟悉亲切。

    前面还是字正腔圆的标准版本“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

    等到了那句副歌“额倚见色,会有怎样滴对白,额等滴人,她在多远滴未来”

    那种浓浓的牛肉泡馍味儿,就糊脸了。

    整个曲调也拔高。

    粤语歌听得多,台语歌也不少,那为什么不能有西北口音的呢。

    这首歌跟前面同桌的你一脉相承。

    都是用简单的吉他和钢琴谱写最优美的旋律。

    用明快的格调,和略显酸楚的无奈情怀抒写了意境。

    杜若兰唱这首歌的时候,显然也代入了自己的感情,那份当初看起来青涩可笑,但却刻骨铭心的遇见场景。

    抱着吉他还有用眼角余光找荆小强的动作。

    嗯,他不出所料的就静静站在边上角落。

    永远都让她安心的承载。

    她还没娴熟到一直把嘴对在麦克风,转头就有点飘音,马上得了荆小强一个手势,赶紧弹回去面对观众。

    就这么点小动作,观众看了都全场掌声

    喜欢得很

    杜若兰赶紧又把吉他端高点。

    这一系列倾注感情的认真劲儿,又有点笨拙的生涩菜鸟样。

    让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喜欢

    唱完这首,荆小强上来时候还起哄了。

    昨天堵那么多人非要听谁的演唱会来着

    呵呵,观众都是渣男渣女

    还好荆小强脸皮厚“有得听,我们轮流唱的,下面这首是我在接下来的歌舞剧当我们年少中的英文版本hen e ere young,待会儿小杜唱中文版,谢谢”

    对的,他故意唱英文版,后面所有歌曲都是英文。

    然后把中文留给杜若兰。

    非常鸡贼的让观众们不由自主形成亲近感。

    哪怕荆小强的歌声在专业人士听来高出好多个段位,但观众们能听到的美好,就止于杜若兰。

    她唱这世界有这么多人,唱当你老了,唱慢慢喜欢你,这都是荆小强最近帮中森整理出来出的国语专辑。

    汪茜没事儿就在排演厅放,大家随便找感觉。

    杜若兰自己更是用便携式cd机,随时都在听。

    显然她掌握到了把感情倾注进演唱的窍门,只要代入她和荆小强之间那到处都透着酸楚的单恋。

    那种演唱的倾诉感就出来了。

    她自己也享受

    这两年来的各种复杂情绪,胸都憋大了

    现在终于可以借着歌声,讲述给所有人听。

    唱疯了

    俨然已经完全不在乎是不是荆小强的场子,反正把自己能想到的歌曲都找出来唱。

    当初潘云燕唱的豫南版“嗷,可爱的男精灵,嫩们唱歌跳舞欢落多开心”

    罗莉唱过的吴语版“摇啊摇,要到外婆桥”

    她都能随手拿起来用吉他自己伴奏演唱。

    有个瞬间甚至还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作冲动,想把自己和荆小强去闽建海边看日出唱出来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音乐存在的意义。

    快乐得在台上手舞足蹈

    拜托,她可是正儿八经的歌舞剧演员。

    两年前的起手式都是青春歌舞,这两年天天练功房的汗水不是白流。

    荆小强唱歌的时候,在旁边放下吉他,随便跳一段儿

    芭蕾、民族、现代都信手拈来

    还好今天的运动内衣再被大t恤掩盖下,不凸显。

    观众们简直惊艳。

    唱跳俱佳呀

    杜若兰无比欢乐。

    那种流过的汗水,终究化成兵器架子上的一件件趁手家伙,十八般武艺都能拿起来像模像样的舒畅。

    让她直到晚上抵达剧院准备上台演小母狮子,浑身还在轻轻颤抖。

    荆小强看了提醒“你这是玩脱力了,多补水,好像有佳得乐,你坐着我去买一瓶”

    就像演出后李阿宗、华建跟齐小哥都提出来签约出专辑。

    杜若兰自己也拿定了主意“我要唱歌,我要自己写歌自己唱歌,唱跳都不落下那种。”

    就像当初在军训时候勇敢站出来那样,现在同样一往无前“我要跟你一起站在舞台上唱歌,没有汪老师,没有小燕子,只有我们自己的舞台”

    真是没良心,潘云燕还在帮她收拾头发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