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权霸三国 > 第二十五章 何去何从
    短暂的激情过去之后,孙权以及他的残兵败卒们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将何去何从?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茫然,虽然已经远远离开了会稽城,蒋钦也很守信用,并没有派人来追杀,但是每个人都明白,即使蒋钦不来,别的敌人,所有想在江东分一杯羹的人都会派出追兵,对孙家赶尽杀绝。退一万步,就算追兵不到,那么他们也会死在无尽的疲劳与奔波中,那么还不如就战死沙场来得痛快。

    就连平日里说一不二,威震天下的太史慈将军,也不知道是因为战争带给的伤痛还是已经感受到无尽的绝望,他至始至终没有开口,只是默默由吕蒙搀扶着,跟在孙权的后面。更加不要提孙权那些还是年幼的弟弟妹妹了。

    幸亏孙权的母亲还算是稳得住,毕竟她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只是今天面对如此溃败,她也只能尽力安抚住那些年幼儿女们,试图用最坚强的一面带来微薄的安全感。

    那么所有的一切压力与希望其实都在孙权的身上,只是孙权也并没有说话,而大步的向前走着,他的肩膀上是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不错,但是现在,在孙权的心里,他只知道,他的肩膀上扛着的是他亲爱的兄弟孙贲,孙贲是为了自己和所有人而死的,所以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找个地方安葬了孙贲。

    于是众人就这么默然无语的走着,他们去往的方向正是南方的山越,许久以后,当天空已经完全亮了起来,他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临水而立,有几间很小的茅草屋,看来也是有几户人家。

    孙权看了看四周,又思量了一下,就叫众人停下,要在这小村里休整一下。

    虽然是时时刻刻处于针尖之上,但是若果没有停留的赶路,那么只会是适得其反,而且现在的问题是,众人根本就不知道该去往何方,天地之大,不知道哪里是归属。

    当孙权带着众人走入村庄之中,村里的农家还是在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看来并没有受到会稽城里那场惊天大战的影响,孙权的心中有些好奇但是却不停下脚步的朝着在屋檐下的那位长者走去,同时孙权也把孙贲的尸体轻轻的放在了地上,怕会吓到村里的人,但是孙权难道不知道,自己满身的伤痕血迹一点都不比那具尸体所带来的恐惧少。

    当孙权走近,倒是那位老农先开口说话。

    “将军,你快些进屋,叫他们都进来吧,进来再说。”

    孙权一听,完全出乎了意料,本来在离会稽并不是特别远的小村里有如此的宁静就让他有些好奇,现在这农夫竟然不惧怕自己的一身戾气,反而相迎就更加让孙权有些警觉。

    只是现在还真的没有别的好办法,本来就是想在此处休整,现在人家热情相邀,自己反而害怕,那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孙权也就不管其中的有诈否,艺高人胆大的就随着老人进屋去了,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叫上屋外的众人进来,让他们在外面至少不会被一窝端吧!

    那老农毕竟也是阅历过那么多年人世的人,虽然只是个乡野村夫,却也看得出孙权的迟疑与不信任,于是他不紧不慢的说道。

    “将军,你是怀疑老夫,认为这其中有诈吧?”

    被老农这么一问,孙权倒是更没了主意,这是哪招和哪招啊?于是也就干脆之言。

    “老人家,我今日落难于此,身边已经只剩下几个亲人和家将,到了失无可失的地步,就算是其中有诈,我又还怕什么呢?”

    末了,孙权又狠狠的补了一句。

    “如果这些叛贼要对我斩尽杀绝的话就尽管来吧。”

    没想到这话一落音,那老农就赶忙跪倒在地上,口里直呼。

    “孙权大将军,你真的来了,果然让我们给等到了。”

    说话之间,孙权就注意到,这老农眼中流落出的竟然是惊喜和关爱,他竟然知道自己就是孙权,还说终于等到了自己,难道这位老农还是位世外高人,哈哈,看来小说里说得是真的,每个主角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都会有高人来解救。不过孙权又瞅了瞅那老农,虽不至于是破烂不堪,但是怎么也无法把这个标准的山野村夫和高人搭上边啊,不过看着他那道飘逸的白须又好像是有些神似。

    于是,孙权连忙问道。

    “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我就是孙权,还有你所说的终于等到了我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专程到这里来等我的。”

    孙权的心里还是期待会得到一些让自己感觉梦幻的回答,毕竟现在只有奇迹才能救得了自己。

    那老汉也不停留,说道。

    “老农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虽然没有见过孙权大将军,但是听你说道叛乱,再看看你这异于常人的气质,怎么还不知道你是孙权大将军呢?”

    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民也有高人的好吧,像诸葛亮不也就是个农民吗?世世躬耕于南阳不是吗?于是孙权的心里还是保留着一丝期待。

    不过那个老农还是让他失望了,虽然他接下来要说的确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而且直到很久以后,孙权才会知道,他这一个决定将改变他的一生,会带着他找到自己自己这一生的相伴。

    那么那个老农到底说了什么呢?

    原来,这老农的的确确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高人,但是他拿出了鲁肃亲笔写的书信,他是受到了鲁肃的托付,要把这封信交给孙权,而书信到这里也并不久,不想不出几日就真的等来了他的主人。

    孙权听后是大大的吃了一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鲁肃?他不是回老家去给母亲守陵去了吗?自己还害怕他已经被叛军控制住,却意外在这里得到了他的消息。

    于是孙权也就不在迟疑,也不空想那小说中才有奇迹,他解开信封上的火漆,拿出那封鲁肃的亲笔信,细细的看到。

    信中的大意是说,鲁肃的老家也被叛军给占领了,而他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逃出临淮,本来想到会稽去投奔孙权,但是路上的阻难根本就不容许他通过,于是鲁肃就去到了南方山越的地方。

    在这里鲁肃还特意的说明了,他知道山越也跟着叛乱了,但是所谓山越其实是南方诸地的统称,他们其实也有很多的不落,或者说很多的势力,而跟着袁术叛乱的只是其中沿海及中陆的一支。鲁肃还告知了孙权自己现在所在的大体位置,那里只是一个大的村庄叫坪村,现在不少江东沦陷区而又不愿意归降的人士都向那里转移,因为那里地处偏僻,又因为和山越各部的渊源,所以并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

    鲁肃还在信中大体描叙了一下以后孙家的出路,告诉孙权可以慢慢在坪村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装,虽然那边的所谓山越人并不像沿海以及中陆的山越部落一样强悍,但是却有着一种格外的信念,只要想办法归化他们,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看完鲁肃的信,孙权差点就跳了起来,那是真有点兴奋了,在这绝境之时,不但有个去处,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还能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到时如果周瑜那边依然坚挺没有被消灭,那么就一定还有机会重新席卷江东。

    看来自己往南方走还真是对的,如果像自己最初想的,从海路出逃,去依附北方的诸侯,那么一辈子算是完了,哈哈,幸亏自己没有说出这个想法。

    但是这去往坪村的路依然漫长,绝对不是个轻松的历程,敌人绝对也会慢慢察觉而对自己以及孙家最后的一点血脉赶尽杀绝,那么还等什么,赶紧填饱肚子,处理好后事,向着目标出发。

    孙权突然感觉到,有目标的日子真好,而不是无头苍蝇一样的乱窜,有了目标,即使是再艰辛的路程也感觉能走出味道。

    于是,孙权收起鲁肃的信件,赶忙召集众人在村庄做了短暂的休整,而吕蒙就负责干粮的征集,而孙权呢?他在所有人都在休息的时候,默默的扛起了孙贲的尸体,去往了村庄树林的偏僻处,他要去把自己的好兄弟安葬在这里。

    当孙权简单的埋葬了孙贲之后,他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如今时间并不允许他多做停留,甚至还不能让他去为孙贲里一块碑,那样会对他们的行踪被暴露。

    孙权怔怔的站在那里,他感觉自己埋葬的并不是孙贲一个人,还有程普,还有全柔,还有那么多为了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

    “我绝不会让你们白死,我孙权在这里立誓,他日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重新好好的安葬你们,那时就是我为你们报仇的时候,你们等着。”

    孙权的泪水慢慢消失在那一抹晨光下,却让他此时看起来比往常还要坚毅和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