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权霸三国 > 第二十七章 他山之城道重逢
    看着离奇般离开的北方骑兵,所有人到现在都弄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如果一定要来形容一下的话,那么孙权觉得自己能够最完美的说出大家的感受,那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一时起,一时落,每当到达即将奔溃的边缘,却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难道,冥冥之中,是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却又不会让人送掉性命。

    孙权真的是不懂了,心里那个莫名其妙啊。

    “这老哥干嘛呢,和我装熟?有这个必要吗?就算是要装熟也没有必要这么辱骂我一番吧,以为我孙权是好欺负的吗?再骂,再骂,我就真的是不会客气了的啊,看吧,还算是识时务的人,这不就是跑了吗?可是,朋友,千万别妄想下次我会放过你。”

    有谁要是知道了孙权现在的心里在想什么,估计都会把孙权和袁术去相提并论了,他们的脸皮原来都是如此的厚,也该送孙权一外号阿Q了。

    骂归骂,不过孙权还是觉得挺开心的,就这么久逃出了敌人的追杀,毕竟现在所有的人都没有了战斗力以及战斗的勇气了,这个结局是最好的。

    或许这个时候众人和孙权的想法是差不多的,莫名其妙却又是有一种好运的庆幸,不管是出于什么,现在终于是安全了,而且按照对方的说法,他们是不会再对这支逃亡的部队进行追击了,这还有什么好说了。

    这对于毛头小子吕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现在恨不得又要上前去拉着主公孙权继续刚才的话题,好像敌人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只剩下孙权和吕蒙打破蒋钦的威武。

    此时就是太史慈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来敌人是真的轻敌了,就这么放走自己,那么现在的侮辱到时绝对会加倍的偿还。

    连太史慈都这么想了,那么就更加不要提那几个孙家的孩子啦,从被俘到出逃,一直流亡的路上吃尽了苦头,本来好似阎罗王宣判死刑的利剑到来,却又化作了送他们出境的凭证,再不要那么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怎么能不长长的呼口气呢?

    但是此时,就是在所有人都在庆幸的时候,甚至难得一见的露出各种闲。只有一个人,他的脸色沉重,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凝重的那种,至始至终都呆呆的在自己的位置,没有一丝别的表情。

    这个人不是孙权,而正是他的母亲,历史上那个厉害的吴国太。

    所有的人都没有注意,是一个尚且幼稚的童音女声提醒了大家。

    “母亲,母亲,我看见你的眼睛有泪水,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还有危险吗?母亲,母亲,我怕…”

    说话之人正是孙权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威震南方,巾帼不让须眉的孙尚香,没想到这个后来有着一颗无比强大内心的强悍女子现在也还是和所有的孩子一样。

    吴氏,也就是后来的吴国太,见到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又开始害怕起来,连忙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改成了一个勉强的笑容,对孙尚香和蔼地说道。

    “我这是开心的流泪了,乖乖的尚香不要害怕,敌人不会再来了,我们已经安全了,放心,任何时候,你的哥哥孙策都会保佑我们的,他在天上看得到一切,他绝对不会让我们孙家就这么完结的!”

    当吴氏说道后面的那些话时,所有人能明显感觉到她语气完全变化了,是一种无比严厉的语气,而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睛居然从孙尚香的身上移开了,看着孙权。难道这里面真的大有文章,难道真的又出事了?

    凭借着一直以来敏锐的观察,孙权怎么会感觉不到,无论是从语气,话语,眼神,吴氏都不是单单在安慰孙尚香,而是冲着孙权来的。

    这又得让孙权莫名其妙了。

    难道是刚才被那北方汉子侮辱而自己没有反击,让母亲感觉到屈辱吗?这让自己怎么说呢?做这一切不还是为了保护大家,保护孙家最后的血脉吗?

    孙权自问是问心无愧,于是就大步走到吴氏的面前,忽然,孙权跪在了吴氏的面前。

    “母亲大人,请原谅我丢掉了父亲和哥哥打下来的基业,一切都是我的无能,怨不得别人,现在的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先保护好孙家最后的一点底子,母亲大人,我孙权愧对所有的人,但是请相信我,就算是一辈子,就算是拼掉性命,我也会夺回江东,把所有的屈辱还给他们。”

    孙权的一席话说得甚是诚恳,众人也是知道孙权一直以来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按理说这一段话应该是打动了吴氏,该来一个抱头痛哭,或者是激动的鼓励。

    但是一切就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吴氏露出了一种无比怪异的神情,并没有扶起孙权,也并没有说出话来,只是那种诡异的表情一闪即逝,或者她是有苦衷但是又不能表达出来吧?

    孙权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绝对不是原来那个对待自己和哥哥和蔼越无比睿智的母亲了,虽然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诡异表情,但是孙权是看得清楚的,难道这其中就是那个莫大的阴谋,吴氏和刚才北方将军说的那些话有莫大关联?

    不过很快孙权否认了自己的想法,怎么会呢,这是自己的母亲,是孙家的太君,她没有任何的理由,于是孙权也就不敢再去想了,只是老实的等待母亲的指示。

    终于,吴氏发话了,他有些颤抖着扶起了孙权,意味深长地对着孙权说道。

    “仲谋,希望你以后做的一切,会有孙家历代的祖先,还有你的父亲和哥哥保佑!”

    孙权此时还是不能完全的理解吴氏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她老人家老师搬出哥哥孙策来?

    只是现在既然得到了母亲的言语,那么就表示她已经不再为刚才的事情在恍惚了。于是孙权就又拉起了这支疲惫的队伍,准备继续上路了。虽然看情况敌人是不会再追上来,但是此去坪村本来就是路途遥远,这里的山越人也并不是善辈,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坪村,才能得到稍微好一点的安定。

    孙权是真心感觉到众人的疲惫,尤其是自己那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刚才从无端的恐惧中出来又要忍受这么的劳累之苦。还有太史慈将军,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这么无止境的行军,一定已经让他抗不下去,但是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没有一句的怨言。

    看来一定要快点到达坪村,让所有人得到一份安宁,现在除了西进而去身死未卜的周瑜,孙家最后的一点点班底就都在这里了,孙权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但是只能继续,继续走下去,才能见得到光明。

    于是大家又上路了,本来还有些庆幸的众人,因为吴氏的那番举动还有就是过度的劳累又继续开始了沉默乏味的行军。

    就这么走了不知道有多少天了,众人的心里开始了一种无比的急躁。孙权凭借着鲁肃画在信背面的地图以及沿途的询问,他还是有信心自己并没有迷路,而且别人不记得,他记得今天是他们从会稽城开始逃亡的第三十天,整整一个月了,孙权毕竟是从小开始就跟随父亲以及哥哥南征北战的人,依照他的经验,他觉得应该是不远了。

    忽然,有人尖叫起来了,正是小毛孩吕蒙。

    “主公,我们到了,你看见没有,那里应该是坪村了,这么大的村子,和鲁肃先生描述的没有错了,就是它了。”

    这也叫理由?

    孙权暗暗笑道,不过当他顺着吕蒙所指看了之后,他也觉得应该是这里了,无论通过路程的估算还是别的,孙权决定,首先自己孤身去探探路。

    于是众人就在孙权的指挥下留在了原地,而孙权则往那村庄走去了。

    一路上,景色倒是挺不错,这天太阳又出得真好,让孙权感觉终于是有些清爽的味道。

    不知道怎么了?孙权在这条路上走着,给他的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他努力的想,终于记起来了,这里,这漫山的美景,这娇媚的艳阳,这浓浓泥土味道的山村,不就正是自己前一世的故乡吗?

    也许是错觉,也是是压抑太久的感情,孙权一路走,眼睛却开始慢慢的湿润了起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故乡?逃亡?相逢?

    孙权努力的开始奔跑起来,他的身边伴随着是漫山的花香,让他飘了起来。完了,好像是真的飘了起来,又突然重重的摔倒了地上,孙权就此没有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