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168 村长就等着看笑话了
    听宋其廷这么一说,梁进仓恍然大悟“对啊,胖子砖也有人要啊。”

    “对”宋其廷点头道,“有的人图便宜,盖正房不敢用,盖个猪圈什么的还可以。”

    梁进仓捏着下巴思考起来“现在一般的红砖是三分五一块,最好的能卖到四分二厘,差点的是三分,胖子砖,一分钱一块能卖不”

    宋其廷说“碰上愿意要的,你能卖一分五。”

    “那好,”梁进仓兴奋地一拍桌子,“哥哥,我五厘钱一块,全卖给你,你倒手一块砖就能挣一分钱,跟我去砖窑点数吧。”

    宋其廷脸都绿了。

    大家都看明白了,大仓对这里边的道道明白着呢。

    刚才就是听宋其廷那话不顺耳朵,故意作弄他。

    “六大爷,”梁进仓又扭头看着村长,“我越想那些胖子砖是个愁事,村里得想办法给我清理了,不然我没法干。”

    “其廷不是让你卖掉。”肥田说道。

    “谁敢买咱们村的胖子砖六大爷,这事你不知道吗”

    肥田不做声了。

    其实,哪个砖窑也会出胖子砖,只不过人家那砖窑的胖子率极低而已。

    不但胖子率极低,人家的胖子砖变形还不是很厉害。

    也就说,基本上就是砖头中间有点鼓肚子,垒墙的时候多抹泥,找平了也能将就着用。

    当然,盖正房没有敢用胖子的,就是垒猪圈什么的,不重要的建筑,为了省钱,可能有人家会买一部分胖子砖掺着用。

    现在每块红砖的价格,从三分到四分多,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贵的有便宜的呢

    就是跟砖头的硬度有关。

    或者说,跟每一家砖窑的土质有关。

    有的地方土质好,烧出来的砖紫红色,硬度高,这样的砖价格最高。

    有的地方土质不好,烧出来的砖发黄,酥松不结实,这个给那些骗人的气功大师用最好不过了,一掌打碎好几块。

    这样的砖就便宜。

    至于烧废了的胖子砖,要是有图便宜的,基本上几厘钱,最贵一分钱一块,也就卖了。

    一开始的时候,梁家河的胖子砖也是给钱就卖。

    但是梁家河的胖子砖实在是太胖了,简直就是鼓成圆形了。

    试想用圆球垒墙会是什么效果

    结果就有两家用梁家河胖子砖垒猪圈的,猪圈倒了,差点把猪砸死。

    为了图便宜,其实更多花了钱。

    梁家河的胖子砖就臭了,白送都没人要。

    看来梁进仓确实让砖窑上堆积着的几座胖子山给愁着了。

    软磨硬缠,非得让村里给他想办法把那些胖子砖运走不可。

    要不然在那里把场地占了,没法开工。

    肥田村长实在被他纠缠坏了。

    末后跟班子成员商量一下,权当照顾大仓,村里拿出五十元钱补给他,让他自己雇拖拉机拉走。

    大仓这才高兴了。

    临走的时候,肥田村长还嘱咐他

    “大仓我跟你说,现在都补给你钱了,那些胖子砖就是你的了,以后绝对不允许再拿着那些砖说事。”

    “放心放心,我这就想办法处理掉。”

    话说得挺干脆,其实一直到砖窑收拾好,开始干,那好几座胖子山也还是在原处堆着。

    大仓承包以后烧的第一窑,是在建刚的辅助之下,由那位公社砖瓦厂的老师傅烧的。

    第一窑红砖出窑,清点了一下,发现废品率占三分之一还要多。

    虽然废品率很高,但是比王连举在这里的时候,要好很多了。

    王连举当技术员的时候,有的时候要出一半烧成胖子的废砖。

    看来这位老师傅的技术确实比王连举好多了。

    干活的村民们很兴奋。

    他们觉得也许是老师傅刚来,还不了解梁家河这里的土质,摸索一段时间,会让成品率越来越高的。

    那样的话,大仓这个砖窑还真的能挣钱。

    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大仓挣钱了,大家的工资才有保障嘛。

    烧第二窑的时候,老师傅就回去了,全靠建刚掌握技术。

    出窑之后,干活的全傻了眼。

    成品的好砖不足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几乎绝大部分的砖,都让建刚给烧成胖子了。

    而且胖得比王连举烧的那些还过分,砖肚子鼓出来,真的快成圆形了。

    但凡烧成胖子的砖,除了外形鼓肚子,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硬”。

    都给烧成琉璃了。

    这种砖简直比石头还硬。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烧制时候火太急了以外,主要就是因为土质,本村土壤里面的金属元素含量太高所致。

    这是没办法的事。

    干活的村民一下子又泄气了。

    并且全村瞬间传开了,大仓让建刚当技术员,烧出了满满的一窑胖子砖。

    其实这个结果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一开始大仓要承包砖窑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今天这个结果。

    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全村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承包砖窑就是跳火坑。

    单单大仓一个人看不明白。

    据说大仓在木器厂干得不错,在公社里认识人还不少,看来啊,年轻人稍微混得好点,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也没看出大仓着急上火的样子。

    正好干了半个月了嘛,他说话算话,给砖窑上干活的都发了工资。

    而且为了制造热烈的气氛,还把所有人集合起来,就像要庆祝赚了多少钱似的。

    在空场上摆开桌子,桌子上放着好几摞钱。

    其实每个人半个月的工资就是十来块钱,二十多个人,不到三百块钱。

    却都弄成零钱,一块的,两块的,五毛的,看起来好几摞的样子。

    大仓负责喊名字记账,建刚负责发钱。

    热热闹闹把半个月的工资发下去。

    到了最后,还按照烧窑师傅和管理人员的标准,给建刚发了双份工资。

    半个月,就给他发了三十块钱。

    可把那些干活的村民给羡慕坏了。

    这个消息传到肥田村长那里,把肥田给笑坏了。

    别人感到奇怪,问他笑什么

    肥田笑道

    “不就是发工资吗,用得着这么大动静了

    听说那些干活的自从发了工资,干劲儿十足。

    大仓这点小手段,也就是骗骗咱村那些干活的。

    你们看吧,他半个月发给建刚三十块钱,到黑夜建刚还得偷着还给他。

    俩人绝对串通好了。

    我想啊,他其实就是快坚持不住了,故意弄出这种样子给人看的。”

    其他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发工资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偏偏弄得那么大动静,太不正常了。

    这不正说明大仓打肿了脸充胖子吗

    但是窑上干活的村民可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只要大仓能发出工资来就行,管他用什么方式呢。

    大家拿到钱,肯定是干劲儿十足。

    而且有的干活的还来劝大仓,让他还是把公社砖瓦厂那个老师傅请来。

    哪怕多给人开点工资,只要能烧出好砖来,那点工资不算什么。

    大仓一听很有道理,第三窑的时候,老师傅又给请来了。

    果然,技术是骗不了人的,第三窑砖出来,情况又好了很多,有三分之二的好砖。

    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

    时刻关注消息的肥田听说砖窑又出现了转机,就把宋其廷叫来,还让他把砖窑以前的账本拿来。

    俩人扒拉着账本给现在大仓的经营情况算了一笔账。

    最后的结论是,砖窑的废砖率必须不高于十分之一,收支才能打平。

    所以三分之一的废砖率,大仓这一窑还是赔不少。

    这下肥田村长总算是彻底放心,舒服了。

    自从去年他的小儿子跟大仓闹那事,到现在为止,大仓一直干得很好。

    肥田明中暗中跟他较量过几个回合,无一胜绩。

    这让顺风顺水大半辈子的肥田都有心魔了。

    按理说,大仓从没主动得罪过肥田村长。

    跟村长本人也没什么深仇大恨。

    但是,问题就出在肥田在梁家河强势惯了。

    大仓没有老老实实挨欺负,这就挑战到了肥田村长的权威。

    不把大仓整倒,肥田心里就顺不过这个劲儿来。

    现在大仓的砖窑开始了持续的亏损,具有深厚人生经验的肥田知道,这种情况下大仓是停不下来的。

    只要他的砖窑开始运转,不管盈利还是亏损,他都停不下来。

    这时候的人就是一种赌徒心理,赢了还想赢,输了总想回本。

    什么时候他才能停下来呢

    那就是等到把七大姑八大姨婶娘六妗子,那些亲戚朋友家全部借一遍,借到山穷水尽。

    当然,他还会去大算盘子那里借高利贷。

    等到碰天都碰不下一分钱的时候,砖窑上干活的也跑光了,买煤的钱也拿不出来,他才不得不停下来。

    到那时候他能欠下多么巨大的债务,已经很难估计了。

    如果他足够坚强,那就用全部的余生去还债,一辈子别想再翻身。

    不够坚强,那就是敌敌畏或者一根绳子的下场。

    过了没几天,肥田村长又听说了一件在他意料之中的事。

    那就是建刚他爹梁秉文去大仓家送钱。

    给大仓娘丢下三十块钱就走了。

    还很生气的样子。

    大仓娘莫名其妙,拿着钱追出来“秉文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大仓给建刚发的工资,你看看,半个月三十块钱工资,吓人不”

    大仓娘一听也是吓了一跳。

    半个月三十

    一个月工资那就是六十块钱啊,村里好多人家一年的结余没有这个数。

    就是建刚在县城跟着干建筑,一天才一块钱,一天不歇干一个月才三十块钱。

    这回家来帮自己的好兄弟,怎么反而工资给翻倍了

    她有点摸不透老大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了。

    不过老大在承包砖窑之前就已经跟家里人透过底儿,不管砖窑经营情况怎么样,村里人怎么传言,家里人都把心放到肚子里。

    现在果然应了老大的话,关于砖窑的话题已经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话题。

    她拉住秉文大哥,把那三十块钱塞在他手里

    “秉文哥,亲兄弟明算账,这是大仓给建刚的,是他们兄弟俩之间的事儿。

    咱们不掺和。”

    梁秉文一想也对,只好把钱先揣起来。

    然后低声说道

    “大仓娘,我总感觉心里没底儿。

    千想万想,就是想不明白砖窑怎么可能挣钱

    村里人可都给算着账呢,大仓每天都在往里赔。

    我让建刚劝劝大仓,可建刚让我放心,说他们心里有数,肯定能挣钱。

    什么时候不赔了我心里也能舒服点啊”

    “”大仓娘也是无言以对。

    这每天都往里赔,那可不是小数目啊。

    其实这些日子大仓娘每天都心惊肉跳的。

    梁秉文继续说道

    “大仓娘,你是没去砖窑看看。

    咱们村的土质容易烧出胖子砖,可那些合格的砖,是又紫又结实。

    一般的砖都是三分五一块,大仓他们烧出来的卖四分一块。

    四分一块不假,价格很高,可是你去看看,他让来拉砖的随便挑。

    只要有鼓肚子的,就挑出来扔废砖堆里。

    你说那么大一窑砖,这个挑法,挑不出几拖拉机好的来。

    这么个赔法,拉下饥荒,你们以后怎么还啊”

    是啊

    大仓娘不知道儿子又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钱,连承包费,加砖窑运转,总得出去小两千了吧

    为了自家和他大舅家盖房子,他已经拿出一千块。

    一千块就已经是巨款了。

    她相信,现在承包砖窑花的这小两千,肯定是借来的。

    因为儿子曾经跟她说过,他在公社里熟人很多,借几千块钱都很容易。

    借钱容易,可是都赔进去了,用什么来打饥荒啊

    大仓娘沉不住气了,她决定到晚上的时候好好跟老大谈谈。

    这位双枪老太婆式的人物,终于到了她心理承受的极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