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190 还是男尊女卑的年代
    这种悲伤的哭声是极具感染力的。

    一旁陪着的小梁也禁不住泪流满面。

    这就是看人的眼光,当初梁进仓感觉孙延成是个可交的人,也就不管跟对方不是一个年龄段的,而诚心结交。

    可以叫忘年交吧。

    日常的点点滴滴,都能一次次地证明这个朋友交对了。

    就今天这事,作为去世的姨夫,都不需要来参加葬礼的关系,就因为当年受过姨夫的恩惠。

    就因为忘不了姨夫具有令他敬重的德行。

    他瞒着表弟们,也要来给姨夫上坟,要到姨夫坟上哭一场。

    什么样的人算是可交

    当一个人对你没用了,你还能记得他曾经的好,还能对他保持着那份真挚的感情

    这样的人应该可交。

    上完了坟,把孙延成死拉硬拽地拖到家里,让他在自己家吃的晚饭。

    老孙比自己的母亲年龄都大,但是因为跟小梁的朋友关系,管大仓娘叫嫂子。

    一口一个老嫂子叫着。

    虽然这称呼于事实不符,但是农村基本就这样的风俗,人家孙延成那是表示对自己朋友母亲的敬重。

    吃完饭老孙走了以后,大仓娘感慨地对儿子说

    “老孙是个好人,以后可得跟人家好好处。

    有经济来往的时候,多了少了的别跟人家计较,有个好朋友比钱财重要。

    遇到点什么事也别计较,多想人家的好”

    那是肯定的,你儿子就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

    现在梁进仓来大件车间找孙延成,祥林嫂式的把大概的事情又复读机一遍,结论就是来请他去赴宴。

    孙延成肯定是一口答应。

    然后还对小梁一家大加赞赏一番,尤其小梁的爷爷奶奶,在当今社会,能这么豁达的老人不多。

    小梁一边满脸惶恐地表示过奖了,哪有那么好啊,这都是应该做的,一边很遗憾自己没有录音设备。

    这要把老孙这些大加赞赏录下来,回去放给爷爷奶奶听,他们还不得乐开了花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了个心理满足嘛

    该请的客人都一一邀请一遍。

    要去摘菜、打下手、跑堂的青年人也都确定了,新车间和大件车间每个车间抽出三个青年。

    另外还有一个女服务员,就是孙玉业的妹妹孙业霞。

    她听哥哥说了这事,自告奋勇跑来找小梁,强烈要求那天也要参加。

    这多不好意思啊,让人家兄妹俩都去当服务员,小梁很惭愧地表示了热烈欢迎。

    寿宴的头一天,他就把应该采买的食材基本都买好了。

    只有怕变味儿的猪肉一类,这些需要寿宴当天的一大早,他再从公社运回家。

    家里的里里外外,也全部收拾得很利索,打扫得干干净净。

    简直比过年还要隆重。

    老歪母亲要来大仓家做寿的消息早已经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人议论纷纷,基本就是一边倒地感到奇怪,大仓娘挺明白的一个人,怎么能答应这样的事呢

    老歪家里还有俩哥哥呢,怎么会让母亲到老歪一个坐山招夫出来的儿子家里做寿

    这事做得太不符合规矩了。

    梁金元老两口到街上,大家就跟他俩打听。

    令村里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事居然是老两口的主意

    这是梁金元自己亲口说的。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得意洋洋的呢

    村里人,尤其是姓梁的,都有点生气。

    老歪的母亲,算是哪里的一棵草啊

    她有什么资格到咱们村来做寿

    反正,姓梁的这些亲支近派是绝对不会上门帮忙,不会自掉身价地来参加这个寿宴的。

    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梁金元和大仓娘为人不好。

    因为梁金元老两口,还有后来媳妇随婆婆的大仓娘,不管是亲支近族,左邻右舍,他们都是最积极去帮忙的人。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去世那样的事,本来亲属就痛不欲生,而且有的人还朝着逝者的遗体害怕。

    往往这种时候,不管是公公婆婆,还是大仓娘本人,只要他们一到场,悲痛仓皇的亲属立刻就有了主心骨。

    心就定了。

    然后不管是给死者穿衣服,其他善后一些事怎么办一类,大仓娘她们都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为其他人所不能为。

    所以大仓家有什么事,姓梁的亲族不必说,左邻右舍也不必说,就是稍远一些的村民,也会赶过来帮忙的。

    可是唯独这一次,村里人都选择了无视。

    因为他们不会去伺候一个素不相干的外村人。

    没那个义务

    很明显大仓娘也明白这件事的性质,所以这些亲族和左邻右舍,她一个都没通知。

    即使在街上碰上了,该说话说话,该打招呼打招呼,但是彼此心知肚明就是了,谁也不会讨论老歪母亲那事。

    至于大仓把自己几个发小叫去当跑堂,他们是小孩儿,不存在什么身份问题,这个可以不计较。

    寿宴的头天晚上,都关门准备睡觉了,老屋的院子外面又有人砸门。

    炕上一拉溜排开四只仓呢,一听砸门的声音还挺急,都一骨碌爬了起来。

    然后听到外面传来建刚叫大仓的声音。

    大仓很生气,自从把建刚发配到煤矿上,这小子擅自回来好几次了。

    出来打开院门把他放进来,然后一脚一脚踹着这小子的屁股把他踹进屋的。

    “你怎么又回来了”进了屋就劈头盖脸问他。

    建刚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嗨嗨干笑“俺爹捎信叫我,说又给我说了一门亲,非得让我回来看看”

    小四儿嘴快,抢着叫道“是你想回来看媳妇吧”

    建刚用杀人的目光瞪了他一眼。

    “唉”大仓叹口气,“你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媳妇迷要命,你这样怎么能干成点事。”

    好像一篇文章上说过,一个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自己从女人身边拉开,一个女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自己从孩子身边拉开,他们就很难出头。

    一个男人太恋老婆,确实是事业的一大障碍。

    本来自己把建刚拉到自己身边来,从烧砖窑开始培养,是准备让他跟自己干一番大事业的。

    其他各方面都合格,就是有点媳妇迷,这是个瑕疵。

    建刚低头不敢正视大仓,小声嘟囔

    “谁是媳妇迷了

    主要俺爹和俺娘着急,他们说人家像咱俩这么大的都有孩子了,咱们俩的媳妇还没个头绪。

    他们急,跟我有什么关系”

    好吧好吧,大仓只能表示理解。

    这其实也是实情,村里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几乎全有媳妇了。

    像他俩这样,二十了还没把媳妇固定下来的,极少极少。

    人家富贵当了二把刀,把建筑上最漂亮的一个女小工拿下了,订亲喜酒都喝了。

    理解归理解,但是建刚这个媳妇迷的属性,也别想抵赖。

    “那你回来相亲就相亲,深更半夜来砸门干什么”大仓问他。

    “这不是往回走的时候晚了嘛,跑咱这边的客车没了,我半路下了车,走回来的。

    回来就听说你们家明天要办寿宴,我才跑过来跟你说一声我回来了。

    明天这不又多了一个干活的嘛。”

    “明天你不是相亲”

    “后天相亲。”

    “后天相亲,你今天就急溜溜地跑回来,”大仓恶狠狠瞪着他,“还敢不承认是媳妇迷”

    命令三个弟弟“把这小子掀翻在地,重打四十大板”

    建刚大惊,眼睛滴溜一转试图逃跑,可是还没站起来就被兄弟四个给擒住了。

    杀猪一样按在炕上,找来一根木棍,照着屁股一顿敲。

    就打了这么几下,让这小子给讹着了。

    说被打坏了,走不成路了。

    也不回家了,就在这炕上跟四只仓挤着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大家就全部起来了,围绕着寿宴各种忙活。

    因为这也是个奶奶嘛,为了表示隆重,这家所有的孩子都请假没去上学。

    英子都请假,从一中赶了回来。

    田玉芬跟她一个班,也一块儿请了假回来,帮着干活。

    刚吃过早饭,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和孙业富就先头一步到位了。

    厨房是在新房子的西墙那里搭个棚子,支上锅灶,各种案板一类设备齐全。

    大师傅到位后立即生起火来,该炖煮的东西就下了锅。

    炖上以后,两个大师傅开始炸货。

    说实话,要是办喜事或者丧事一类,炸货一类都是酒宴开始的头天就弄好。

    只不过这次寿宴也没有几桌,据梁进仓估计,也就四五桌,不会超过六桌。

    所以两个专业厨师,一上午的时间做那么几桌菜,完全没问题。

    一会儿,石国良开着木器厂的大卡车,拉着七八个小年轻来了。

    这些都是来帮着干活的。

    苏厂长和孙延成他们几个,本来也想跟着车一块儿来的,但是想到厂里一下子走这么多人,领导不能走太早。

    所以一会儿他们骑车子过来。

    老歪那边的亲戚也开始陆陆续续上门了。

    果然不出所料的是,往年老太太做寿,那些年年不落的亲戚,好多都不来了。

    能来的,都是十分亲近的,不来实在说不过去。

    那些不来的呢,或者就让这些来的带了一点小礼物,让他们做代表,向老太太代为致意。

    或者连句话都没带的,就装傻算了。

    看这情形,基本上连往年亲戚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老歪的大哥和二哥,以及二嫂也来了。

    老母亲做寿,儿子儿媳是必须要到场的。

    但是老大媳妇没来。

    她自以为身份尊贵,才不会到这种下三滥的地方来呢。

    大仓在接着的时候故意问大伯潘启明“俺大娘来,在后边”

    潘启明一脸尴尬“她病了,来不了了。”

    大仓表示呵呵。

    至于二大爷和二大娘,大仓表现出惊人的热情。

    就是故意让大伯看看,我就是有远近亲疏之分

    客人们来到,立马就给让到屋里,堂屋里有桌子,两边卧房的炕上也有桌子。

    都有茶水,瓜子糖果一类。

    今天的寿星,老歪的母亲坐在西屋的炕上,由虼蚤奶奶等人陪着说话。

    别看是寿星,毕竟你是女的。

    只能在西屋的桌上。

    东屋的那一桌,是最尊贵的客人。

    比方说将要到来的公社郑主任,还有苏副主任,武装部孙部长,治安股长冯长民,孙延成,石国良等人。

    这些是贵宾,在东屋的桌上,由老英雄梁金元领导这秉义和秉礼俩儿子作陪。

    其他的客人再来,可以依次在院里的桌子上就坐。

    前几天梁进仓就自行设计,在木器厂加工了好几个木头骨架的遮阳棚。

    每一桌都有一个遮阳棚,初秋的天气,在院子里喝酒也很不错。

    反正老歪身份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咱家现有就这条件,亲戚朋友肯定也会理解。

    一会儿,来贵客了。

    公社郑主任和国营饭店刘经理,公社武装部孙部长,治安股长冯长民他们,坐着公社那辆130来了。

    因为这几个公社干部以前的时候经常下乡,村里人都认识他们。

    130来到村里,村里人就注意到了。

    到了大仓家新房子门前,车停下,干部们鱼贯而出,手里还提着贺寿的礼物。

    远远围观的村民们大惊。

    这是什么情况

    不就是老歪的母亲做寿

    所谓母以子贵,老歪在村里都是下等人,那么他的母亲更是等而下之。

    村里这些老农民都不屑与之为伍,都会越过大仓娘等人的人情,对做寿这事表示无视。

    为什么反而能惊动这么多公社干部

    公社干部嘴里说着祝贺的话,被大仓让到家里去了。

    有人立即飞奔着去通知了梁秉海。

    肥田死了,死前交待了好多事事情,其中就有跟宋其廷合伙贪污的事。

    所以宋其廷就跟村里的账目一块儿被带走了。

    那个姓宋的副村长也被撸了。

    现在村里的事儿由梁秉海暂为主持,也就是代行村长之事吧,跟村班子的其他成员先维持着运转。

    梁秉海听到村民汇报,说公社主任、武装部长、治安股长他们都来了,来给老歪母亲祝寿来了。

    梁秉海大惊。

    公社干部到村里来,居然不通知村干部,村干部一无所知,也没安排接待一下什么的。

    这是村干部失职啊

    立马飞奔起来,赶往大仓家。

    公社领导来了,村干部必须要到场,作陪,有什么需要,村干部要去张罗啊

    气喘吁吁刚转过胡同,前面就是大仓家了,大仓家门前停了好几辆自行车,尤其显眼的是有一辆大卡车。

    还有公社那辆130。

    梁秉海又气又急。

    气的是姓梁的这些亲族,为什么这么麻木啊

    看到公社干部都进大仓家了,为什么还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远远地围观呢

    公社干部都亲自上门祝寿了,你们一个个老农民能比公社干部身份高

    你们为什么还不赶紧去大仓家,帮着干活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