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200 老吴既愤怒又绝望
    副县长吕大刚说道

    “木器厂就一百来人,据我的老同学说,这两年来你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所以厂里谁最合适接替厂长这个职位,你应该很清楚。

    我的意思是,选出一把手日常管理厂里的事务,你还是一把手的助手。

    这样一来,相当于你们俩人搭个小班子。

    到底是谁既能胜任一把手,又能跟你搭起班子,这个关键看你的意见了。”

    吕副县长这样说,让这位小梁同志那是相当惶恐,赶忙作抹汗状,说道

    “领导信任我,准备把新建矸石砖厂这事交给我来办,我已经感觉很惶恐了,就怕干不好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没想到还让我兼着木器厂的副厂长,多拿一份工资,我都感觉不能胜任了。

    要是再让我推举厂长的人选,那可是打死我也不敢。

    一切服从领导安排就是了。”

    对于梁进仓来说,毕竟两年前你是一个学徒工的身份进来的。

    现在县领导都亲自发话,让你选一个厂长跟你搭班子。

    虽然仅仅是一个百来人的社办小厂,可这已经算是县领导不拘一格选人才,越级提拔了。

    即使梁进仓自己知道,管理这么一个小厂,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大材小用。

    但也必须时刻不要忘记此时此刻自己的身份,能得到领导如此的赏识,你必须要表现出极为惶恐的态度。

    这才算是保持清醒头脑,没有得意忘形。

    很明显,几位领导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

    满意于这位小梁没有让他们失望。

    没有辜负县领导亲自下来考察的苦心。

    小梁前后两份报告虽然极具分量,让县领导相当重视,但一般情况下,领导只要把小梁叫到县里听他汇报就行了。

    但是正副县长却是亲自跑到下边公社来听取小梁汇报,其实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还要实地考察一下木器厂的情况。

    以进一步佐证苏致祥对梁进仓的描述,好让两位领导对梁进仓的工作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到此为止,重量级的报告完全打动了县领导。

    实地考察木器厂两年来的前后变化,也完全肯定了梁进仓在这里边起到的作用。

    至此,梁进仓已经基本取得了两位县领导的信任。

    就这样,在苏致祥的厂长办公室里,两位县领导跟梁进仓基本敲定了合作办矸石砖厂的意向。

    其次就是坚持授权给小梁,让他从木器厂选出苏致祥的继任者。

    对于合办矸石砖厂的事宜,梁进仓最后向领导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建议三个癌症村所有田地,不再种植粮食、蔬菜等一切可以吃的作物,改种棉花一类的作物,卖掉棉花可以买粮食吃。

    第二,癌症是由于煤矿污染造成的,但是现在无法让煤矿停产,矸石砖厂的出现只能尽快地、最大程度地去消除污染。

    矿区的污染源短时期内无法清除干净。

    对于污染致癌的问题,无论是县里,还是梁进仓这一方面,所有的知情者,都应该把这个消息视为绝密,要严格保守秘密。

    所以建议县里在矸石场的建设问题上,表面上就是作为煤矿附属企业的性质出现,对于梁进仓这一方面的承包参与要选择性忽略,尽量缩小影响面。

    说白了吧,就是一句话,对于梁进仓建设、承包矸石场这件事,县里尽量替他保密,不要宣扬。

    要知道现在才是83年,尤其是咱们北方,好多的人在一些政策解读方面还处于咬文嚼字的阶段。

    虽然现在好多地方不再以穷为荣,某些地方还在宣扬致富典型。

    但是那些典型,也仅仅限于手工业、修配业、服务业等行业,其他行业连个工商执照都不会给你办。

    也就是说,对于个体经营,还有许许多多的限制。

    别说你个人出资办个矸石砖厂,就是县属企业,你承包了,然后被人捅出去成了暴发户,这也无异于捅了马蜂窝。

    肯定会打小报告的,上纲上线的,甚至主张抓起来的,干什么的都有。

    现在大多数的人,还存在严重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

    不怕穷,要穷大家一起穷,就怕大家都穷,单单你暴富了。

    其实整个八十年代,都是一个红眼病严重流行的时代。

    大概进入九十年代,暴发户多了,见多不怪,眼睛忙不过来,红得也就没那么厉害了。

    县里领导走后,苏厂长也就开始着手收拾自己的东西,对工作上的事务做一些交接,准备近几天就要离开了。

    这不属于什么机密,也没必要瞒着大家,很快全厂都知道了这事。

    大家当然会要猜想,苏厂长离开以后,木器厂的一把手由谁来干

    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的,当然非吴副厂长光荣莫属了。

    两年前苏副主任亲自兼任木器厂厂长,把原厂长吴光荣降为副厂长,他是相当窝火,各种不配合。

    现在好容易盼星星盼月亮,苏副主任结束挂职,要回去了,吴光荣感觉自己的春天又回来了。

    他立即开始行动,去公社领导那里打探消息,看看领导们对于苏致祥的继任者有什么打算。

    让吴光荣大吃一惊,完全无法理解的是,他听说堂堂的正副县长,居然越俎代庖插手一个小小的木器厂的人事问题。

    亲自点将,让梁进仓担任木器厂副厂长。

    而厂里一把手的人选,居然授权梁进仓来推举。

    这到底是从何说起的

    哪跟哪儿啊

    怎么可能啊

    做梦都想不到会出现的事情啊

    梁进仓何许人也

    不过就是刚进厂没两年的学徒工。

    承包了一个新车间而已。

    而且一年的合同期满,他也没有续签。

    现在厂里就是一个普通工人。

    凭什么突然把他提拔为副厂长

    而且这个副厂长还凌驾于厂长之上,厂长的人选都得由他来定。

    领导们这是被他灌了什么迷糊汤,以至于迷糊至此

    但是,理解不了归理解不了,不平衡归不平衡,吴光荣的理智还是有的。

    还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就凭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子跟梁进仓的恩恩怨怨,他就是选看大门的老孙当厂长,也绝对轮不到自己头上。

    这让吴光荣既愤怒又绝望。

    他很清楚,既然让梁进仓推荐人选,他肯定要推荐跟他最要好的人。

    绝对不会推荐自己这个仇人。

    本来他以为,苏致祥走了,他的春天就会到来。

    现在看来,苏致祥走了,他在木器厂也待不下去了。

    梁进仓选出来的厂长,肯定跟他穿一条裤子。

    即使他吴光荣还顶着个副厂长的头衔,最多算个第二副厂长。

    苏致祥在的时候,他头上顶着一个婆婆,而且初来乍到还可以架空。

    苏致祥一走,他吴光荣头上就会顶着俩婆婆,而且会联合起来欺压他。

    吴光荣不得不面对自己在木器厂很难混的现实,他甚至一怒之下都想直接离开木器厂算了。

    可是离开木器厂,他又能到哪儿去呢

    现在他家的收入,绝大部分还是依靠他这个副厂长。

    儿子吴新刚虽然又回到了木器厂,但是只能下车间,他又不好好干,都是计件工资,在车间里月月工资垫底。

    儿媳妇黄秋艳自从生了孩子,到现在一直在家看孩子,孩子喝奶粉,还要喝最好的,娘俩花销很大。

    至于到现在没出嫁,连对象都没有的三女儿吴新丽,本来供销社的工资不低,但是搁不住她能挣会花,从来不往家里交钱。

    要是他这个副厂长不干了,以后家里可怎么生活

    吃了晚饭以后,吴光荣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要开个家庭会议。

    毕竟咱们家现在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他首先把厂里现在的情况跟家里人说了。

    最后的结论是,他不想继续在木器厂干了。

    干不下去,没法干了。

    这样一来,养家的重担就落到儿子和女儿身上。

    他给儿子的要求是,一定要努力了,在车间里好好干,反正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争取多挣工资。

    给女儿的要求是,从现在开始,每个月拿出工资的一半交给家里。

    而他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想另外干别的也很难,看来只能自己给自己提前退休了。

    女儿吴新丽一听让她每月上交一半的工资,顿时不乐意了,嘟囔道

    “我才发多少钱的工资啊

    就那点可怜的工资我自己还不够花的,这几年自己挣自己花,没跟家里要钱就已经很好了。

    要是拿出一半来上交,我自己怎么办”

    儿子吴新刚则是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起来

    “姓苏的走了,本来就应该把厂长还给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凭什么要让姓梁的说了算

    要是姓梁敢选别人,我直接跟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你算了吧”他爸怒喝一声

    “你也就是嘴上厉害,炕头上的汉子。

    在家里说起来浑身都是本事,到了外边什么都不是。

    你以为姓梁的怕你

    他要是怕你的话,早就怕你了,不用等到现在。

    上年正月里谁让人家埋到雪里去的

    我还是过了大半年才听说的这事。”

    吴新刚脸憋得通红,呼哧呼哧喘气,外表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样子。

    儿媳妇黄秋艳坐个凳子,孩子放在腿上,拿个奶瓶给孩子喂奶,这时候她插话道

    “爸,新刚说的也有道理,按理说苏厂长走了,你应该还是厂里的一把手啊。

    虽然咱们家跟梁进仓闹过矛盾,可他也不能在这样的大事上公报私仇吧

    领导让他推荐,他应该按照常理公事公办才对,要不然领导会怎么看他

    我觉得不一定像你说的那么绝对,也许他会选你呢”

    这话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哈

    全家人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吴光荣也觉得儿媳妇说得有道理。

    可是,这也只不过是儿媳妇的猜想,只能是个“也许”啊

    也许会选他,也许会选别人。

    一旦选了别人,吴光荣是无论如何不想在厂里干了。

    “爸,要不然这样,”儿媳妇建议道

    “趁着这事还没定下来,你主动找梁进仓谈谈。

    万一他也在拿不定主意呢

    你跟他谈的时候,跟他多说好话,哪怕对以前的事儿给他赔礼道歉也行啊。

    然后还可以跟他说,只要把你推上去,可以给他一定的好处。

    以后厂里有什么好处,肯定也会跟他对半分。

    也许他现在就等着有人去跟他这么说呢”

    吴光荣老脸一抽,沉默不语。

    让他去向梁进仓低头,还不如杀了他呢

    吴新刚现在脸不红了,脖子细了,脾气消退的样子,看着他爸“我觉得秋艳说的很对,爸,你就去跟谈谈吧,万一他就是等你去找他呢”

    吴光荣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心里无比地悲哀。

    同样是生儿子,为什么姓梁的生的儿子哦,他想起来了,郑淑叶跟他说过,梁进仓少年丧父。

    他爹死好多年了。

    唉,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应了那句话,人比人要死啊

    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不敢跟老梁比的。

    事已至此,被逼到现在这份上了,看来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豁上这张老脸去找姓梁的谈谈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