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248 死了猴子砸了锣
    俩人首先谈到的是包车的价格。

    黄秋艳很狡猾,她不说,而是让小梁说“我又不懂车,也不知道要多少合适,你能出多少呢”

    既然你推说不懂,那小梁也不跟她绕弯子了“能不能参考我小姑那边,就跟农修厂那辆车一样钱怎么样”

    黄秋艳笑了,笑得千娇百媚的

    “哎哟,俺可不敢跟你小姑比。

    你们是什么关系啊,亲娘俩,就是把车白送给你用都没问题。

    俺可没有那么财大气粗。

    要不是木器厂现在资金紧张,我还舍不得包出去呢。

    全指望包车的租金周转呢。”

    呃

    小梁心里就是一沉。

    他知道这辆车在她手里根本玩不转,还差点把人家小毛驴给葬送了。

    以为她打电话把自己叫来商议包车的事,会是一个正常交易。

    可是现在看来,她不会想把这辆车当成一棵摇钱树吧

    小梁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属于记吃不记打型的,是不是又忽略了什么

    比方说,忽略了黄秋艳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到这里只能干笑“是啊是啊,俺小姑把车包给我,其实可以不要钱,那还是得你说个数,租金到底要多少”

    “还是你说,你就给我个底儿,最高你能给我出多少”黄秋艳笑吟吟的,看起来美丽少妇的样子。

    梁进仓沉吟了一下,看她这副恨不能一口吞天的样子,本想不跟她谈了。

    可是又想到了良哥。

    从木器厂愤而离职,其实良哥的情况比孙延成好不了多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孙延成的心理落差更大。

    堂堂的转业军人,转业的时候什么样的工作随便挑拣,到现在居然混得连工作都没了。

    即使现在跟自己一起创业,但是心里一直还是不平衡。

    而且想念那辆多年的老伙计。

    唉,为了良哥,多出点钱也无所谓,反正包过来利润还是有的。

    于是对黄秋艳说“可以比俺小姑那车价格稍微高一点,但是高太多了不行。”

    黄秋艳笑得更灿烂了

    “那就对了。

    你们是要急亲戚,亲戚之间肯定不会跟你要多了。

    那么,承包费你都是怎么交

    一交几年的”

    咹

    梁进仓差点跳起来,这话听着怎么这么瘆人呢

    一交几年的

    我说一把先交上十年的承包费,你信吗

    当下再次干笑“哪有一交几年啊,就是每个季度一交。”

    黄秋艳立马摇头说“比拿你小姑那边比,你们是要急亲戚,没法比。”

    “我另外还包了一辆,也是每个季度一交。”

    “我这里不行,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地交,太麻烦了。”黄秋艳说,“这样吧,反正你手里也不缺钱,先交上两年的吧”

    “”小梁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黄秋艳还认真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反正早交晚交都得交,一把交上两年的,两年之内尽管用车,多省心啊”

    “嗯”小梁点点头

    “你说的也对。

    我们整天天南海北地拉货,万一到了交包车费的时候,正赶上不在家,也是个麻烦事。

    一交两年,你我都省心。

    还是你聪明。”

    黄秋艳灿烂的笑容里边,都有得意的成分了

    “另外还有啊,我听说,包车还要交押金的。

    你觉得交多少押金合适”

    梁进仓豁达地说“我包别人的那都没法参考,还是你要吧,你要多少”

    “押金这事,就是押在这里,到时候还退给你,押多押少,都少不了你的钱。”黄秋艳看了看小梁的脸色

    “我琢磨了一下,如果跟你要少了呢,这么大一辆车交给你,我们也不放心。

    当然也不能要太多。

    虽然到时候一分不少地退给你,但是太多了怕你负担不起。”

    小梁笑得比她还灿烂了“无所的事儿,我现在有钱,你说个数就行。”

    一边说,小梁一边拉开自己的皮包,从里面一扎一扎地往外拿钱。

    很随意的,啪啪码在茶几上,就像码砖头一样,方方正正一座小山。

    黄秋艳的眼都直了。

    她现在正需要大量的钱呢

    承包木器厂,一年五万五的上缴利润,说好了半年一交。

    承包之初,已经先给镇上交了两万七千五。

    现在眼看着快过年了,过了年立马就要交承包费了。

    可她上哪再去弄两万七千五

    第一个两万七千五就已经是公公求爷爷告奶奶借遍了亲戚朋友,又从农业银行贷了款。

    还有黄秋艳也借遍了自己家的亲戚朋友。

    好容易凑起那个数。

    等到木器厂运转起来,手里几乎没有流动资金。

    原先算得好好的接手过来立马就是财源滚滚,坐等数钱。

    没想到经营快半年了,发现根本没有盈利。

    每天都在亏损。

    不但还没开始往口袋里滚钱,而是到现在一直需要往里投钱。

    做出来的大量家具卖不掉,还压住了大量资金。

    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考虑怎么借钱。

    当初凑齐那两万七千五,准备上交镇上的时候,全家人围着那么多钱,看得眼都直了。

    此时此刻黄秋艳的眼睛,那是比激光射线都直。

    她发现梁进仓码起来这一堆钱,绝对比两万七千五多得多。

    如果这些钱都是自己的,该多好啊

    那样的话,木器厂也活了,所有现在面临的难题,一切都能解决了。

    她想都没想地脱口而出“那你先拿上五万块钱的押金,交上两年的承包费吧”

    嗯

    小梁点了点头,盯着自己那一堆钱,小声说“倒也可以,我先看看钱够不够”

    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头在那一捆一捆的钱上一按一按地点数。

    点了几下,摇摇头,把钱又装起来了。

    “看来今天包不了了,钱不够,改天再说吧。”

    “别呀小梁”黄秋艳几乎是惊叫一声,就像猫扑老鼠一样,一把抱住了小梁的胳膊,“你有多少先把这些给我,缺多少你再回去拿”

    梁进仓毫不气甩开她的手。

    好家伙,你公公就在隔壁,还有吴副厂长随时可能推门进来。

    你抱着老子的胳膊,以为你是周寡妇啊

    “算了,我回去凑齐了一块儿算吧。”梁进仓站起来就走。

    毫不迟疑。

    毫不气。

    气个大头鬼啊

    现在最新款的东风140才三万多。

    老子要不是觉得买新车折旧太厉害,早就买新车了。

    我包你一辆老解放,光押金给你五万

    包车费还要一交两年的

    那你还做什么家具,全厂一百多号人蒙头睡大觉吃这辆车就行了。

    如果不是被黄秋艳张口就要两年的租金气着了,梁进仓也不会把钱拿出去馋她。

    实在是太贪了。

    贪得都人神共愤了。

    就是要拿出钱来让你看看,老子有钱,但是你捞不着

    没想到见钱眼开的这女人居然又开口要五万块钱的押金

    直接疯了这是

    没错,黄秋艳一看小梁要走,她立马疯了。

    直接跳起来挽留。

    嫌包车费高了,可以低一点嘛;嫌押金太多,少一点也行呀

    只要你别走

    拉拉扯扯,一直挽留到大门口。

    直到梁进仓甩开她,跳上车一溜烟走了,她还望着路面上袅袅的汽车尾气发呆。

    她不知道梁进仓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但她知道梁进仓应该是嫌贵。

    嘴里说回去把钱凑齐了再来,其实他根本不会来了。

    明知他不会再来了,但黄秋艳还是心存一点点的侥幸。

    万一他又来了呢

    等了些日子,小梁一去不复返,小黄同志望眼欲穿空悠悠。

    实在忍不住,还是给农修厂里打电话,找小梁。

    但是人家总是说小梁出车去了。

    每次都这样说,小黄焉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可是,每当上天入地借钱借不到,眼看木器厂就要周转不灵的时候,黄秋艳还是要往农修厂挂一个电话。

    找小梁。

    但是永远找不到。

    黄秋艳悲哀地发现,除了小梁,她真的找不到第二个承包者。

    关键现在司机太少了。

    没有工作的司机几乎没有。

    既没有工作又有钱,还想包一辆大解放的司机,数量为零。

    三找两找,到年底了,要过年了。

    木器厂今年一分钱的福利都没发。

    而工人的工资水平,跟不发福利一样,再次回到了吴光荣时代。

    自从苏致祥兼任木器厂厂长,把吴光荣变成副厂长,木器厂才一改往日的亏损,工人们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从81年的秋天,到84年的秋天,基本上整整过了三年的好日子。

    自从84年秋天吴光荣承包木器厂以来,工人的待遇和工资水平每况愈下。

    直至到了年底,工资水平回到81年秋天以前,而且过年再也没有往年的优厚福利。

    一分钱的福利都没有。

    要不是怕工人们造反,吴家父子和黄副厂长差点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全。

    好容易把工资全给结了。

    过完年开工,工人来了一小半。

    大部分不干了。

    没法干了。

    累死累活地干,工资一天比一天少,任谁也干不下去了。

    还来的那一小半当中,多数是吴、黄两家的亲戚,而且这些亲戚绝大多数都有借钱给木器厂。

    算是出资人。

    其实一开始借钱的时候,黄秋艳等人就给亲戚们许下了缤纷的承诺,意识是这要木器厂挣了钱,肯定要多分一份给你们。

    现在这些亲戚们不求多分,只求能把借给你们的钱要回来就算谢天谢地。

    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木器厂这样下去,迟早要黄。

    借钱出来的亲戚们不敢不干。

    就是不给工资也要在厂里盯着,生怕一眼看不到,吴、黄们跑了。

    出了正月,眼看着向镇上交承包费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吴、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现在木器厂正常经营都缺钱,恨不能去借钱周转。

    上哪去弄到两万七千五百块钱的巨款啊

    现在厂里唯一可能出钱的资产,大概就是那辆大解放。

    可是趴在那里到现在,不但不能给厂里做出贡献,每天还得需要费用。

    在上天入地搞不到钱的情况下,黄秋艳命令她的公公,去梁家河,找梁进仓。

    上天入地,也要找到他。

    找到他之后,上天入地,也要把车包给他。

    吴光荣觉得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就去了梁家河。

    但是梁进仓开车,你去他家找,很难碰巧找到他。

    再给农修厂挂电话,得到的答复永远是梁进仓出发去了。

    至此,老呜一家陷入了绝望当中。

    实在是碰天也碰不出去钱来了。

    难道,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死了猴子砸了锣,没戏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