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782 天文数字
    大仓这话让柳爱兰震惊极了

    可是看大仓的表情,又不像是开玩笑。

    可是全国最有钱的人,怎么可能住在农村,还一直帮着父母下地干活呢

    也许,在柳爱兰的印象当中,全国首富就应该住在全国最大城市里面,享受着全国最好的生活。

    而不会是像大仓这样不管是外表,还是生活方式,跟一个农民没什么区别。

    最多就是看起来过得比别人家稍微富裕一点罢了。

    原文来自于塔a读a

    大仓也知道,自己这话跟干娘说得太突然,她一下子接受不了。

    “这样吧娘,等春暖花开了,我带着您全国各地转转,看看您儿子的产业。”

    “哦行吧”干娘迟迟疑疑的答应了一句。

    大仓递给干娘两个信封:“娘,这俩信封,一个里面装着一万块钱,另一个里面是个存折。

    您刚来村里生活,方方面面都比在山上花钱多,这些钱您先花着。

    花上了我再给您。”

    说着,大仓把俩信封放在桌子上。

    柳爱兰一把就拿起来了,抓在手里沉甸甸的。

    一万

    这对于她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

    塔读点a为:塔读a

    我一个人过,哪有花钱的地方。

    你拿回去”

    大仓坚决不拿:“娘,我不是说了,您儿子有的是钱。

    这点钱对我来说连九牛一毛都不算。

    您要是不收,那就是没把我当您的儿子”

    大仓做出不高兴的样子。

    柳爱兰一看老大这个样子,知道如果坚决不收的话,会显得见外。

    伤了老大的一片心意。

    于是她举起另一个轻飘飘的信封:“我留下这个,我收一个就行。”

    说着把那个沉甸甸的信封再次往大仓手里塞:“这个大的你拿回去,你们年轻人花钱的地方多,钱再多,也没有够花的时候啊”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好吧,大仓只好把那个装着一万块钱的信封收回来。

    因为知道干娘没去过信用社,也不知道怎么支钱一类的。

    就详细地跟干娘教明白了去信用社存取钱的流程。

    等到大仓走了,柳爱兰从信封里拿出存折,上面的阿拉伯数字很长,她的文化有限,有点数不明白。

    看大写,上面写着十万。

    她就在琢磨这个“十万”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是十万块钱吧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万块钱对她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十万块的话,已经超出她的理解范畴之外了。

    她也没好意思找人问。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过了两天趁着去赶集,就去信用社,按照大仓教她的,去柜台要求支钱。

    柜员接过她递过来的存折,有些不可置信地端详她老半天。

    因为看柳爱兰的言行打扮,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而已。

    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拿着一张十万块钱的存折来支钱呢

    不过,惊讶归惊讶,但人家拿着存折来了,就必须给人办理。

    柜员问她要支多少钱

    柳爱兰想了想:“支五十块钱吧”

    看着柜员目瞪口呆的样子,她有些心虚地又问:“能支出五十块来吗”

    柜员更加无语了。

    能吗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a读

    您老人家拿着十万块钱的存折,居然只是要支五十块钱。

    还问我能支出来吗

    醉了

    他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哪个暴发户家的老闲得难受,故意拿个存折到信用社来,戏弄人来了。

    不过,当柳爱兰最终弄明白,自己这就是个十万块钱的存折,是那个沉甸甸信封的十倍的时候,她嘴巴张得比柜员还要圆。

    这回她明白了,自己被大儿子耍了。

    他早就知道给自己很多钱,自己不会接受。

    所以故意拿一万块钱的现金让自己拒绝,又恐怕一点也不收会辜负了孩子的心意,就留下这个轻飘飘的信封。

    岂不知这正是大仓预料之中的。

    知道干娘会留下那个轻飘飘的。

    原文a来自于塔读小说a,a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a。

    其实啊,这个轻飘飘的钱数更多啊

    柳爱兰知道了大儿子的良苦用心,心里那个感动,那个温暖就别提了。

    活了大半辈子,她终于品尝到有亲人,以及被亲人关心是什么感觉了

    不过,到了现在,她就是知道老大给她的钱实在是太多太多,太过于多了,她也不会再退回去。

    要是再去找老大,表示钱太多不能收的话,那就真的让孩子伤心了。

    知道了老大的良苦用心,柳爱兰也不再那么节俭,家里一切生活用度,该置办的她都置办齐备。

    要是再让生活那么清苦,孩子们肯定是不让了。

    虽然跟干爹干娘在一个院里生活,但还是各人过各人的日子。

    独立核算,这样省得天长日久了,万一有点磕磕绊绊会生嫌隙。

    不过干爹干娘总是叫爱兰过去吃饭。

    首发a:塔读

    因为有了个干闺女,老两口的生活水准也提了一个档次。

    三天两头做好吃的,借着这个由头叫闺女过去吃饭。

    柳爱兰除了去干爹干妈那边,也常常吃过晚饭到大仓家来。

    跟大仓娘聊聊家常。

    她现在跟大仓娘已经成了最亲的亲姐妹。

    当然,晚饭后到大仓家来喝茶聊天的,还有田立业和大骡子。

    大骡子又恢复了他岁寒三友抽烟,喝茶,聊天的幸福生活。

    而且不仅仅是恢复了一份幸福,而且还加上收获了一份幸福。

    这个苦命的老光棍苦尽甘来,枯木逢春,居然老来有福,一人拥有双份的幸福。

    每天吃过晚饭以后,他和沈桂莲就夫妻双双去串门。

    首发a:塔读

    然后三位老友喝茶抽烟聊天。

    沈桂莲就跟大仓娘,或者跟大仓娘和柳爱兰,一起喝茶聊天。

    等到夜阑更深,大家尽欢而散,大骡子就和沈桂莲双宿双栖回家去。

    大仓家俨然成了妇女集散地,妇女之家。

    爷爷的事情解决了,柳爱兰也在梁家河定居了下来,这件事似乎已经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是大仓跟母亲心里的那点小心思,娘俩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而且大仓不止一次嘱咐母亲:

    “娘啊,这件事是咱娘俩的终极秘密,只有咱娘俩知道这件事。

    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透露半句口风。

    如果以后时机合适,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到了,咱们才能把这件事,这个想法说出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a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果发现有一点不合适,那咱们就跟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一样,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咱娘俩曾经存了那种心思。

    要不然的话,让别人传出去,不知道会把咱们传谣成什么样子呢”

    大仓娘深以为然。

    跟儿子都要赌咒发誓了,时机不到,绝对不会跟任何人说出咱娘俩心里这个秘密的。

    事情都解决了,英子也该去上班了。

    请假时间长了,单位那边都打过几次电话过来催她赶紧去上班呢。

    大仓也会跟英子一块儿开车去沪海,毕竟他要去自己的大本营巡视一番。

    而三仓,也要跟大哥和姐姐一块儿走,开始他的新的创业之路。

    因为明天就要出发了嘛,大仓家今晚大排筵宴,算是开年上班的一段团圆饭。

    大家吃晚饭的时候,也顺便开了个小会儿。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会议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三仓过完年的工作方向问题。

    按照三仓自己的说法,他的事业属于四海为家形式的,基本上就是在火车上和大客车上度过。

    虽然很苦,可能也很累,但是他不在乎。

    创业嘛,哪有轻轻松松那么容易成功的

    并且翻译布琳娜的话跟大家说,布琳娜也表示不怕苦不怕累,要跟三仓一起创业。

    当三仓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母亲当然是表示不太同意。

    她的建议是让三仓还是去上班。

    毕竟去上班稳当。

    但是母亲这个话说的很没底气。

    因为三仓年前回来的时候,给家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礼物。

    首发a:塔读

    因为他的礼物,母亲和继父全都成了老地主和老富婆。

    人家三仓那么能干,去年半年的时间就成了大富豪。

    如果让他上班儿挣那点儿死工资的话,他多少年才能干到这种程度啊

    所以,母亲虽然不知道三仓去年在外面曾经九死一生冒的那些风险。

    但是她本能的觉得,做生意毕竟是有赔有赚,别看去年挣了很多钱,也许今年会全部赔进去。

    还是上班稳当,滋润。

    为什么叫铁饭碗

    就是说这个饭碗永远打不破。

    母亲知道三仓可能会嫌工资低,所以母亲的原话就是,“飞不高跌不着。”

    当然母亲也就是提出这点建议,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已。

    首发a:塔读

    毕竟孩子大了,都已经工作了,而且他自己的道路好像走的也挺正确的。

    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以后,三仓是不是采纳,那就是看他自己的了。

    至于老歪同志,在这些事情上面他永远是不发言。

    知道自己说了也是白说。

    他已经习惯于作为一个资深的、合格的倾听者。

    二嫂顾云丽表示支持母亲的意见。

    不过她表达自己立场的时候,也并不是那么有底气。

    跟母亲是一样的,因为收受了三仓的贿赂。

    而且她也看得很清楚。

    三仓去年半年,可能就挣了她们几十年上班才能挣到的财富。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a读

    所以说上班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不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吗

    人家三仓有本事,不端那个铁饭碗,自己出去一步就能实现大跨越。

    你们想把他束缚在小小的办公室里面,确实是说出来也没大有底气。

    不过二嫂之所以会支持母亲的意见,就是因为她跟母亲一样。

    感觉做生意有赔有赚,她也是担心三仓不稳,有可能去年赚了今年会赔。

    而且做生意在外面风风雨雨的,也有一定风险。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家当然还是希望三仓走的能够稳一点。

    大家都积极发言,但是大仓家两口子确实一反常态,整晚都在当倾听者。

    二仓呢一直沉着脸也没发表意见。,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