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876 奥卡姆剃刀
    当然,梁总好容易招来的这类极品,绝对不可能只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

    更不可能这些人才出了成绩,自己这个当老板的要全部据为己有。

    这些特殊人才在梁总的研发大厦里,都有不菲的待遇。

    如果出了成果,东夏科技也绝对不会因为全额投资了,而独占成果。

    不管是各种人才的待遇,还是成果的分配,东夏科技都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旗下的这些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厚的待遇和条件,让东夏科技就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地把这些杰出人才吸附在了公司旗下。

    别说他们自己想跳槽,你就是赶他,也赶不走。

    梁总认为,对于这些瑰宝一样的人才来说,情怀和物质,缺一不可。

    原文来自于塔读

    只有情怀,没有物质,那就失去了人类这种生物生存下去的本质。

    太物质了,没有情怀,那注定走不远,也走不高。

    大概,世界上除了有个姓梁名进仓的大傻子,再没有第二个人,会给这些“于国于家无望”,看不到任何前途的偏执型人员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出钱,出设备,出一切的物质支持,让这个“精神病”去干他喜欢干的事。

    木工大师秋山利辉32岁时,创办了一所“秋山木工”学校。

    在招收徒弟之前,他会做多次暗访,观察这个学徒能不能吃苦,耐不耐得住寂寞。

    学徒进了学校后,马上就被关“禁闭”。

    学校规定没有允许,谁也不准离开;不经同意,家长也不准探望。

    这个“禁闭”,一关就是八年。

    秋山制定了一套八年育人制度,学费全免,但学徒必须依规而行。

    原文来自于塔读

    一年养成匠人基本习惯,三年把师傅所传技艺融会贯通,四年跟师傅学习品行。

    而那些不必要的社交,没有用的应酬,一律严格禁止。

    梁总的东夏科技在选人育人方面,跟秋山木工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东夏科技的工作环境和制度却没有秋山木工那么严格,反而是显得相对宽松。

    因为经过千挑万选,然后又在职业学校经过免费的培训,最终能够进入到东夏科技来上班的这些人,是不需要制度约束的。

    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推掉人世间所有的社交和应酬,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犯愁,然后困了的时候有半平方的一张硬板床供他休息,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人间天堂。

    对于郑淑叶来说,她发现东夏科技也是她心目中的天堂。

    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到环境如此宽松,科研条件如此先进,待遇如此优厚的地方来工作啊

    可是她又知道那是绝不可能的。

    毕竟,她跟小梁关系特殊。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或者说,自己本应该是这里的老板娘来着。

    还有就是,她在海外卧薪尝胆那么多年,现在是计算机所的骨干力量,如果辞职到一个私人的研究机构

    可是,她又实在是太喜欢这里的科学氛围了。

    今天正好是周五,下午的时候,小梁安排郑淑叶参加了一个芯片小组的讨论例会。

    东夏科技里面分门别类地有好多这样的小组。

    每到周五的下午,就是这些科学小组开例会的时间。

    每个小组都有属于自己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给开例会的这些疯子们端茶倒水的服务。

    一群头发蓬乱,不修边幅的疯子们,以各种洒脱不羁的姿势围坐在会议桌前。

    喝着茶水,吃着各种甜美的零食和水果。

    除了不准抽烟,以及把臭脚丫子搁在桌子上之外,其他也没有什么规矩。

    这些疯子们在“同好”面前畅所欲言,但凡有什么想法的,都会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给参谋参谋。

    或者说,是提出来让大家攻击的。

    比方说,一位“聪明绝顶”的疯子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想法,这让与会的郑淑叶听了顿时眼前一亮。

    但是她眼睛的亮度并没有保持多久。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遭到了其他人的各种反驳。

    可谓是众口如刀,时间不长,郑淑叶就发现这个想法的各种站不住脚,已经被驳斥得体无完肤了。

    郑淑叶不禁暗暗点头,果然没错啊。

    她刚进这个会议室的时候还有点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议室的门牌上写着“剃刀例会”。

    等进了会议室,看到墙上有醒目的标语“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她知道这句话是所谓的“奥卡姆剃刀”的简单有效原理。

    等到看到一群疯子开例会,不管谁提出想法,立刻就会遭到其他人无情的攻击。

    她才明白,这是在用剃刀呢,给这些天才的想法剃去毫无必要的成分。

    就这样剃来剃去,一个想法就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有效。

    一个想法,经过这样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就像一块毛坯经过了千锤百炼。

    最终,当任何人给你的想法提不出毛病的时候,这个想法基本就算成熟了。

    郑淑叶参加完这样一个例会,回到小梁办公室的时候,她还没从刚才的震撼当中抽离出来。

    她不由得由衷地向小梁感叹“到今天我才发现,你这里才是真正搞科研的样子。

    既要有情怀,又要有强大的物质支撑,这才是搞科研的本来面目。

    不得不承认,当初我刚回来的时候,是我狭隘了。

    本书首发塔读a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你是对的。

    比起我们宋总来,你才是真正有情怀的爱国者。”

    听到小郑说你是对的,小梁不禁鼻子有些发酸。

    真不容易啊

    当初自己费了多大的心力,却是终究没能说服小郑回头。

    今天她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有好多事似乎已经晚了。

    另外,她入职遐思公司之后,对小梁也是抱有一些愧疚的,当时她表示,可以“以权谋私”,给小梁的电子厂揽点活干。

    就是让他的电子厂给遐思公司代加工一部分汉卡。

    其实,她的这个行为,多少带有一点施舍的味道。

    当时小梁委婉地拒绝了。

    塔读a,免费网站

    表示自己电子厂的技术能力还达不到加工汉卡的程度。

    而且自己对那种产品也不感兴趣。

    但那真的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

    现在已经把自己的真正实力展示出来了,而且就是想用自己的实力再次劝说郑淑叶。

    劝说她听从自己的建议,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那么他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郑淑叶“其实那时候我就知道汉卡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我们都知道,那是在当时计算机功能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汉化方案。

    如果采用软件方案,这就需要占用本来就有限的c资源,成本虽低,但是性能不高。

    而且会拖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所以当时在关注性能的前提下,人们就选择硬件方案。

    但是我们所有这些搞芯片的科研人员,每个人都会知道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十八个月提高一倍,它的体积也会缩小一倍,而且价格会下降一半。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机制之下,十年前处理汉字的解决方案,采用硬件方案是最优的选择。

    但是根据摩尔定律,随着计算机工作能量的加强,c功能的越来越强大。

    到那时候,你觉得用硬件去解决汉字处理的方案还是最优选择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现在你也看到了,市面上所有的汉卡基本上已经可以被淘汰了。

    我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接受了你的道歉。

    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我了解你的情怀,但是你当时不理解我。

    包括现在,我觉得你对我还没有完全的理解。

    塔读a,免费网站

    当时你认为我狭隘。

    现在你不认为我狭隘了,但是如果我对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你未必能听我的。”

    其实小梁的这些话是具有深意的。

    很多欲言又止的话,可能郑淑叶听不出来。

    但是小梁不可能把自己所知道的未来都告诉她。

    现在郑淑叶一而再再而三的到自己这里来寻求帮助,小梁很清楚她的目的是什么。

    简而言之一句话,郑淑叶是想找自己走后门来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