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 正文 第七十二章,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路军总指挥部。

    正准备外出的左副参谋长,迎面撞上回来的刘师长。

    他瞧对方眉眼中尽是笑意“老刘同志,什么事啊,这么高兴”

    “当然是好事了。”刘师长伸出五根手指“五百只青霉素,换六百根金条,你说值不值得高兴吧”

    左副参谋长惊讶道“真的卖了这么多钱”

    把富裕的药品,卖一些给晋绥军,换取八路军急需的资金,是开会讨论后的结果。

    问题是能卖多少钱。

    消炎药能救命,一支盘尼西林换一根小黄鱼,基本上是黑市上的价格,顶天了。

    想卖再高的价,基本上不可能。

    五百只青霉素换了六百根金条,不应该是量越多越便宜吗,怎么还卖了个高溢价呢

    刘师长道“一般的货肯定是越多越便宜了,但这是救命的药,市场上极为少见。

    他们就是想多买,还没那门路。咱们一次五百只,他必须得溢价呀”

    这便是某种程度上形成垄断的生意,能随意涨价,谋取暴利的原因。

    刘师长做生意方面,算是拿捏了。

    “真有你的,当年你退出商界,我是第一个不同意。”

    左副参谋长打趣了两句,旋机又忧心忡忡的说

    “五百只青霉素就换了六百根金条,陈浩给咱们了一万多只,这个人情是欠大发了。”

    他很怕欠别人人情,那会让他觉得很不自在。就像是背了一个沉重的担子一样。

    价值一万多根金条的药品,根本不是几百件古董所能弥补的。

    尤其他们拿着人家的药品,一倒手就换成了金条。

    这更是让他有种罪恶的感觉。

    刘师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同志哥,不要过分担忧。咱们欠他的人情,迟早有一天能还。

    再说了,我了解陈浩,他既然主动提出以这种方式交易,就不会太过计较。

    你现在该考虑,六百根金条到账后,我们是用来采购什么物资比较好。”

    战友的安慰,倒是让左副参谋长内心中宽慰了不少。

    屋里正在苦想的老总,看到刘师长回来非常高兴“老刘,你来的正好,跟我分析分析这两件事情。”

    “什么事能难得住老总啊”

    刘师长拿起桌上的温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开水,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静等老总解惑。

    第一件事情,是独立团派来了通讯员,带来了李云龙的检讨。

    刘师长接过来一看,以他对李云龙的了解,斗大的字不识得一箩筐。

    这字迹工整的检讨,绝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估计是赵刚代笔写的。

    检讨书上,说明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另外还有一份陈浩的手书,帮李云龙求了个情,并附上了一些他的判断。

    刘师长看过之后皱了皱眉头“这个李云龙乱弹琴,我看他是老毛病又犯了。

    看见蝇头小利就不管不顾,想擅自调动部队,从鬼子手里占便宜。”

    尤其独立团还担负着保卫总部的责任,万一因为他的擅自调动部队,导致总部被敌人趁虚而入。

    李云龙就是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刘师长二话不说,直接拨通了独立团的电话,把李云龙叫到电话前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无组织无纪律还想擅自调动部队,是以前的教训没吃够吗你这个团长快要当到头了。”

    李云龙被骂的狗血喷头,愣是不敢吱声,只能乖乖的当孙子挨批评。

    做错了事情,上级批评是好事。若是不声不响的,那才会出大问题。

    刘师长的批评是给老总看的,都已经批评了,还会继续拿捏不放吗

    老总把一切看在眼里,看出来了刘师长的维护之意“行了,毕竟没有酿成大错,警告一下,让他吸取教训就行了。”

    刘师长严肃的转达“李云龙,你小子走运,老总让你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

    李云龙的胆子还真够大的。

    刘师长捂住话筒“老总,李云龙问,他请示的伏击虎亭据点的日军,您同意了吗”

    “这个李云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打仗。”老总道“要不是陈浩帮他说话,别说一个营,就是一个兵他也别想给我调走。”

    根据八路军的纪律,没有上级命令,哪怕李云龙是一团之长,也无权调动一兵一卒。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总还真是冲着陈浩的面子给他批了。

    刘师长转达道“老总同意了,允许你调动一个营的兵力。但装备ak四七的突击队,你要留下一半来。

    还有李云龙我警告你,既然要打,你就要给我打出威风来。

    只准占便宜不准吃亏,否则我依旧追究你的责任。”

    独立团在距离总部很近的位置上打上一仗,打好了,无疑可对来观摩的友军产生一定的震慑。

    别看双方现在生意做得挺欢,但保不齐哪天又得起冲突。

    提早震慑友军,让他们不敢妄自行动,亦是消弥纷争的一种策略。

    挂断了电话。

    老总问道“对于陈浩的判断,你怎么看”

    在信件上,陈浩认为晋绥军观摩团的到来,极有可能暴露了总部的大致位置。

    如果能够再确认具体一些。

    日军一定会心动的,甚至会立即投入行动。

    总指挥部现在极有可能不再安全了,需要立即转移。

    刘师长思索道“我觉得是杞人忧天了,日军得知了晋绥军观摩团的大致位置又能如

    上百平方公里的范围,想找到我们指挥部无疑是大海捞针。

    或许没等日军确认我们的位置,总指挥部就已经转移了。”

    左副参谋长刚才,也是一样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谁能想到李云龙派了一个班的战士搞了个小动作,就把日军高层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呢

    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老总又拿出另一份情报,递给刘师长“你看看这个。”

    日军第九旅团的调动,以及从周围的几个县城,汇集来的几个步兵大队。

    从方向上来看,都是以总指挥部所在的范围靠拢。

    刘师长略加思索,日军的调动有种知道他们总指挥部位置,针对性进攻的意思。

    他吃惊的说“那陈浩判断的就是对的。可是,他并不知道这些情报,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老总微微摇了摇头,他也没想明白。

    回想起来,陈浩是得知晋绥军观摩团到来,便提出过这样的担心。

    也许还是因为这一点

    “先不想那些了。”老总道“重点是日军会如何进攻我总指挥部”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只有先判断出日军的进攻方略,老总他们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重兵扫荡,围剿追击,是日军惯用的老策略了。

    八路军应对起来已经非常有经验,要是这样那倒容易了。

    就怕敌人不按常理出牌。

    刘师长喝了一口热水润了润嗓子,分析道“不常规的方式偷袭杨村的那只小部队,把独立团可打了个够呛。这次搞不好会来个故伎重施。“

    重兵扫荡围剿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八路军知道,日军心里应当也很清楚。

    所以应当采取新战法,新策略。

    上次,那只全员冲锋枪的小股部队,给众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想要故伎重施”

    老总想起了发面团那三个字,手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把瓷缸子都震飞了“他敢来,那就让他有去无回。”

    刘师长建议道“那些人都是精锐步兵,不好打,最好采用炮火轰击。

    陈浩上次就证明了,使用火箭炮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本特战队偷袭杨村,把一整个独立团都给打趴下,自身几乎毫发无损。

    可对上了仅有一门火箭炮的陈浩,便伤亡了几十号人。足以见得武器的重要性。

    这款杀手锏武器,用一定是要用的。

    只是老总还不准备让“友军”知道。

    “野战医院,后勤处等于其他职能部门,先行转移。保护好我们的友军,让他们先走。

    其他作战指挥部门最后走。我就拿指挥部钓回鱼,看看这条傻鱼会不会上钩。”

    倒是真应了老总勇猛无畏的指挥风格,拿自己的指挥部钓鱼,军事史上敢这样做的指挥官并不多。

    刘师长也是个胆大的主,笑道“好啊,那就一起看看是谁如此幸运了。”

    s求推荐票,求月票,各种求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