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 正文 第九十二章,针对八路的会议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的会议室里。

    炉子里的木炭噼里啪啦的燃烧着,给正在宣读各地区战报的作战参谋,增添了些许背景音色。

    参会的军官们一个个板着脸面无表情,汗珠子顺着额头流了下来,气氛压抑极了。

    最近一个月的战报都没有好消息。

    全都是各驻扎警戒部队,遭受八路军袭击,损失了多少炮楼,多少人员伤亡,遗弃了多少枪支弹药。

    每一处看上去数量不多,但是全加起来,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作战参谋面无表情的念“总之,在过去的一个月,皇军损失颇大。

    据统计,一共一百一十六座炮楼被摧毁,皇军人员损失高达一千七百余人,皇协军损失人数在三千人以上。

    三月份同比二月,炮楼损失增加了八倍,人员损失增加五倍。

    同比一月,炮楼损失增加的是十二倍,人员损失增加了七倍。”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还只是三月下旬,一整个月并没有完全过完。

    相比一月份,出动两万人对八路根据地扫荡。

    以及二月份,多地调集军队围剿八路总指挥部,产生的一系列战斗。

    三月份,日军并未主动掀起大战,足以称得上是修身养息。

    可问题是,各个部队的损失不减反增,而且是翻了倍打的滚的往上升。

    不到一个月,大日本皇军人员损失一千七百余人。一个月人员起码在两千人。

    如果每月损失持平的话,一年就是两万四千人。

    四年就是将近十万人。

    可整个第一军,把后勤技术兵种加在一块,也只有八万多人。

    也就是说照这样下去,都用不了四年,第一军就会被打成个空壳子。

    驻守阳泉的第四旅团长,山省太郎少将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整个山西处处是狼烟,到处是烽火。八路的威胁,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境地。

    与之前不同的是,八路得到了一种新奇的攻坚武器,我军的炮楼频繁遭袭,并且被其屡屡得手。

    据下面的人汇报,那种神奇的武器,是一种扛在肩膀上的炮筒子。

    三四百米外便可发射炮弹,轻松摧毁砖石结构的防御工事。

    而且这种武器不止一个两个,数量已经相当泛滥。

    炮楼已经不能成为我军士兵,可以放心依靠的防御建筑。

    反而成了一个目标明显的靶子,造成驻守炮楼的士兵大量阵亡。

    士兵已不愿意驻守炮楼,一旦得到了命令,就像是赴死一样,无精打采面如死灰,甚至想出自残的方式来逃避。“

    他的一番长篇论述,说的其他军官心有戚戚,认同不已。

    一个军官说道“下面的人都说,炮楼是个活棺材,谁要是领到去驻守炮楼的任务,就是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

    以前士兵在炮楼里,可以轻轻松松挡住几倍的敌人进攻。

    八路缺乏攻坚武器,根本拿他们没办法。等到支援的援军来了,危险便算解除,倒也算不上太危险的任务。

    可现在只要有八路扛着那种炮筒一样的攻坚武器,砖瓦结构的炮楼便没什么作用了,顶多成为他们这些死人的坟墓。

    士兵都有了炮楼恐惧症,就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军官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从下面搜集来的情报,苦水倒满了整个会议室。

    驻太原的第九旅团长,桥本雅邦少将,轻轻的咳嗽的一声说道

    “那些都还是次要的,炮楼对付八路失效了,那多田骏司令官的囚笼政策,恐怕在山西就难以继续执行下去了。”

    此言一出,之前还在诉苦的众多高级军官,顿时就沉默了。

    囚笼政策,是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根据八路的活动情况,针对性设置的政策。

    基本特点是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然后以封锁沟、封锁墙为辅助,从占领区向抗日根据地全面扫荡。

    目的是把八路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便于日军逐次分区搜缴。

    铁路公路是部队快速调动的基础,关键是炮楼碉堡,成为一颗颗扎在八路根据地的钉子。

    现在炮楼守不住了,那整个囚笼政策将大打折扣。

    之前军官们都没来得及往这方面想,现在想想只顾抱怨,不解决问题,多田骏司令官的囚笼政策,将在山西名存实亡。

    跟其他地方一比,第一军恐怕会被扣个无能的帽子,再也抬不起头来。

    长条会议桌的主位上,司令官莜冢义男开口道“你们刚才都已经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现在谁能给我分析分析,怎么解决问题吗”

    屋里一时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他们有的人问题都没有想明白,更别说拿出方案了。

    仓促之间开口,恐怕不是露脸,是露屁股了。

    就在此时,胸有成竹的山本一木站起身说道“将军,各位同僚。

    据我得到的情报所知,造成炮楼被摧毁的罪魁祸首,那些扛在肩膀上的炮管。

    实则是八路军得到的一款新式武器,名叫火箭筒的东西。”

    四十毫米的口径,直射距离四百米

    一桩桩详细的数据脱口而出,就好像真有这么一款武器似的。

    问题性能也太夸张了,便有人质疑,情报是从哪里得来的,属实吗

    山本一木道“上个月晋绥军的军官观摩团,前往八路军参观得知了这一情报。即使他们已经在很努力的保密了,可还是被我们的鼹鼠发觉了。”

    此言一出,众人倒是不再怀疑武器的真实性了。

    随着阎锡山的态度模糊,两军也有一些私底下的交流。

    许多军官的意志并不十分坚定,在日军情报人员的金钱攻势下,晋绥军内部已经被他们渗透成了筛子。

    情报可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随之而来就有新的问题,十六旅团的一名参谋长大佐,起身问道这款武器是八路自己制造的,还是从外面买回来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搞明白了这个情报,便很容易得出解决办法。

    如果是他们造的,那就要找出八路的兵工厂,将其摧毁,使之无法再生产。

    如果是买的,那就要找到他们的渠道,封锁破坏掉这一路径。

    我想,没有了这个所谓的火箭筒,八路面对我皇军的炮楼,依旧会很乏力,囚笼政策便可继续执行下去。”

    他的一番言论得到了众多军官的认可,那款叫火箭筒的武器,是炮楼被屡屡攻破的罪魁祸首。

    那就想办法毁掉它,解决了制造问题的武器,便没有问题了。

    说的真是轻巧,纲领式的策略谁也会提,问题是能做到吗

    山本一木摇头道“晋绥军当中的鼹鼠,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弄到实物,给我国科学家来反向研究武器原理。

    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火箭筒绝不是八路那简陋的兵工厂,能制造出来的武器。

    关于武器的来源,八路的口风很紧,竟然用从皇军手里缴获的理由,来搪塞晋绥军的军官。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查到武器来源的任何蛛丝马迹,封锁破坏八路的武器来源渠道,任重道远。”

    有着事实情报作为理论依据,毫无疑问山本一木的话,是值得信赖的。

    所以,之前十六旅团的大佐参谋长,的建议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参考,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

    那名被反驳了的大佐,觉得有些丢人,悻悻然地低下了头。

    有看笑话的,不敢公开嘲笑,内心在想“想要在司令官面前露脸,没想到是抢着丢脸了吧活该”

    也有军官确实在考虑有何解决办法

    反正是没人开口。

    一时间,会议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第四旅团长山省太郎少将,再次打破了宁静“山本大佐,给人泼冷水很容易,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难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阁下有泼冷水的功夫,不妨想想如何解决问题。也好让我等开开眼。”

    他绵里藏针指责山本一木的一番话,众多老油条军官都听出来了。

    这两人以前没仇啊

    怎么山省将军就跳出来了呢

    有聪明的人想到了,上个月第四旅团配合山本作战,调动部队大老远跑了一趟,没有占到便宜还吃了不少亏。

    据说一辆载满古董的军列,还被八路袭击,抢了一个精光。

    所处的辖区正是第四旅团的。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电话都打来了,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山省太郎少将。

    显然,那桩事也被算到了山本一木的头上,他绵里藏针的说两句,再正常不过。

    “这,山本君不是一直在想办法吗总得给人一些思考的时间吧”

    第九旅团长桥本雅邦,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他的资格较老,站出来帮山本当了个和事佬,压住了山省太郎的不满。

    山本一木冲他微微点头致意,骄傲的眼神迎着山省太郎开口道

    “我当然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之前没来得及开口说罢了。”

    s12点左右还有一章,求推荐票,求月票,各种求。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