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君王降临 > 正文 第378章 捐粮
    “是吗”陈仓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家主道。

    “当当然是”李家主被陈仓看的头破发麻,可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陈仓终于放过了李家主,看着其他人道“你们也是一样吗”

    “”

    大家选择沉默,不回答。

    陈仓大喝一声“回答本官的话”

    “是”见状,众人声音弱小的回答道。

    陈仓道“既如此,诸位家主可敢给本官签一份保证书”

    众人顿时警惕起来。

    有人忍不住问道“什么保证书”

    陈仓一字一句道“家中没有余量的保证书若是让本官或者县衙小吏又或者县城的任何百姓看到你们这些世家有往外运粮或者卖粮的迹象,本官查抄你等的时候,别怪本官心狠手辣就行”

    这是一份底气

    陈仓不怕惹的整个德清县天怒人怨,因为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会出现

    他是有过亲身经历的,等到灾难来临的时候,寻常百姓为了一口粮食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现在已经查抄掉赵家,县衙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赈济灾民,所带来的钱财也能够作为以工代赈的工钱,短时间内,是绝对能够稳定住灾民的,完全不用担心百姓们被这些世家蛊惑,让县衙的工作无法进行。

    另外,陈仓带来的野战军和民兵,所有人都配发了火铳,以及大量的子弹,虽然只有一百人,可若是出现乱象的苗头,是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压制,不会扩大。

    最后一方面,陈仓是和皇家银行贷了十万贯钱的,他需要三年之内还清,若还让这些世家牵着鼻子走,别说三年,三十年也别想还清皇家银行的贷款

    他既然来了,就已经没有了退路,他需要全力以赴,用尽一切办法,改善德清县的状况。

    陈仓的话终于让这些家主们怒了。

    你算什么东西,就算是朝廷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有人沉着脸道“县令大人,难不成真的要把我等逼到无路可走那一步吗”

    “本官好心宴请你们,想与你们一同把德清县治理好,不说整个大汉数一数二的县城,至少也得入了百强,可眼下德清县遭受到百年一遇的天灾,本官只不过想与你们购买一些粮食赈济百姓,你们不是把粮价抬高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步,就是说家里没有余粮,你们不仁,所以不能怪本官不义”

    顿了一下,陈仓声音陡然拔高几个分贝道“本官已经查抄掉本县最大的赵家,不在乎多收拾掉你们这些人,不信,你们可以试试今天晚上你们要是能走出县衙,明天天亮之前不能够见到你们一家老小,就算我陈仓无能,今后德清县如何你们说了算”

    说完,陈仓拿起一个酒杯,猛然的摔在地上,酒杯应声而碎,残渣四溅。

    他厉声道“张连长,让一个班警戒,谁敢走出这里一步,格杀勿论张连长,你带着剩余的人,由黄县丞带路,把这些人的家人,无论男女老幼,哪怕是襁褓里的婴儿,也都给本官全部带来县衙,通通入狱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既然陛下已经下旨让本官全权处理德清县一切事务,为了德清县的百姓们,本官今天就做一次恶人你们不服者,等本官审讯过后,你们无罪释放以后再说吧,是上长安告御状,还是上郡守、刺史那告本官,本官绝不阻拦”

    陈仓一挥手道“行动吧”

    张连长和黄县丞准备离开之时,一个家主大声道“且慢县令大人,事情没有你这般做的,方才那句话是陈家主说的,并不能代表我们所有人,县令大人也应该听一下我们其他人的意见不是”

    陈仓看了对方一眼,问道“你叫什么”

    “回禀县令大人,草民叫宋磊”

    陈仓点点头,“那你说说你什么意思吧”

    宋磊道“草民家里余粮比不上赵家,但也有五万余石,草民愿意捐出一半来支持县令大人赈济灾民”

    做出这个决定,就等于站在了整个大汉所有世家的对立一面,若是陈仓能够改变,他依旧可以在德清县过的很好,若是陈仓失败了,那他宋家便会万劫不复

    可是不做出这个决定,宋家就真的能好

    这个县令虽然还不到二十岁,可他却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

    赵家已经被查抄,赵家一家老小都被下狱,刚刚又说出了那些话,自己若是不做出决定,那宋家的下场,绝对不会比赵家好上多少。

    或许朝廷听闻以后会处罚陈仓,可是陈仓会给自己活着的机会

    不一定

    哪个世家手上没有命案呀

    只要一查,没有一个人是清白的。

    所以,眼下拿出一些粮食来赈济灾民,是最好的选择。

    陈仓大喜,“好本官就喜欢宋家主这样的人黄县令,明日亲自带人去给宋家主送去一块荣誉世家的牌匾过去记住了,一定要敲锣打鼓,一路宣扬宋家主的大义,让整个德清县的百姓都知道宋家主的仁义,偏远地区,也一定要派人去宣传”

    说完,陈仓走到宋磊的面前道“宋家主,今日招待不周,本官给宋家主赔罪,来日本官一定弥补,现在宋家主可以离开了粮食,宋家主有空派人送过来就行。”

    宋磊安然无恙的离开。

    又有人道“县令大人,草民也姓宋,叫宋康,草民家里比不上赵家,也比不上宋磊家,家中余粮只有两万余石,草民也愿以捐出来一半来赈济灾民”

    “好,黄县令记住了,这位宋家主,明日也需要送去一块荣誉世家的牌匾,和宋磊的待遇一样,全县宣扬宋家主,你也可以离开了”

    眼看两个姓宋的离开,其他人知道今天不留下点粮食,肯定是走不了,不光自己走不了,家里人还得跟着一块遭殃,遭殃也就罢了,关键是家里不光粮食得被查抄,就连钱也得被查抄,得不偿失

    于是不少人纷纷开始捐粮,最少的也有一万石,最多的有十万石

    没办法,所有人都是捐出来一半的粮食,家里余粮多的,只能捏着鼻子吃这个亏。

    没有人谎报,万一谎报了,这狗县令带着人去核实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一车车的粮食开始往县衙运送,不到中午,县衙就已经堆放不下了。

    陈仓只能让他们先带回去,等有需要的时候再上门自取

    世家们当然是没有意见的。

    有了粮食,陈仓以工代赈的计划也就该开始了。

    陈仓来时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可是到了德清县实地考察一下,他的计划并不能完全进行,首先得加高河堤,虽然已经秋天,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再有暴雨降临,若是再降大雨,河水决堤,又得淹,所以眼下加高加固河堤才是重中之重

    县里的小吏通通的被派了出去,前往各乡各村去宣传县里的赈灾计划。

    所有人,来了就能给安排工作,只要完成了工作,就能吃到饱饭,另外还能拿到每日十文钱的工钱

    灾民们听闻消息,自然是不相信的。

    县令要是有这般好,自己饿了好几个月了,早干什么去了

    小吏们自然努力的解释,“各位乡亲们,如今咱们德清县已经更换了县令,新的县令是朝廷派下来的,他来的时候带来的粮食不多,却带来无数的铜钱,新县令来了咱们德清县,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宴请咱们德清县的世家家主,要求他们募捐粮食。

    本以为这是难于上天的事情,可那些世家家主一见咱们新县令,便乖乖的献上无数的粮食,咱们县衙目前已经有数十万石粮食了只要大家现在过去,就能吃到饱饭,还能赚到一些铜钱”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