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为你情根深种[快穿] > 正文 第96章 梧高自有凤凰栖(3)
    黎明天色漆黑, 一大一小两个人皆是起了床,相乐快速的刷牙洗脸,升起了灶火。

    两个人就着还有些黑的天色吃过了早饭, 又给鸡窝里面添了食。

    “坐。”宗阙将凉了的狗碗端了过去,下了指令。

    大黑虽然嘴角都在滴口水,却乖乖的坐在了原地,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小主人。

    “大黑越来越听阙宝儿的话了。”相乐涮洗着锅,倒水时看着这一幕感慨道。

    他把还是狗崽的大黑抱回来, 虽然看家护院很好, 但是来个陌生人就会不停的叫,根本安抚不下来,但现在却变得很听话了,让安静就会安静下来。

    宗阙将狗碗放好,说了一声“吃吧。”

    坐在原地的大狗凑了过来,被宗阙摸了摸头。

    “它很乖。”宗阙转身去洗手了。

    锅碗涮洗, 相乐将放凉的水倒进了玻璃罐里拧好, 又在小筐里放上了一些玉米饼和两枚鸡蛋。

    “阙宝儿, 你要是背不动了就告诉我知道吗。”相乐帮小孩儿背着那小小的筐,其中只放了吃的, 但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还是有些份量的。

    “嗯。”宗阙拉了一下背带道。

    小草帽扣在了筐上, 相乐揉了揉小孩儿的脸蛋, 起身背上了自己堆叠了几层的竹筐,里面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筐子,从大到小,相当的有份量。

    他一手提上旁边的筐子,一手拉上了小孩儿的手出了家门。

    门被锁上,虽然天还没亮, 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出了家门,或是扛着锄头,或是背着竹筐。

    “丑娃,去镇上呀”有人问道,“怎么还把阙宝带上了”

    “听说今天有庙会。”相乐牵着小孩儿的手说道。

    双方打过招呼,各自去忙各自的。

    山路对于三岁的孩子有些难走,对于五岁总是跑习惯的孩子而言已经没有当初那么艰难了。

    他们沿着山路走了很远,到了河边时朝阳已经升了起来,瑟瑟的洒在了潺潺的河水之中。

    那停在岸边的船夫察觉有人,起身看了过来道“哎呦,今天还带了个小的,坐船吗”

    “阙宝儿想坐船吗”相乐看着身旁的小孩儿有些忐忑。

    当初他的父母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虽然三岁应该没什么记忆,但怕就怕身体还留着记忆。

    宗阙仰头看他,轻轻摇头。

    虽然家里有了些积蓄,但少年对自己恐怕是舍不得的,他想去看看他每次走过的路。

    “阙宝儿还记得之前在这里坐过船的事吗”相乐小心问道。

    宗阙神色中露出了些许疑惑“什么时候”

    “不记得也没事,只不过坐船比较快,走路会走很久,会很累。”相乐说道。

    “走路。”宗阙说道。

    这一次他在或许能够省事,但后续少年仍然不会坐船。

    “好吧,这次就先不坐了。”相乐起身对船夫打着招呼道。

    “这么小的孩子走那一道可费劲了。”船夫说道。

    “没事,要是回来的迟了我们就坐船回来。”相乐打过招呼,沿着河滩的路走向了另外一侧。

    宗阙跟上了他的步伐,走在了那条明显是人踩出来的路。

    小路两边都是青草和碎石,只有中间是光秃秃的,偶尔有些趔趄需要上下坡,但即使太阳渐渐火热,一路也有绿荫相随,河风送爽,倒不怎么晒,只是走的久了会有些累。

    “累吗”相乐气息有些微喘问道。

    宗阙摇头“不累。”

    “阙宝儿真厉害,累了我们就休息一会儿。”相乐说道。

    “嗯。”宗阙应了一声。

    他们沿着河岸走了很久,越走水流越急,在到达那个石头建成的坝前时相乐停了下来,看着旁边小孩儿一脑门的汗,拉过毛巾给他擦了擦道“我们坐这里休息一会儿再走吧。”

    “好。”宗阙深吸了几口气。

    坝前有不少大块却光滑的石头,明显经常被人用来休息,两个人放下了筐子坐在了树荫下面,相乐取出了水拧开盖子放到了宗阙的嘴边,在他喝过后自己又喝了几口,看着那飞流而下的河水吐了口气。

    宗阙往石头上蹭了些,放松着脚,看着坝前连接的各个小路,这里的堤坝连接的明显不止一个村庄。

    大坝用石头建成,上面有着斑驳的痕迹,而其上则是堆积着很多尘土的桥,远远连接着两岸。

    现在是丰水季,上流的水积在了桥下,顺着那无数的孔洞飞流而下,水流澄澈,看起来很是漂亮。

    “好看吧。”相乐留意到了他的目光说道。

    “嗯。”宗阙应道。

    身上的汗被风吹的有些干,相乐看着日头道“阙宝儿休息好了吗”

    “嗯。”宗阙下了石头,背起了自己的小竹筐。

    相乐同样起身,背上自己的,两个人一起上了坝。

    脚下的石头很是厚实,只是从上面路过时仍然能够感觉到微微的震颤。

    过了坝后,他们再次沿着河滩转回了很长一段路,走上了另外一条碎石铺成的大路,而到了这里,一路上的人多了起来,往来背着筐子行走的,带着孩子的,赶着牛车的,甚至还有骑着带杆的大自行车的。

    两个轮子转过去,铃声响动,直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真是有钱。”

    “好像是长敬村的。”

    “那家姑娘嫁到了镇上,听说是什么厂长的儿子,那可是万元户,买个洋马算什么。”

    “万元,那得怎么才能赚到呢。”

    宗阙他们听了一耳朵,在这无数赶集的人中他们虽然看起来长的很好,但在还未彻底解决温饱的时代,人们最不看重的就是这个,顶多会感叹一声他们日子过得应该不差。

    “哎,卖筐的,给我看看你的筐子。”有人吆喝道。

    “好,您要个什么样的”相乐停下了脚步,放下筐子任其挑选着。

    他的筐子虽然会送到店里卖,但那里收的价比在外面卖的要便宜。

    “想买个笼屉,你这手艺不错。”来人挑拣着,也有人路过时看上两眼,有需要的就买上一个。

    这样的情形不仅相乐这里有,其他赶集的那里也有。

    筐子卖出了几个,还没有赶到镇上,太阳已经升到正中快要偏离。

    相乐找个了地头放下了东西,从筐里找到了那个喝空又灌上河水的瓶子让宗阙伸出手,两个人洗了洗手,少年取出鸡蛋剥好递到了宗阙的手上,自己也磕了一个。

    鸡蛋吃完,玉米饼子一分为二,就着另外一个瓶里的水吃了下去,然后继续赶路。

    只是他们的脚程确实有些慢,去路上遇到的很多的都是往回赶的,偶尔也会有认识的人。

    “丑娃,今天怎么走的这么慢,眼看天都要黑了。”

    “这还早呢,黑了我们就坐船回去。”相乐牵着宗阙的手笑道。

    “你带这么个小人还走着来,行吧,我们先走了。”

    “走吧。”相乐在人走后攥紧了宗阙的小手。

    “嗯。”宗阙轻轻抿唇。

    他们又行了一段,终于看到了那相当宽敞的镇子和来来往往的人。

    因为有庙会,摆摊卖东西的人很多,只是他们来的稍微迟了些,集市上的人稍微有些散了,反而不那么拥挤了。

    市集很繁华,相对于山村而言相当宽敞的街道,各种各样的东西,路过的还有卖糖葫芦的,捏糖人的,糖糕的味道更是远远的传来,引得不少孩子反复回头,依依不舍。

    “阙宝儿,跟紧我,我们先去把筐送过去。”相乐拉紧了他的手道。

    “嗯。”宗阙攥紧了他的手。

    少年虽然同样未成年,但是他的身量相比于不少成人而言并不弱。

    镇上不比路上,太阳晒得有些热,一大一小各自戴着草帽在人群之中穿梭,偶尔有人买筐,相乐在对方挑选付钱时都紧紧的抓着宗阙的手,抓的甚至粘腻出汗也没有放开。

    从人群之中穿梭到了一家临街的门口,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编制的筐,相乐进去交涉,双方明显都是熟悉的。

    伙计清点着数量,掌柜的一时也不忙碌,看着一大一小都背着筐戴着草帽的人笑道“丑娃,这是谁家孩子长的真亲。”

    “这是我弟弟。”相乐笑道。

    “你还给他弄了个小筐,这小筐不错,孩子背着挺好。”掌柜的靠近看着,“你这手艺确实不错,下次也带点儿这种小筐来,我看能不能卖出去。”

    “好。”相乐答应了。

    “掌柜的,点完了,一共三块七毛。”伙计说道。

    “这次带的有点儿少。”掌柜转到柜台后面去点钱道。

    “这次带孩子了,过两天我再送过来一些。”相乐说道。

    他一冬没怎么闲着,家里还有不少。

    “行,庙会还没有散呢,赶紧带着弟弟逛逛去。”掌柜的将钱递了过去道,“点点。”

    “不用,我信得过您。”相乐收起了钱放进贴身的布包里笑道,“就是能不能从您这里倒点儿水。”

    “行,水管够。”掌柜的笑道。

    相乐给空了的玻璃罐里装满了水,牵着宗阙的手出了这里,一直到转到巷角的时候才点了点布包里的钱,松了口气后从里面取出了几角道“走吧,哥哥带你去逛庙会。”

    “嗯。”宗阙自觉牵上了他的手,背篓里剩下食物却转到了相乐的筐里。

    虽然人有些散了,但镇上还是很热闹。

    “糖葫芦两分一串,两分一串啊”小贩吆喝着,草垛上的糖葫芦已经没剩几串了。

    “阙宝儿,想不想吃糖葫芦”相乐看着那里问道。

    宗阙摇头。

    “那糖糕呢”相乐继续推荐。

    宗阙继续摇头道“不吃。”

    “你要看到想吃的跟我说。”相乐拉着他继续前行。

    一起生活了很久,对别的小孩儿特别有吸引力的东西,在阙宝儿这里好像都不怎么好使。

    两个人在集市里转着,远远能听见一些戏曲的声音,相乐四处找着摊子,采买着村子里一些人要的东西,针线花布煤油灯,一件件放进了他的背篓里。

    宗阙没有得到零食,而是得到了一双新的凉鞋,两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本子,而这些放进了他的背篓里。

    “这东西是消耗品,以后用得着,可以多买点儿。”摊主说道。

    “他还没上学呢,以后用的时候肯定再来。”相乐笑着说道。

    宗阙背着自己的东西被牵着出了人群,而在那条较为清净的街道上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简单的用砖石堆砌的校门口,简单的连排砖房,却比村子里好了不知道多少。

    门口守着的人有些打盹,看见他们两个过来只是抬了下头“怎么这点儿才来上学”

    “没,我带我弟弟来看看,到夏天的时候才上学。”相乐问道,“我能进去看看吗”

    “能,但别打扰到课堂秩序。”那人说道。

    “好,您放心。”相乐笑道。

    “快点儿出来,别看太久。”那人叮嘱道。

    “行。”相乐牵着宗阙的手进了校门,没有靠的太近,已经看到了那成排坐着的学生。

    春日虽然不热,但午后都有些打蔫,老师在课堂里讲着,孩童稚嫩的回答声传了出来,朝气蓬勃,无忧无虑。

    “阙宝儿,到时候夏天你就能来这里上课了。”相乐看着身旁打量着周围的小孩儿笑道,“到时候就能认好多好多的字。”

    “哥,你不上”宗阙问道。

    他知道少年对于课堂也是渴望的,只是生活过早的赋予了他苦难,而他在其中成长起来,注定他会将生活的重担背在自己的身上。

    相乐愣了一下,蹲下身摸着他的脸颊道“我都这么大了,跟不上进度,只要阙宝儿能读书就好了。”

    他能读书的时候镇上还没有学堂,以他现在的年龄,小学肯定不要了,可想要进初中,他连字都认不全。

    “我学会了教你。”宗阙看着他道。

    “好,我们阙宝儿肯定学的又快又好。”相乐揉了揉他的脸颊起身道,“走吧,我们该回去了。”

    “嗯。”宗阙牵上了他的手。

    太阳已经开始西落,市集也散的七七八八,一大一小往河边赶着,只是到了河边时日头已经变得鲜红,眼看就要天黑了。

    “坐船不,就差你们两个了。”船夫说道。

    船舱里已经坐了几个人,相乐看了看路,又看了看身旁的小孩儿道“阙宝儿不怕,我们坐船很快就回家了。”

    真要绕远路,他们绝对得摸黑,白天没事,晚上赶路还是很危险的。

    “嗯。”宗阙应道。

    “真乖。”相乐对等待的船夫道,“我们坐船。”

    “好嘞,上来时候小心点儿。”船夫拉住了缰绳,相乐牵着宗阙靠近,将他抱了上去后自己也迈了上去。

    船在水中难免晃悠,相乐进了船舱找着位置坐下,将同样卸下小筐的孩子抱进了怀里道“阙宝儿别怕。”

    “这是怕坐船”一旁的妇人问道。

    “哎,别说,林子那对当年就是这么没的,估计孩子还记得呢。”另外一个人压了她的胳膊小声说道。

    “哦一段时间没见,长的真快。”妇人看着那依偎在一起的一大一小道。

    “走喽。”船夫上船,荡开了桨。

    虽然是丰水季,但没有山洪冲入,水流不是太急,虽然有些顺水,却是在那摇桨声中驶向了对岸。

    宗阙埋在少年怀中稍微有些闷,在轻轻的晃动中抬头,看向了舱外缓缓流动的水。

    相乐时刻盯着他的状态,见他往外看时道“你看,一点儿都不吓人。”

    “放心,我这也是熟手,这么小点儿人掉下去一下子就给捞上来了。”船夫笑道。

    “那我们呢”一个男人问道。

    “你自己不是会游泳。”船夫笑道。

    这里的人其实熟识水性的不少,只要不是碰上洪流,像这样的流速在里面游泳完全没问题。

    河上行走会看天气,只是有时候挡不住人的一时情急或是一时侥幸心理妄图跟天灾对抗。

    太阳坠入了地平线一个边角时船到了对岸,船夫拉住了缰绳,船上的人也一个个的下了船,相乐抱着小孩儿下船道“阙宝儿,要不要哥哥背你回去”

    “不要。”宗阙虽然坐的有点儿晕,但接下来的路很好走。

    “好吧。”相乐牵上了他的手道,“今晚可要好好休息。”

    “嗯。”宗阙应道。

    夕阳西下,火红的光芒洒落在那一大一小远去的身影上,一如朝阳般温暖而美好。

    行走了几乎一天,洗去了一身汗水,宗阙那一晚困的很早,也睡的很沉,一直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才醒。

    他穿好衣服下床洗脸时,少年正背着背篓回来了。

    “阙宝儿刚睡醒”相乐放下背篓问道。

    “嗯。”宗阙拧着毛巾擦着脸。

    “昨晚睡得真沉。”相乐进了厨房道,“洗过脸快来吃饭。”

    “好。”宗阙将毛巾叠好搭上,推着盆将水倒进了一旁的沟里起身去了厨房。

    鸡蛋,羊奶,小菜。

    相乐虽然在外人面前不露富,但是家里的食物却尽量给宗阙最好的。

    宗阙吃着饭,少年却在忙碌着,他总是很难闲下来。

    宗阙走了昨天一遭,估算着那绕过大坝去往镇里的路最少有二十里,而往返就是四十里,一个成年人没有任何负重,一天走上四十里路都会疲惫,更何况负重。

    所以少年每次去镇上总是天不亮就出门,到了傍晚的时候才能回来。

    “哥。”宗阙思忖着开口道。

    “怎么了”相乐停下了手中和着的面道。

    “我到时候上学怎么回家”宗阙抛出了问题。

    他知道少年不舍得花钱,但问题摆在面前时,有的钱不能不花。

    相乐因为这个问题愣在了原地,村子里有去镇上上学的孩子,但是很少,有的是刚开始去,后来不去了,有的是上着学,一家都搬到了镇子里,地包出去,到厂子里做工。

    真想要让小孩儿去上学,来回往返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坐船,离镇上还有好一截路要走呢。

    可他的吃住都在这里,背靠着山林,才有那么多的竹子可用,要是不编筐了,收入就会成问题。

    相乐继续揉着面道“你让我想想。”

    他得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才能让小孩儿跟镇上的孩子一样去上学。

    “我们不能住到镇上吗”宗阙问道。

    “住到镇上得有房子啊。”相乐看着小孩儿思索道,“好像也行。”

    他虽然根落在这里,但小孩儿在镇上上学的话,以后娶媳妇要是镇上有房子,肯定很多家愿意给,提前筹备下到时候也不慌。

    相乐是说干就干的人,他对镇上也算熟悉,虽然不识字,但数却能算清楚。

    夜半闲话时,脑海里也一直转着这个念头“阙宝儿,人家说镇上的房价一直在涨的。”

    虽然有不少家是自己盖的房子,有的是厂里给分的房子,但还有一种是人家盖好要卖的,青砖瓦房,盖的特别漂亮,门都是铁门。

    “哥,要大的。”宗阙躺在床上说道。

    这里现在发展的不快,但这附近有一条大河,人行去镇上很慢,但那是因为绕过大坝用了很久,而从河边到镇上,不过是车子一脚油的事。

    交通便利,除了这块山地,通往镇子上的路是十分平坦的,能在那里形成镇子,又有大河,日后商业起兴,想要发展起来不难。

    “阙宝儿真是把日后娶媳妇的事都想进去了。”相乐翻身看着他笑道,“我再多看看,镇上买个院子得几百块呢,也不能把手头的钱一下子都花完了。”

    “再挣。”宗阙说道。

    “挣钱哪有你”相乐的话戛然而止,笑道,“没事,反正我这里也还有一点儿积蓄,今年夏天阙宝儿又得辛苦了。”

    “嗯。”宗阙应道。

    相乐又到镇上往返了几次,终于看好了一个大院子,四面合起来的,有六间房子,过道很长,后面还单独围了一个小院。

    那里原本是新盖没多久的,几代人搬进去也没多久,老人没了,兄弟几个又各自立了门户,有的要搬走到县里,有的被分了房子,这座院子也要转卖出去。

    只是因为地方有些大,一般人用不了,好几百块也不是说花出去就花出去的,而那些真正的富户又看不上这样结构不太好的房子,据说一些都到了县里买小楼去了,而这个院子就这么空置下来了。

    青砖瓦,还能有后置的院子种菜,甚至还能养鸡,相乐一眼就喜欢上了,他带宗阙去看过一次,当即拍板直接定下。

    相乐对镇上熟悉,可这里的人却未必认识他,即使是在那个山村里,西街和东街也未必人人都认识,更何况这个不知道几条街的镇上。

    他虽然年龄小,但身高能唬人,买房子这种事也不看年龄,直接到公家走了手续,房子就落在了相乐的身上。

    原本相乐是想落在宗阙身上的,说是日后娶媳妇也方便,但宗阙却推辞了。

    一个是因为他太小,另外一个则是因为他身体母亲的亲戚那边一旦知道了这件事,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

    “证书。”证书拓上了红印转交,那间大院子也换了主人。

    他们买的时候并未宣扬,邻里邻居的也不知道这件事。

    钥匙拿到,院子清扫,少年忙前忙后,宗阙则拿着布四处擦拭着。

    屋子里的东西搬的有些空,但一些柜架还留着。

    宗阙看这里只觉得宽敞,少年看这里却是处处欣喜“这里的墙可比家里的结实多了,这个柜子做的真好,这个到时候拿来给阙宝儿你做书桌,这里还通了电”

    除了那些柜架,少年对那房顶上挂着的灯泡最爱不释手,只需要一拉就能亮,这对村子里的人而言还是一件极稀奇的事情。

    家里的东西相乐挑拣了一些搬来了镇上,青砖砌成的炕铺的平整,柜子里也慢慢的放上了东西,后院杂草丛生,菜地还没有来得及开垦,相乐先自己做了几个鸡笼,买了一些小鸡散养了进去。

    而在村子里,少年三天两头不在家也是常事。

    日子渐渐过去,相乐在镇子的附近发现竹林时已经到了夏日。

    镇上的房子在慢慢填充着,他们之前居住的小院却在慢慢空置。

    漫山遍野的蝉蛹又找了一茬,今年的收获不比去年,却还是在他们搬去镇上之前零零散散的卖了上百块。

    快到开学的一日黎明,宗阙起床后看着少年往背篓里卷着被子,知道他们要离开这里了。

    门户被锁上,菜地里的蔬菜也被摘空,之前鸡窝里的母鸡已经被送到了镇上,大黑的锁链解了下来,被相乐牵在手上。

    大门上锁,相乐牵着小孩儿的手看着这里叹了口气,觉得有点儿舍不得。

    “哥,等寒假的时候想回来再回来。”宗阙仰头看着他道。

    少年是恋旧的人,而这个小院更是他成长起来的地方,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但是故土难离。

    “冬天肯定是镇上方便。”相乐摸了摸他的头道,“等明年夏天我们再回来,夏天还是山里凉快。”

    “长假的时候也能回来。”宗阙说道。

    “好。”相乐重新牵住他的手离开了这里。

    他们带上了狗,特意绕开了摆渡的地方,绕到了坝上。

    虽然速度慢一些,但很久都没人发现他们已经离开了那座小院。

    大黑入住了新家,跟鸡一起住在了后院,这样的高墙倒不怕有贼,只是怕有野猫过来偷吃鸡。

    相乐开始翻后面的菜地时,宗阙也开了学,被分到了一年级一班。

    树木劈成的桌椅,看起来不那么规整,却组成了这个时代的课桌,而在一群嘻嘻闹闹的的一年级小学生中,宗阙的安静格外的醒目。

    “你叫什么名字”同桌的小男生问道。

    “宗阙。”宗阙回答了,然后没有后文了。

    宿主,要合群,你看这一个个小花骨朵们多么的充满朝气。1314苦口婆心,生怕自家宿主被人排挤。

    宗阙听到了,但没做。

    教书的先生很斯文,但一年级的课程对很多没有接触过的孩子而言还是有些艰难,数字写的乱七八糟,字的每一笔都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是常态,但总有特例,比如家里有人开蒙的,再比如宗阙。

    “这个字写的非常好,态度非常认真。”先生在看到宗阙的字时给予了夸奖。

    而能够得到老师的夸奖,那在学生眼里简直是无上的荣光。

    相乐顶着夕阳前来接人,跟他同样站在学校门口的还有不少张望的家长。

    下课的喊声响起,朗朗书声停下,一排的教室门陆陆续续打开时,孩子们从里面或走或跑的出来,家长们都在寻觅自己的孩子,相乐则一眼看到了那从教室里挎着小书包走出来的小孩儿,伸手招呼道“阙宝儿”

    宗阙抬眸,在看到招手的少年时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他的面前仰头道“哥。”

    “我来接你放学,今天上学开心吗”相乐摸了一下他的头,提起了他的书包牵上了手道。

    “嗯。”宗阙点头。

    “老师今天都教了什么”相乐带着他离开校门口时问道。

    宗阙沉吟了一下道“自我介绍。”

    还有数字1和拼音字母a。1314提醒道。

    “阙宝儿真棒,都介绍了什么”相乐问道。

    “名字。”宗阙说道。

    相乐有些疑惑“还有呢”

    “没有了。”宗阙说道。

    相乐沉默了一下问道“那其他小朋友都介绍了什么”

    “不记得了。”宗阙说道。

    五六岁的年龄虽然话能说清楚了,但是很多人的自我介绍都只是囫囵话,没有什么关键的信息。

    相乐“”

    这才上学第一天,不能着急。

    两个人一起回家,一起吃饭,饭后相乐洗着碗,宗阙则点燃了煤油灯坐在了自己的小书桌前拿出了本子。

    虽然家里通了电,但电费对于家里而言还是很贵,夜晚还是点着煤油灯。

    宗阙写的很快,孩子的手有几分无力,他暂时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最起码可以写的横平竖直。

    相乐放好了碗筷进屋,看着坐在书桌前的小孩儿好奇的走了过去,看到了一排1和一排他不认识a。

    他正看的稀奇,只见小孩儿已经放下笔开始收拾作业本了“写完了”

    “嗯。”宗阙仰头看着站在身后的少年应道。

    “这是什么”相乐指着那个a道。

    “拼音字母。”宗阙说道,“老师说念a。”

    “a,阙宝儿真棒,一下子就记住了。”相乐摸了摸他的头笑道,“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下子就完成了。”

    宗阙沉默了一下“嗯。”

    如果不是因为老师放学才布置,他根本不想带回来。

    “下次写作业别用煤油灯了,开灯写。”相乐看着他整齐放进书包里的作业本道。

    煤油灯太暗,伤到眼睛就不好了。

    “嗯。”宗阙应道。

    宗阙的上学道路还是很顺利的,因为个子比较高被分到了后排,旁边的小男生看起来有些腼腆,不爱说话,也让宗阙的上学生涯清净了很多。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孩子的比较也相当的直白,比如小书包,作业本,铅笔这些都能比上一比。

    新课本是在第三天发下来的,染着油墨香味的新书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大家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书,今天发的书抱回去让家长签上名字,免得丢了。”老师叮嘱着。

    书不多,只有三本,装进书包里也没有多少份量。

    宗阙对书向来爱护,但没有多少纳罕,少年却是洗过了手才打开了那些书,看着里面的字和图画有些爱不释手“这里面的字以后都要认识吗”

    这也太多了

    “嗯。”宗阙应道。

    “这么新的书一定要好好保护。”相乐反复看了看叮嘱道。

    “嗯,老师说要写名字。”宗阙说道。

    相乐抿了一下唇道“可是我不会写阙宝儿的名字。”

    “哥,你的名字。”宗阙说道。

    相乐手指微动,看着这崭新漂亮的书道“可以吗”

    “嗯。”宗阙应道。

    相乐深吸了一口气,将书放在了书桌上,掀开书皮,用铅笔在里面写上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乐字,在宗阙探头看过来时面上有些微热“写的不太好。”

    宗阙看着那个字道“很好。”

    1314很想让宿主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话。

    三本书中都写上了乐字,被整整齐齐的放回了小书包。

    书并不留在教室,每天都要带去,放学后再带回来。

    很多学生的书中有了名字,还有一部分只是画了些符号做了标记。

    因为一些人书上好看的名字,又一度引发了小朋友们的炫耀,只是名字还不是最显眼的,书皮才是。

    新书带回,有的孩子的书上用报纸包了书皮,有的则用了年画,原本一样的书瞬间变得不同,拥有书皮的书瞬间变得受人追捧。

    “这可是我爸给我包的,好看吧。”

    “你的只是折上,我的可是粘起来的,这样不会掉。”

    “宗阙,你的书为什么没有包书皮啊”前排的小男生转身道,“给你看我的。”

    宗阙“”

    无法交流。

    每天的课程对宗阙而言都很简单,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安静的坐着,偶尔思维到了深处,在老师看来会有些像是在发呆。

    相乐站在窗外小心探着里面,在看到他家小孩儿时左看右看,总觉得他家小孩儿的动作好像比其他孩子要慢上半拍,有时候好像还在发呆。

    宗阙的性情比较安静,他也是担心小孩儿不适应学校,又跟门卫常来常往,打上两声招呼也就让进来了,但这样发呆是听不懂吗

    “宗阙,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老师敲了敲黑板道。

    相乐神经一紧,见小孩儿回神的眼神觉得要糟,这要是回答错了,说不定会挨批评。

    宗阙看了一眼黑板,起身道“17。”

    非常的干脆利索以及果决,简直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也引来了一众学生们的惊叹。

    “虽然你会了,但上课也要认真听讲知道吗。”老师说道。

    “是。”宗阙应道。

    “坐下吧。”老师说道。

    相乐轻轻松了一口气,看着黑板上的数字,89,八分加九分,一毛七,这么难的题小孩儿都能一下子算出来,真厉害。

    “这套加减法口诀表一定要背熟了。”老师说道。

    “好”孩子们纷纷应道。

    “好,接下来翻到课本第七页。”老师说道。

    孩子们纷纷翻着书,相乐看着小孩儿低头翻书的模样笑了一下,目光落在了其他孩子的书皮上眸中若有所思。

    而在宗阙第二天起床上课时,摸出的书上用牛皮纸包出了整齐的书皮。

    他将书放在了课桌上,一旁的小男生问道“宗阙,你包书皮了”

    “嗯。”宗阙摸了摸封面应道。

    “你这个看起来好简单。”小男生说道。

    “这样干净。”宗阙说道。

    很简单,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字,但很用心。

    镇上的孩子放学未必都有家长接,有的离家近,直接拎着书包成群的就跑回家了,可宗阙每天出教室都能够看到等候在校门口的少年。

    不管是当初辛苦折返的时候,还是现在,少年的身上总是充斥着用不完的精神气。

    他照顾他,爱护他,把他当成家人一样呵护。

    “哥。”宗阙走到了近前,他也把对方当成了很重要的家人,不掺杂一丝一毫的邪念,只是觉得温暖。

    “今天上学开心吗”相乐问道。

    “嗯。”宗阙被他牵着手,另外一只手搭在了书包上道,“书皮,谢谢。”

    其实他不是很在意这种东西,可是因为少年在意,他好像也在意了起来。

    “说什么谢谢,这不是应该的嘛。”相乐揉了揉他的头发,将他从地上抱了起来笑道,“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你也要告诉我,我们不跟人家攀比,但是也不能短了阙宝儿的。”

    “嗯。”宗阙已经很少被抱了,猝不及防间看着远离的地面道,“我自己走。”

    “我不要,我就要抱着。”相乐托着他的腋下,蹭了蹭他的脸颊道,“不能上了学就跟哥哥不亲了。”

    宗阙沉默了一下道“没有不亲,老师说男子汉不能总被抱。”

    1314表示老师没有这么说,宿主现在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已经说谎不打草稿了,这也就是乐乐没了读心术。

    相乐看着小孩儿认真的神色,迟疑了一下问道“阙宝儿,你不会为了被放下去骗我吧”

    1314啧啧摇头,宿主连小孩儿都骗不过。

    “当然不会。”宗阙沉默了一下,面不改色回答道。

    “哦,那老师说了不算。”相乐哼了一声笑道。

    宗阙“”,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