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弹劾
    其实,一开始也有一些清官,不愿收受银子,给那些商籍的百姓开局第二等的路引

    不过,时间一长,他渐渐发现自己管辖境内的商人越来越少

    布庄、茶庄、药铺都比其他州县少了许多

    原来,他这里不开第二等的路引,本地的商籍百姓在去其他地方进货的时候多有不便

    而外地的商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手持第二等的路引却得不到方便,时间一长,那些商户便不再此地经营买卖了,这里便只留下一些小商贩

    如此一来,又引得那些小商贩抬高物价,百姓们都怨声载道

    再加上,大部分地方都将路引分成了三个等级,唯独你这里不照此做,在朝堂也容易被人排挤

    最终,一些清官无奈之下也只能妥协。

    因此,如今这三个等级的路引在大梁也不过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而在民间,官府和商籍的百姓都将第一等的路引称之为天字号路引,第二等的为地字号路引,第三等的则是人字号路引

    因此,在大梁,寻常的商人大多都只有人字号的路引。

    那些富商通过收买府衙的官员,所以有地字号的路引。

    至于那天字号的路引,便只有极少数的王公以及朝廷大员才有

    马飞在稍稍犹豫之后,又对陈安晏说出了一件让他意外的事情

    那就是,这天字号和地字号的路引除了在进城出城的时候,那些守城的官兵会予以方便之外,就连税收也会有相应的减免

    若是那些商人,拿着人字号的路引进城的时候,需要足额的交税,有时候甚至会遇到一些守城官兵的刁难除非孝敬些银子,才会放他们通过。

    而若拿的是地字号的路引,只需交八成的税银

    若拿的是天字号的路引,则根本就不需要缴纳税银

    陈安晏皱了皱眉,这分明就是在逃税

    过去,有不少官员,利用官船给自己夹带货物,除了能剩下镖局以及人手的费用之外,还能剩下不少税银。

    后来有一次,有艘官船因为给那些王公大臣们带的货物太多,在途中竟然直接沉了。

    在那之前,朝廷其实已经对此有所耳闻,于是,便借着那个机会彻查此事

    自那之后,便再也没有官员敢借朝廷的官船夹带货物了

    只是没想到,如今这天字号的路引竟然不需要交税。

    陈安晏也明白了马飞的脸色为何会犹豫,毕竟吴王府也牵涉其中,而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马飞将这些打探来的消息告诉了陈安晏之后,他便退了出去。

    陈安晏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头绪。

    之前只是觉得那支商队有些奇怪,如今看来,应该跟哪个王公大臣有关

    按照大梁律例,朝廷的官员不许从商。

    不过,那些官府中人,自然也有他们的办法。

    这些官员都不亲自经商,而是让自己或是夫人的亲戚出面,置办买卖

    而他们,就安心当幕后的老板

    至于那些买卖所赚的钱,大部分自然都是落到了他们的口袋

    再说那些王公贵族,虽说他们每年能从朝廷得到不少俸银和恩赏,可毕竟银子谁都不会嫌多

    不过,因为商籍的地位低下,他们自然也不会亲自抛头露面

    这些王公贵族的生意,大部分都是由府里的管家一起打理。

    陈安晏叹了口气。

    这些都是弊政,只不过以如今的情况来说,他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李彧夺得大权。

    至于其他,恐怕也只能等到李彧掌权之后再做打算。

    想通此处之后,陈安晏便暂时不再深究这路引之事。

    再次翻起那些探子传回来的情报,陈安晏却发现,似乎还是之前的那些

    唤来一人问过缘由之后,才知道是自己太心急了。

    那些被派出去的探子,都潜伏在周边各国收集情报

    这些探子在当地的身份,要么是走货的商人,要么是流亡的犯人等等。

    他们虽说都隐藏的极好,可要想将情报传回大梁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最后,朝廷在多次尝试之后,才另外安插了传递情报的线路,于是这些探子大多都能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传递一次情报

    陈安晏上次前来也就十天左右,情报自然没有那么快。

    而且,会同馆收到的这些所谓的情报,大多都只是周边各个国家的趣闻而已,一些重要的机密情报自然不会流传到这里。

    陈安晏伸了个懒腰,这里的这些“情报”,他上次差不多都看过了。

    而这会同馆的事务,也都有其他官吏处置。

    毕竟在陈安晏来此上任之前,礼部侍郎曹大人曾亲自来此交代,说陈安晏只是暂时挂名礼部会同馆,所以这会同馆的事务根本就无须他操心。

    随后,陈安晏又四处转了转。

    因为这会同馆有翻译之职,所以这里倒是有一些翻译过的邻国书籍。

    只不过,大梁的官员都自视甚高,认为大梁的四书五经才是学识的根本,所以对于这些翻译的邻国书籍并不在意

    陈安晏大概的看了看,这里面除了有邻国的流传下来的一些故事传说,还有医术、地理之类的书籍。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为了琐事奔波,倒是有一阵子没有读书了,于是陈安晏便让人装上一些带回王府,闲暇之余翻上一翻倒也不错。

    会同馆的人自然没有异议

    且不说礼部侍郎曹大人曾来关照,对这位会同馆大使的要求尽量满足

    就说这些书,有一部分放在这里已经有数年之久,上面已经是积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陈安晏看上去却好像并不在意,反倒是让他们小心轻放,似乎生怕把这些书弄破了。

    就在他刚出会同馆大门的时候,就见到曹大人赶了过来。

    看其神情似乎颇为焦急。

    一问之下才知,正是洪大人派他前来知会陈安晏,说是有人弹劾他与金家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原来,洪遂良下午进宫有事与李文栋商议,却听说有不少官员一起弹劾陈安晏

    金家的那座宅子价值数万两,而按照大梁律例,贪墨千两便是死罪,他们正是利用这点,想要置陈安晏于死地。

    虽说如今陈安晏是李彧的心腹,而且似乎跟李文栋走的也很近,但这件事若是坐实了,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所以,洪遂良得知此事后,便离开让曹大人来跟陈安晏知会一声。

    不过,曹大人奇怪的是,看陈安晏的神情似乎早有准备

    若是换做了旁人,陈安晏或许会故作神秘。

    不过既然洪大人和曹大人看上去都对自己颇为关照,他便将自己的应对之策告诉了曹大人。

    曹大人听了之后,越发的佩服这个少年了。

    其实,陈安晏早就料到单文柏他们会这么做了,甚至还比他预想的时间要晚了一些。

    不过现在想来,那单文柏前几日应该是忙于为单修之事奔波,所以没有精力对付自己。

    今日既然单修都已经被押着离开京城了,那单文柏自然也要开始反击了。

    既然陈安晏早有准备,那曹大人他们也放心了。

    随后,陈安晏便带着那些书在马飞的护卫下回到了王府。

    如此刺客之事已经解决,陈安晏便还是跟之前一样,在不用上朝的日子,去陪李彧读书。

    那位常山王却安分了许多,如今严公公已经下了狱,陪在他身边的是两个侍卫,看样子,齐太后在短时间里还没有找到用的顺手的公公

    反观李彧这边,自从有了高公公之后,陈安晏也放心多了。

    高公公毕竟是永和宫的老人,芳妃对他有恩,因此,他自然不会加害李彧。

    过去贵喜虽说倒也能信得过,但毕竟年级太轻,在宫里没有什么资历。

    若是没有杨雄他们照看,恐怕早就被严公公他们除去了。

    除了陪李彧读书之外,陈安晏又将重新给高丽采办的货物交给了李桂成的手下,那场荒唐的“刺杀”事件总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不过,陈安晏的心里很清楚,这件事还没有完。

    据他所知,高丽二皇子已经准备出使大梁,在这次“刺杀”事件中,死去的高丽人,都是他和高丽太子的心腹。

    所以,等他到了大梁之后,必然还会掀起一些风波。

    不过,陈安晏倒是并没有放在心上,且不说在他之前,有礼部、鸿胪寺盯着,就算真的让他出面,他也有信心能对付这位高丽二皇子。

    而最让他觉得奇怪的是,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派使臣来大梁的北周和西夏,这次竟然也派人前来,这其中必然有古怪。

    所幸的是,这些也不用他一个人操心。

    到时候若是他们有什么不轨之举,那也有朝中的文武大臣

    这几日,陈安晏除了陪李彧读书,便是在王府读书,闲暇之余便考考李彧的功课,跟他分析分析如今朝中以及邻国的局势。

    李彧对于陈安晏如此博学十分佩服

    在他看来,宇文德荣他们那些大学士虽说也十分博学,可所教的东西都太过枯燥,根本比不上陈安晏说的有趣。,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