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命案(三)
    不过陈安晏却感觉不到那个地方有什么异常

    而且他感觉那几双在近处的眼睛都一动不动,不过在远处,还有一些眼睛却好像是一阵风一般,腾挪着位置。

    陈安晏立刻喊停了老杨。

    马飞立刻来到近前,而那几个韩王府的侍卫还以为陈安晏改变了主意,满是欢喜。

    不过,陈安晏的吩咐却让他们都十分差异。

    他让马飞派人去附近的几处看看,有什么异样,而其他人,包括陈安晏和李琳他们都留在原地等候。

    马飞跟着陈安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虽说觉得奇怪,但还是照做了。

    他立刻安排了几个手下四处查探。

    李琳看到陈安晏的神色有些凝重,倒也变得有些紧张了起来,而她的两只小手也紧紧地抓着陈安晏的胳膊。

    陈安晏一边听着外面的动静,一边随手轻轻拍着李琳的小手

    其实这也只不过是他下意识的动作。

    以前在太白居的时候,陈安辰有时候因为受到一些惊吓,扑在陈安晏怀里的时候,陈安晏也是这般,要么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要么拍着他的小手

    不过,这对于李琳来说,这还是第一次有除了自己亲哥哥之外的男孩碰到自己的手。

    所以李琳立刻羞红了脸,不过她却并没有立刻将手抽回去,而是低着头任由陈安晏轻拍自己的小手。

    而不论是吴王府的侍卫还是韩王府的侍卫,他们自然不会上来看马车上的情况,所以也没人看到一脸凝重的陈安晏和一脸害羞的李琳。

    过了没多久,马飞派出去的人都回来了。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没有什么收获。

    果然,他们按照陈安晏的吩咐,去了几个地方探查,不过并没有什么发现。

    陈安晏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一般,只是微微一笑,随后便吩咐马飞他们继续前去顺天府。

    从吴王府到顺天府并不远,拐两个弯就到了,这一路上也并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

    到了衙门口,那里的官差早就迎了出来

    陈安晏他们在衙门外面,都已经能够依稀听到里面有一些嘈杂之声。

    而且,在衙门外面也有不少围观都百姓,他们也想看看,那位顺天府尹究竟会怎么判这件案子

    因此,李琳在下了马车之后明显有些紧张,而他的手还是紧紧的抓着陈安晏。

    那几个韩王府的侍卫见状,想要将李琳护在中间,不过李琳却似乎不太愿意,还是要跟在陈安晏身边。

    这些韩王府的侍卫想了想,他们准备让护卫去将这些围观的百姓们统统轰走,不过,却被陈安晏阻止了。

    他们刚要准备说些什么,唐大年也带着人迎出了衙门。

    那几个韩王府的侍卫不好怪罪陈安晏,也只能将气撒在唐大年的身上。

    他们见到唐大年出来之后,立刻上前质问,为何不将那些百姓都驱散。

    其实唐大年也很无奈。

    在早一些时候,他已经数次派人想要将这些百姓劝离。

    如今京城有不少外邦使臣,昨日李琳还跟高丽使臣发生了冲突,唐大年也不想让这件案子成为京城关注的焦点。

    只是那些百姓见到官差出来,他们就稍稍散开一些。

    等到官差离开,就又聚了上来。

    唐大年身为顺天府尹,也不好直接派官差驱逐,因此,也只能让官差将那些百姓尽量隔的远一些。

    只是他能隔开这些百姓,却不能堵住他们的嘴。

    因此,面对韩王府侍卫的质问,唐大年也有些无奈。

    不过,陈安晏却摆了摆手没有说话,直接跟李琳一起进了顺天府衙门。

    按照唐大年的意思,他还是希望李琳能够先跟王七他们在偏厅见上一面。

    一来能够了解一下详细的情况,另外若是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对于唐大年来说,他也好有个交代。

    至于宗人府会怎么处置李琳,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不过,他的这个提议被陈安晏拒绝了

    尽管马飞以及韩王府的侍卫,都想劝说陈安晏,不过,陈安晏却坚持如此。

    而这时候,王七他们也得知了李琳已经到了衙门,所以也想要冲出来质问李琳

    若不是衙门的官差死死拦着,恐怕王七早就冲了过来。

    这时候的李琳也只能死死的抓着陈安晏的衣服,躲在他的身后。

    唐大年见状,知道若是再不升堂,恐怕又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只能传令升堂

    起初,唐大年认为此案涉及皇家,所以准备关上大门,不让外面的百姓围观。

    不过,陈安晏却要求公开审理此案

    一时之间,谁都不知道陈安晏究竟有什么用意。

    不过,陈安晏的身份特殊,唐大年也只有依他

    而外面的百姓也都十分意外,因为他们原本都以为衙门不会公开审理。

    这时候,他们见快要升堂,都围了上来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前来通传,说是韩王府的世子在外面,想要听审

    唐大年立刻走了下来,正要准备带着官差出去迎接。

    不过,陈安晏却将他拦了下来。

    唐大年大急,李淡身为韩王府世子,身份尊贵。

    虽说此刻唐大年正要准备审案,按照大梁律例,可以不出去迎接。

    但是他毕竟还是没有这个底气。

    陈安晏将他拦下之后,又来到了师爷的面前,取过纸笔,也没人看清他到底在上面写了点什么东西。

    只见他将这张纸叠好治好,便让韩王府的侍卫将这张纸送去给李淡。

    其实所有人都有些怀疑,毕竟涉案的是他的妹妹韩王府的郡主,依照韩王府上下对这位郡主的疼爱程度来看,他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旁听的机会

    毕竟他身为韩王府世子,而且过了年节便有官职在身,就算旁人要对李琳不利,也要先看看他的脸色

    因此,不少百姓都觉得陈安晏此举是不自量力,甚至可以说是自以为是

    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淡在看过陈安晏的纸条后,竟然真的直接带着他的人离开了

    就连李琳都不停的去拉陈安晏的衣服,想问他在纸条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竟然能说动李淡离开

    不过陈安晏却并没有理会,而是直接催促唐大年升堂。

    升堂之后,唐大年便直接将王七夫妇传上了堂,至于其他人,毕竟跟本案无关,都被赶到了外面,跟围观的百姓一起。

    只不过,王七来到堂上之后,一见到李琳就怒不可遏

    因为在他看来,李琳作为“凶手”,此刻却坐在堂下,而他们作为受害者,上堂之后却要跪拜

    这种落差自然让他觉得不公

    而这也更加让他觉得这衙门必定是官官相护

    因此,王七和他的夫人王氏上堂之后,原本王氏准备跪拜,却被王七拉着,站在了堂上,一言不发

    堂威过后,王七还是如此,唐大年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

    若不是念在他们的孩子刚刚过世,他必定会先判王七他们一个藐视公堂之罪

    而这时候,外面围观的百姓,也起了一些起哄的声音

    唐大年沉着脸,厉声问道“你们二人,上得堂来,见到本官,为何不跪”

    而那王七却说道“我们是原告,可大人若是让我们跪,我们原本也不会拒绝”随后他又指着李琳接着说道“可她一个凶手,竟然能坐在那里,草民不服”

    唐大年听了冷声说道“郡主千金之躯,按照大梁礼法,皇室宗亲在公堂之上,在没有被最终定罪之前,都有座位”

    不过,王七似乎对唐大年的这个解释并不满意,他依旧和王氏站在了公堂之上

    这个时候,唐大年已经十分不满,因为在外面已经起了一些议论之声。

    若是今日自己向王七妥协,此风一长,日后说不定就会有效仿之辈

    不过,就在他准备先给他们来个三十大板的时候,陈安晏却先起身了。

    只见他面无表情,几步就来到了王七的面前,看着这夫妇二人说道“你们若是想要为你们儿子讨个公道,那就按照大梁礼法,先行参拜”

    随后,他又指了指唐大年,对着王七夫妇二人接着说道“唐大人已经对你们法外开恩,按照大梁律例,且不说你们状告的是郡主,就算是状告普通的官员,也要先受罚”

    确实就如陈安晏所说,依照大梁律例,以民告官先己有罪

    按照大梁律例的说法,这便是以下犯上之罪

    一个寻常的百姓,就算告的是像陈安晏这样的九品芝麻官,在上堂之后,也会先打二十大板

    不过,唐大年已是法外施恩,并没有对王七夫妇用刑

    而王七夫妇似乎也听说过这条大梁律例,因此,王氏连忙拉了拉王七,似乎不想在这个时候如此强硬。

    毕竟直到现在为止,唐大年所为,都是按照了大梁律例

    不过,王七却是一根筋,依旧挺直了身板,不愿下跪。

    就在这个时候,王氏却认出了陈安晏。

    那天,在李琳骑着马险些撞到他们孩子的时候,是陈安晏出手保护了他们的孩子

    随后,王氏立刻在王七的耳边,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这个时候,王七似乎有些动摇了,不过,他却好像又认定了陈安晏现在是跟李琳一伙的,所以依旧不愿下跪。

    陈安晏这时候也有些不耐烦了,沉声说道“你们若还是如此固执,那本官便带郡主走了,不过,本官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你们的儿子并不是死于惊吓过度,就让他成为一个枉死的冤鬼得了”

    听到陈安晏这么说,王七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

    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想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因此,虽说他也有些怀疑陈安晏的话,但是,如果陈安晏果真就如他所说,直接带着郡主离开,那他们也没有办法。

    自己这边虽说有二三十个人,但除了自己夫妇二人之外,其他人也有妻小,他们最多也只能给自己壮壮声势而已

    若是光凭自己夫妇二人,想要对那位郡主不利,恐怕还没近身就被王府的侍卫杀了

    对于王七来说,自己倒并不怕死,只是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他也不想自己王家就这么绝后,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