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七章 要债(六)
    今天上午衙门可是已经兑付了差不多有三万两银子,直到此刻,樊文清可还不知道多出来了那两万多两银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可如今又来了这么多人,樊文清心中自然大怒。

    过去这些百姓来到这里的时候,要么是伸冤,要么是送礼,从来没人敢来要账的

    特别是这两天孔明城在谷城县,这让樊文清觉得自己的面上无光。

    而且,他也实在想不通,之前那些一直对自己卑躬屈膝的乡绅和商贩,为何突然一下子硬气了这么多。

    再加上于师爷的突然遇害,更是让樊文清觉得这其中好像隐隐有什么联系。

    不过,眼下也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

    只见他面色阴沉,刚要说话,他的身后却是传来了一个声音。

    “樊大人,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你们县衙到底欠了多少银子”

    说话的自然是孔明城。

    这时候的他见到这里又围了这么多百姓,他的脸色看上去也不太好看。

    而在樊文清看来,孔明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脸色, 极有可能是因为看到自己的治下,竟然会出现这般场景。

    因此,那樊文清连忙说道“将军,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误会,等下官查明之后,必定对将军有所交代”

    不过,孔明城却是冷“哼”了一声说道“樊大人不必对本将军交代,你只需对你治下的百姓交代”

    樊文清听了之后立刻说道“是,将军说的是,等本官查明之后,一定给这些百姓一个交代”

    只见他说完之后,便准备让手下的官差装模作样的去询问一番。

    等自己把孔明城以及他的手下都带进衙门,或是等他们都离开的时候,就能让手下把这些百姓都轰走了。

    不过,孔明城听了却是摇了摇头。

    樊文清见了面露疑色。

    只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只见孔明城已经唤来了一个手下吩咐了几句。

    而他的那个手下在张望了四周一番之后,很快便带了一个百姓过来。

    这个百姓在给樊文清和孔明城行了一礼之后,便将手中的单据交给了孔明城的手下。

    孔明城接过一看,这正是一张一百两银子的单据,在落款处写的正是于师爷的名字。

    按照这个商贩所说,他乃是城南的木匠,而且照他自己所说,在谷城县也算是小有名气。

    去年年初的时候,这樊文清放下话来,说是县衙里面有几件屋子要重新收拾收拾。

    于是,除了清扫粉刷之外,里面的家具也都统统换了。

    所以,他们便找上了这个木匠,要定做一批桌椅板凳,以及其他的一批家具。

    按照樊文清的要求,他们选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

    据他自己所说,光是这些木料就已经花了将近八十两银子。

    而且,因为要得急,他又请了几个人做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做完了衙门要求的那些家具。

    而他们总共的利润也就二十两左右,除了他自己能赚个七八两,他请来的其他木匠,每人也就只能分个三四两。

    可如今这笔银子已经拖了快要一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结清。

    为了还那赊欠的木料钱,以及垫付请的那几个木匠的工钱,此人家中稍微值点钱的东西都已经被他拿去典当了。

    原本他也想拿着这张单据来衙门兑付银子,可还是被他的邻居劝了回来。

    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先例,前去兑付银子的人最后都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而若是肯吃这个哑巴亏,倒是还能继续在谷城县生存下去,否则的话,就算他有这门手艺,恐怕日后也难以在谷城县生存。

    因为这件事,他的夫人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住了整整一个月。

    不过,好在他的夫人也算明事理,后来还是回来帮衬。

    而那樊文清听到这个木匠这么“口无遮拦”,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了。

    今天上午,这衙门口兑付银子的动静闹的满城皆知,在确认了县衙真的给像他们这样的商贩兑付银子之后,他连午饭都没有吃,就直接翻出了那张单据就赶来了衙门口。

    据这个木匠所说,在他到了这里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个人在这里等着了。

    过了大概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这里已经有了十人之多。

    而这些人都跟这个木匠一样,生怕错过了时辰之后,衙门就不再对付银子了。

    这时候,那樊文清看着那张单据上于师爷的名字,想要找个借口推脱几句。

    而孔明城也指了指那张单据上于师爷的落款之处说道“虽说于师爷已死,但也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个机会诓骗衙门的银子”

    如今于师爷已经死了,而樊文清的心里很清楚,在这些百姓手上拿的单据上,大多都是于师爷签的字。

    自己则是可以利用这个理由,对这些人的单据先行查证。

    而这里有这么多份单据,想要查证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查清楚的。

    只要拖到孔明城离开,樊文清便能继续的为所欲为了。

    不过,孔明城接下来的这番话却是浇灭了他的这个念头。

    因此,樊文清在听到孔明城的这番话后,心中立刻大喜,他正好附和两句,可孔明城接下来的这番话,却把他心中的喜全都浇灭了。

    这位游击将军把那张单据还给那个木匠之后,又对着孔明城说道“不过,这些单据究竟是真是假,想来县衙里应该还有许多于师爷写过的文书,上面也必定会有他的名字,只要找出来比对一番便能捡分晓,樊大人,本将军说的对吗”

    樊文清听了,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

    刚才自己一激动,却是忘了这一茬了。

    县衙里的文书大多都是出自这位于师爷的手笔,上面自然有许多他的签名。

    而这个时候,自己的手下自然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就把于师爷的签名都清理干净的。

    而一想到这个商贩之前说的那些话,樊文清又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他又立刻上前说道“将军,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误会,衙门向来都是立刻兑付百姓们的银子,从未有过拖欠,还请将军明察”

    这时候,孔明城听了却是直接摆了摆手说道“这地方的县务本将军无权干涉,樊大人也不必向本将军解释这些。”

    孔明城说到此处,看了看这些手上拿着单据的百姓接着说道“不过,本将军还是觉得,大人还是尽早把该兑付的银子兑付了的好”

    这时候,孔明城又朝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将军时常告诫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因为这点银子而激起了民怨,到了那个时候,哼哼”

    孔明城的话并没有说完,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樊文清甚至能觉得自己的脚下一软,差点都没有站稳。

    好在他的手下眼疾手快,立刻扶着樊文清。

    稍稍回过神来之后,这樊文清立刻就要下跪请罪。

    不过,孔明城身边可是有两个侍卫,这樊文清刚有动作,就被其中一个侍卫所阻。

    孔明城却只是淡淡说道“樊大人不必如此,本将军早就说了,这都是你们谷城县的县务,本将军无权干涉。”

    孔明城说到这里,却是稍稍走近了两部之后,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本将军这么说,可都是为了樊大人你好”

    听到孔明城这么说,这樊文清却是眼前一亮。

    如此看来,这孔明城似乎是在向自己示好。

    这对于樊文清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

    这孔明城乃是李文栋麾下,王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自然是要比自己清楚。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照着孔明城的意思去做应该不会错。

    因此,这樊文清也强打起了精神,也压低了声音说道“请恕下官愚钝,还请将军明示”

    其实,这时候的樊文清心里已经有些慌乱了,担心自己没有真正领会孔明城的意思,这才下意识的继续追问。

    而孔明城这时候却是清了清嗓子,说道“自然是检查过单据无误之后,直接兑付银子”

    听到孔明城这么说,樊文清又下意识的说道“将军英明,下官这就去办”

    其实,这时候他都已经有些糊涂了。

    现在县衙门口这些百姓手里的单据加起来,恐怕又有一万多两银子。

    而且,据说还有一些在城外的百姓,听说之后也已经在朝着这里赶来。

    可樊文清却好像忘了,县衙里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银子。

    这么多人一起前来的话,库房里的银子根本就不够兑付。

    就在樊文清走到衙门口的时候,才稍稍回过了神,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若是要兑付的话,自己一时之间倒也不知该从哪里着手。

    毕竟上午的时候,可都是裘茂再帮忙。

    库房里的那些账本,就算是自己,也要花点时间才能理顺。

    就在他刚要准备发号施令的时候,跟着他来到衙门口的孔明城说道“樊大人还是跟上午一样,跟本将军留在这里安抚百姓,至于兑付银子的活,还是交给裘茂吧”

    既然孔明城都这么说了,樊文清自然也只好如此,于是立刻吩咐手下照孔明城说的去办。

    他在吩咐完之后,却突然发现陈安晏不见了。

    樊文清担心陈安晏会有什么意外,立刻问了问手下。

    而那个官差却说,刚才在他愣神的功夫,孔将军已经吩咐了其中一个官差,让他带着陈安晏从侧门进。

    这时候樊文清倒是有些奇怪这陈安晏为何要从侧门进。

    那个官差告诉他,孔明城说了,陈安晏最近有些水土不服,身子有些不适,所以其实在从春华楼出来之后就坐上了马车。

    他自然不用跟他们几人守在衙门口,所以就从侧门直接进衙门了。

    而且,上午的时候,这陈安晏也是从侧门进出的

    听到这个手下的解释,樊文清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随即他又问起了孔明城,果然就如那个官差所说,孔明城也是一样的说辞。

    虽然孔明城说了他们两人在外面是为了安抚百姓,其实只是守在了门口。

    而县衙的官差也很识趣的再次把两张太师椅搬了出来。

    因为中午都饮了不少酒,在这阵阵微风之下,这两个人坐在太师椅上似乎都有些昏昏欲睡,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