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 第160章 第 160 章
    “你小子, 可以啊啥时候给咱们剧组给来一场直播,到时候也让我们蹭蹭你们直播间的热度嘛”

    新送郎歌剧组,听说卫昇只凭着两场直播, 就带火了一个不知名的十八线野鸡品牌, 导演陈菽羡慕得不行,恨不得立刻拍完电影,然后也别花心思上什么综艺节目宣传新电影了,直接上卫昇他们公司的直播间呀

    正好, 卫昇他们直播助农, 他们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扶贫助农事业,这不就对上了吗

    本来卫昇还没想到薅陈菽的羊毛,毕竟俩人也不算特别熟, 但,怎么说呢, 既然人家都送上门了

    “也别以后了,陈导,眼下就有一个互动上直播的绝佳机会啊来,您听我给您展开说说”卫昇动作熟练地把陈菽薅到了一边,给他洗脑去了。

    原来,虽然没有直接拿老版剧本翻拍, 但为了能让老一辈观众有代入感, 新送郎歌的拍摄取景地, 几乎全部都在郎山, 那位英雄的故乡郎山三岔岭。

    说起这里,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 因为郎山这地方贫穷闭塞, 很多男孩子长大之后, 想出门闯荡,家里人就把他们送到三岔岭这里,就不再往前走了。

    三岔岭通往山外一共有三条路,通往三个不同的城市,也预示着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接下来要怎么走,就看个人的选择和命运了。

    “过了三岔岭,生死不由人”,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据说,古时候从这里走出去的郎山男儿,能回到故乡的,一百个里面也找不出一个。想想也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贫家子逆袭成为大富豪的传奇故事呢

    不过到了现代,这种情况就好了许多,毕竟出门打工,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被老板欠薪,但就算身无分文,也依然可以寻求社会援助,不至于连家都回不了。

    但是,三岔岭这边的老百姓依然很穷。

    这里的穷,和郎山其他地方又不一样,三岔岭因为四通八达,加上土地贫瘠,其他农作物倒是很少有盛产的,唯一盛产的就是“货郎”,也就是以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东西的,几十年前,农村晃着拨浪鼓,嘴里喊着“鸡毛换糖”的,就是这些人了。

    卫昇之所以知道这个情况,是因为他到这里拍戏才发现,这里赶场摆摊卖东西的,十有居然都是三岔岭出来的。

    “所以呢”听他说了这么半天,陈菽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我就在想,他们既然能吃得了走街串巷的苦,那摆摊的时候,怎么就不能顺带着做做电商呢正好咱们剧组不就是宣扬新时期乡村振兴事业的吗咱们剧组也可以每周开几场直播,带粉丝们逛农村大集,顺便也帮着三岔岭的小商贩们把电商渠道也发展一下呗”

    卫昇这个想法,其实挺适合三岔岭这些走街串巷的小贩,一来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货源,而且即便货源不足,卫昇这边的网络公司也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货源。二来,这帮从“货郎”发展起来的小商贩,本来嘴皮子就利索,本身就很适合做直播电商。

    三岔岭村,自从剧组来了他们村之后,村干部们就已经开始做梦,梦到电影火了之后,他们村也能像其他村子一样,借着取景地的噱头发展旅游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万万没想到,剧组确实想要帮助他们,但帮助的点,居然不是旅游业,而是农村电商

    “这、咱们三岔岭这边,也没啥拿得出手的特产呀。”村子江永志发愁道。

    “永志叔,你不懂,人才就是你们村最有竞争力的特产啊”卫昇觉得自己已经快变成洗脑大师了,眼看着江永志似乎还没想通,只能又把他薅到一边去洗脑。

    半天后,江永志神情恍惚地离开了。

    第二天晚上,沉寂已久的三岔岭村,江永志召集了还留在老家做小买卖的村民,关起门来,开起了村民大会。

    可怜的永志叔,本来还以为要花不少功夫才能说服村民,没想到大伙儿一听说卫昇要带着他们做电商,瞬间就把江永志围了个水泄不通

    “永志叔,快给我和我兄弟都报个名我早就想搞直播带货了,就是没人带着入行,流量一直起不来。”

    “还有我永志叔,你别看咱们三岔岭村没啥土特产,咱们郎山这十里八乡的土特产可不少呢,只要直播能卖得出去,我肯定能把这个号给做起来,给咱村争气”

    “得了吧想跟着卫老板赚钱你就直说,还给咱村争气咱村要你争气咱能把家里的娃娃供上大学,那才叫争气呢。”

    “你就显摆吧不就是你们家出了两个学霸这要是都考上大学,你们夫妻俩这压力不小哇”

    “哼能有多大压力压死老子,老子也得供我闺女和我儿子上大学”

    说话的这个中年人是三岔岭村有名的“学霸家长”江大宇,他家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去年刚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一中,据说县一中为了抢到这孩子,不但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年还给她几千块钱奖学金。

    他家小儿子也挺争气,刚上初一,据说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也难怪江大宇敢放话说“脊梁骨累断了也要供俩孩子上学”。

    别看这帮人嘴上说得酸唧唧的,他们家孩子要是念书这么争气,全家人脊梁骨累断了,也得供孩子上大学哇

    江永志本来还怕没人响应,没想到村里来开会的,个个都想跟着卫昇做电商,这下子,怎么筛选就成了难题。

    总不能全村都去报名吧

    “都想来试试啊那也不是不可以”

    听了江永志的话,卫昇沉吟片刻,让他在这里等一下,自己跑到里面,把导演陈菽请到了一边。

    “什么你是说,你想趁这个机会,帮三岔岭村做一个电商孵化平台出来那能来得及吗”陈菽一听到卫昇又要在剧组“创业”,那心情,别提多复杂了。

    从本职工作来说,他当然不希望卫昇把精力都放在创业上面,毕竟他们来三岔岭是为了拍戏,不是为了创业啊。

    可是,撇开剧组本身的拍摄进度,再想想卫昇这一路走来,在扶贫攻坚上面给节目带来的巨大热度和社会影响力,这心里又痒痒的万一这一次,卫昇又折腾出什么大动作,直接把他们这部电影给带飞了呢

    其实他骗了周明星

    当初之所以“力排众议”,坚持要请卫昇来担纲男主角,除了他本身的形象契合这个角色之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蹭一蹭卫昇这小子身上的“玄学”。

    毕竟,混这个圈子的,多少都有那么亿点点迷信,卫昇做一个节目、火一个节目,就连妲己重生这么沙雕的无厘头贺岁片,都能吊打名导大制作,这体质实在是有些玄乎,也难怪圈里和他差不多的鲜肉小生要集体“防爆”他了不然导演们都去抢卫昇了,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想到这里,陈菽又觉得,拍戏什么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反正大家技术都差不多,他也不是什么知名导演,不蹭点玄学,万一电影凉了怎么办

    “行要剧组配合你做什么,你只管说,能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也算是咱们这部剧没有白拍。”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和卫昇这小子在一块的时候,自己的形象都莫名光辉了起来,陈菽拍着胸脯保证道。

    “谢谢陈导我是这么想的”卫昇拿了个周明星上次带来的冰糖心苹果,一边削皮,一边和陈菽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其实看过他以前节目的人应

    该都知道,这一套经验,已经在海棠苑街道老年服务中心有过成功的案例,就是现在爆红全网的“海棠苑街道夕阳红直播天团”。

    卫昇想要在三岔岭村打造的农村电商孵化平台,其实就是乡村版的“夕阳红直播天团”。

    这几年,网上已经有声音在抱怨了,说建设文明城市,把城市本该有的人间烟火气都给建设没了,大家都特别怀念以前的路边摊,还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东西的小商贩。

    卫昇没办法和文明城市建设对着干,但是,他可以把那些被“文明城市”赶出去的小贩们,重新集结起来,搞一个线上集市呀

    郎山这边确实穷,三岔岭村也没有什么土特产,但是,这边的赶场文化特别火。卫昇的想法就是,既然三岔岭很多村民都以赶场摆摊为生,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个乡镇之间转场,那为什么不借着这个便利,多拍一点赶场的视频,让那些没有来过郎山的网友,通过视频体验到郎山丰富多彩的赶场文化,同时也能给这些拍摄赶场文化的自媒体账号带来更多粉丝。

    有了粉丝基础,这些赶场的小贩,除了在线下赶场摆摊赚钱之外,还能顺带着在橱窗卖货,或者干脆赶场直播,线上线下一起卖东西。

    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线上直播。

    所以,卫昇的计划就是,先由他们公司出资,和三岔岭村共同打造一个农村电商孵化基地,只要愿意尝试加入电商大军的,都可以报名参与“孵化行动”。卫昇会组织专业的电商培训班,手把手的教这些村民怎么拍视频、开直播,然后,给这些村民一到两年的孵化期。

    成功在孵化期达到公司要求的涨粉数量的,就可以和公司签约,成为他们公司的签约主播,并且享受公司所有的货源渠道和推广资源。

    孵化失败,或者中途选择退出的,那就是不适合这一行,顶多就是浪费了一两年听课的时间,并不需要村民支付任何培训费用。

    听完卫昇这一番话,陈菽目瞪口呆,肠子都快悔青了。

    所以,他现在修改剧本还来得及吗

    为什么听着听着,总感觉卫昇给三岔岭村规划的这条路,拍出来好像比他原先定下来的那一版剧本更带感救命他不会真的被卫昇这小子给洗脑了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