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 第191章 第 191 章
    接到巫琼华的电话, 听说神巫岭那边的老百姓现在已经疯了,到处找关系试图跟着巫琼华他们一起种茶树菇,卫昇忍不住乐了。

    上赶着不是买卖。其实之前他就察觉到这个问题了, 很多带着项目、带着满腔热情下基层帮助老百姓脱贫的扶贫干部们, 为什么一次次的吃闭门羹

    不是因为他们对老百姓不热情,更不是因为他们推荐的助农脱贫项目前景不好, 而是因为, 绝大多数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固执的概念主动送上门的, 八成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比如说,在未婚小姑娘如此紧俏的农村,要是哪家突然跟媒婆们说,不要一分钱彩礼, 甚至倒贴嫁妆也想把闺女嫁到你们家来, 换你你怎么想

    哪怕家里再穷,男方父母估计也忍不住要在心里犯嘀咕这姑娘怕不是身上有什么毛病吧

    可巫琼华越是藏着掖着, 越是表现出不肯让别人一起跟着发财的小气模样,反倒让村里人心痒难耐,主动上门各种恳求, 希望巫琼华能带他们一起发财。

    咳所以说, 有时候不是扶贫干部不尽心, 而是他们没有看透人性啊

    经过卫昇的一番点拨之后, 巫琼华好像也打通了任督二脉,家里的亲戚朋友, 还有两个男朋友那边的亲戚朋友求上门,她一个也没有答应

    然后,等到人都散了,她才和韦方韦平私下找到他们, 先说出自己的为难之处。

    之所以没有当面答应,主要是因为这批菌包是通过卫昇的私人关系,找人家农业大学下面的菌菇研究机构弄到的内部价,数量有限,咳

    等到亲戚们面露失望之色的时候,他们才“勉强”安慰道“今年是赶不上趟了,明年等咱们村自己的合作社成立了,到时候就把他们拉到合作社里,以合作社的名义找菌菇研究所采购菌包,兴许还能比今年更便宜呢。”

    虽然要迟一年才能赚到钱,但一想到明年的菌包可能比今年更便宜,而且还是看看巫琼华他们今年种这个茶树菇到底能不能赚钱,亲戚朋友们总算被安抚住了。

    想到明年还要请巫琼华帮忙进合作社,亲戚们又热情地表示,到时候他们家收茶树菇的时候,要是忙不过来,一定要喊他们去帮忙。

    要是换成被卫昇洗脑之前,巫琼华肯定不好意思这么白使唤亲戚,但是,现在的巫琼华,已经不是从前的巫琼华了。

    她矜持地点了点头,表示到时候肯定要麻烦亲戚们一起来搭把手。

    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最多管一天三顿饭,到时候顺便让你们看看我们家的茶树菇有多高产,包管明年报名参加合作社的人,从村头一直排到村尾

    卫总已经承诺过了,只要神巫岭村报名参加茶树菇种植合作社的,能超过全村一半户数,就给她发奖金,超过越多,奖金越多。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骗子,行骗的回报率太高了,也就有了骗子

    巫琼华可不觉得自己在行骗,真要是按照卫总说的,他们能把神巫岭的茶树菇种植基地发展起来,就像郎山村那样,村民家里但凡能有几十亩山林,每年光靠林下菌菇种植这一块,就有十几万纯收入,村里人还不得把他们家给捧上天

    搞不好祭祖的时候还会让她执香点烛呢绝对站在第一排,和族长肩并肩

    有了巫琼华这个“内应”,卫昇这边做戏做全套,干脆就不出面了,也不提先办什么合作社,权当是巫琼华自己家创业。

    于是,村里人就看着巫琼华一家逐渐忙碌起来。

    今天从省城把农大的菌菇专家请到了村里,现场查看指导,传授他们种植茶树菇高产的诀窍。

    明天又从县里拉了一大车塑料薄膜回来,说是要模拟适宜茶树菇生长的气候环境,给菌包搭个小棚子。

    后天又从养鸡场买了三百只小鸡雏回来,说是人家专家说了,神巫岭这边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茶树菇生长,今年他们家的茶树菇种植基地肯定能丰收,到时候要请很多人上山帮忙摘茶树菇,多养点鸡,趁着农闲做点咸鸡蛋,请人帮忙的时候,做点糯米粑粑,里面包上腊肉和咸鸡蛋,带到山里也能吃。

    村民们“”

    石锤了巫家肯定要发大财了,不然能这么大手笔

    巫琼华一家在村里的人缘,一时间到达了顶峰。

    巫琼华上山看菌包的时候,村里的婶娘大姑们,争着帮她看孩子。

    韦方去自家药田割草喂猪的时候,村里人拎着自家的锄头镰刀也跟上去帮忙,不一会儿就把一天的猪草打好了。

    韦平最受欢迎,村里人听说他也跟着巫琼华去郎山那边学习野山菌种植技术了,他现在就连在院子里给小鸡拌饲料,都有人跟他抢活儿干

    “韦平你坐着休息好了,我帮你拌饲料你再跟我们说说,郎山那边种菌菇,果真赚钱那边是不是家家户户都买上小汽车了”

    韦平就笑了“小汽车算什么那边好多人家都买上半挂大货车了平时出去拉货挣钱,农忙的时候帮村里合作社拉货,我听说好些人家男人会开大货车的,每年至少赚这个数”

    韦平比出两根手指,低声道“一年挣个二十万,一辆大货车,两三年就能回本,三年以后,每年赚的都是纯利润,车子也是自己的。我已经和琼华说了,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去县城考个a2驾照,到时候咱也买一辆大货车,反正我们家要拉的货也多,这钱给别人赚,还不如我们自己赚呢。”

    村民们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没错过日子就得这么精打细算,怨不得人家巫琼华能当老板,看她挑男人的眼光就知道了,韦方韦平兄弟俩,也是赚钱的一把好手啊

    他们村以前倒是也有开大货车的,不过那都是给老板打工,每个月挣几千块钱的辛苦钱,可韦平不一样啊,听他的意思,巫琼华是打算给他全款买一辆大货车的,那韦平岂不是他们村第一个买货车的男人

    这排面可太大了

    村里有个小伙子,以前和韦平是初中同学,其他人听完八卦都心满意足地回家吃饭去了,只有他,磨磨蹭蹭的一直舍不得走,韦平还以为他想在家里蹭饭呢,正准备去烧火煮饭,没想到老同学左右看看,确定四周没人,凑到韦平身边压低嗓门问他

    “平子,咱俩多少年的好兄弟了,这感情没话说吧”

    “你说,你媳妇儿既然连你跟你哥都收了,那她愿不愿再多收一个我家也有四十多亩山林,山地也有十二亩呢,我还会开挖掘机”

    韦平瞬间脸就黑了“滚滚滚”

    饭也不请老同学吃了,强行把人推出去,关上门,立刻就把人家从好友列表里删掉了。

    麻蛋我拿你当同学,你丫的居然觊觎我老婆

    中午吃饭的时候,巫琼华还诧异呢“平哥你那个同学呢不是说要留他在家里吃饭吗”

    她刚才路过小卖部的时候,还特意买了两瓶好酒。

    韦平表情不太好,眼珠子转了转,对巫琼华解释道“他说借的网贷还不上了,想找我借钱,先把这个窟窿给填上。我们家现在哪有钱借给他啊再说了,鬼知道他借网贷是干啥去了,万一赌博呢”

    韦家兄弟的心眼子估计全长这小子身上了,这话一说出来,巫琼华对韦平那个老同学的印象,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

    没办法,她的“前夫哥”也曾经是个喜欢赌博、搞不到钱就借网贷的魂淡

    悄无声息地解决掉一个情敌,韦平得意地看了大哥一眼,发现大哥还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暗暗心疼自己,为了这个家,他真的付出太多了

    整个下半年,神巫岭这边都在忙碌中度过了。巫琼华家的菌包种下去没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采收中草药的季节,巫家再次热闹起来,村民们也顾不上看热闹了,几乎全家出动,天没亮就上山,带着干粮,这样中午就不用下山了,这样一直忙到天黑,晚上还要把当天采收的草药送到临时收购点。

    收购点这边除了巫琼华和她的两个丈夫之外,还有药厂派来的两个质检员。

    收购流程也是提前演练好的巫琼华带着韦平先检查药材品质,定级后过秤。厂里的质检员在后面复检,核对无误后签字盖章,把这张条子贴在装药材的麻袋封口处,这样后期这一袋草药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查一下封口标签,就知道这袋药是从谁家收来的、中间质检复核的责任人是谁

    收回来的草药,韦方带着几个帮工,把货扛到货车上,装满一车,当晚就发走,晚上十二点前就能到沅溪乡的药厂。

    同一时刻,设在沅溪乡的沅溪生物厂区里,几百名提前雇来处理药材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忙碌分拣着。这个季节本来农民都应该在忙着收洋芋的。

    但,怎么说呢,洋芋放在地里,一时半会也不会坏,顶多被田鼠吃掉一些,能值几个钱

    大家还是挤破了头想进药厂打零工。

    这个季节正是药厂最缺人的时候,给的工钱也很诱人。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上满十二个小时,中午吃饭还给休息40分钟,一天能赚240块钱,中午还管一顿饭。

    勤快点的,一个月不休息能赚七千多,三个月就是两万多块钱。

    以前他们全家人辛苦忙碌两年,去掉种子农药化肥的开支,也不一定能赚到两万块钱啊。要不是今年的洋芋已经种下了,他们都不想收洋芋了,宁可一直在药厂干活。

    想想看,一个月七千,半年就是四万多再加上有时候厂里忙,给的加班费和全勤奖,半年净赚五万块,还种什么洋芋

    就这样,县里之前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能说服老百姓把洋芋换成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反倒是药厂的临时工工资,让当地老百姓下定决心明年再也不种洋芋了把地空出来种药材

    到时候药材能卖一份钱,进厂打零工又能再赚一份钱,不管怎么算,都比以前种洋芋种红薯赚得多。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哪有真正愿意摆烂的人啊无非是给的钱不够多罢了。

    不信你随便找个厂,贴个招工告示,日薪一千,当日结算。信不信排队等着进厂拧螺丝的人,能从海南排到东北去

    九溪县的扶贫干部们不由泪目他们也知道这一招管用啊,问题是谁能有卫昇开的时薪这么高财神爷的招数,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模仿的吗,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