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刘秀君临天下 > 164 公孙记成家王朝有限公司
    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想进一步忽悠,抑或兼顾二者,他还对广大干部群众说,这几天蜀王府中有人看到有一条

    龙在岀没,如果在夜里还会闪闪发光,值得大家注意!

    出于更加复杂的考虑,公孙述说,这就是一种祥瑞,是老天爷让我出来执掌天下的!

    他出身前汉干部家庭,自然知道那些向往、和已经当上一哥的人都会用这招儿,为了更有创意,他在自己的手

    掌心儿刻上了3个字:“公孙帝”。

    (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

    从古至今,为了得到提拔或者自我提拔想得发疯的干部很多很多,靠弄虚作假来做官的干部也多如牛毛,但像

    公孙述这样,把自己处心积虑追逐的职务刻在手掌的,肯定前无古人、绝无仅有,但愿后无来者、到此为止。

    很快,公孙述的王朝建立起来了,定都成都,起名“成家”,建元“龙兴”。

    因为劝进有功、忽悠有术,李熊被越级提拔,任命为大司徒。

    当然,自己的亲兄弟也必须进领导核心: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

    同时,公孙述还完全按照刘汉的规制和体制,在成都大兴土木,建造宗庙、宫殿等生活办公场所;大肆封官,

    设立了公卿、大夫等文武百官。

    接着,公孙述派几个将军北伐、东征,把包括巴郡、蜀郡在内的整个益州地区都控制了起来,有10多个郡国。

    (于是尽有益州之地。)

    说到这儿,我提请大家注意2个情况。

    一是公孙述称帝之日,刘秀还在河北艰苦地转战,而2个月之后刘秀称帝,乃至于以后10来年的时间,刘秀都

    在忙于东征、北伐、西进,对偏居巴蜀的公孙述一时还顾不上。所以,公孙述利用刘秀太忙,以及益州一带独特的

    地理环境,舒舒服服地做起了割据一方的小皇帝。

    二是公孙述把谱摆得很大,高调儿地开展了一些纯属形式主义的工作,但是,他没有做好作为一个政权必须做

    好的核心业务,那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爱惜民生的执政理念,制定并且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的政策措施。

    大家尽管看好了,凡是做不好这种核心业务的政权及其掌权者,要么是心术不正,根本就没有真正考虑老百姓

    的活法儿,要么就是能力欠佳,根本就担当不起理政安邦的重任。

    大家可能还记得,公孙述称帝不久,马援奉隗嚣之命来成都考察,观察他的动静,他摆足了架子、做足了表面

    文章。但老马回去对老隗说起对他的评价是:“井底之蛙。”

    一个企业如果做不好核心业务,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亏损、就会倒闭,一个王朝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不妨来看看公孙述的成家王朝是怎样开展业务的。

    不好意思,这个公孙记成家王朝公司开张于乱世,早几年较为平稳,后来老是麻烦不断。

    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批准手续,这年头各地王朝类公司遍地都是,都不需要、谁也不敢给它们发批文;也不是

    因为竞争对手太多、太强,人家刘秀的刘记后汉王朝公司就是在竞争中生存、在战斗里成长的;也不是因为它的办

    公条件太差、或者名声不好,巴蜀是天府之国,物产之丰饶是出了名的,该公司成立之初前来入股、打工的络绎不

    绝。

    说到底,该公司开张几年后步入困境,还是因为它核心业务没有做好,主业不突出,整个业务活动太混乱、太低效。

    至于公孙述董事长是怎样摆谱的,我们就不再多说了,反正那是人家的个人爱好,随便挑几笔他公司的业务点评一下吧。

    首先看他的用人。

    公孙董事长的组织路线是彻底的任人唯亲,具体表现为他不仅只信任和任用自己的兄弟子侄,而且还毫不客气地把其他人冷藏、玩儿死。

    公司一开张,他就安排自己的两个弟弟进了核心领导班子,紧接着,他又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封了王。

    至于那些在一线埋头工作的,在前方拼命打仗的,甚至于公认德才兼备、居功甚伟的,对不起,你们先一边儿

    凉快去吧。

    这样一搞,一些干部群众就难免会产生一些情绪,觉得寒心。

    有不少高干自以为跟公孙述关系不错、功劳也不小,就劝说他:

    “现在局势动荡,天下远没有安定,成败还没有定论,不少将士还在舍生忘死地为您效命,您却匆匆忙忙地先

    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这样,不仅表现出您没有顾全大局的胸怀和成就大业的气魄,还会让广大将士寒心呐!”

    公孙述当然对此毫不理会,我行我素。

    这样下来,整个公司里,全部是他公孙家的人说了算,干部们都有怨言。

    (述不听,唯公孙氏得以任事,由此大臣皆怨。)

    从用人上就完全可以看出公孙述一点儿也没有帝王的气概和修养了。

    当然,如果该公司是个一人店、夫妻父子店,或者是个小公司,老板这样搞也坏不到那儿去。但该公司拥有巴

    蜀众多的人口、广袤的土地和数以十计的城池,家大业大,全搞一言堂是不会可持续发展的。

    公孙董事长似乎觉察到了大家的敌意,为了确保家族利益,他事必亲躬,从小事做起,把大大小小的权力都抓

    在自己手里,同时,他还毫不顾及大体,常常为了一点小节、或者故意找点理由,就对手下的干部大开杀戒。

    (述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

    史上向来都不乏任人唯亲的当权者,但在任人唯亲的同时大肆诛杀同事的,除了王莽,就是公孙述董事长最为

    典型。

    顺便说一下,公孙董事长在组织工作上还像王莽一样,喜欢给一些郡县地方和干部职位改名字,这除了给干部

    群众带来一些不便、制造一些混乱,就只能卖弄一下他的空虚和无能了。

    其次看他的经济工作。

    公孙述董事长在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上毫无作为,但在搜刮民脂上很是积极主动。

    他下令,在本公司所辖范围内废除汉朝的铜钱,设立专门机构铸造和发行铁钱。

    在相同的计量范畴里,当然是铜比铁贵重。

    他这样做,一方面企图通过废旧铸新来引导人们忘记汉朝,一方面可以把铜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节约、控制下

    来,另一方面通过松弛银根、贬值货币,变相地把老百姓手里的财富掠到自己控制的“国库”里来。

    但是,他在这方面甚至还没有王莽玩儿高明,王莽的币改多少还给后世留下一些“金错刀”一类的钱币收藏品

    ,他公孙一搞,很快就把货币体系和经济秩序搞瘫了。

    (述废铜钱,置铁官钱,百姓货币不行。)

    这样一来,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有先骂娘。

    不久,各地就开始流传一句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王莽以黄色为自己的吉祥颜色,公孙述则崇尚白色,五铢是汉朝货币的代称。这句话显然是说王莽、公孙不是

    正统,天下早晚还是要由刘氏宗室来掌管。

    币改作为一种掌权当局的政策工具,本来是当局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搞活国民经济的好帮手,放在王莽、

    公孙述之流的手里,却不幸成了他们祸国殃民、损公肥私、卖弄愚蠢的把戏。

    第三看他的思想文化工作。

    实事求是地说,公孙述董事长早年担任地县级干部时,是很能干、很有政绩、也很有口碑的,广大干部群众称

    赞他,史家也对他有客观评价。

    他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也就是地县级干部的水平能力。如果在太平年代,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可以造

    福一方,甚至于青史留名。

    但是,他野心太大,政治欲望过于强烈,非要自我提拔到远远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位置上,他就很难把握自己

    ,他的所有弱点也很快就暴露无遗。

    比如,在思想文化工作上,他也围绕着自己登基当一哥是上天授命的这个主题,开展了很多工作、组织了不少

    活动,但在内容上显得很苍白,在形式上表现得很拙劣,一跟刘秀交锋,立即就稀里哗啦败下阵来。

    举凡秦汉时期的一哥及其候选人,为了说明自己是上天选定的、是受命于天,总要大力吹捧一些谶纬、符命、

    祥瑞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略带思想理论色彩,包含一定的文化内容,多数是明明白白的迷信,但很有市场。对于

    这些东西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一哥及其候选人们是不大介意的,他们在乎的是这些东西在干部群众中很有市场

    ,也就是很能忽悠人。

    谁想称帝,舆论先行,舆论是头一道工序。公孙述虽然也没能免俗。

    关于他说自己家的院子里有龙出没,以及把“公孙帝”3个字刻在自己手掌心里,我们已经作为一个幽默告诉

    大家了。

    宣布登基之后,他又搬出很多古书来,寻章索句,牵强附会地验算自己称帝的证明题。

    这当然也同样是很搞笑的。

    比如,他援引孔子的《春秋》说,这本书记载鲁国仅12公,而汉从高祖至平帝,就是算上吕后称制也只是12代

    ,充分说明汉朝气数已尽,刘家不能再干了,江山应该轮流坐。

    他还从《录运法》里找到了“废昌帝,立公孙”,从《括地象》里找到了“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一类的句

    子,安排一批读书人反复解释、大力宣传,来证明他公孙家当皇帝是上天赐命的。

    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纯属扯淡,但在当时却很能迷惑人。

    因为当时前汉已亡,王莽、王郎等投机分子很是折腾了一把,刘秀立足未稳,虽然不少人出于种种考虑祭起

    “复兴汉室”的旗帜,但总体上,社会意识形态是混乱的,一时还没有哪一种主流思想意识占统治地位。

    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这还是一个谁都可以忽悠、可以随便忽悠的时代。

    公孙董事长觉得光在巴蜀一带忽悠是不够的,就多次向中原地区发文件、散传单,把他的上面这些东西兜售出

    去,企图打动更多的人。

    (数移书中国,冀以感动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