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推刃 > 第四十四章 边关风云
    西域玉门关,姚元之正以平西安抚使的身份面见突厥墨啜可汗,商议两军和解一事。

    大都督府内正堂,姚元之正与一位突厥装束的人对坐,只见此人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魁梧,头戴翎羽皮毛帽,一头卷发束在脑后,面上须髯很重,双耳戴着很大的耳环,脖颈之上带着银制的项圈,看上去凶悍异常,他就是突厥的墨啜可汗---阿史那氏环。

    墨啜对姚元之道:“喝喝喝~~~安抚使大人,受皇命前来与墨啜商议和解一事,墨啜实感荣幸!”

    姚元之拱手道:“墨啜可汗,如此抬举,元之实在是不敢当,今日,元之邀可汗前来商议和解之事,不知可汗如何才能退兵?释放淮阳王武延秀~~~”

    墨啜又是大笑,道:“安抚使大人真是个爽快之人,单刀直入,喝喝喝~~~自从墨啜长兄骨咄禄可汗崩殂,墨啜便继任汗位,自继任以来墨啜一向奉唐伐周,如今墨啜此举也是为了我大唐天朝,然墨啜也不是固执之人,若武皇能准许我的女儿阿史那·卓玉嫁给当朝皇太子之子为妻,与墨啜结成姻亲,墨啜即刻退兵回漠北!并将淮阳王武延秀大人送回神都!”

    姚元之沉思片刻后,道:“元之,会即刻将此事通禀朝廷,请圣上即刻定夺,尽快给墨啜可汗一个答复!”

    “好!喝喝喝~~~爽快!那墨啜就告辞了,回去等候安抚使大人的消息!”说罢起身就要离去。

    姚元之忙起身先送,刚要开口,只见墨啜回身摆手道:“安抚使大人不必相送!只需快些给墨啜一个答复就好!喝喝喝~~~”说罢就出了正堂的大门,在随从的护卫下出了大都督府,向玉门关外而去。

    正堂内姚元之正坐沉思,祁万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缓步走到姚元之身边坐下,道:“元之,可是为了墨啜提出的条件而发愁?”

    姚元之轻轻点头道:“正是,这般屈辱的条件~~~叫我如何向朝廷禀报啊~~~”

    祁万峰淡淡一笑,道:“如实上奏,请皇上定夺!”

    “这~~~如实上奏,皇上会不会震怒,责怪我办事不力?”

    “不会,元之尽可放心,就按为兄说的办,即刻遣差官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此事,这和与不和还看皇上如何定夺~~~”说罢祁万峰淡淡一笑。

    “好,就按大哥说的办!”说罢姚元之起身走到案前,开始书写奏折,写完之后,道:“来人!”

    一位士官从门外进来道:“属下在,大人有何吩咐?”

    姚元之将奏折递给军士,向着军士道:“将此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神都!即可去办!”

    军士躬身答道:“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办!”说罢转身出了正堂而去。

    三日后,姚元之接道狄仁杰的飞鸽传书,得知祁慕云、姚玉璃独自去了翠屏山寻土,恐怕凶多吉少,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急坏了姚元之和祁万峰。

    苦等将近一月,狄仁杰终于传来消息,告知两人都有惊无险,无性命之忧,姚元之和祁万峰这才放下心来。

    此事刚过,因为武瞾并未传来圣旨,墨啜因为迟迟未得到答复,而集结大军压抵玉门关外,情势十分紧急。

    无奈,姚元之只得再次上书朝廷,请武瞾定夺和亲之事,就在此时,狄仁杰的书信又至,将想要他返京参与还政之事。

    但苦无返京之机,边关情势危急,姚元之已是焦头烂额。

    入夜姚元之和祁万峰在书房商议对策,姚元之叹了口气,道:“如今你我真是内忧外患啊,这安抚之事未解,返京无望,狄大人又遭毒手,京中又少了一位支持你我大业的人,天意弄人啊~~~”

    祁万峰轻轻点头道:“是啊~~~但是为兄倒是有一计可住你我返京!”

    “嚄~~~大哥有什么好办法,说与元之听听~~~”

    “如今墨啜只为和亲,不是真心要与我天朝为敌,若此时能有人说动皇上降旨同意和亲,即解了眼前大军压境的燃眉之急,又可使你我返回京城,只是现在需要一个能说动皇上的说客~~~”说罢祁万峰淡淡一笑。

    姚元之看着祁万峰道:“大哥是说狄大人!”

    祁万峰笑答:“正是~~~”

    “大哥,元之这就休书给狄大人,将此计告知狄大人,请狄大人相出手相助!”

    “如此甚好,不日,你我便可重回京城了!”

    姚元之和祁万峰相视而笑,书房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当夜姚元之便休书给狄仁杰,以飞鸽传回神都。

    狄仁杰立刻回书,回书上写道,会倾力相助姚元之回京,并告之姚元之,祁慕云一行人已从神都出发,前往西域探路,不日就会抵达玉门关。

    随后,姚元之便出城,只身前往墨啜的营帐,前去游说墨啜再多等待些时日。

    刚到帐中,便见一人端坐正中,两边分列着众多突厥将领,只见中间之人,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魁梧,头戴翎羽皮毛帽,一头卷发束在脑后,面上须髯很重,双耳戴着很大的耳环,脖颈之上带着银制的项圈,看上去凶悍异常,正是突厥的可汗阿史那氏环---墨啜可汗。

    墨啜一见姚元之,便面带嗔色,怒道:“哼!既然那武皇不同意和亲,安抚使大人来此做什么!”

    姚元之微笑拱手道:“可汗,您怎知这和亲之事不成?元之前来就是为了这和亲之事~~~”

    “嚄~~~安抚子大人是为了和亲而来?!”

    “正是!元之今日前来便是请可汗大人稍安勿躁,这和亲一事皇上本是可以立刻应允的,只是此事若因可汗大军压境而答应和亲,太失我天朝的颜面,所以陛下才会暂缓时日,不日圣旨便会降下,请可汗耐心等待!”

    听罢,墨啜沉思片刻,道:“嗯~~~是这个道理~~~不过,若是圣旨不来呢?”

    “元之,愿意留在帐中,同可汗一同等待圣旨到来!”

    “喝喝喝~~~安抚使大人果真是豪爽之人,好!冲着安抚使大人的胆识,墨啜就再多等些时日,安抚使大人也不必留在帐中,我墨啜不是那宵小之辈,大人请回!墨啜静待安抚使大人的消息!如若圣旨不降,和亲不成,墨啜会亲帅四十万大军,踏平玉门关,并一道踏平整个河北道!”

    “请可汗放心,此次和亲定会成功,那元之就先告辞了!”

    “安抚使大人走好!不送!”

    墨啜话音刚落,姚元之躬身退出军帐,匆匆离开敌营,赶回玉门关。

    安全抵达玉门关城门后,姚元之不觉出了一身的冷汗,若不是他兵行险招,不知今日是否可以全身而退,稍作沉淀,姚元之便往大都督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