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春秋战国演义 > 02穿越千年
    这个金筒里面装的是千年龙物。一千多年前是夏朝桀王的末年,王庭飞来雌雄两条龙,口中流着涎沫,对桀王说,“我们是褒城的二君,是神龙”。桀暴虐,想杀掉这两条龙。那时帝王做事都要占卜。桀命令太史占卜。太史占了一卦,结果是“凶”。桀又想把两条龙赶走,太史又占了一卦,结果还是不吉。怎么处置这两条龙呢?桀也没有主意了。太史建议说,神龙下降,是吉祥的征兆。不如把龙漦——就是龙的涎水沫收藏起来,漦也是龙的精气,内藏龙的信息。珍藏龙漦必能获得幸福。桀让太史再次占卜,结果大吉。于是就在龙前放个桌案,摆放供品,举行祭祀;派人用金盘接收龙漦,装入这个金筒里面,封闭严密,作为宝物珍藏起来。这时宫外下起了大雨,风雨交加,两条龙飞出宫外,乘着风雨升腾远去。桀命令太史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前几天还查看到当时的记录。

    这个盛放龙漦的金筒从夏桀传给商汤,商朝传了660年,又传到周朝。从武王到厉王,又是三百多年。这龙漦已经封存一千多年。

    厉王对这个龙漦产生了兴趣,他认为这盛放龙漦的金筒放出红光,是龙漦要见天日。就让身边的侍臣打开看一看。侍臣小心翼翼地打开金筒,放在金盘之内,恭恭敬敬地端给厉王观看。厉王接过金盘,打了一个寒颤,手一抖,金筒翻倒,龙漦洒落到地上,升腾一道白烟,变成一个小小的元鼋——就是一个小癞龟,四处乱钻,大家都追赶着抓,谁也没抓住。最后找不到了,也就不找了。大家走后,一个小宫女收拾房间,元鼋再次出现,宫女去抓。一道白烟升起,元鼋变作一个美少年,双手抱起宫女,放到床上,两人“Happy”起来……

    宫女从梦中醒来,元鼋和美少年都不见了,说不清楚方才是真是梦,可是衣服仍然穿戴整齐,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但是记忆中是那么真切。宫女害怕了,这件事不能对任何人谈起,泄露了是死罪。肚子里有了东西,她也没有向王后汇报,偷偷的挺着。说来也奇怪,此后虽然月经没有了,但是肚子不是很大,都到了七八个月了肚子刚有一点鼓,不仔细看不出来。到了九个月,十个月也没啥反应。一年以后肚子刚刚有些涨。她自己也纳闷了,怎么回事呢?后来有些显怀,但是厉王去世了,宣王登基。新掌管的姜王后,发觉宫女有身孕,认为是受了老厉王的宠幸,只是不让她干活,也不让她出屋,等于软禁。但是饮食起居生活条件没有降低。奇怪的是,宫女没有分娩的迹象,姜后也没有管她。

    这一怀孕就是0年,宣王都老了,老宫女才分娩,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管事的宫女知道了,不敢隐瞒,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了姜后。姜娘娘说,怀孕这么多年才出世降生,一定是个妖怪,不可留存,就命令这个管事的宫女偷偷把这个女婴扔到宫外的水沟里溺死。姜后的懿旨,管事的宫女必须照办。她看了看这个女婴,虽说怀孕时间长,分明是个人,这也是一条生命啊,我不能坏了良心,就产生了恻隐之心。他用一小块细布把女婴裹好,外面又包一个小被,最外层又包上一片小席子,用布条缠好系好,包裹整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着这个女婴出宫,来到宫墙外边的清水河边,把女婴轻轻放在水面上,估计能够漂流一阵子。心想,命大你就飘着寻找个活路,命小你就沉入水底淹死。之后头也不回地回宫向娘娘复命去了。

    第二天清早,一个制作贩卖桑木弓箭的男子从清水河边路过,远远看见河面上百鸟上下盘旋,鸣叫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水面有一个席包,鸟儿接力衔着席边,使之不沉,渐渐拖向河的岸边。男子感到非常神奇,快步来到跟前,百鸟起飞盘旋离去。男子抱起席包放到干爽地,就听到哇——,一声清脆的哭叫声,打开包一看,是一个女婴。这个女婴正是老宫女的孩子。卖桑木弓箭的男子心想,这个女婴有百鸟护理,没有沉入河底淹死,命太大了,肯定不是一个平民百姓,将来说不定能当上娘娘什么的。就抱起女婴回到褒城附近自己的家中。可是,他老婆刚刚去世,一个男人抚养一个孩子确实困难。

    临近村庄有一个名叫姒大的人,老婆没有生育能力,听说卖桑木弓箭的男子捡来一个女婴没有能力抚养,就拿了一些布匹求得抱养这个女婴。姒大夫妇把孩子抱回家中抚养,起名叫做褒姒。褒姒生性聪明伶俐,什么事情一学就会,一看就懂。随着年岁的增长,脸蛋越来越漂亮,不用任何化妆品,面部自然有光泽,自然美。特别是两只不大不小的眼睛,很会传神。身段匀称,干活、玩耍姿势优美,左邻右舍没有不喜欢的。见到生人从不认生,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虽然年方十三,出息的就像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吃井水,一个村子一个水井,大的村子两三个水井,人们做饭洗菜日常饮用水都要到村里的井台去挑。褒姒长大了,经常干一下家务活,经常到井上去挑水。这次挑水被褒洪德看见,也是该着褒姒现身出世。

    褒洪德遇见褒姒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急急忙忙赶回家中,把遇到褒姒的事情说与母亲。母亲非常高兴,幽王选美,三年没有选到可心的,如果真像儿子说的那样,褒姒是个绝色美女,一定能够得到幽王喜欢,可以放回褒珦。她急迫地说:“不论花费多少钱财,一定把褒姒聘过来。”

    “好,就按母亲说的办!”这母子俩的心思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