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春秋战国演义 > 81战郎城生擒宋万
    长勺之战齐军大败而归,齐桓公觉得太丢面子了,非常愠怒,就对鲍叔牙说:“这次出兵无功而回,这会让诸侯们看不起。”

    鲍叔牙说:“看来我们这次出兵有问题,齐国和鲁国大小差不多,兵力相当,都是千乘之国,打起仗来互有胜负是很正常的。我也在总结,这两场战争,胜负都与主场和客场的条件有关。乾时之战,我们是主场,地理条件我们比鲁国清楚,他们又是远道而来,路途疲惫,所以我们胜利了;长勺之战,鲁国是主,我们是客,败了也不奇怪。”

    桓公说:“道理这样讲可以说得通,但是我心里窝囊,这样败了不甘心。”

    鲍叔牙说:“主公是一定要战胜鲁国,凭实力对比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可以请友好国家助战,兵马的数量上超过鲁国,或许可能打胜。如果主公同意,派人去请宋国出兵,齐宋联合可以取胜。”

    齐桓公同意这个意见,就派人去宋国请兵。宋国自宋庄公时就和鲁国不和,与齐国是同盟。宋庄公去世,儿子子捷继位,称作宋闵公,仍然是与齐国友好。在齐襄公时,宋闵公就时常和齐国共事,曾经出兵协助齐国送卫惠公回国。齐桓公刚刚上台,宋国正准备派使节共叙友好。这次齐国来使请宋国出兵共同进攻鲁国,宋闵公欣然答应,和齐国约定初夏六月(夏历四月,巳月)发兵郎城。

    约定的时间到了,宋国指派南宫长万为主将,猛获为副将;齐国指派鲍叔牙为主将,仲孙湫为副将:分别带领两国的兵马会合在郎城。齐军在郎城东北扎营,宋军在朗城西南扎营。

    鲁庄公亲自带兵来到郎城驻扎,对公子偃说:“鲍叔牙为报长勺之仇而来,其势汹汹。本来齐鲁两国旗鼓相当,宋国又来帮助齐国;南宫长万力大无穷,我国没人和他匹敌。这一仗怎么才能打胜?”

    公子偃说:“待臣出城观察一下他们的具体情况,就会想出战胜他们的办法。”公子偃出城走了一圈,回来说:“他们在城两边驻扎,目的是为了攻城,看来是准备明天白天开战。鲍叔牙大营防守严密,军容整齐,没有空子可钻。南宫长万仗着自己是个大力士,以为无敌,队伍杂乱。我们应尽快主动出击,今夜偷袭宋营,宋军必然败逃。宋国拜走,剩下齐国,他们就没有心思再打,自动撤退。”

    庄公说:“可是你抵挡不了南宫长万。”

    公子偃说:“在我同南宫长万对打时,主公命令弓箭手一齐放箭。

    庄公说:“不行,这样可能会误伤你。”

    公子偃坚持说:“不要怕射到我。只要南宫长万多处中箭,他就会逃跑。只要宋军跑了,我们就胜利了。”

    庄公非常感动。接着又和公子偃研究了具体的战术。

    公子偃弄来一百多张虎皮蒙在马身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打开侧门,带领士兵牵着马悄悄地溜出城来,不声不响地接近宋营。宋兵正在酣然大睡,鲁兵到了近前竟然没有发现。临到近前,公子偃命令点着火把,擂鼓进军。一时战鼓隆隆,火光冲天。宋兵从睡梦中惊醒,看到一队队猛虎咆哮着冲向宋营,顾不上找兵器就连忙逃命。南宫长万是一员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战将,无奈兵车都跑了,一时也控制不住,只好跟着撤退。鲁庄公早已准备好了弓箭手,自己的大弓也带在身边。他领着后队与公子偃合兵一处,紧追宋兵不放。

    宋兵一气逃到一个叫做乘邱的地方,南宫长万停住战车,对猛获说:“你我应该死战一场,否则无法脱身。”

    猛获应声而出,正好遇上公子偃,两人对杀起来。南宫长万挺起长戟冲向鲁侯大军,逢人便刺。鲁庄公看到这种情景,命令自己身边的力士颛孙生说:“听说你力大无比,能不能打过南宫长万?”

    颛孙生立即挺起大戟,直接冲向南宫长万。庄公站在战车上目不转睛地观看颛孙生同南宫长万搏斗。两人打得非常精彩。打了一会,颛孙生手把慢了,看来抵不住长万。庄公命令左右:“把我的‘金仆姑’大弓拿来!”左右马上递上弓箭,庄公张开大弓,瞄准南宫长万,飕的一箭,箭头钉在难宫长万的右肩上,扎到了骨头。

    南宫长万真是好样的,他忍住剧痛,用左手猛劲拔下箭头。长万左手拔箭时,就把下身闪了出来,颛孙生也不含糊,照着南宫长万的左腿就是猛猛的一戟,穿透了大腿,顿时鲜血直流,长万跌落车下。颛孙生立即跳下战车,双手紧紧按住长万,众将一齐把长万擒住。

    猛获看到主将被擒,也不恋战,带兵逃跑。

    鲁庄公看到大获全胜,鸣金收兵。颛孙生押解南宫长万到庄公大营献功。长万肩膀和左腿两处重伤,稳稳地站立在庭前,没有显示出痛苦。庄公十分喜爱南宫长万的英勇和刚强,心中称赞长万是个硬汉,是个英雄。因此不忍心杀他,就以礼相待,命人解开绑绳,安排军医包扎伤口。长万也败得服气,特别佩服庄公的箭法。

    鲍叔牙看到宋国的兵马被打的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南宫长万被俘虏,齐国的军心已经动摇,这仗没法打了,只好率军回国。

    长勺之战大败,郎城之战无功而回,齐桓公受到了很大的教训,他后悔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他明白了,当一个国君,如果自己的主意不行,就不要一意孤行,有好的谋士要听从,有好的助手要使用,用好别人的才能也是成功的正确道路。既然管仲这样有本事,就放手使用。他要办理一下个人的私事。齐桓公派遣大行隰朋到洛阳,向朝廷报告更立新君,并且求娶王姬,得到周庄王的认可,徐侯、蔡侯、卫侯各以自己的庶女陪嫁作为媵妾(小老婆)。庄王安排鲁庄公主婚,王姬经过鲁国到达齐国。齐桓公以王姬为正夫人。由于鲁庄公奉周王之命主婚,对于齐桓公有恩情,齐桓公主动放弃恩怨,两国关系正常化。

    (等啥呢?赶快收藏吧!投票吧!作者需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