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盘点野心勃勃女性政治家 > 正文 99.安乐公主乖张决绝,悍不畏死。……
    第九十九章

    安乐赌赢了。

    寂静大殿之中, 她听到祖母的声音缓缓响起,“不错,胆子很大。”

    帝王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她的祖母也不例外。

    她听到祖母在说话, 但听不出祖母情绪是好还是坏, 只觉得随着祖母声音的响起, 殿内空气似乎变得稀薄, 所有女官大气不敢出, 凝气屏息侍立在左右。

    就连祖母最为心腹之人的上官婉儿,此时都严阵以待,书写诏令的绢帛在她面前的案几铺开,一旁的女官开始研磨,另一个女官双手将紫毫笔呈上, 她接过毫笔, 笔尖蘸在蕴开一层又一层墨汁的砚台里。

    她在等待祖母的降旨。

    安乐呼吸急促起来。

    她从来不是一个会掩饰自己野心的人。

    又或者说, 多年的流放生活让她坚信只有攥在手里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于是她的眼神变得热切, 像是在期待什么似的, 她看向主位高坐的武皇。

    “是裹儿莽撞了。”

    安乐说着言不由衷的谦虚话, 又一次对着武皇拜了一下。

    她喜奢靡,但并不娇气,磕头磕得十分实在,几个头磕下去, 额头便破了皮, 浅浅的红色晕在额周,她的目光却并未被疼痛影响,依旧坚定而认真。

    “无论祖母是杀还是罚, 裹儿绝无怨言。”

    安乐道,“只是天下未定,裹儿祈求祖母给裹儿一个机会,一个让祖母的武周江山更加强大的机会。”

    “武周江山更加强大”

    武皇懒懒抬眉,“好大的口气。”

    “既然你有如此口气,我便随了你的心愿。”

    “吐蕃虎视眈眈,对我武周疆域多有滋扰,你既有凌云之志,不妨往边疆走一遭,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驾驭得了九州天下。”

    上官婉儿笔尖微微一顿。

    没有封赏,更没有承认,而是将安乐郡主赶去边关武皇这是不满意安乐郡主的行为

    但转念一想,似乎又不是。

    安乐郡主开出的条件让武皇无法拒绝,莫说现在站在大殿之中的人是安乐郡主,哪怕是曾经杀了二娘的李隆基站在这儿,开出同样诱人的条件,武皇依旧会毫不犹豫答应他的请求。

    在武皇心里,江山万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子女也好,亲情也罢,不过是拥有权势之后的锦上添花的东西。

    若能有,那是最好不过,若没有,倒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作为华夏史上唯一的女皇,她不会因为所谓的亲情牵绊,便放弃唾手可得的皇帝尊号与武周江山顺利延续下去的诱惑。

    这便是武皇,一个没有任何软肋的掌权者。

    而之所以对安乐没有任何封赏,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安乐的确开出了一个让武皇无法拒绝的条件,但同时她也触碰了武皇的逆鳞,所以武皇不会对她轻拿轻放,反而会让她吃些苦头,知晓某些事情她能做,但要付出代价。

    若将此事轻易揭过,会助长她的骄纵之气。

    上官婉儿心下了然,顺着武皇的话往下写。

    “祖母让我去边疆”

    安乐心头一动,有些意外。

    武皇眼皮微抬,“怎么,你不敢去”

    “为何不敢”

    安乐斩钉截铁,“祖母想让我去,纵然刀山火海我也会去。”

    这是一种变相的承认,若她能交给祖母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她的位置便无可撼动,而她的战功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让她的上位再无阻拦。

    安乐拢袖,对着武皇深深拜下,“神都距边疆千里之遥,裹儿一去,数年不能回转。”

    “祖母保重身体,待裹儿凯旋之后,再与祖母闲话家常。”

    武皇长眉微动,眸中幽深之色慢慢淡去。

    的确是个果决性子。

    乖张决绝,悍不畏死。

    “去吧。”

    武皇道。

    “是。”

    安乐俯身再拜,“裹儿告退。”

    安乐退出大殿。

    偌大宫殿再次恢复安静。

    武皇斜靠在引枕上,似乎在闭目养神。

    袅袅熏香无声而燃,张易之兄弟走上前,轻手轻脚给她揉捏着肩膀。

    一切安静且祥和。

    安乐联合其他公主引起的骚乱似乎对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没有任何影响。

    儿子也好,孙子也罢,他们的死去不足以让她有任何不体面的情绪波动,她只是静静歪在引枕上,似乎在思索事情。

    但她下首的上官婉儿却并没有离去。

    不仅没有离去,她甚至连写好的诏令都不曾收起来,仿佛武皇的话并没有说完,而她在等待一般。

    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武皇抬手掐了下眉心,声音低沉而威严,“让姚崇陪她一道去。”

    上官婉儿攥着毫笔的手指微微一紧。

    果然如此。

    武皇在给安乐郡主铺路。

    是日,安乐辞别父母姐妹。

    长宁哭成泪人。

    李显声音哽咽,话不成句。

    韦香儿虽双目微红,但比这两人好很多,一遍又一遍交代安乐要小心。

    “阿娘,我知道的。”

    安乐抬手揉了揉长宁的发,“阿姐,别哭了,去边疆而已,又不是不回来了。”

    “只是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多与其他姐妹走动,照顾好阿耶与阿娘。”

    “我会的。”

    长宁抽抽搭搭,“裹儿,你,你早点回来。”

    安乐颔首,松开长宁,视线落在轮椅上的武崇训。

    男人伤得很重,下地都很勉强,只能被侍从推着,靠在轮椅上来送他。

    “早去早回。”

    察觉她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武崇训笑了笑,“我在家里等你。”

    安乐婉儿,俯身抱了下武崇训。

    男人温热气息落在她耳侧,他的吻也随之而来,安乐笑了一下,也亲了亲他脸颊。

    立在一旁的武延秀面上有些不自然,视线错开,目光看向另一侧。

    安乐松开武崇训,翻身上马。

    武周的旌旗扬在烈烈风里,她挥手与众人告别,而后调转马头,直奔边疆而去。

    与她一同去边疆的人还有武延秀。

    当年吐蕃上书和亲,祖母千挑万选,挑中模样性格皆上乘的武延秀,可惜吐蕃想要的是李唐宗室,而不是武家的人,武延秀刚到吐蕃,便被吐蕃的人扣了下来,这一扣,便是七年之久。

    七年的时间,足够让武延秀对吐蕃的风土人情乃至地形烂熟于心,虽不会排兵布阵,但可以做一个吐蕃通,不至于让她到了边疆之后被边将糊弄敷衍。

    而他对吐蕃的了解,也可以让边将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只是唯一让她意外的是祖母竟将姚崇一起派了过来。

    姚崇是丞相,因得罪张易之兄弟而闲赋在家,虽有丞相名头,但已不再掌权,此时被祖母一同派过来,其目的再明显不过让姚崇与她绑在一起。

    若能大胜吐蕃,姚崇便是未来天子的肱骨之臣。

    若不能,有着同生共死的情意,姚崇未来的待遇也不会差。

    当然,前提是她能拿到那个位置。

    祖母似乎笃定姚崇会对她死心塌地。

    她私下与姚崇打赌的事情,祖母一清二楚。

    但当时的姚崇并没有应下她的赌约,而是以一种看飞蛾扑火的目光看着她,他觉得她注定失败,觉得九州万里不会再迎来一位女皇,所以对她的威胁也好,赌约也罢,他都是一笑了之。

    可现在完全不同。

    当天幕挑明安史之乱乃至天街踏尽公卿骨后,一切为之改变。

    姚崇再怎样一身傲骨,再怎样不会在意自己自己的生死荣辱,但他不会不在乎自己的后人,不会在乎数年后的九州百姓,他不会眼睁睁看着惨剧一幕幕在九州大地上演,更不会对数年之后的人间惨剧无动于衷,所以他承认她的赌约,承认她有一争天下的资格。

    安乐挑眉,看向哒哒骑马向自己而来的姚崇,“姚相,我赌赢了。”

    “愿赌服输。”

    姚崇长叹一声,拱手见礼,“郡主,余生请多指教。”

    是日,安乐携姚崇武延秀奔赴边疆。

    是日,武周吐蕃再次开战,历史为之改写。

    而李唐江山,也在黄巢起义之后彻底灭亡。

    这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王朝,彻底走向终结。

    当然,死于唐隆政变的安乐公主不会看到这一切。

    这位华夏上下五千年离皇太女位置最近的公主,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女皇的安乐公主,终其一生止步于公主之位,带着无限怨恨与不甘离开人世。

    “怨恨不甘”

    安乐展眉一笑,不置可否。

    不,她不会止步公主之位,她会如祖母一样登基为帝,位尊九五

    安乐完全放权。

    她太清楚外行指挥内行的结果是什么,她不是来拖边疆后腿的,她是来解决边将们解决不了的军费地形乃至盔甲兵器问题的。

    将士们的战斗力从来不弱,对战吐蕃不落下风,只是这些年朝野动荡,边疆也为之不安,这才让吐蕃趁虚而入,攻下武周大片领土。

    但现在完全不同,如今的朝堂之上肃之一清,而她的到来更是武皇意志的一种传递不惜一切不计代价也要啃下这个威胁武周统治的硬骨头。

    粮草源源不断。

    军费空前充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是役,武周大胜。

    是日,安乐得胜还朝。

    是日,武皇垂垂老矣。

    “裹儿回来了”

    武皇在张氏兄弟的搀扶下缓缓坐起身,安乐上前,她握住安乐的手,被岁月侵蚀的眉眼已不复旧日凌厉,但眉宇间的天子风华依旧叫人不敢轻视。

    她上下打量着自边关而归的安乐,轻轻笑了起来,“恩,瘦了些,也结实了些。”

    “你做得很好。”

    她拍拍安乐的手,声音难得带了几分赞许,“不堕我武周女子之威名。”

    “姚崇此人有大才,可为相。”

    “宋璟虽傲,但必不可少。”

    “崔玄暐且防且用,不可交付心事。”

    武皇的声音越来越轻,“今日之天下,仍是我武周主沉浮。”

    是日,武皇崩,皇太子李显于武皇灵柩前继位登基,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庙号周太祖。

    是日,天子李显封幼女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掌禁卫,听朝政,其余公主开府治事,位同亲王。

    是日,华夏大地迎来新篇章,这个由武皇开创的女子主政的时代彻底延续下去,女人们隆重登场,书写一篇又一篇的盛世篇章。

    无论是安乐公主,还是韦后,又或者是李显,她们一家人都不是被扭曲妖魔化的漂亮草包,而是野心勃勃但运气着实差了点的倒霉蛋。

    对了,这里说个小插曲,历史上的几大真爱,九五c,宋真宗刘娥,是几乎没什么争议的帝后真爱,u主觉得几大真爱立可以加一个李显韦后。

    同生死,共患难,你儿子没了,我在有其他儿子的情况下依旧排除万难立你的女儿为储君。

    李显掌权之后给韦后的待遇几乎是封建时代皇后最好的待遇,没有之一。

    韦后的爷爷被追封追封魏国公,扬州都督。

    父亲被追封酆王,益州大都督,雍州牧和太师。需要注意的是雍州牧一般是皇子才会有的封号。

    母亲被追封酆王妃,四个弟弟全是正三品郡王,四个妹妹两个县主,两个国公夫人,两个妹夫一个是国公,一个是将军

    叔伯皆国公,堂兄弟们也全是国公,侄子什么的全部尚公主,就连族人远房甚至外甥啥的不是郡公就是郎将

    五王六国公,郡公将军无数,这个待遇可以说一句李显掌权,韦后家人鸡犬升天。

    再加上有儿子的情况下也要立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为储君,u主觉得吹一句真爱不过分。

    好啦,这就是我们这期的内容了。

    如果喜欢我的视频,就请一键三连,宝宝们的支持对我来讲真的很重要

    最后不卖关子,咱们直接开整下一期视频。

    视频已经做好,宝宝们点击下一个就能看到

    北宋,天圣二年十一月。

    小宫人屏气凝神,双手奉上龙袍。

    刘娥手指轻抚着龙袍上的精致绣纹,笑眯眯问一旁仍是一脸好脾气的圣人赵祯,“祯儿,此衣如何”

    “可与阿娘相配”

    赵祯身后侍从脸色大变。

    但赵祯脸色却没什么大变化。

    看看被小宫人奉上的龙袍,再看看似乎只在欣赏龙袍的刘娥,踌躇片刻,温和答道,“与阿娘很配。”

    虽有些僭越,但阿娘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生下他,又殚心竭力为他治国理政,他作为阿娘的儿子,让阿娘穿一穿龙袍也没什么。

    “不过是件衣服罢了。”

    没有犹豫太久,赵祯走上前,拿起龙袍在刘娥身上比划着,“阿娘若是喜欢,闲来无事穿一穿也无妨。”

    但下一刻,天边有惊雷炸响

    狸猫换太子的女反派,铡美案里的恶毒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身上到底被泼了多少脏水

    有一说一,这些事情只有宋仁宗赵祯不是她亲生的是真的,剩下的事情完全是无稽之谈

    他不是阿娘亲生的

    这怎么可能

    赵祯身体剧烈一抖,手里的拿着的龙袍落在地上。

    刘娥眼皮狠狠一跳,抬眸瞧了一眼如遭雷劈的赵祯。

    戍卫在殿外的卫士们一阵骚动,“神迹,是神迹”

    “闭嘴这种荒诞之语怎么可能是神迹”

    “官家怎么可能不是娘娘所生”

    赵祯终于回神,声音结结巴巴,“阿、阿娘,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您不是我亲娘”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