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正文 82. 秦国篇 帝国背影。
    虽然我们都说, 秦始皇靠秦国的铁骑一统六合,秦军是当之无愧的虎狼之师。秦始皇对秦军也非常满意,生前凡是出行在外, 必使秦军军阵在前开路护行, 彰显帝王威严。

    难怪凡是看了秦始皇出行的都被激起了英雄本色呢。

    大丈夫当如是啊。

    始皇帝

    他明明是为了彰显威仪, 震慑六国余孽,怎么好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但三个千古一帝,就咱政哥麾下没有个正儿八经的八大名将,这是真的合理的吗

    哦, 原来是被某气运之猪给匀走了一个啊,那就不奇怪了。

    始皇帝无语沉默。

    甚至想穿过时空场合去狠狠摇晃汉朝的那个汉武帝。

    表示, 你祖宗灭了他秦国就算了,你怎么能不讲武德运气爆表把他的名将给抢了呢。

    不过也有可能是咱大秦命数太短了, 名将们来不及发挥啊。事实上, 秦朝虽然军神级别的没有,但一不缺抵御外敌的边境守护神, 二不缺力挽狂澜,救山河于水火之中的护国将军, 咱政哥麾下, 主打的就是一个够用就行,对非酋要求不要太高嘛。

    ssr没有, sr还是很多的嘛。

    最为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被誉为“华夏第一勇士”,戍守上郡十余年的秦国名将蒙恬啦。

    始皇帝表示,没错没错,这才是正确的介绍打开方式。

    原来天幕你还是有正经的时候啊。

    那他就勉强原谅你内涵他倒霉加秦国命数短的罪过吧。

    只是他秦朝时间门短,二世而亡罢了。

    跟他秦国的国祚比起来, 在座的诸位都是弟弟。

    不是说那个什么盛世大唐只有两百多年吗他秦国可远不止于此。

    蒙恬的战功足以彪炳史册,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命令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北方,北击匈奴。蒙恬一鼓作气,收复河南之地,并联通秦赵燕三国长城,沿长城设塞,有力遏制匈奴的南进。

    没错,又是疑似被李牧打跑了的头曼单于又被蒙恬打跑了。

    这是中国史册上第一次记录匈奴单于的名字。

    而蒙恬所设立的边塞,直到汉武帝之时才重新收复并修缮。

    提起抵抗匈奴,蒙恬绝对是绕不开的那一位。

    始皇帝有点不明白。

    你说他后面那个什么汉朝,连蒙恬砍瓜切菜的匈奴都打不过,怎么会能灭了他的大秦还国祚如此之长

    尤其是那个什么汉武帝,不都是开国皇帝的曾孙了吗

    怎么成功传到那一代的呀。

    始皇帝有点弄不明白。

    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蒙恬如此神勇,却还是榜上无名啊。

    除此之外,咱蒙恬还是个平平无奇的发明小能手,据说为了方便书写,蒙恬改良过毛笔,是当之无愧的“笔祖”。

    始皇帝表示,真是好一个“笔祖”。

    他大秦的将士,就是如此多才多艺。

    之前不还听说蒙恬对乐器改造也颇有一手嘛。

    当真是便宜了边境那些不通音律的守卒们了。

    蒙恬是秦名将蒙骜之孙,出身将门世家。除他之外,秦国还有一位名将也出身将门世家,那便是王离。

    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王翦,他父亲是不遑多让的王贲。而他本人,也确实是为能将,一直带领秦国精兵戍边备胡。

    可惜,秦朝名将大多要面临两个坎,一个是秦二世,一个是对面超神状态的项羽。

    毕竟项羽虽然不是八大ssr之一,却也不遑多让,也是一个被身份所限的武庙候选人。

    蒙恬栽在第一道坎里,而王离,则跟剩下几位一样,一起栽进项羽这个天坑里。

    蒙毅

    他们蒙家的待遇有点过于独一档了吧。

    但他倒宁可自己兄长死于沙场之上,那才是一个武将应有的宿命。

    没想到在陛下手下,还有赵高那般睚眦必报的阴损小人。

    要不是陛下赦免,他赵高早就被自己处以死刑了,竟然还不思报秦以效忠陛下,反而将他大秦搞得如此乌烟瘴气,这是可恨。

    至于这个项羽

    那就不是他这个文官可以搞定的了。

    不过想来那个叫“汉”的朝代建立者是个叫刘邦的人,项羽的下场恐怕不会太理想。

    巨鹿之战,成就了项羽这半个成语大师的名号,破釜沉舟,做壁上观,也使项羽从此崛起,成为威风凌凌的诸侯国联军统帅。却也敲响了秦帝国的丧钟,王离所率军队全军覆没。

    秦将苏角被杀,涉间门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而王离,也兵败被俘,随后被杀。

    不久后,被士气正盛的楚军追至安阳围困的章邯投降,从此秦帝国日落西山。

    始皇帝面色沉如水,但咸阳城中一些角落却欢欣鼓舞起来。

    瞧,他秦国没多少年可以蹦跶了。

    亡秦者,必楚也说的果真是没错

    章邯,是秦国最后一位名将,俗称,名将守门员。意思是说,赢了章邯,才能做赫赫有名的名将。

    章邯一生只有两次惨败,一次败给项羽,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断送秦朝国运。

    一次败给兵仙韩信,成就一方难以复制的蜀中神话,却阴差阳错复活了秦制,秦制摇身一变改换了名字,却从未变过内核,从此两千多年,框架仍在。

    秦虽二世而亡,秦制却得千年永生。

    只能说,章邯,一个神话背后的男人。

    正积极调动骊山徒打咸阳保卫战的章邯听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

    什么神话背后的男人,是说他成就了人家的神话是吗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壮士,他还是比较想自己成为一个神话。

    始皇帝却微微一怔。

    秦制千年永生么。

    这虽然跟他想象中的秦制千年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天差地别吧,但听了这么多炸裂的消息,始皇帝竟然甚至察觉出了一丝宽慰。

    这至少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虽然六国余孽反秦的初衷搞不好是为了恢复六国荣光,但很可惜,他们终究还是失望了。

    就算秦朝亡了,六国也别想复活。

    但那个搞了他江山的汉朝是怎么做到的啊,怎么就让那些六国人突然接受了呢

    章邯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场战争,那便是戏水之战。起因是陈胜吴广那一声响彻千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

    这个完全没被秦二世放在眼里的偏小政权却愈演愈烈,几成燎原之势。

    而陈胜麾下,有一员曾在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门下做过门客的周文,他熟悉兵法,并曾跟项燕上过战场。秦二世元年,在他的带领下,张楚联军竟然连克洛阳,新安和渑池,一举攻破了函谷关。

    这下别说是始皇帝了,历代秦君就算知道自家这个政权一统天下之后二世而亡,听到这种消息,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那可是函谷关没被灭国的六个国家联合攻秦,数百年来,函谷关可从未有失啊。

    这才什么时候

    元年你小子登基不到一年就让人打到家门口里面来了啊

    函谷关一入,他关中平原可谓是一马平川,再无险阻可守啊。

    而六国国君也炸了。

    那可是函谷关。

    竟然真的有人能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代秦军重兵戍守函谷关,无论被逼至如何险地,函谷关从未动过分毫,可以说,函谷关的坚守是秦国一统六国的一大宝贵助力,也是秦国历代君王心血的结晶。

    周文攻破函谷关,举世皆惊,是秦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

    秦朝自己也慌了,于是本就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加上士气涣散的秦军,周文率军一举打到了咸阳城郊外,位于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

    而这个时候,章邯正是负责给秦始皇烧兵马俑的少府,正在负责秦始皇陵的收尾工作。听到如此令人震撼的消息,看着负责工作的骊山徒们,章邯灵机一动。

    历代秦君发现自己刚刚可能是气早了,此刻竟然离奇地平静了下来。

    什么函谷关这都不是事,一路给人打到咸阳来了。

    算了,之前不还说咸阳给人烧了,付之一炬了嘛。他们要自己学会淡定才是。

    先管好自己这段时间门的破事吧,先让秦国成功一统天下,至于之后的事,他们便是鞭长莫及了。

    在禀告秦二世之后,章邯得到了李斯的全力支持,率骊山徒迎击周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咸阳首都保卫战。章邯于戏水大败周文军队。这场战争的意义是深远的,张楚政权由盛转衰,而秦军也迅速反应过来,找回了自己的战斗力。

    章邯一战成名,成为秦国大将,是秦国最新鲜出炉保护神。

    就是保质期短了点,问题不大。

    始皇帝

    保质期短了那叫一点吗这也太短了吧。

    这问题还不大

    不过秦朝会如此轻而易举的被攻进咸阳,除了秦二世本人的骚操作之外,秦始皇自己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责任。

    在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普通帝王,他没有选择固守关中,反而看到了周遭各族对秦帝国渐渐成型的包围态势,甚至秦朝如果想要发展,必须突破这一层包围圈。

    于是秦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五十万大军南抵百越,关中反而空虚。

    但政哥自己意识不到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他的凶名在外,六国人最多只能是蠢蠢欲动一下而已。咱政哥步子又是一贯的大,现实跟不上您的眼光啊政哥

    他骤然崩逝,顿时被钻了空子,再加上最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秦二世一番作为,关中大乱。

    北方军队倒是顺利会和了,可惜,因为楚在秦国南边,所以南国军队彻底与中央断了联系,最后封闭边疆自己独立了,是为南越王国。

    始皇帝如何不知道秦重军在外,可他自信自己可以压住国内这些魑魅魍魉。

    再说了,他早就把继承人给送到北边去了啊,到时候蒙恬安顿好边疆,自可随扶苏一同南下登基,关中如何不安

    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太子,他还是立个太子吧。

    虽说扶苏或许不知道拯救一下可不可以护佑秦国百年,但至少不要第一年就被打到咸阳城他的陵墓之侧吧,太丢脸了。

    这不是妥妥的给六国看笑话嘛。

    章邯不可谓不神勇,他两个月便消灭张楚主力军,收复三川,这个只存在了六个月的张楚政权宣告破产。秦国得以喘息。

    但章邯最擅长的,是秦将们素来最拿手的好戏,即示敌以弱麻痹对手,一举攻破。

    白起的长平之战,王翦的淮北之战皆是如此。

    周文败于此计,而项羽的叔父项梁也惨败于此计。

    定陶之战,项梁兵败身死。

    这是章邯最后的荣光。

    正听得激动人心的秦国国君们

    这就最后的荣光了

    这才几个月

    难怪说章邯的保质期短呢。

    始皇帝倒是有点心理准备。

    毕竟总共才十四年,不抓紧点他大秦快败不完了。

    巨鹿之战,章邯败于项羽之手,但他虽败犹荣。至少坚持了数月之久,让刘邦先行进入咸阳,摘了项羽的桃子。

    且巨鹿之战会如此惨败,跟他背后少了个处处支援的李斯不无关联,毕竟后勤跟不上,家里一团乱,很影响士气的。

    章邯则表示,败就是败了,可万没有什么虽败犹荣的说法。

    已经称帝的刘邦则表示,这天幕简直是污蔑

    谁摘桃子了

    乃公三尺剑自己打进去的。

    那秦国主力要打项羽关他何事

    他这一路也不好打啊。

    史记记载,章邯与项羽会与洹水南殷墟之上。

    这就正是前面提到的河南安阳的殷墟。

    殷墟跨过漫漫岁月,见证了这山河日下的帝国背影。

    而项羽如白起曾经做过的一般,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关中震动。

    正如杀遍六国的秦国成为六国遗民的心头之恨一般,从此,项羽再也得不到关中民心,也许他的失败,正是在于他也并没有听到那黄土之下,那些寻常百姓的哀鸣吧。

    更倒霉的在于,他的对手,并不是跟他一样的政治小白,他的失败,似乎已在其巅峰之时,便可以一窥了。

    寻常百姓的哀鸣

    是说那些普通的黔首们吗

    莫说是项羽,他们自己,又可曾看到过那些为亘古帝业埋首于黄土堆中的那累累尸骨呢

    天幕竟然对黔首的力量如此肯定

    究竟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愚昧平凡的黔首缘何能得天幕如此青眼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