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带着爹妈穿七零 > 正文 131. 扬名(修 以后大家都知道你是苏月的父……
    “近日, 我国代表队远赴国,参加第十九届国际奥赛,获得4金2银1铜的好成绩”

    苏家餐厅, 温老太太、苗花、韩全三人饭都不吃了,一个个就差贴在电视机上,看着电视机里的主持人播送新闻。

    “哎呀我看到月月了”苗花惊呼。

    温老太太着急“哪儿呢哪儿呢”

    苗花指给她看“中间那个哎, 记者问月月了,问月月了”

    在她后面的韩全可急死了, 伸着脖子往电视里瞅。

    苏长河和马惠兰也没好哪儿去,他俩虽然还坐在凳子上,实际上也挺焦急,前世今生两辈子, 自家闺女第一回上电视, 还是央视,他们也觉得新奇啊。

    苏长河放下饭碗,拖着凳子挪到电视机前,招呼几人“都坐下看,坐下一起看”都蹲在电视机前, 看电视还是看人哪

    央视记者当天问了苏月他们好些问题, 但实际上这条新闻也只有几分钟,这其中提到苏月的有两条, 一个介绍她“苏月同学更是拿到本届国际奥赛物理、化学双金牌,打破了化学学科历史纪录, 取得了化学学科满分的好成绩”

    苏家众人将声音调大, 竖起耳朵,眼睛盯着电视眨也不眨,听着记者夸苏月, 俱都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

    温老太太将苏月搂在怀里,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好,好”

    韩全听到记者说苏月的化学排名第一,超过了所有的外国学生,激动地一手攥拳,重重地砸在另一手掌心。

    另一条就是记者提问苏月关于捐献那一百万的事,温老太太他们三个之前还不知道有这码事,听到这里,那叫一个惊讶,齐刷刷看向苏长河。

    苏长河正嘚瑟呢,他闺女上个电视,也不忘提他跟蕙兰,见众人看他,疑惑问“看我干吗”

    当然是看你真有魄力,在这个万元户都少见的时代,一百万美金说捐就捐。

    “这可不关我的事,这都是月月的意思。”苏长河也没瞎说,虽然他们捐的不是钱,但那专利也是月月要上交给国家的。

    “我最多是没拦着再说我需要拦着吗”苏长河很自信,“我又不是养不起媳妇闺女哦,媳妇,我可不是故意不跟你商量,这不是人在国外嘛。”

    苏长河伸手作揖,一副和马蕙兰道歉的姿态,马蕙兰拍开他的手“别作怪了,你闺女的新闻快放完了”

    这事回来老苏就跟她说过,事实上,这又不是第一次闺女上交,之前那个什么薄膜材料还有电动车,不也给国家了

    闺女什么想法,她也知道,闺女就是觉得这些东西本来也不算她的智力成果,她只是站在后世人的肩膀上做出来的,交给国家才是最应该的。

    而且说实话,国家也没亏待她闺女,那个薄膜材料每年按利润的1给她闺女分红,光是去年的分红,都快能买下这半座四合院了

    温老太太笃定地说“咱们月月以后是有大福分的”

    老太太以前整天横眉冷对,面相显得有点刻薄,看着很不好接近,自从搬到这里,有事干,有人陪,天天乐呵呵的,颇有点慈眉善目的样子。

    此时,她垂眸,温柔地抚摸着苏月的头发,真有点菩萨保佑你的意思。

    苗花不会说这些,她表达疼爱就一个方法“月月,明天婶子给你做豌豆黄好不好”

    而一副硬汉模样的韩全也崩了人设,他看着苏月的眼神都柔得能滴出水来。

    几分钟的新闻很快放完,几人还有些意犹未尽,埋怨道“哎呀这新闻要是能存下来重放就好了。”

    这样就能多看几遍了,一遍哪够啊,都没听清记者的话。

    “那不就是录像机”苏月嘟囔了一句,谁知温老太太懊恼道“对啊,早知道提前租一台录像机”

    苏月想想那重播重播再重播的场景,只能说得亏没租,看一遍两遍是骄傲,看一百遍就是尴尬了。

    大家重新坐回饭桌,一边吃,一边讨论。

    苏月忽然道“现在肯定很多人都认识我了”

    “是啊,你这是一朝成名天下知”苏长河觉得好笑,没看出来他闺女还挺自恋,他正要开口揶揄,却听他闺女对他道“爸,以后大家都知道你是苏月的父亲,下次要是再有人害你,我就去找报纸、找电视台、找严部长”

    苏长河看着闺女认真的神色,差点当场落泪,原来他闺女还记着当初他被陷害抓到派出所的事。

    他睁着眼,努力将眼泪忍了下去,等晚上回房间,面对媳妇,终于忍不住掉眼泪“呜呜闺女是为了我,闺女都是为了我才这么努力”

    马蕙兰任由他靠在肩膀上,摸着他的狗头“是是是,都是为了你”

    “呜呜呜咱闺女咋这么好咱闺女真是小天使,你还记得吗她一个多月,我抱她,她都不哭”

    马蕙兰那是她吃饱喝足睡觉了,你也不瞅瞅你几点抱她

    “还有她刚学会说话,第一个叫的就是爸爸,我就知道,她最喜欢我”

    马蕙兰那是我教的,要不然她夜里醒了,谁去喂奶换尿布

    苏长河还在呜呜呜“我闺女太好了,太好了我决定了,我要留我闺女一辈子,不嫁嗷”

    马蕙兰一把把他推开“睡觉越扯越远”

    央视的新闻,看到的可不止苏家这些人,苏长河早就把能通知到的人都通知了。

    盛世院子,早前苏长河“考察”回来,给家里带了一台电视机,给盛世这边和厂里也各带了一台,他始终认为劳逸结合,下班之后,员工们也该有个放松娱乐的渠道,看电视还能多接触接触新闻。

    这不,每天到点,盛世的活动室就打开了电视,现在的电视节目少,大家都习惯看央视,“我国代表队获奖”这条新闻播的时候,大家就注意到了,这不是厂长说的那个

    刘大海站在二楼,扯着嗓子喊“马大娘马大娘放了,放了,月月上电视啦”

    马老太太一下子就从食堂冲了出来,比大小伙子腿脚还麻溜儿,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活动室。

    在她后面,其他几个老太太,晚一步收到消息的白红梅以及其他人,全都跑了过来。

    白红梅气喘吁吁,站到婆婆身后“是小丫不电视上都说啥了”

    马老太太不耐烦她打扰,说“别吵吵,竖起耳朵听”

    活动室里满是人,却奇异地保持安静,直到说到苏月卖了一个什么东西卖了一百万,还全部捐给了国家,屋里才传出整齐的倒抽凉气的声音。

    直到电视里下一条新闻都播完了,大家才缓过神来。

    白红梅像是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一、一、一百万”

    陈菊芬也惊呼“妈耶,小丫挣了一百万还全都捐了”

    马老太太心里一抽一抽的疼,一百万啊,那是一百万啊,可给她心疼坏了

    老太太可不知道美金和人民币还不是一比一,要是兑换成人民币,还是两百多万。

    她脑子就全是“一个人一年花多少,小丫家有多少人,一年一共花多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一百万够小丫家花八辈子了

    哎呦这败家丫头啊

    老太太心疼,但面上还绷得住,尤其是面对大家敬佩的目光,她只能安慰自己,算了,捐就捐了,好歹是捐给国家,小丫这孩子有本事,今天能赚一个一百万,改明儿就能赚两个一百万

    老太太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她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呀

    比起盛世这边,大家只有一个集体电视,部队大院这边可就好多了,能住进这个大院的,那是什么条件基本上家家都有个电视。

    他们也习惯了看报纸看新闻,更何况,大院里有个姚稷,在姚老爷子的宣传嘚瑟下,谁不知道姚稷去国为国家比赛,还得了金牌回来

    姚老爷子一知道小孙子他们的新闻今晚上在电视上播,早早地,就给三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孙女,全打了电话,就下了一个指示你们儿子侄子弟弟上电视了,务必观看

    除此以外,大院里的人也没少通知。

    老实说,姚家小孙子在大院里也是个例外,他们这是哪儿部队大院,放在以前来说,那就是武将的地方。

    武将家里出了个天才,能不让人意外吗

    以前还好,有人羡慕,也有人寻思我们家孩子虽然没你家孩子聪明,但能打呀,说不定我们家孩子以后进了部队发光发亮。

    现在羡慕的人就多了,别管自家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人家姚稷这才多大,十一二岁,都为国争光了

    啧越想越气

    大院里的孩子无语,就无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相较之下,雷鸣他们几人已经习惯了,人怎么能跟神比呢是吧

    那姚稷和苏月根本就不是人

    尤其是那个苏月,人家拿一个金牌就算了,她拿两个

    还破什么世界纪录

    这么能,哪天上天了,他们也不惊讶

    雷鸣他们以及大院里的一些在三中上学的学生此时还不知道,他们可不止受到这一次打击。

    梁校长也看到了新闻,他不光看了电视新闻,还特地买了报纸,一拿到手,就仔细看了一遍。

    “好,好,好”梁校长激动,要不是身为知识分子的那点矜持,他差点在大街上抓住人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是我们三中的学生啊”

    回到家里,梁校长才仰天大笑,笑得梁老太太都奇怪,梁校长抓着她的胳膊“我高兴啊高兴啊我给他们打电话”

    苏月和姚稷先后收到了电话“演讲”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