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 正文 47. 学习小组 要变天了。 无数看到……
    要变天了。

    无数看到报纸的人, 第一反应都是这个。

    但他们也都能迅速意识到这是好的变化,也因此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读过书, 却因为大运动被迫中断学业的人。

    驻地家属院里有不少这样的人。

    消息自邢晓红口中传开,经过一个中午的发酵, 下午程蔓到妇联上班,就看到很多军嫂堵在主任办公室里, 询问恢复高考的事。

    虽然报纸人人都能订,但一份报纸五毛钱, 订一个月要一块五,大院里很少有家庭会订购。

    程蔓和陆平洲也没有订报纸, 但原因不是舍不得钱,而是两人在单位都有报纸可看。

    部队不用说,他们需要随时了解政策,虽然很多政策都会有文件下来, 但通过报纸能获得很多补充信息。

    妇联订购报纸也有这方面原因, 此外她们很多工作要紧跟时事,所以早晚报订得非常齐全。

    程蔓入职后, 想到后世很多公共场合会放一个书报架,里面塞一些报纸或者杂志供顾客翻看。

    就跟吴舜玉提建议, 说她们在妇联的会议室里摆一张架子, 放一些可以对外传阅的文件或者新近日期的报纸, 供军嫂们借阅。

    通常在她们看过学习过后,这些文件和报纸会被塞进柜子里, 攒够数量统一销毁,这么做能废物再利用。另外军嫂们借阅最近日期的报纸,能够相对及时地了解最新政策。

    最后这么做, 也能方便那些想认字学习,却又无书可看的军嫂们。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借阅点成立后,除了开大会,基本没人来这里借文件和报纸。

    话说回来,因为家里和单位都没有订阅报纸,所以很多军嫂都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不能辨别事情真实性。

    直到有军嫂想到妇联有报纸,且消息源头是邢晓红,这些对高考有想法的军嫂才找过来,希望能从吴舜玉口中得到更确切的消息。

    但吴舜玉也没有收到更确切的消息,这事她也是从邢晓红口中听说的,只是她比其他军嫂多看了一份报纸,知道恢复高考的事等于是确定了。

    所以军嫂们找过来后,吴舜玉翻出报纸,给大家读了遍报道内容,再将报纸递给大家互相传阅。

    看到实实在在的报道,大家不再彷徨混乱,喜悦渐渐涌上心头,性格内敛只微微翘起唇,性格外向的声音都比平时高几分,还有等这一天很久的军嫂,激动得泣不成声。

    程蔓站在办公室外面看着,心里感慨万千。

    十年,多少人的青春啊

    好在她们终究是幸运的,等到了恢复高考,人生还有扬帆的机会。

    军嫂们散去后,吴舜玉叫程蔓和邢晓红到她办公室开会。

    两人刚在沙发上坐下,就听吴舜玉开门见山道“恢复高考的通知你们都看到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邢晓红不太明白吴舜玉的意思,疑惑问“什么想法”

    吴舜玉抬头,在程蔓和邢晓红脸上扫过去,直接问道“你们想不想参加”

    “我都三十多了,读书学的那些知识全还了回去,考也考不上吧。”邢晓红摇头,视线看到程蔓,想起来问,“小程你毕业几年了”

    程蔓回答说“四年。”

    吴舜玉和邢晓红都看向她,她坦然道“我会参加高考。”

    是会,不是想,也不是计划或者打算。

    意识到其中差别,吴舜玉微微一怔,然后问道“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你是打算辞职在家备考,还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学习时间上,两者对程蔓来说差别不大。

    本身她的基础就比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人强,又提前复习了一年,最后一个月学习时间多或少并不影响什么。

    如果她的目标还是首都两所高校,她可能会辞职备考,但她没想过离开临江,而以她的水平,高考只要不发挥失常,基本稳上临江大学。

    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更倾向于站好最后一班岗,毕竟从单位参加高考,大学期间她可以继续领工资。

    到妇联前吴舜玉跟她说好了,起薪二十七块五,一年涨五毛,所以她现在月工资是二十八。

    也就是说,大学期间她什么活都不用干,一个月就能白拿二十八。

    而辞职以后再参加高考,上大学就只能拿补贴,具体多少钱程蔓不清楚,但肯定不超过二十块。

    二十跟二十八,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程蔓挺胸抬背,毫不犹豫道“我愿意站好最后一班岗”

    见她态度坚定,吴舜玉面带笑容道“好”

    邢晓红则并不意外程蔓的选择,高考多难啊,辞职高考万一没考上,那不是等于鸡飞蛋打还是边上班边准备考试比较靠谱,考上了自然欢喜,没考上也不影响工作。

    邢晓红赞赏地看了程蔓一眼,又问“吴主任,您叫我们进来就为了确定这事”

    “不,我叫你们过来是想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吴舜玉否认后说道,“但在此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对于军嫂参加高考这件事,你们认为我们单位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虽然邢晓红不打算参加高考,但这不影响她对高考的态度,疑惑问“这不是好事吗”

    吴舜玉没回答,只移动视线看向程蔓。

    程蔓思索了下说“参加高考对军嫂本人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对军人而言可能意味着变故,会影响家庭稳定性,吴主任是担心这一点吧”

    邢晓红不是很理解“女人提升自己算什么变故又怎么会影响家庭稳定”

    “首先,我们大院里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不管有没有上班,回家还要做家务,照顾丈夫孩子。但离高考就剩一个多月,时间紧迫,如果要参加高考,这些军嫂肯定会疏忽对家庭的照顾,丈夫支持还好说,不支持的可能会引起很多争吵。”

    程蔓分析道“另外就像吴主任刚才问我,是想辞职备考,还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我选择了后者,但肯定有军嫂觉得时间紧张,选择前者,辞职就意味着少一份收入,这对家庭来说影响很大。”

    邢晓红之前想得不深,这会听完程蔓的回答,一琢磨觉得还真是这样,附和着点头。

    程蔓则继续说道“其次,虽然临江学校不少,但十年没有高考,考生只会更多,肯定会发生成绩够报学校,但学校在其他城市,甚至是外省的情况。咱们家属院里的军嫂大部分都有孩子,如果她们要去外地读书,孩子谁带是问题,一去三四年,还会不会回来也是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变成争吵的导火索。”

    邢晓红继续附和“确实都是问题。”

    程蔓却没有顺着她的附和往下说,而是话音一转道“是问题,但也未必会成为问题。”

    邢晓红问“什么意思”

    吴舜玉也打起精神看向程蔓。

    “妻子忙于学习照顾不了孩子,男人可以接过这个工作,他们又不是断手断脚,平时不干活就算了,重要时候帮妻子分担一下很难吗”

    问完不等两人回答,程蔓继续说“另外大院里那么多军嫂,肯定不是全部都要参加高考,工作简单的可以找人帮忙代班一个月,工作难只能辞职备考的,也能想办法节流,只要夫妻往一处使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去外地读书也是,夫妻感情好,三四年的分别也不算什么,再说大学有寒暑假,又不是一年到头都回不来,男人没到随军级别能忍受夫妻两地分居,怎么现在媳妇要上学,就不行了”

    最后,程蔓总结道“所以我认为,只要男人心胸开阔,愿意支持妻子上进,夫妻齐心协力,以上问题都可以不是问题。反之男人心胸狭隘,不愿意妻子上进,不停拖后腿,就算没有问题也会发生矛盾。”

    “没错。”

    邢晓红附和完,脸色一阵热意。

    她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墙头草,前面程蔓那么说,她想想觉得有道理,现在程蔓这么说,她琢磨了下还是觉得有道理。

    吴舜玉则思索着问“所以你的态度是”

    程蔓坦然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支持想参加高考的军嫂,我们是妇女联合会,我们的职责是捍卫妇女权益,帮助妇女同志进步。”

    吴舜玉没有发表意见,只提醒道“但我们是军嫂,我们还有一层任务是维护驻地军人家庭安稳。”

    程蔓据理力争“但家庭安稳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不可能全由军嫂让步付出,军嫂应该是树,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缠绕大树的藤蔓,成为男人的附庸。”

    吴舜玉陷入沉思。

    良久,她开口说道“你们认为,我们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支持”

    从程蔓开口,邢晓红就成了旁听者,这会也没什么主意,呃了声迟疑问“要不我们组织一场会议,正式通知院里的军嫂们高考恢复了,然后您发表讲话,勉励一下大家”

    这是老套路,不出错,但也不特别。

    吴舜玉嗯了声,又看向程蔓。

    这个程蔓还真有点想法,但这想法不算她的,而是从以前看过的年代文里学来的。

    “我觉得邢姐的想法很好。”肯定完邢晓红,程蔓顺着说,“另外我觉得可以由我们妇联牵头,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大院里的军嫂都可以报名,这样大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相互鼓励,提升信心。”

    吴舜玉点头“这主意不错,还有吗”

    学来的主意就这一个,但程蔓思考过后,又想出一点“要是能联系上高中校长,借点课本,或者高三学生考试的试卷来,可能会更好。”

    虽然程蔓觉得七七届高考难度不高,但那是因为她恢复了前世记忆,对没有金手指的人来说,这次考试并不容易。

    而不容易的原因,除了他们离开学校已经很多年和时间紧张,还有学习资料匮乏。

    像家属院里的军嫂,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且随军时没有把高中课本带过来。这时候寄件又慢,寄信来回短则天,长则半个月,而剩下的复习时间只有一个半月。

    当然,驻地并不偏僻,军嫂们不管是去旧货市场还是新华书店都不难。

    但新华书店没有课本卖,习题估计也没有,旧货市场可能有,但通知下来后,那些想参加高考的人绝对会蜂拥着往旧货市场去。

    等军嫂们去的时候,能不能淘到书都是问题。

    想到这程蔓说“对了,会议上我们还可以告诉其他军嫂,让她们抽空去旧货市场看看有没有旧课本,不过这个得快,晚了就算有肯定也会被人淘走。”

    “嗯。”吴舜玉在笔记本上写下来,又问,“还有别的吗”

    “前期就这些吧,后期如果有军人反对妻子参加高考,我们可以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但这种事会不会发生是未知数,现在讨论太早了。”

    嘴上这么说,但程蔓心里觉得这种事十有八九会发生,但男人什么性格,反对态度是否激烈,都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现在讨论早了也是真的。

    吴舜玉明白程蔓的意思,看着本子上写的内容,说道“我总结一下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首先,我们要组织军嫂开会,通知恢复高考的事,且会议不能拖,得尽快,你们觉得今天晚上怎么样”

    因为大院里大多数军嫂都有工作,所以集体开会基本都是在晚上,今天不加班明天也得加班,邢晓红和程蔓都没意见。

    吴舜玉继续说“会议上除了通知恢复高考的消息,还要统计出有意愿参加高考的军嫂名单,并提醒她们及时购买旧课本,渠道有旧货市场,也可以去新华书店看看,另外我也会联系工业区一中那边,看能不能弄点课本或者试卷。此外,统计好军嫂名单后,要成立学习小组,小程你正好要参加高考,这事由你负责行不”

    上大学前程蔓是很乐意为妇联多干活的,这样以后白拿工资她也不至于太心虚,毫不犹豫道“行”

    “那通知开会这件事交给小邢,后期其它状况,你跟我主要负责。”吴舜玉分配完工作问,“没问题吧”

    “没问题。”

    “行,那这次会议先这样,你们回去写个通知,贴到门口告示栏上,再去口头通知一下,免得大家不看告示栏,不知道晚上开会的事。”

    程蔓和邢晓红齐声道“好”

    交代完工作,吴舜玉就让两人干活去了,她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很快也合上笔记本回到了办公桌坐下。

    两名干事回到办公室后,迅速拟出通知,这些都有模板,直接按照格式填就行。

    拟好通知,两人一起出门,贴好通知后,沿着家属院里的这些单位,挨个进去口头通知。

    供销社菜站这些单位人来人往,经过中午的发酵,大家基本都知道了恢复高考的事,甚至很多人都去找吴舜玉确认过这件事。

    因此一听两人说晚上要开会,就猜到了可能跟恢复高考有关,纷纷追问起来。

    但程蔓和邢晓红还要去通知其他人,不可能跟她们说太多,只简单透露了下吴舜玉的意思,就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离开了。

    陆平洲也从报纸上看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因为程蔓早就开始准备,且自六月份后上面召开了好几次会议,讨论大学招生事宜,所以看到消息后陆平洲并不意外。

    甚至有些激动,为程蔓如愿以偿而感到激动。

    所以进到妇联办公室看到程蔓,他第一句就是“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程蔓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恢复高考是吧看到了,我们晚上还要开会说这件事呢。”

    “说什么”陆平洲面露惊讶。

    程蔓从抽屉里拿出饭盒说道“通知军嫂们这件事,另外我们单位准备成立学习小组,想参加高考的都可以加入。”

    说着两人退出干事办公室,锁上门往外走去,会议晚上八点召开,所以程蔓可以如常跟陆平洲去食堂吃饭。

    路上陆平洲问“你会参加学习小组吗”

    “吴主任让我负责这件事。”程蔓说道,“我今天跟她说了,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影响复习”

    “不影响。”

    “那就好。”陆平洲不再多问,和程蔓并肩走进食堂。

    恢复高考是大事,消息传出去后,就跟长了翅膀一样传进了白天在大院里的每个军嫂耳中,到晚上吃饭时,大家议论的全是这件事。

    不管是打定主意要参加高考,还是只想凑个热闹的,都很关心这件事,看到程蔓就七嘴八舌问了起来。

    高考是不是真的恢复了呀

    晚上开会是不是要说恢复高考的事呀

    程干事你要不要参加高考呀

    如是这般,晚饭期间程蔓都没跟陆平洲说上几句话。

    回去路上也是这样,短短两三分钟的路,夫妻俩走了十来分钟,每走几步,程蔓就会被不同的人团团围住。

    好不容易走进院子,又被彭欣给叫住了。

    彭欣是住在前一栋的军嫂,随军后进了纺织厂上班,除了开大会,平时跟程蔓接触不多。不过她本人是下乡知青,所以不用她开口,程蔓就能猜到她想问什么。

    一聊果然,她是下班回来看到了告示栏上贴着的公告,知道晚上要开会说恢复高考的事,来找程蔓打听了。

    程蔓言简意赅道“事情就是公告上写的那样,高考要恢复了,为了帮助想参加高考的军嫂,吴主任让我们组织晚上开会,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晚上在会议上问就行。”

    得到确切消息,彭欣脸上难掩激动,不住点头道“好,好,晚上的会议我一定去。”

    程蔓点头,让她回去休息休息,然后转身回去。

    会议八点开始,程蔓七点四十就要过去准备,在家没歇多久,跟陆平洲说了声就出门了。

    路上碰到很多带着凳子提前去妇联集合的军嫂,因为顺路,干脆一起走,路上又是一通聊。

    到妇联门口,程蔓看到院子里或做或站了十来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此可见,大家对高考有多重视。

    军嫂不是军人,妇联也不是领导机构,所以以往通知开会,军嫂们经常拖拉,原定会议时间过去都十多分钟才能到齐。

    但这次开会,军嫂们只有提前,没有迟到的。

    吴舜玉过来看到,心里有些惊讶,低声对两名干事说“看来大家都很关心恢复高考这件事。”

    程蔓也轻声说“晚上在食堂吃饭,大家也一直在问这件事。”

    吴舜玉点头,走到人群前面。

    因为今天全体军嫂都过来了,会议室里坐不下,会议地点就选在了妇联院子里。

    今天天气不算很好,月明星稀,哪怕有电灯照明,院子里的光线也有些黯淡。吴舜玉眼神也不太好,年龄大了,一到晚上就容易糊,可当她抬眼望过去,却连最后面坐着的人脸上的期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十年啊

    吴舜玉想着,朗声说道“今天叫大家过来是为了什么,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没错,停了十年的高考,要恢复了”

    虽然院子里坐着的军嫂们早已得到确切消息,还有不少人下午堵过吴舜玉,但此时此刻,听到她说出这件事,大家仍激动不已。

    欢呼声自妇联的院子传开,响彻云霄。

    直到吴舜玉抬手制止,大家才渐渐安静下来,听她继续说道“高考时间定在了十二月初,所有工人农民、下乡知青等,未满三十岁都可以报名参加”

    “三十岁”下面有军嫂嚷嚷起来,“过了三十岁怎么办”

    吴舜玉说道“对自己有信心的可以申请放宽条件。”

    “没有信心的呢”又有军嫂问。

    不等吴舜玉回答,便有其他军嫂笑道“你都没信心,干啥要参加高考”

    笑闹过后,吴舜玉说了下自己下午了解到的其他信息,然后依次说起下午开会提出的事。

    先说的是去旧货市场和新华书店淘书的事,大院里想参加高考的军嫂不少,但大家刚听说消息,想得确实没那么远,被吴舜玉提醒后都恍然大悟,恨不得现在就去旧货市场看看。

    现在去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个点旧货市场早关门了,只能按捺住性子,跟人约着明天赶早去。

    然后吴舜玉提了学习小组的事,说道“妇联成立学习小组的目的,是希望能为大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共同进步,所以参加学习小组后,我希望大家能安心学习,不要想七想八。”

    告诫过后,吴舜玉继续说“我们妇联的程蔓同志也会参加高考,所以学习小组成立后,会由她担任组长,大家有问题可以找她,她会尽量帮忙,但也请大家不要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找她,以免耽误她的学习。另外,想参加学习小组的人,可以在三天内找邢晓红登记。”

    吴舜玉不是拖拖拉拉的人,说完正事后就解散了会议。

    军嫂们却没离开,想参加高考的蜂拥过来围着邢晓红想登记信息,也有询问程蔓进学习小组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直忙到九点钟,程蔓和邢晓红才在吴舜玉的帮助下得以脱身。

    回到家洗完澡,躺到床上后程蔓跟陆平洲说起晚上的会议“大院里的军嫂态度挺热情的,想参加高考的军嫂也很多。”

    “有多少”

    “七八十吧。”

    陆平洲唔了声说“实际参加高考的可能只有一半。”

    程蔓想说怎么会,但话到嘴边又有点说不出口,她知道陆平洲说的是对的。

    虽然军嫂们报名时态度都很积极,但其中不乏没有经过严肃思考,仅被会议氛围感染,头脑发热报名的。

    这些人晚上回去睡一觉,估计明天就会来撤销登记。

    还有下午讨论说过的,军嫂们经过深思熟虑,但丈夫不支持甚至反对,如果她们性格强硬,或许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不太强硬,也可能放弃高考。

    所以陆平洲说实际参加高考人数可能只有一半,都算是乐观的。

    程蔓叹气说道“能有一半也不错了。”

    陆平洲轻轻拍了拍程蔓肩膀,转移话题问“我们这两天要不要抽空回去一趟,告诉爸妈还有二哥恢复高考的事”

    程蔓在心里算了算日子,今天二十一号,周五,说道“后天放假回去吧,我爸爱听广播,说不定已经知道这件事。”

    就算程树伟没听到广播,机械厂那么多人,什么消息都传得飞快,程亮又是在饭店上班,哪怕今天没听说,明天也会听说。

    而且他们早就开始复习,不差这一两天。

    陆平洲想想也是,琢磨今晚的谈话或许能进入下一阶段了。

    只是念头刚闪过,他就听到程蔓说“对了,我们单位要成立学习小组,吴主任让我当组长,所以接下来直到高考前,晚上七点到九点半,我都要去妇联跟其他军嫂一起复习。”

    陆平洲表情僵住“什么”

    程蔓重复了一遍,见他脸色不好,疑惑道“我平时这个时间点也要学习,在哪学应该没关系吧”

    怎么可能没关系

    她在家学习他可以在旁边看着,端端茶送送水,而学习小组有那么多军嫂,他肯定不能跟过去,这两个半小时他们基本见不着面。

    他每天六点多出门,中午一般是在团里食堂吃,下午六点才回来,晚上十二点以前要睡觉,跟程蔓说话的时间不到六小时,瞬间去掉两个半

    陆平洲果断道“你得补偿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