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贵女 > 正文 90. 第90章 【武德充沛】
    天色还黑漆漆的, 祝翾就醒了。

    学里已经放假了,有条件回去的女学生都已经回去了不少。

    像祝翾这样不回家的就一直住在学里,学正司统计了留下来的人数, 冬假期间门学里依旧保证所有人的吃穿住行。

    因为是已经开始放了冬假了, 祝翾不用很早起来念书了, 但是醒都醒了, 她横竖也睡不着, 就睁开眼睛看了一会帐顶, 然后坐起身把衣服穿了起来,然后去洗漱。

    弄完一切, 天竟然还没有大亮,祝翾就去后面马球场空地上晨跑锻炼。

    她一边跑一边将视线投向远方,朝廷新发的诏令与她关系不大,但是她也知道了, 因为她们学里直接出了一个世女。

    崔慧娥直接变成了蔺慧娥, 到了放假那一天, 京师江都郡君家里的人直接把她接走了。

    蔺慧娥得回京师的家里正式受封世女礼, 立世女也是大事,虽然目前整个大越的女爵稀少, 世女也就几个人,但是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事。

    祝翾一边跑一边呼气,身上开始隐隐冒汗了, 虽然新政策与她无关,她也不可能从这里面直接受益。

    但是她的心因此更加定不住了,原来女子还有这样的活法,她还是第一次知道。

    像她们女学这些人在芸芸众生里就已经是异端了,哪怕有了长公主这样的人, 世人眼里读书求学终究不是女子份内事。

    女子千百年来所走的最稳妥的那一条路依旧是嫁人生子,为人妻母,不管聪慧或者愚笨,专心地将自己的精力奉献在家庭内才是正道。

    然后她们的价值由自己的家人去肯定,出了门就是某人的某氏,都是这么过来的。

    祝翾以前懵懵懂懂地就已经悟出了不该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她对之外的路也不是很清晰,传统的路最稳妥,意味着安全。

    所以很多女子即使看到其他可能,也会选择回到世俗里最安全的归宿里,不要变成真正的异端。

    祝翾对自己该走如何的路只能努力于书本学识上,她想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法则与她自己的极限。

    但她从书本里懂得越多,一些东西愈加清晰也愈迷茫。

    她的一些疑问,书本也不能回答她,她所学的那些书都是男子写的学识,都是教一个男子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君子、圣人、贤臣并不是教她这样的女子如何自立的。

    书里的一些道理她是可以学,可是没有人觉得那是一个女子的份内之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只有那些士大夫可以学。

    对女子的德行要求的书也有。

    祝翾打开,一打开就是“卑弱第一”

    卑弱第一,要女人恪守本分,谦虚自重,注重名声。

    夫妇第二,妇人应当尽力做好丈夫的贤内助,以侍奉丈夫为道义。

    祝翾在脑子里回忆着对于女子德行要求的书,她没办法去接受那样的道理。

    还好她因为是不太讲规矩的乡下人家出身,从小家里也拿不出那样的书去要求她去做那样的女子。

    等她自己能找书看了,她就去看自古以来对于女子德行的文章,看完内心更是挣扎。

    凭什么男人可以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而女人只能卑弱第一呢

    女爵制度虽然受益的只有新出炉的七个女外爵和公主们,其余的女子们该如何活还是如何活,但是祝翾心里却因此很振奋。

    这个制度证明了男人能够因为军功社稷封狼居胥、计功授爵,那么女人也同样可以。

    女爵的长女继承制代表着这些得到爵位的女人的婚姻道德不再是去侍奉辅佐丈夫,而是可以成为自己的家族之首。

    她们有自己的姓氏、可以有自己的继承人、自己的家族,她们的智慧才华不需要再放在后宅之内去辅佐成就自己的丈夫,而是直接去辅佐君主。

    这是全新的制度,哪怕全天下大部分女人都不能直接获益,但是全新的制度总是能带给人新的启发。

    祝翾在这个制度里得到了新的肯定女子也可以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但是祝翾此时还不敢直接拥有那么大的志向,她只想安心念书,能够用自己的学问得到新的机会、新的机遇,获得新的自由。

    她越跑越快,最后停了下来,天终于亮了,祝翾站在空地上目视东方,看见太阳升起,天光终究大亮,心里又充满了新的希望。

    跑完步,祝翾重新去洗了一把脸,然后去吃早饭,明弥也没有回去,两个人就一起吃早饭,明弥一边吃一边说“你起得真早啊。”

    祝翾就说“锻炼身体。”

    明弥就瞥了她一眼,说“你也不是练武奇才,现在想着弃文从武也封个女爵什么的有点晚了。”

    祝翾愣住,然后说“你想什么呢那些爵位哪些不是以开国之功才能受封的,现在上哪有那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呢就算有,也轮不到我,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情。”

    明弥“哦”了一声,她知道祝翾一向心大,所以也有点害怕祝翾一时上头闹出个弃笔从戎的事情,不过她又听到祝翾说“但是我还是要好好锻炼身体的,不说能上马杀人,平日里打架总不可以输。”

    明弥听了很以为然,就是,打架怎么可以输

    两个姑娘互相交换了打架的心得,打架实战经验上,祝翾还是不如明弥。

    明弥说“对面要是男的,你就直接踢裆。抠眼睛也是很有用的,要不就是扣住咽喉气管那,后脑勺也是要命的地方”

    祝翾听愣住了,她从小到大和别人打架还没到这种要命的地步,就是小孩子间门打打闹闹,你推我一下我推一下。

    她看着明弥,心里忍不住想,养生堂生存环境那么恶劣的吗

    明弥感觉到祝翾愣住了,就停住了,她忍不住露出了自己从前的本性,她就看着祝翾问“你不会听害怕了吧”

    祝翾摇了摇头,只是问“你以前打架动真格的啊”

    明弥就说“打架不动真格,打什么架那种你推我推的叫打架吗只有大人才觉得小孩子那样算打架,最多算切磋,双方都留着劲呢。可是该动真格的时候,你就得上去就动真格,一招制敌,别人才知道怕”

    祝翾听了,觉得哪里怪怪的,又觉得挺有道理的,万一遇到上来就奔着打死不论的那种刁人,能把对面一下子打怕脱身是最有效的。

    明弥见祝翾面色不改,心里觉得她很经得住事,心里更加满意了。

    祝翾又说“还是得武艺高强,就要是像话本里那样,一个打十八个”

    “你们这俩小女娘还挺武德充沛的。”祝翾说到一半,耳边就传来了调侃的声音。

    祝翾扭头看去,是她们的武学博士虞丽娘,日常就教她们骑马射箭。

    虞丽娘在女将里很年轻,还是当打之年,却窝这里教这群娃娃心里非常憋屈。

    乔定原那老货都能封爵了,虞丽娘本来心都平静下来了,一听说朝廷授爵之事,又开始急了,倒不是多想为大越建功立业,而是不服气,乔定原凭什么还封爵了

    文人之间门有文人相轻,武人之间门也有各种看不惯。

    何况虞丽娘原来是大端的女将,那个皇帝昏庸归昏庸,但是好歹给了她建功立业调兵遣将的机会,她也不是上来就打越王的军队的女帅。

    她家原来在边关,父亲是边将,父亲只与母亲生了自己一个女儿,边关苦寒,前朝对边关将士也不好,边将军户军资都各种不足,父亲是将军还好些,但是也苦。

    他常常拿自己的俸禄去资助那些同袍,同袍若战亡了,其妻儿生活困难的,他就也自己出钱去帮助人家。朝廷救济又不及时,等抚恤的钱到遗孀手里只剩下一点点了。

    虞丽娘的父亲是个好将军,他爱兵如子,兼爱同袍,对虞丽娘这个女儿也因为她有天赋,从小教授武艺、教她兵法。

    但是正因为他是个真正的好将军,虞丽娘的母亲就要吃许多苦,边关苦寒,虞丽娘的母亲身体也不好。

    因为虞丽娘的父亲俸禄很多都去救助兵士同袍了,家里多年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仆役,家里大小事都是母亲亲历亲为,因为母亲识文断字,所以还帮忙负责军中后勤文士工作。

    但是虞丽娘的母亲也不以此为苦,她对虞丽娘说“将军能定太平,我手无缚鸡之力,却也能这样帮助将军守一边百姓平安了。”

    只是常年如此,母亲的身体受不住,边关也没有好的大夫能够滋养身体,最后母亲憔悴而亡。

    母亲故去之后,虞丽娘的父亲在母亲的灵前伫立才片刻,然而下一刻朝廷就征他去镇压光明道的教众起义。

    光明道是当时一种杂糅了佛教、道教等教义加上一些自己的教义弄出来的一种民间门教派,教义浅显,信奉的神仙据说叫什么光明王母。

    前朝末年百姓过得太苦了,光明道的教义浅显,不识字的都能听明白教义,教里的人对这些百姓说信奉光明王母就能脱离苦海。

    因此短短时间门内,光明道就在全国各地有了上百万的教众。

    加上光明道内管理严格,层层管理,一旦入教就对教义深信不疑,发展壮大极快。

    到了后来光明道的教主打出“天道已死,光明天下”八字箴言开始造反,几十万光明大军占领了山东等地,直逼京师勤皇,皇帝于是调遣边将去镇压光明军。

    然而边将被调离了,边关外的墨族也早就刀戈南下,虞丽娘的父亲身上还挂着白就被调走了投入了战争,打完了光明军还要抵御外敌,最后战死沙场。

    关外大敌压阵,虞丽娘披上了父亲的战甲上马杀人,初出茅庐就以几千人逼退几万人以少胜多,朝廷因此也不追究她冒领将职了。

    朝廷就调用她去打光明军,也打得对方节节败退,后来地方各路诸侯割据叛乱,也是虞丽娘担任主帅去镇压,几乎百战百胜,为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越王是诸侯里一开始最不起眼的一支,现在的陛下凌贽在当时只是一个末流小吏,那时的志向也不过是能够做官发达,守着妻女平安一世。

    文慧皇后蔺瑾家里原是官宦之家,祖父还当过四五品的官,到蔺皇后父亲时族里就没有能当官的了,但是好歹能够吃点老本,蔺皇后这一支不是嫡支,分得了部分产业,就住到了元新帝凌贽附近为邻。

    帝后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之后就自然而然成婚了。

    成婚的第三年,夫妻有了第一个女儿凌太月,也就是现在的长公主。

    然而元新帝凌贽因为路见不平帮助百姓得罪了权贵惹上了官司,差事被卸了,人也被弄进了牢里,马上就有灭顶之灾,最后被判了流刑。

    元新帝在流刑路上遇到了光明道教众,光明道教众杀了官吏,顺便释放了元新帝等囚犯,他们要这群囚犯信奉光明王母,于是元新帝顺势混入光明道里起事。

    后来元新帝脱出光明道自立,在应天附近积蓄力量有了兵马,妻弟蔺玉与一众老家兄弟拥立其为越王,长女凌太月幼童时就各种语出惊人,常出神计帮助父亲造反的大业,凌贽便称自己的女儿是神女降世造势。

    越王本来在江南只有一小块地盘发家,出身也难看,做过小吏、当过囚徒、还为了生存加入过光明道求生,和其他那些出身好的诸侯比不值得一提,然后越王的割据势力越来越大,地盘越来越多,想不低调也难了。

    虞丽娘的军队收拾了各路割据势力和各路农民军,虞丽娘征战以来,几乎无战不胜,人送外号女战神。

    终于到了越王,几番打下来,元新帝一行人竟然不能在她手里讨到任何便宜。

    虞丽娘兵计诡端,心性坚韧,善于观察地形,最后是蔺玉与副将乔定原诱围虞丽娘,活捉了虞丽娘。

    也因为这个,虞丽娘很是瞧不惯乔定原,在前朝她是单独的战神杀神,乔定原开国前一直做的都是副将,年过六十才当主帅,就因为性别一样,自己最后又栽她手里被她讨了便宜,现在居然有人将她和乔定原并列。

    虞丽娘觉得自己与乔定原的差距就是卫青与李广的差距,没想到虞丽娘自己还在这里教女娃娃,乔定原居然不难封了,得了一个郡侯的便宜。

    虞丽娘心里很不屑,朝自己的同僚上官敏训等人说“她那个郡侯有一半是我出的。”

    言下之意,要不是活捉了她这么值钱的女帅,乔定原其他功劳不足以封侯。

    总而言之,虞丽娘很是看不上乔定原这样路子的女将,两人私下都有些你来我往的鄙视之举。

    虞丽娘家里也已经死绝了,除了女学其他地方她也不愿意去,就也在女学里待着,然后就听到了祝翾和明弥的对话。

    祝翾和明弥看见虞丽娘忙起身喊了一声“虞博士”,虞丽娘看着两个女孩,问“你们很喜欢打架吗”

    两个女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虞丽娘就起身扔下一句“跟我走。”

    两个女孩就不明所以地跟在她身后,一路上祝翾憋了半天,忍不住了,问她“博士,你要我们去哪”

    “你们不是武德充沛吗不如跟我学点实在的东西。”虞丽娘说道,她反正也是无聊,又不能出去打仗。

    祝翾立马高兴极了,她听过虞丽娘的名声,知道她是非常厉害的战神级别的人物,现在屈就在这教教她们骑马射箭之类的本事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一开始她知道虞丽娘教她们还兴奋呢,指望虞丽娘教她们些厉害的本事,然而虞丽娘课上教得规规矩矩,就是普通的本事。

    现在虞丽娘要“加课”了,祝翾兴奋坏了,忙问她“你是不是要教我那种厉害的武功本事,就是话本里写的那样,射箭百步穿杨,然后单骑入万军之间门如入无人之地,取对方首级如囊中取物,温酒杀敌,杀完回来酒尚温”

    祝翾很高兴地说了一大堆,眼睛亮亮地看向虞丽娘。

    虞丽娘听完,心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