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贵女 > 正文 154. 第154章 【心泊归舟】
    等回去之后, 祝翾拿着手里几封信陷入了沉思。

    是走,还是留

    她很喜欢应天求学环境的纯粹,也很向往顺天作为京师的繁华。

    只是念书的话, 祝翾觉得还是南边环境更好, 应天学派的新学也是欣欣向荣。

    但是顺天是皇城,是大越权力的中心, 她看着那些盘根错节的大家族起起落落, 她更近地体会了权力的重量。

    但是祝翾不是权力游戏里的人物, 她连一枚棋子都算不上,她只是一个在权力漩涡附近周游的蜉蝣微生, 哪怕她已经能够靠自己的才华获得了不小的名气, 可是她没有家族、没有功名、没有权力,这样的她就是一无所有的存在。

    祝翾想着想着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下,她真是越来越贪心。

    她小的时候只是想能够继续念书而已,可是念书之后,她又想走出去, 等真的可以走出去了她又希望靠才学立身, 现在才学立身这个志向也不够了,她想要更多的处世空间、做出更多的改变, 她开始渴望权力。

    可是权力离她总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壁障,无论是在顺天和应天, 等脱离了学校的环境,她也不知道自己那个时候脚底下出现怎样的路, 世人从来没有为女子点出一条清晰的通向权力的路。

    男子求学因为科举, 就有了明确的路与目标,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富贵、或是为了名利、或是为了志向去求学的,可是她呢她到底是为了什么坚持到现在的

    祝翾摸不准自己的决定, 她于是上门去问黄采薇。

    黄采薇正好差事闲了下来,看见祝翾来了,特意烹了一碗杏仁奶茶与她喝,祝翾端着奶茶喝了,忍不住说“先生还拿我当小孩子。”

    黄采薇说“我知道你不惯喝茶,才特意煮了奶茶招待你,你要是喜欢喝茶,我才得了半饼密云龙团,舍不得碾了喝,你要是稀罕,我就开了给你尝尝鲜。”

    黄采薇新得的这半饼密云龙团品类名为“龙园胜雪”,乃是贡茶中的上品,只取新茶小芽剔去,每芽只要一缕尖,云纹细密如丝,点完之后色白如雪。

    这茶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所以产量极少,在外面有价无市,不少茶饕愿意花大价钱去置买一饼回来品茗。

    但是皇帝不怎么鼓励这种奢靡作风的茶大肆生产,平日里还是推行散茶为主,所以宫里也没有多少,长公主得了一些,知道黄采薇喜欢喝茶,就赏了半饼给她。

    祝翾不知道这“龙园胜雪”的分量之重,听说黄采薇要给自己尝鲜,就好奇地看她,于是黄采薇就取了出来给她试做,正好蔡婉回来了,一进门就看见黄采薇在捣茶,就忙说“可算拿出这宝贝了,我可真是有口福了。”

    然后对来做客的祝翾说“还是得仰赖你呢。”

    祝翾注意到她戴着帽子进来的,帽檐有些湿,衣摆也湿了,就忍不住问“外面下雨了吗”

    蔡婉说“我回来的时候下了一点。”

    祝翾“啊”了一声,探头出去看,看见有丝密小雨从天而注,然后站起身就出去了,蔡婉问她“你干嘛去”

    祝翾说“你们衣裳还晾着没收呢。”

    蔡婉反应过来和她一起出去收衣服,等收了一半,窦嬷嬷和孟公公就来赶人了,他们抢着把衣裳收了回去,他们俩刚才在院子里搬黄采薇晾的干菜段,好不容易搬完了才发现还有衣服要收。

    还好祝翾反应快,不然衣服都要湿完了。

    一群人在院子里火急火燎地抢着收东西,等做好了一切,祝翾再钻进屋里,发丝已然微湿,窦嬷嬷拿着干帕子垫着脚要给她抹淋湿了的鬓发,祝翾注意到了,就微微低下身子给窦嬷嬷擦,擦完还很感激地朝窦嬷嬷笑笑。

    窦嬷嬷看她自己只梳了简单的绾发,只用一股钗固定,很是可惜她这头青丝,就说“祝姑娘,我给你梳一梳头发吧。”

    祝翾看了一眼在专心罗茶的黄采薇,黄采薇说“还有一会呢,你安生坐着吧。”

    于是祝翾坐下,窦嬷嬷给祝翾解下长发,擦干了淋湿的部分,用梳子细细梳顺了,再上手给祝翾绾头发,她给祝翾绾了小巧的交心髻在头顶,再用祝翾头上原来的钗固定住。

    祝翾找出铜镜翻照自己,觉得这发型梳得错落有致,就忍不住说“窦嬷嬷,你给我梳的头真好看,我家里有个姐姐,也很会梳头。”

    窦嬷嬷却夸她的头发养得好,说“祝姑娘一头青丝黑得泛青光,从头梳到尾一根头发也不掉落,要是再留长些梳高髻也不需要用多少假发,我在宫里当差时还是前朝,宫人爱好梳高髻,你这样一头如云的青丝在那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羡慕。”

    旺盛亮丽的头发象征着健康旺盛的生命力,祝翾家里兄弟姐妹头发都好,哪怕穷的时候不怎么吃肉也不会泛黄。

    而她们一头好头发的根还是孙老太,孙老太哪怕年纪大了,头发泛白了,也是那种有光泽的白,握一把还是好大一把,不像别的老太太发缝都稀疏了,她就是因为头发好才被地主太太选去做童养媳。

    后来穷的时候,外面贵人好梳高髻要收假发,年轻时的孙老太就剪过好几次头发卖过钱,那头好青丝在危难的时候也帮助了家里一段时间的开销。

    现在祝翾听到窦嬷嬷说前朝宫里好高髻如云、一头珠翠的奢丽打扮,高髻要用假发,而前朝穷人靠卖头发做假发卖钱生计,她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孙老太。

    就在祝翾对着镜子想心事的时候,蔡婉来喊她,说“别臭美了,茶点好了,快出来品一品”

    祝翾就出去了,黄采薇端上一盏晶莹如雪的茶汤给她,祝翾还是第一次喝点茶,于是忍不住拿着品了一口,只觉香甘重滑,唇齿噙香,这种茶她只用一品就知道是无可争议的好茶。

    几个人一边坐着喝茶一边聊天,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从先前的淅淅沥沥渐渐变得洋洋洒洒,祝翾就对黄采薇说了自己的困惑与难以抉择,然后她问黄采薇“先生,您觉得我是该回应天,还是继续留在顺天呢”

    黄采薇说“我不好帮你做决定,你得看你自己的心。”

    祝翾想了想,心里有了大概的答案,说“我心里更想回应天,可是又舍不得顺天的繁华,总觉得以后没有机缘再来这里了,乍然回去有些可惜。但是我现在目的是该安心念书,我接触什么样的人不代表我这个阶段就是这样的人,我又怕自己会被这些不属于自己的繁华迷乱双眼。”

    黄采薇端起茶盏看向她,说“你以后未必没有机缘再来这里,这些繁华你以后可以观赏个够,你才十五六岁,太小了,这剩下几年的读书岁月会是你最怀念的宁静日子。等你以后忙起来却很难再想拥有这样的好日子了。”

    祝翾有些迟疑地看她,不明白自己具体能够有什么机缘再来这里。

    黄采薇又说“你岁考的试卷我们都看了,都觉得你极其聪慧、敏锐,不然京中这些祭酒都是傻子,非要挽留你自然是你展露了惊人的才华让他们觉得你很厉害,你这样的人以后别想平庸了。所以,我说你是有机会再回来的。”

    祝翾有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忍不住问黄采薇“你们都看了你们是谁”

    然后祝翾才知道自己的答卷居然被印了出来,那些官员都已经看过了,连长公主和皇帝都在闲暇时看了一眼,还夸几句。

    “啊”祝翾忍不住叫了一声,蔡婉坐她旁边给吓了一下,说“你激动什么”

    “陛下和长公主都看过我的文章了那岂不是他们认识我了”祝翾一想起自己写的文章居然能够被这么多人夸赞,忍不住有些得意,也有些惶惶不安。

    黄采薇忍不住笑了一下,又想到“凌大人”之前送给祝翾的玉珠,说“他们本来就认识你啊。”

    “怎会认识我呢我就是一个女学生而已。”祝翾觉得皇帝与长公主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关心她是谁,写了什么文章。

    黄采薇就告诉她“应天女学是陛下与殿下亲自创建的学校,你是第一批学生,自然陛下他们很关心学里的课程与学生情况,每年岁考学里前十的卷子都要由人封存好送入京中,供陛下与长公主欣赏,我跟在殿下身边还是知道的。”

    每年岁考前十的卷子都要封存入京每年岁考都在前十的祝翾听了很是惊讶,天呐每年皇帝与公主都会看到她卷子

    她名字这么显眼,又年年都出现,陛下他们对自己应该是有印象的吧。

    祝翾开始回忆自己以往岁考具体怎么答的了,一想到自己试卷居然“上达天听”,就忍不住想以往卷面上有没有疏漏和马虎的地方,突然有了几分不必要的包袱在身上。

    “那陛下与长公主是不是应该以前就认识我”祝翾迟疑地问。

    “当然认识,还夸过你呢。”黄采薇慈祥地看着她笑。

    “夸我夸我什么”祝翾忍不住探头询问。

    黄采薇却摇摇头说“你想知道等日后你能拜见陛下与公主的时候再问吧。”

    祝翾本来想下意识说自己怎么会能够拜见陛下与公主,可是她很迅速地收回了这个想法,立刻醒转了过来,她心里充满了一股力量,她很笃定地说“那我一定能够拜见陛下与长公主的。”

    与黄采薇聊了一通天,祝翾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她十分自信自己还会再来京师,所以还是先专心学问,享受学生生涯吧。

    正好外面雨也停了,只是地上有些湿,黄采薇怕路上再下雨打湿祝翾,走前还塞了一把伞给她,祝翾于是抱着伞走在路上回京师大学。

    经过宽敞的玄武大街的时候,祝翾看着这座皇城,心想,下次我来的时候,也许就不是看客了,那时候我觉得我会有踏青云路的资格。

    到那时候到那时候祝翾一边走一边忍不住想,想了一半又顿住,她还是不能明悟出自己具体的道在何处,但是她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半路上忽然下了雨,祝翾很感激黄采薇的先见之明,将伞撑起继续往前走,雨水纷杂了视线,但是祝翾的心境愈发清明。

    等回了学里,祝翾告诉了吕嘉尚自己的决定,吕嘉尚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稍微试探着挽留了几下,但是祝翾还是说要回去,吕嘉尚就只能点点头,然后祝她前路顺利。

    谢寄真也是被京师各学堂抢夺的对象,谢寄真思考了一番,打算去顺天科学院正式学习更多理学知识、加强实践。

    于是只有谢寄真几个留下来,祝翾与明弥、上官灵韫回去,她们三个要走的时候,特意去京师里的“范楼”开了一间包厢,请了在京师大学认识的一些同学入席送别,因为谢寄真背靠范夫人,所以范楼的席面她坚持做东请大家。

    范楼环境雅致,谢寄真请在一处阁楼里,一面临水,旁边还有人弹奏。

    大家入了席,祝翾打量了一下环境,觉得隔着水听乐甚是不错,等人来齐了,开了席,菜肴一一上桌,大家吃喝过后,又开始作诗作赋。

    祝翾喝了几杯酒,但是酒量见长,人还是清醒的,作诗作赋不在话下。

    等一番诗赋做完,明弥却忽然说“祝翾,你当日来顺天前酒后对月做了几句词,却没了下文,我想听你今日把这阙词填完。”

    祝翾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以前还做过词了,明弥于是背出了她记住的那几句开头“月行学海,天问我,今欲何为携书剑,直上青冥,照天下白。”

    原来是一首满江红,祝翾于是找来纸笔,写下曾经自己随性诵出的这个开头,然后想了一下,继续往下写道“万籁生山对星水,日月不淹系扶桑。濯冰雪,热血满盈腔,渡北关。”

    她写完一句,身边人便念一句,念完了她的上阙。

    祝翾又开始写下阙“我问天,何生我载昆仑,眇万古。人生无根蒂,心泊归舟。晏坐空山身化鹤,文入霜天动九州,追流年。”

    等她一气呵成写完,座中皆为之喝彩,祝翾不动如色,心里却为之得意,隔了一年,她终于把这首满江红写完了。

    挥洒完文意,她的思绪也更加通达了,无论今后在何地,她都要做到“心泊归舟”,以心为镜。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