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学神十三岁 > 正文 65. 集训队第二次选拔赛(有新增) 李小青……
    第三章

    国家队选拔赛, 第二轮。

    赛制仍然模拟io,将用两个上午、6题来进行。这也是让队员们更熟悉io的比赛节奏。

    从上午8点开始,4小时30分钟, 1题7分。

    借了北大的一间教室,24名队员, 一人一桌。

    大家都严阵以待。

    康妙玟坐在讲台下面第一排,放好笔袋、三角尺等工具。大学生可不用什么文具盒, 潇洒一点的用课本夹着笔, 本分一点的用笔袋。大学商店里有卖各种文具, 笔袋也有不少,她买了两只笔袋。

    笔袋很朴素,是用牛仔布做的, 简简单单。

    她回头看了一眼其他中学生他们都比她大,但还都是孩子, 就算再怎么“久经考验”, 多少还是有点紧张的, 今天、明天,将决定他们中间一半人的去留。

    她突然觉悟到知识竞赛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会有无数人倒在路上。最后的队员未必是最聪明的几个, 但会是最会做题的几个。

    她会是特别的那一个吗她最终会“赢”吗天才并不罕见,作为人口数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中国肯定会有足够多的天才,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也不是人人都足够幸运能遇到负责任的好老师,更别说肯定不是人人都有一对负责任且很爱孩子的父母。

    她是幸运的,就凭这一点,她就跑赢了90的人了。

    苏淳教授拿着试卷进来了, “现在开始考试。”简短直接,反而不讲老三篇了。到了奥数集训队,要是还有人能忘了写姓名,那就是不可思议的错误。至于作弊更不可能了,靠作弊是不可能进入集训队的。

    试卷很快发下来,康妙玟先写上姓名,然后快速扫描一遍题目平面几何、函数、组合数学。

    字母和数字在她脑中奔腾,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闪光连绵不绝。

    人的大脑和心脏一样,在母亲的子宫中就开始发育、成长、运转,一生不绝。大脑起的作用尤其大,心脏停搏还可以用体外循环维持、可以换心脏、安装心脏起搏器,但大脑死亡是没法换个大脑的,脑死亡就是真的死了。

    一周的针对性训练很有用,她现在拿到题目极少遇到不会做的,只要是学过的内容、做过的题型,它就是改头换面也难不倒她。教练们都鼓励队员在有余力的时候思考更简洁的解法,一道题通常不会只有一个标准解法,谁的解题方法更简洁,谁就可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或者多一次机会。

    那种“我能”的玄妙的状态如期而至,笔尖在纸面上移动,一个个数字、字母、符号从笔尖流泻而出。她接受的数学训练让她不假思索的计算下去,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噼啪闪光让她知道自己是正确的。

    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她的大脑活跃兴奋,一直持续到将3道题目全都做完。

    苏淳教授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24个孩子,他们都很年轻,头脑灵活,是这一代中的佼佼者。走到集训队的都是在数学上有天分的孩子,o光靠死刷题是刷不出高分的,o中国队的第一次选拔赛,今天是第二次选拔。

    他尤为关注康妙玟,这是他们安徽本省的小姑娘,年纪又是最小的一个,还是以o第一名的资历入选集训队。常庚哲和单墫都说了要对她重点关照,毕竟孩子年纪还小,前途不可限量。科大少年班已经内定她了,不管她在io成绩如何,都会录取她。

    他们只担心她年龄太小,怕她在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坚持不下来,毕竟人人都知道,研究纯数学是很“无趣”的事情。13岁的女孩不一定能坚持下去,她学的多而杂,说不定还会想去当个钢琴家咧。

    他注意到她写的很快,在草稿纸上计算一波,停笔1、2分钟大概是脑中验算一下,然后便往试卷上誊写。他悄悄走到她桌边,看了几分钟。

    她没有抬头,似乎没有注意到。这种专注的精神是非常好的,仅仅只有高智商并不能决定你将来能走到何处,专注、毅力、智商,这些组合起来才能成就一位科学家。

    苏淳很满意,随后又悄悄走开。

    康妙玟也确实没有注意到苏淳教授的动静,那种玄玄之的状态中她只会注意自己、不会注意到其他,甚至连时间都不怎么注意。写完3道题目后她才抬起左手腕看了一下时间10点多,还早呢。

    照例检查一遍,然后琢磨3道题目有没有更简洁的解法。

    提前1个小时交卷,一个人先去了教师食堂吃饭。教师食堂开到中午1点,集训队其他队员过了12点才陆续过来吃饭。

    有人过来问“康妙玟,第三题你怎么答的我用这个”

    她放下不锈钢勺子,“你做出来了吗”

    “没有,做到一半,觉得我好像做错了,算不下去。”

    牛萌萌扶着额头,“吃饭吃饭考完了就别管做得对不对了。”

    男生笑了笑,“也该知道错在哪里了吧”

    “下午应该就会讲上午的试题。”康妙玟说“我听说以前都是这样的,选拔赛下午讲上午的试题,老师下午改卷子,第二天晚上出名单。”

    几个人脸色都有点不太好,惴惴不安。

    大家的水平差距其实不大,24人优中选优,每一个人单独拿出去都是万里挑一秒杀一大片,要说起来,选拔赛也是讲点运气的,可能明明你水平更高一点,但你有弱项,而恰好试题中有你的弱项,你没做出来或者做错了,就失去了晋级的机会。

    所以集训队也会按照io的比赛方法来举行选拔,就是希望尽可能的选出具有全面优势的队员。

    半大孩子们坐在一起吃饭,不聊考试了,聊些别的。学习好的孩子多多少少也有点其他爱好,男生普遍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也有学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的;别看邹言在男生里年龄最小,他居然是他们无为中学高中部男排队的;

    女生只有3人,牛萌萌学健美操和小提琴,何素云学西洋画。牛萌萌家境略好一点,学音乐的学费向来不低;何素云家里条件一般,跟康妙玟家里差距不大,学西洋画起步晚一点也不要紧,而且早期投入不大,各种素描铅笔各买一盒乃至几只都行,再买几包素描纸,能用很久。

    她俩得知康妙玟学钢琴国画书法围棋中医一大堆后都表示你也太恐怖了吧你哪来的那么多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嘛,康妙玟谦虚的表示,就是学着玩的,谁叫大学家属区卧虎藏龙呢离家不远,学费不贵,不学那就是暴殄天物啦

    教授和老师们也没有闲着,实际集训队是分为两拨的,一拨给孩子们集训,另一拨给各省派来进修的指导老师们做培训,进修班的各省老师都拼命学习,态度一点也不比中学生们差在哪里。

    据说对于集训队的各位队员,领队和教练们还会经常有评估,只是不知道评估内容是什么。队员们都在传说,谁谁已经跟北大签约了,谁谁又已经跟清华签约了,就算第二次选拔没过,也少不了一个名牌大学,所以似乎也不用难过。

    何素云问“妙玟,你肯定选中科大,对吗”

    “差不多吧。你呢你是北大还是复旦”复旦就在上海,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去离家太远的大学。

    “我要是能北大就选北大。要是不行就随便哪所大学吧,反正不要在上海就行。”

    没想到何素云不愿意留在上海。这事她也不好问,想来就是不愿意离家太近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牛萌萌也非常善解人意的没有多问。牛萌萌自己也是想离家近一点,但如果北大愿意要她,她愿意来北大。

    以至于康妙玟都要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与众不同了。

    今年的领队和主教练都是科大教授,他们平时讲课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宣传科大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强,科大可是中科院唯一直属大学,以后想进中科院可比别的大学容易得多想安安静静做研究的同学,科大才是你们的梦校要是想出国进修也不难,公费出国年年都有名额,自费出国那更不是问题了,欧美顶尖大学认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质量,想申请哪所大学都不是问题。

    对这些东西中学生们其实并没有直观的印象,那么就看看这几年高考有多少理科状元选择科大、竞赛生又有多少选择了科大吧事实证明,科大目前不比北大清华差,甚至在sci的发表数量上,科大超过了北大清华,如果不是觉得非得去首都的大学的话,科大是最好的选择。

    邹言就只想去科大,并不想到北京来上大学。

    下午老师们阅卷,苏淳教授等人来给队员们讲解上午的试题。讲题用不了多长时间,4点下课,自由活动,晚上也没事,大家准备明天上午的第二场选拔考试。

    第二天的3题是数列、数论、组合几何。

    下午老师们继续阅卷,单墫教授等人来给队员们讲解上午的试题。仍然是4点下课,自由活动、吃晚饭,晚上7点在数学系的会议室开会,宣布第二次选拔的胜出者。

    对照两天的讲解,24名队员对自己到底能得多少分也已经心里有数,晚饭的时候便能看出哪些人自知自己就要回家,他们几乎都不怎么说话,也不愿意跟别人说话,气压很低。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