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成亡国公主后 > 正文 29. 第二十九章 土匪当官啦
    从赵雉这里掏到买官的钱银后, 梁萤整个人都跟打鸡血似的兴奋,她偷偷同李疑说起这茬。

    李疑诧异不已。

    因为他们都知道赵雉的脾性,是一个行事非常稳重,思虑周全, 擅长掌控大局的人。

    把他留在安县守关应门就已经不容易了, 如今还让他掏钱买官,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先不说钱银的问题, 就目前安县的情形, 衙门随时都有可能垮台。

    手里握的那些兵多半要靠赵雉豢养, 而今还要砸钱买官,投入成本委实不小。

    这行事作风完全不像赵雉。

    李疑的心情一时有点复杂, 也隐隐意识到眼前这女人多半是入了赵雉的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 那般好的身段脸嘴, 且头脑聪慧,既有胆识又有魄力,格局大学问高。

    这样的女郎, 只怕世间也找不出两个来。

    不管怎么说, 他心里头还是欢喜的, 因为他跟梁萤一样,盼着在这里落地生根,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人生意义。

    他李疑不贪图荣华, 只想试试自己到底有没有治国齐家的本事。

    而安县, 弥补了他怀才不遇的挫折。

    原来他李疑, 也是可以的啊。

    与此同时, 大牢里的主簿张议也跟他一样是个擅长抓住时机的人。

    他是本地人,因贪污戴罪在身,在地牢里的日子可不好过, 日日都想着脱罪,故而当梁萤提他出去当老黄牛使,他从不敢抗争,极尽可能在他们跟前留下好印象。

    前几日他们把他提出去问话,他深谙官场之道,看那趋势,多半是想买官名正言顺。

    这无疑是他戴罪立功的好机会。

    于是为了翻身,张议主动向李疑他们自荐,愿意做买官的引路人,把他们引荐到王太守跟前。

    这事奉三郎第一个不答应,说道“张议有前科,不得不防。”

    梁萤却有不同的见解,“他是本地人,妻儿老母都在这里,只要我们把亲眷握在手里,他在外头行事,总得掂量掂量。”

    这点李疑也挺赞同,“咱们都不是官场上的人,如果要接触到王太守,确实需要引荐人,而他跟了张县令多年,又曾跟上头来收孝敬的人打过交道,应能寻到门路替我们牵线搭桥。”

    他们都觉得张议是不错的人选,赵雉也认可,觉得可以把他放出去试一试。

    奉三郎被说服了,不过还是觉得不放心,总不能让张议独自一人去太守府,万一中途发生变故把他们出卖了,他们远在安县,那才叫坑爹。

    李疑显然是铁了心想捞个名正言顺把安县保下来,主动道“单放张议一人去太守府确实有诸多变数,不若就让我同他一块儿去,就算中途生出岔子,也好及时通知你们。”

    这话令赵雉皱眉,“李二你手无缚鸡之力,放你出去我不放心。”

    梁萤也道“是啊,你就是个书生,万一事情没谈成,恐折了进去。”

    李疑坚定道“在坐的就只有我最合适,阿萤是女子,断不敢涉险。

    “秀秀要守关应门以防外界来犯,唯有我可以出去一试,就算出了岔子,安县有阿萤治内,秀秀守外,至少能保住百姓安稳。”

    奉三郎道“你若坚持要去,那我也跟你一块儿去,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不至于让他们担忧。”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吭声。

    过了许久,赵雉才道“我看李二你是魔怔了。”

    李疑笑了笑,“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我李二这辈子多半不能求得安稳了,那索性把脑袋别到裤腰上闯他一闯。”

    梁萤的目光中带着钦佩,“真要铁了心去”

    李疑“铁了心要捞个官回来守住安县太平。”

    赵雉“我们这帮人,全都是些土匪,拿谁去顶替这个官”

    李疑摆手道“这个不难,张议说只要花的钱到位,上头自有法子给你弄假履历应付。”顿了顿,“张县令这个官也是买的,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众人“”

    腐败成这样,难怪世道艰难。

    人们就买官这事细细商议了许久。

    对于赵雉来说,能不能把官买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疑的性命。

    为了他的安全,赵雉把从蛮鸾山带来的亲信安排出去护卫。

    奉三郎也把自己的亲信带出去,总共有三十多人。

    目前安县仍旧是只进不出的状态,送李疑他们出去的那天艳阳高照,梁萤站在关应门前道别。

    李疑同她说道“县里的治内就全靠阿萤姑娘了。”

    梁萤严肃道“你无需担忧县里的情况。”顿了顿,“倘若事情不顺利,先跑为上策,切莫为着那破官死磕,性命重要,明白吗”

    李疑点头,“放心吧,我李疑还想留着小命大干一场呢。”

    梁萤抿嘴笑。

    这次出去了三十五人,皆是快马加鞭,除了李疑和张议外,个个身手了得。

    看着他们陆续打马离去,梁萤歪着头仰望蔚蓝天空,若有所思道“我有个打算。”

    赵雉站在她身侧,“倘若事情不顺,得做好守城血战的准备。”又道,“如果我们没能守住,自能全身而退,但境内的百姓多半会遭殃。”

    梁萤平静道“我要安县全民皆兵,就算以后我们没在这里了,也得在豺狼来袭之时能咬掉它们身上的一块肉。”

    赵雉点头,“这样的世道,能自保自然是好的。”

    回到衙门后,梁萤带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一份告示,要求凡年满十三岁至五十岁的男子,只要身体无异样,皆要接受官兵统一集训,增强他们的防御力。

    现在农忙已过,村里的人们没有先前那般忙碌了,里正召集村民开会,把上头的告示给大家诠释一番。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一妇人道“这是要招兵了吗”

    里正摆手,“这不是招兵,是集训,但凡身体无恙,年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参加,目的是提高全民的防御能力。”

    有人道“不是有官兵吗,我们防御什么呀”

    里正严肃道“官兵也是人呐,大家都是血肉之躯,倘若外人来犯,他们没能守住关应门,一旦被进犯,咱们这些老百姓就得遭殃。

    “衙门的意思是,让大伙都有自卫的能力,但咱们都是普通人,不懂得格斗打架,所以这才让上头派人下来指导大家遇到危险时的制敌技巧。

    “集训也不是天天都训练,是挑空闲的时候,其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危急时刻能拿起扁担弯刀护住妻儿老母,对咱们是有益处的。”

    他一番详解,引得人们窃窃私语。

    为了让底下的老百姓支持集训,梁萤再次像普及土地下放那样亲自下乡一趟。

    有些村子挨得近,便两个村召集到一起听她普及。

    她站在树荫下,一边拿蒲扇打扇,一边同乡民们唠嗑,丝毫没有上下级的架子,其亲和的态度博得众人喜欢。

    这不,有时候她还尝试着学当地方言,有些撇脚,逗得众人失笑不已。

    赵雉在一旁看她口若悬河,心下不禁腹诽。

    那狐狸当真擅攻人心,明明是要把乡民培养成杂兵,增强安县的攻击力,却偏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他们进行洗脑。

    她是这样说的,“现在咱们安县有六百兵,他们这些人既是军,也是民,身后守护的同样是自己的父母妻儿,若是遇到外敌来犯,自然会全力以赴。

    “可是他们跟咱们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血肉之躯,不是刀枪不入的铜墙铁壁,一旦未能守住咱们的城门,那我们这些老百姓就遭殃了。

    “以前隔壁郡曾打进来过,相信在坐的各位也见识过战乱的残酷。

    “在这个时候咱们这些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由糟践,故而我想着,咱老百姓能不能也像先前打豪绅那般拿起手中的扁担镰刀去反抗呢

    “但那些兵平日里训练有素,我们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学学格斗技巧,就算外人来犯,咱们团结起来也不会让他们有好果子吃。

    “这是我要求集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家中的男丁们也能像官兵一样有能力护住自己的妻儿老母,防范于未然。”

    听完这番话,人们七嘴八舌议论。

    为了让在场的男丁对格斗有兴致,梁萤又暗搓搓让赵雉给众人露一手。

    赵雉很是无语,却也没有拒绝。

    他先是同官兵切磋肉搏格斗,而后两人又拿扁担打斗,看得在场的人们热血沸腾,纷纷拍手叫好。

    梁萤趁热打铁道“以后你们参加的集训,便是学他们的格斗,武器就是家中的扁担。”

    有膀大腰圆的妇人蠢蠢欲动问“男人们能集训,女人也能集训吗”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们皆笑了起来。

    一男子调侃道“伍二娘,你若学了格斗,家里头的男人还不得瑟瑟发抖啊。”

    伍二娘咧嘴道“自个儿有本事了,谁若敢来欺负,看我伍二娘不打死他”

    妇人纷纷起哄,“对啊,男人们可以集训,女人们是不是也能集训”

    梁萤笑道“那得看有多少人愿意报名,倘若人多,便也分开集训。”

    一老妇人摇蒲扇道“依我之见,这集训挺好,抽空闲的时候聚到一起练本事,既不耽误农活,还能跟官兵一样能打能摔,两全。”

    她旁边的老儿也道“打铁还得自身硬,就像咱们这土地,当初若不是大家个个有骨气去争,那些豪绅岂会让出来给咱们”

    “朱老丈说得是,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也觉得这集训甚好,谁家里还没有个老弱妇孺呢,万一遇到事情了,手上有点本事,也不至于慌乱。”

    他们就集训的时间和内容问了许久。

    赵雉在一旁解答。

    人们见他身手了得,人又生得俊,虽然不苟言笑,还是不免让人蠢蠢欲动。

    这不,有妇人暗搓搓问他可曾婚配。

    赵雉露出一副无语的表情,他还没吭声呢,梁萤就护食道“这位娘子你就甭瞎想了,赵郎君是我家的。”

    众人全都哄笑起来。

    赵雉斜睨她,也不由得抿嘴笑。

    那妇人爱嬉闹,说道“你俩都没成婚,算不得一家。”

    梁萤拿扇柄指了指她,嗔怪道“讨厌。”

    接下来的数日她都辗转于各村普及集训,但凡愿意参加的,在里正那里报名即可。

    之前有妇人调侃女人也要集训,她原本以为是玩笑,不曾想竟然真有十几人报了名要参加。

    梁萤从中获得灵感,觉得可以成立一个妇联。

    不过眼下还是尽快把集训搞起来为好。

    各村把人数上报到衙门后,赵雉分派经验丰富的官兵下去对他们进行初步训练。

    因着天气日渐炎热,只上午半天训练,让他们先适应集训的强度。

    而妇人集训则主要是以防守为主,她们这群人的体格比不上男丁,没法一下子就高强度训练,只能循序渐进。

    有时候也有不少村民前去围观。

    树荫下的空地里,那些半大小子从扎马步开始,刚开始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后来多折腾几天就萎了。

    不过回去后饭都要多吃几碗,觉也睡得香。

    而另一边的李疑等人在永庆郡落脚后,张议便送上拜贴到都邮杨国兴府中。

    那杨国兴生得肥头大耳,有代太守监察县乡之责。

    这样的人走到县乡,下头若想讨个好,自然有孝敬。

    以前杨国兴到安县曾跟张县令打过交道,张议也接触过他,知晓他的性情,故而这才打算从他身上着手寻门路。

    安县的变故太守府里的人都知道,忽然接到张议的拜帖,杨国兴颇觉诧异。

    他猜测应是那小主簿前来求助了。

    因着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被一群土匪占领,听说只进不出,他们也不清楚县内的情形,如今张议拜见,便差人去寻来问问情况。

    下午张议得见杨国兴。

    他先是一番痛哭,控诉土匪暴行,引得杨国兴义愤填膺,懊恼道“这等狂悖之徒,他日陈都尉必当领兵去把安县夺回来”

    张议故意试探道“如今安县百姓水深火热,就盼着太守府发兵解民众于水火之中,还望朝廷伸出援手啊。”

    杨国兴斜睨他,憋了一会儿,才倒苦水道“张主簿进了城,想必也听到市井里的议论了,从年前咱们就跟隔壁临都郡因为宛南闹得不可开交,如今哪来空闲去救安县百姓啊。”

    张议沉默。

    杨国兴安抚他道“你自行回去同县里的百姓们说,让他们再等一等,待宛南的纷争解决了,咱们再派兵过去。”

    张议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

    杨国兴皱眉道“怎么”

    张议为难道“不瞒杨都邮,此次卑职能从安县逃出来通风报信,皆是被那帮土匪故意放出来的。”

    这话杨国兴听不明白,问道“此话怎讲”

    张议也是个有心眼的狐狸,他先是表达了一番对朝廷的忠心,而后才愤慨道“那帮土匪简直是痴心妄想,占据安县不说,竟然还异想天开想要买官来做”

    杨国兴震怒,“岂有此理”

    张议诉苦道“他们没有太守府的门路,这才逼卑职做牵线人,把卑职给放了出来,并还大放厥词,只要上头能给一个县令,要多少钱银都可以。”

    听到钱银,杨国兴的眼珠子转了转,没有吭声。

    张议不满道“一群土匪妄想买官做,不是无视朝廷律法吗”

    杨国兴做了个打住的手势,问“你可清楚县里头有多少兵丁”

    张议狡猾答道“有八百多人。”又道,“当初贾丛安在江原兵败,带了不少兵丁回来,再加上安县原有的两百多人,整个县应有八百多人镇守。”

    杨国兴捋胡子,陷入了沉思。

    八百多兵丁,要是带兵去攻打,只怕也得折腾好些日呢。

    现在那帮土匪想要买官归顺,倘若够有诚意,倒也不失为两全的法子。

    一来可以不动一兵一卒收服安县。

    二来则是打仗劳民伤财,再加之现在跟隔壁胶着,根本就抽不开身。

    三来就是买官需要钱,如果能从那帮土匪身上捞一笔,上供给楚王的军饷不就有了吗

    见他久久不语,张议小声道“杨都邮”

    杨国兴回过神儿,安抚他道“你先回去候着,那帮土匪想要归顺,也得看王太守愿不愿意。”

    张议点头称是。

    杨国兴没说两句就把他打发了,不过临走前张议特地送上一份孝敬。

    看着木盒里的金条,杨国兴的心思活络了。

    张议小心翼翼道“这是那帮土匪献给都邮的小小敬意,不管这事成与不成,都有劳杨都邮费心了。”

    杨国兴这人喜欢黄灿灿的东西,心思一点都没放到他身上,只道“你且回罢,这事此后再议。”

    张议连声说好。

    待他退下后,杨国兴伸手拿起盒子里的金条在手中掂了掂,还挺沉,可见其诚意。

    这年头,土匪也想做官了,简直是个笑话。

    若是在平时,哪能放纵他们狂妄,只是眼下确实缺钱得紧。

    永庆比不得其他郡富饶,自个儿都入不敷出,还要上交钱银供养楚王的兵,所以大家都在想办法搞钱。

    现在那帮土匪想来归顺,土匪嘛,干的都是杀人放火的勾当,想来他们身上应能榨出油水。

    思来想去,杨国兴打算明日把这事同功曹许魏说一说。

    而张议回去后,李疑上前询问事情经过。

    张议倒了一碗水吃了几口,回答道“那金条被杨国兴收了,李秀才就等着好消息吧,他曾给罪员透过信儿,说现在陈都尉正跟隔壁郡胶着呢,无暇顾及安县,咱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归顺,事情多半能成。”

    李疑捋胡子道“若能成事就好。”

    张议“我以前曾听说过,上头的楚王开支不小,他们这些人发愁弄钱呢,你们送上去,不是瞌睡遇到枕头吗,这般好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李疑试探问“你可清楚买官的行价”

    张议说道“行价得看官职高低,若是肥差,出的价自然就高。

    “像有些地方富饶,哪怕是屁大点官职,也能捞到油水,那是最受商贾们喜欢的,他们买官,就为光宗耀祖。

    “若是以前,一个县令也不过几千贯,如今世道乱,王太守又缺钱银,多半会狠狠榨咱们一笔,我琢磨着得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奉三郎差点跳脚,瞪眼道“两万贯”

    张议点头,“除了上交买官的钱银,他自个儿还得留点私房,两万贯多半是跑不了的。”

    这话唬得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妈的,两万贯,得养活多少百姓啊

    他们一时心情复杂。

    张议的心情也很复杂,暗搓搓问“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诸位能拿得出这么多钱银吗”

    李疑看着他,咬了咬牙道“为了安县百姓,怎么都得想法子凑齐。”

    听到这话,张议是彻底服气了的,拱手道“都说土匪是专门抢人的,你们这帮土匪却还砸钱进去补贴安县老百姓,罪员张议实在惭愧。”

    李疑抽了抽嘴角,也不知他是夸他们还是损他们。

    这不,奉三郎自嘲道“是啊,你说我们这帮人是不是疯了,明明是一群强盗,跑到安县去,不仅没抢老百姓,反而还免了他们的徭役,把土地均分给他们,现在为保他们太平,又自掏腰包去买这个破官,你说我们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张议“”

    李疑“”

    这操作确实挺让人迷惑。

    张议再次拱手,真诚道“罪员张议惭愧,本是安县人,却中饱私囊,跟着上头盘剥自己的同乡,实在不应该。

    “诸位高义,是爱民如子的真英雄,张议佩服。

    “以后诸位若有用得着张议的地方,尽管差使,只要是为安县百姓,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

    奉三郎不卖账,“你休要说乖话,看看安县百姓都被你们欺负成什么样子了,你跟张县令都是一丘之貉。”

    李疑打住道“勿要内讧,现在咱们都是在为安县办事,不管以前如何,现在的目的只有一个,买官保平安。”

    奉三郎这才闭嘴。

    第二天那杨国兴找到功曹许魏,同他说起土匪买官一事。

    二人就当前局势分析了一番,都觉得那些土匪能归顺自然省心。

    如果他们也能像以前张县令那样按时交纳赋税,县里百姓又没有闹事,那对于他们来说,谁当县令都无所谓。

    功曹有辅佐之职,在郡内是极有话语权的,杨国兴说动许魏后,特地召张议和李疑见了一面。

    他们在来之前就知道要花大量钱银,但存储在钱庄的钱银根本就不够,故而李疑事先派平头先回蛮鸾山取财物。

    要见王太守可不容易,塞了好处给许功曹后,一行人又在这里等了好些天。

    这期间回到蛮鸾山取财物的平头同山里的乡民们说起外头的情况,个个都跟打鸡血似的欢喜不已。

    土匪老八激动问“那安县真有这般好”

    平头吹得天花乱坠。

    人们听到人人都有地种,无不露出向往的神情,老八也道“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安县定居就好了。”

    平头笑道“这会儿县里还不平稳,待局势稳妥了,再把山里的村民迁过去。”又道,“王小娘子特地给咱们留了田地的,就等着以后过去分土地呢。”

    这话把众人哄得欢喜,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憧憬。

    鉴于有公务在身,平头并未在山上逗留多久就匆匆折返回去了。

    李疑等人还在永庆城等着他送买官的物什来。

    那王太守原本是不大乐意的,后来还是许功曹把他说服了。

    他说现在陈都尉根本就抽不开身,那安县有八百兵,倘若去攻打,劳民伤财不说,还内讧搞得一地鸡毛,极不划算。

    如今那帮土匪愿意归顺,并且还愿掏钱买官,只要他们拿得出钱,当地百姓不闹事,便是一举两得。

    既无需动一兵一卒,还可获得一笔军饷,何乐而不为

    至于上报到朝廷,只说张县令意外丧生,需上头派新的县令来上任,只要钱银送了上去,楚王的人自然会安排,不过一个七品芝麻官罢了,掀不起风浪。

    退一万步讲,倘若那帮土匪不听话,日后再收拾也不迟,但绝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动兵。

    王太守琢磨了许久,才应了下来,先暂且稳住他们。

    待平头把买官的财物取回来后,张议带着李疑亲自送到许功曹手里。

    瞧着箱子里的黄金珠宝,许功曹心想这帮土匪还真他妈有钱。

    不过两万贯只是买官的钱银,之后他们每年还得上交一万贯赋税。

    听到这话,李疑的表情有些裂。

    见他无法忍受的样子,许功曹面色不虞,问道“李秀才可有异议”

    李疑连连摆手,应道“没有,没有。”

    许功曹严肃道“秋收时百姓上交公粮,在那个时候你们就得把赋税缴纳给太守府,明白吗”

    李疑点头,“明白,明白,应该的。”

    许功曹这才缓和表情,“明日来拿太守府的代职文书,在朝廷的委任文书和官凭没有下放到手之前你们都老实点,莫要惹出事端来。”

    李疑连声应好。

    许功曹做了个手势,二人告辞离去。

    回去后李疑的三观碎了一地,他曾经梦寐以求的进士功名,在此刻变得无比肮脏。

    那种心理落差还是令他难以接受。

    张议反来安慰他,说道“朝廷早就烂透了,上下串通一气皆是贪官污吏,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李秀才空有一腔志愿,也投路无门呐。”

    李疑感慨道“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无能,不曾想,里头的名堂却这般不堪。”

    张议“李秀才见得少,到底天真了些。”停顿片刻,“你跟王小娘子当真是个厉害人物,张议见惯了世间百态,却从未见过老百姓仿佛活过来似的,个个笑脸相迎,交口称赞。”

    李疑看向他,沉默不语。

    张议憧憬道“那才是真正的政通人和呀,民拥官,官护民,官民齐心,军民齐心,一派勃勃生机,未来可嘉。”

    李疑苦笑,“你可莫要忘了,我们是掏自己的腰包去填这个窟窿。”

    张议看向他,意味深长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一今日是安县,明日是东县西县北县了呢,一切皆有可能。”

    这话说得李疑蠢蠢欲动。

    他忽然发现这小子当真生了一张利嘴,还挺会攻心。

    翌日他们从王太守那里拿到代职文书,一行人总算能回去交差了。

    在回去的路上李疑心中翻涌。

    他一辈子都想做官,如今买了个官来,却无比嫌弃,仿佛自己也跟着朝廷那帮蛀虫同流合污了。

    不再清白。

    与此同时,安县的杂兵们受到指示,五十人一组去开垦荒地。

    那些荒地普遍瘠薄,不适合种庄稼,却适合种桑树。

    梁萤要把全县能开荒出来的土地全部开荒。

    这是一项大工程。

    杂兵们领着公家发放的粮饷,敌人进犯时能打仗,太平时也能种地开荒。

    这五十人每组干十天,十天后又换另一组继续垦荒,直到把所有能开出来的土地平出来为止。

    起初赵雉以为她是打算把垦荒出来的土地分给村民们种桑养蚕,不曾想那狐狸把利益最大化了。

    上回她把县里的乡绅商贾们狠打了一巴掌,现在给做蚕丝买卖的周家商贾送甜枣去了。

    就像跟贾丛修送温暖一样。

    那周家在安县吃了亏,原本是打算跑出去的,结果硬是被梁萤给忽悠回转了心意。

    哪能就这么把他们放出去呢,得给咱安县就业率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