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 正文 85.本章补了700字
    小孩的精神状态以及荀大夫的淡定让宋三郎心里多少安稳了一些, 下午秀娘几个上香回来,秀娘高兴地说她抽中了“云开月明”签文,辰哥儿必能逢凶化吉。

    万事俱备,好像就只差出痘了, 宋三郎同秀娘一有功夫就扒拉宋景辰, 看儿子上身上的痘出来没有, 家里人每次头吃饭前都得问上一句辰哥儿的痘出来没有

    来都来了,就别再墨迹, 早点完事, 一家人早点心里踏实。

    终于, 宋景辰发热的第二天夜里,头睡觉前, 宋三郎在儿子腰腹部发现了几个小红点儿,宋景辰自己低头数了数, 总共有五个, 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北斗七星的形状。

    宋三郎问儿子痒不痒, 宋景辰说有一点点痒。

    宋三郎问一点点痒是有多痒。

    宋景辰伸出小手轻轻挠了挠宋三郎的手背, “就像这样一点点。”

    秀娘看了看儿子身上的小红疹道“我有点不记清我自己有没有出过水痘, 不过我家二弟出过, 好像一开始是不太痒,等过一天红点子变成了水疱才会感觉到痒,辰哥儿记得千万不要用手挠破,若是挠破了,就会在身上留个小坑,不好看。”

    宋景辰忙点点头,“娘亲,我不挠。”

    果然如秀娘所言, 等到第二天傍晚的时候,宋景辰开始烦躁闹腾,嚷着他难受,身上好痒,宋三郎一看儿子身上几颗红疹开始变成绿豆粒大小的半透明粉红水疱,忙又把荀大夫请过来给看。

    荀大夫的意思是辰哥儿身体底子好,症状也较轻微,不必太过担忧,按时吃药即可,又给开了些涂抹的草药,抹也可,不抹也不影响什么。

    宋三郎同秀娘寸步不离地轮流守护,一刻不敢离眼,就怕儿子会忍不住抓挠,荀大夫特意交待过,这挠破以后可不光是身上留疤的事,还有可能会让病情加重。

    宋景辰痒得控制不住,非得闹着要挠,宋三郎握着他手不让挠,宋景辰哭闹,求宋三郎让他挠一下,挠一下就好,只要挠一下,轻轻的挠,不会挠破。

    宋三郎抱着儿子哄,“好孩子,咱们再忍忍,很快就会过去。”

    “很快是多快,爹爹,我现在就不想痒了。”宋景辰大眼睛里含着泪儿。

    可给宋三郎心疼坏了。

    好在水痘出来的第三天小孩就不怎么痒了,等到第五天,身上的几个小痘痘已经开始相继结痂脱落。

    依据荀大夫的诊断,小孩已经算是痊愈,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建议休息几日再出去玩。

    俗话说小孩子病一次,就会长大一次。但凡养过孩子的,便会明白这话绝对不是虚言,真的是再准确不过的真实写照。

    也或许是小孩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明白有些事情父母再是爱他都无法替代他,必须得他自己去面对,这种依靠自身打败疾病获得成长的经历让孩子心智与意志得到了生长吧。

    宋景辰被允许出来玩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四,生病这几日,小孩身上不舒坦,不太爱吃东西,比生病前瘦了一些,好像性子也文静了一些,黑亮清澈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惹人喜光爱。

    秀娘给儿子穿了过年的新衣裳,一身绣有瑞兽祈祥团纹的红缎圆领剑袖棉袍,头上戴个可爱的橙黄色虎头风帽。

    小帽子前面装饰有花布缝制而成的立体大眼睛,还有两只外翻的小耳朵,更可爱的是帽子后面竟然还竖起一条惟妙惟俏的小老虎尾巴,不知道竹姐儿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可以让尾巴朝天竖起,有点像胖虎翘起的猫尾巴,宋景辰戴上别提多可爱了。

    他同睿哥儿两人一人一顶,连老太太见了都惊叹孙女儿的手艺要逆天了。

    宋景辰脖里还戴了金镶玉的长命百岁璎珞圈,赤金镶嵌着价值不菲的羊脂暖玉,宋家几个孩子都有,都是老太太在孩子们满月时给的,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拿出来戴戴,平时是不怎么戴的。

    在家了里憋闷多日,今日三郎同秀娘带着儿子去逛庙会,洛京城里的庙会很多,最热闹当数大相国寺附近的庙会。

    大街上的马车行人大部分是朝着大相国寺的方向去,离大相国寺还有一段距离呢,街上的大小马车便拥堵起来。

    堵的时间有点长了,小孩儿开始不耐烦,宋三郎从马车上下来查看情况,一番打听才知道前面镇国将军府的马车同和安郡王府的马车起了冲突,双方互不相让,这才把本就拥挤的路给挡住了。

    镇国将军府的执侉二公子刘宗是个混不吝,飞扬跋扈习惯了,可人家和安郡王府也不是个吃亏的主儿,赵敬渊他爹乃是郡王府嫡长子,他娘亦来头不小,当今兵部尚书嫡女,赵敬渊从小到大还从来不知道 “让字怎么写。

    今日他同家姐带着护卫出来逛庙会玩,不成想与镇国将军府的马车走个对头,亲王,郡王,而后才是镇国将军,按照礼节应当是镇国将军府的马车避让。

    再者,毕竟郡王府的马车,他姓赵。

    不过刘宗才不管那些,在他眼里和安郡王的封号就是个摆设,听着唬人,没有实权,哪像他爹手握重兵,再加上最近北方蛮族蠢蠢欲动,皇帝正是用人之际,对镇国将军府又热情起来,刘宗更加不把人放在眼里。

    他刘宗出门,当着满大街人的面,必须得要这个排面,让之前那些疏远他爹的人都睁大眼睛瞧一瞧,瞧一瞧他们刘家仍旧是当初的刘家,皇帝陛下仍旧宠信他们刘家。

    赵敬渊的姐姐赵敬怡,堂堂小郡主下车与刘宗理论,竟然反被刘宗话里话外调戏了,赵敬渊小孩气盛,二话不说,一鞭子甩在刘宗身上,刘宗恼羞成怒,怒瞪赵敬渊,赵敬渊毫不惧他,不退反进,上前一大步道

    “怎么你姓刘的想要对我姓赵的动手不成”

    赵敬渊的出身决定他的觉悟非常之高,一句话就拿捏住了刘宗的要害之处,刘宗再怎么飞扬跋扈,出身权贵的他也不至于蠢到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

    当着满大街的人,说不定周围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朝臣,赵敬渊说出此话来,他若真敢对赵敬渊有什么不敬,就坐实了他们刘家对皇家毫无敬畏之心,人家再怎么没有实权,光凭一个姓氏就能碾压你。

    所以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虽然哑巴亏吃了,刘宗却不想灰溜溜让路,谎称自家的马车坏了,故意腻歪赵敬渊姐弟,就是不让你,你若着急就绕道,不着急就跟这儿耗着。

    碰上这种无懒,两姐弟都没有办法,双方僵持着,这路可不就越堵越长。

    宋三郎听人说了个大概,勾了勾唇角儿,刘猛这坑爹儿子只嫌弃他爹死得还不够快,也就是皇帝现在要平衡皇子们之间的势力,尤其是平衡太子与靖王之间的势力,暂时还需要刘猛这个棋子。

    刘猛现在年纪大了,嫡长子不过是中规中矩之辈,嫡次子更是烂泥扶不上墙,不是必要,皇帝也不想落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口实。

    再者,刘猛已经是皇帝用顺手的奴才,废了刘猛再重新扶持一个,不还得重新驯养

    这就好比他不动萧家一样,非他心善,乃是利用萧家来平衡其他外戚,再者,萧家还是他的钱袋子,萧家再能赚钱,积累的财富再多又如何,他若想要,只需找个借口,比如说萧家有不轨之心,萧家的钱就顺理成章成了皇家的钱。

    今日堵了几乎半条街去,这被堵的人里不知道有多少朝臣或者朝臣家眷就在其中,人家和安郡王府怕什么,皇帝忌惮宗亲,受封的王爷们个个无实权,人家依仗的是血统高贵,你镇国将军府依仗什么

    无非就是居功自傲,藐视皇室宗亲,间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宋三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去铺子里给儿子买了些干果瓜子回来,小孩这些日子在家里无聊,学会嗑南瓜籽了。

    回到车上,秀娘问外面到底出了什么事,如何堵了这么长时间宋三郎简单说了一下,宋景辰到他爹提到和安郡王府,忍不住开口问道“爹爹,和安郡王府,不就是赵敬渊他们家吗”

    “ 嗯,是他们家。”

    宋景辰“镇国将军府可太坏了,上次欺负我大哥哥,这次又欺负赵敬渊,在书院里除了我,都从来没有人敢欺负赵敬渊,赵敬渊的脾气可不好,镇国将军府的人肯定要挨揍了。”

    宋三郎闻言,目光微闪,对儿子道“ 辰哥儿同爹爹说说,赵敬渊脾气不好,为何单单不欺负辰哥儿呢”

    宋景辰道“因为每次都是他哄着辰哥儿跟他玩,他说和别人玩没有意思,别人都害怕他,只有辰哥儿不怕他。”

    “为何别人都怕他,辰哥儿却不怕他呢。” 宋三郎追问。

    宋景辰道“因为大家怕的是赵敬渊他爹呀,辰哥儿哄赵敬渊写了保证书书院里的事情要在书院解决,谁要找爹,谁就不是男人,我还让所有人都在保证书上按了红手印,爹爹猜是为什么呀”

    宋三郎“是为什么,爹爹猜不出来”

    宋景辰看向秀娘“娘亲你来猜”

    秀娘笑道“你爹爹都猜不出来,娘亲就更猜不出来,还是辰哥儿自己说吧。”

    宋景辰道“ 因为小孩子都喜欢说话不算话呀,辰哥儿让大家都帮辰哥儿做证人,赵敬渊最要面子,这样他肯定不会找他爹告状,若是告了状,所有同窗都会瞧不起他。”

    “他都不敢告状,我还怕他干什么,他敢欺负我,我就叫我大哥哥、二哥哥,我们三个一起教训他,反正我大哥哥和二哥哥都是书院里的人,书院里的事情在书院解决,我也没有说话不算话,我还是男人。”

    最后一句,“我还是男人” 把三郎和秀娘逗乐了,不过俩人也真是惊讶小孩竟然有这么多鬼心眼子。

    宋三郎摸摸儿子的头,笑道“人家不欺负咱,咱也不能欺负人家,辰哥儿可以叫睿哥儿帮你忙,却是不能叫上你大哥哥。”

    宋景辰不解道“不是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为什么不能叫大哥哥帮忙呀。”

    宋三郎道“因为赵敬渊是你的同窗,他不是你的敌人,对待敌人辰哥儿可以不留情,但对待自己的同窗,辰哥儿要讲公平,赵敬渊比你年龄大好几岁,他欺负你是不公平,辰哥儿叫上比赵敬渊大好几岁的大哥去欺负赵敬渊也是不公平,这样你就与欺负人的赵敬渊成了一样的人。”

    宋景辰大眼睛忽闪着,若有所思。

    宋三郎道“辰哥儿做到了公平,赵敬渊便会对你心服口服,其他同窗也会一样信服你,如此,辰哥儿就会成为同窗之中最有威信之人。”

    “若是有一日,辰哥儿受到了不公平之事,所有人都会为辰哥儿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