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都水监公厨 > 正文 30. 红鳌虾 ……
    说来, 春笋被她晾晒的时间还有点久,拿在手里都有一点蔫巴的感觉。

    郑琬接触到熟悉的手感,明白这个时候的春笋正好, 掀起自己倒扣的坛子, 手伸进坛口一摸,感觉已经完全干透了。

    趁着烧开水的时间, 她小心翼翼地将春笋塞进坛子里, 中间还时不时加入她得来的新鲜番椒,这样泡好之后, 酸笋还能有一丝辣的口感。

    镬内的水烧开之后, 加入盐和糖, 晾凉至室温就全部倒入坛中,淹没里面的所有食材。

    最后再加入花椒和白酒, 剩下的就是等待时间的作用。

    突然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 郑琬面对如此闲适的情况还有点不适应,畅想着此刻要是能有个躺椅放着, 她估计能躺在上面放空大半天。

    这边的郑琬悠哉悠哉地享受假期,另一边得到线索的崔知韫已经开始实地调查。

    崔知韫沿着可能性最大的灞水一路往前走, 沿途一路翠绿,看起来似乎是农家种植的小麦, 此时有不少人户都在给田里灌水, 一道道口子将灞水中的河水灌到田地间, 河水冲击而成的水花与翠绿的麦苗形成一副美好的画面。

    杜明兆看着突然停下脚步的崔知韫,下意识地止住步子,惊讶地往四周的环境看去。

    发现还没有到达此行的目的地,连忙提醒道

    “崔监丞,此地距离上报的洞穴还有百丈之数, 而且周围都是利用河水浇水的农户,再待一会儿,估计就要吸引他们的注意了。”

    崔知韫瞥了一眼着急的杜明兆,挪动步子继续往前走,冷不丁地出声

    “杜主簿可明白此时为何农户需要灌水”

    对于农事杜明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慌忙往四周发出水声的方向看去,企图能够得到线索。

    发觉自己真的求助无门之后,用哀伤的眼神看着崔知韫的后脑勺,心中在疯狂吐槽谁能明白跟着上司外出办事还要被提问知识点的滋味

    “某不知,愧对圣人和百姓。”

    最后,他还是不得不对着崔知韫服软,承认自己的过失。

    “杜主簿非司农寺所属,不明白情有可原。如今正是过了冬日,天气渐暖的时候,此时给这些麦苗返青,灌水正是助力今年丰收的一个关键步骤。”

    “崔监丞可真是博闻强识。”

    “只要乐意低头都能看到的。”

    崔知韫轻飘飘的一句话,立即把杜明兆说迷糊了,他怎么感觉自己根本听不懂这句话,刚想要问问具体的含义。

    却看到崔知韫已经向着前方走去,他赶紧加快自己的步伐跟上。

    两人奇特的行为早已经被地里的农户们看在眼里,但是想着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又迅速将自己的眼睛放在地里的河水上。

    看着干巴巴的土地如饥似渴地饮用河水,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赶路的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杜明兆看着黑乎乎地洞口,立即阻止崔知韫想要自己第一个往内里探路的动作,提醒道

    “监丞身份贵重,还是某来第一个。”

    说着,立即夺过守卫们手里的火把,抢先一步走向洞穴中。

    崔知韫看着这一幕,立即抢过另一个火把,与杜明兆并肩前行,刚开始的洞口比较小,仅仅能够容纳两人挤着通过。

    但是到了后面,星星点点的日光透过错落有致的树叶往下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印记。

    崔知韫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只感觉豁然开朗,刚刚的昏暗与潮湿仿佛就只是他们的幻觉一般。

    其他人看到这个浑然天成的洞穴,也是惊叹不已。

    相较于外面狭窄,加上藤蔓遮掩,并未被人看出内里还能有如此宽阔干燥的空间。

    在未探查清楚之前,大家也觉得如果这个地方被当成一个中转站的话,对于私盐的存放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看到眼前的画面之后,大家才明白,是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了解太少了。

    如此庞大的一个空间,若是全盛时期,还不知道这里存放着多少的违禁物。

    崔知韫也在对着眼前的空间来回打量,下一秒,清冷的嗓音在洞穴中回荡。

    “大家对着洞穴的所有角落仔细查找,务必要把留在这里的所有痕迹都找出来。”

    “唯”

    众人齐声道,之后还有回声不停地在耳边回荡,知道自己做了蠢事的人,立即转身,对着墙壁和角落开始查找,势必要把对方撤出这里之后,留下的蛛丝马迹全部找出来。

    崔知韫自己也没有闲着,率先沿着脚下被拖拽出来的痕迹,向着它的出发点走去。

    从地面泥土都压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来,之前这里存放着不少的私盐。

    他忽然感觉自己的眼前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蹲下身子,手朝着刚刚闪过的位置伸去,在被泥土掩藏的下方,居然挖出找出一颗拇指大的盐块。

    其色若琥珀,浅浅的黄色隐藏在盐块内部,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恍如时人追捧的琉璃一般。

    刚刚就是一束光突然打在盐块上,正好被他发现。

    他忍不住拿着盐块靠近鼻尖,一股鲜味从里面散发出来,此刻他不禁头脑风暴,耐心回忆,发觉这居然是最上等的贡盐。

    贡盐能够顺利从西北运出,再沿途向着灞水而行,停留此地,结合脚下杂乱无章的拖拽印记,不得不让崔知韫浮想联翩。

    很快,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发现了被遗落在此地的盐块,林林总总混合在一起,居然有三斤多,那么之前存放在这里的私盐数目,可能更加超出众人的想象。

    见状,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崔知韫身上。

    要知道私盐贩卖这样的大事,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而他们调查到这里,恐怕也已经被对方发现了他们的真正目的。

    从古至今,这种事没有人在背后撑腰,一般的官员都是不敢涉足的。

    依据现在而数量来看,参与其中的官员数量肯定不少,就连他们自己所在的都水监,都可能存在对方的探子。

    崔知韫看着死气沉沉的众人,提点道“此事关系重大,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我们能够独自解决的范围,明日上朝,某定会上圣人禀告此事。”

    闻言,众人的面色才好一点。

    接下来的时间里,都水监的一众人等,可以说是把这个洞穴挖地三尺,不管是遗漏在这里的什么东西,通通带回去调查一番。

    只是观察洞穴还不够,他们最后还爬到洞穴上方的山上,从高处观察四周的环境,想要勘破对方选择此地的原因。

    崔知韫根据自己对于水系的了解,明白这个地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中转站。

    若是想要将私盐贩卖到东部,只需沿着灞水一路往东;若是想要往南方,则是沿着浐水一路往南,到了南方,水系更发达,更是可以去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若是想要往洛阳城中,则是沿着龙首渠顺利进入都城内部。

    而且选择龙首渠,这个最靠近皇城和达官贵人居所的河渠,他们都水监对于这一块的掌控力越弱。

    他想到这已经是自己几个月调查以来,得到的最有用的信息。

    耐心地拍了拍自己的衣摆,远眺都城的方向,开始为明日的唇枪舌战做好准备。

    对于此地的探查都一清二楚之后,一行人踏上回程。

    依旧是走在来时的路上,崔知韫注意到,明明距离他们上次经过这里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 ,但是地里依旧还在浇水,并且看起来这些浇水作用不大,仅仅只是沾湿了表面的土壤。

    这与他学过、看过的情况都有很大的不同。

    想到这,他顶着身后一群人惊诧的眼神,突然转换自己的路线,向着田垄走去,脚踩在凹凸不平又长着杂草的路上,依旧保持着自己平稳的身形。

    守卫们看着突变的画风,有些疑惑地看着杜明兆说

    “杜主簿,这里还有什么我们没看的地方吗”

    “没有。”

    “那崔监丞这是”

    杜明兆虽然也不明白情况,但是上司已经走了,他自然也不能落在身后,回头看一眼傻乎乎的几个守卫,开口道

    “你们在此地等候,某跟上看看是什么情况”

    此地平坦,一览无余,守卫们觉得出现什么意外自己也能轻易追上,因此没有辩驳杜明兆的话,抬眼看着已经停下脚步的崔知韫。

    崔知韫慢慢行至一老叟,率先行礼,开口道“岳父,某方才路过此地,就看到岳父在引河渠之水浇灌,为何两个时辰过去,地里依旧没什么水”

    在崔知韫朝着几人走过来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注意到,虽然这个年轻人穿的也是简单的衣着,但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达官贵人或其后代,光是想想身份就让人胆战心惊。

    但是听到崔知韫如此谦卑的话语时,还是忍不住流露出和缓的态度。

    老叟解释道“郎君不知,近些年不知为何,越是靠近田间的地,漏水的速度越快。往往我们春日往地里灌水,十之有八都会没有用到就流失。要知道,越是靠近河岸,临近水源的地块每年的收成越多,可是近一两年我等是”

    他最后实在是说不出口,感叹地摇摇头,脸上全是悲伤的痕迹。

    脸上皱巴巴的纹路也因为崔知韫的问话,而多了几根。

    崔知韫找出老叟话语之间的关键词,指出“既然知晓是漏水,岳父可有探查”

    “自然是有,每每到了春日,就是我们赶着给麦苗灌水的季节,发现异样之后,那也是仔细查找原因。靠近河岸的地界,总是会无缘无故地冒出许多大洞,虽然及时堵住,可还是有很多我们找不到的漏洞,而且第二年又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我等也是无可奈何。”

    说完,不只是老叟自己,其他在地里忙活的人都露出一样麻木又痛苦的眼神。

    “若是如此,岳父可介意我等探查一番。”

    “多谢郎君好意,你们随意找一块暂时还未灌水的地块探查即可。”

    “多谢。”

    崔知韫再次朝着老人行礼,转身离开,看着堵在自己前方的杜明兆,他疑惑地看着对方。

    杜明兆被这个眼神吓到,立即挺胸收腹,脚步后移,身体也往身后的方向倾倒,似乎是想要为崔知韫让出更多的路行走。

    “杜主簿先行。”

    崔知韫看着这勉勉强强仅供一人通行的田垄,忍不住喊道。

    “诺。”

    这时杜明兆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赶紧脚步前移,转身往来路走去,脚下的步子飞快,恨不得使出自己的全部武力值。

    只可惜,崔知韫也是修习过的,武功甚至比他更厉害,一直紧紧跟在身后。

    等到终于回到小道上的时候,杜明兆犹如劫后余生地长吐一口气。

    面对这样的下属,崔知韫选择忽视,看着其他守卫说“你们跟着某来,此地农田灌溉出现了问题,某要去探明缘由,你们也跟着一起来帮忙。”

    “诺。”

    大家跟着崔知韫的脚步,来到最小的一块农田。

    崔知韫看了一眼几人的装束,对自己身边最近的一个守卫喊道“取你的佩剑来”

    而后,大家就看着崔知韫半跪在地里,一手撑着他们脚下的小道,一只手拿着佩剑不停地对着原本留出来灌溉的小口挑出泥块。

    不一会儿,原本仅有两个巴掌大的小口,就扩充成为了初始的两倍大。

    崔知韫的视线牢牢锁定在两侧边缘不同的泥土上,起身,用佩剑将两侧的杂草一一斩断,露出其表面的真实状态。

    看到一个地方出现的纹路比较多,用手一摸还能感受到较为湿润的手感。

    他立即拿着手中的佩剑,对着这个方向一刺,通过手中佩剑传出来的感觉告诉他,在泥土中间似乎掩藏着什么可以钻洞的生物。

    刚开始刺入普通的泥土时,速度很快,但是最后剑尖却插入了一个较为坚硬的外壳。

    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生物是螃蟹,这种触感与其十分类似,但是对于螃蟹的以往印象,并没有如此强烈的钻孔倾向。

    崔知韫还在思考,这副画面在其他人看来,却是以为他一无所获,毕竟刚刚老叟都说了,他们也找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找到弄出来的罪魁祸首。

    下一秒,却看见崔知韫收回佩剑,将佩剑使出花来,一颗圆形的大洞立即出现在众人眼里。

    随后的一幕更是惊到众人的眼睛。

    当洞口被完全破坏,掩藏在内里深处接近半米的生物,似乎是感觉到自己的家园被外人破坏,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一个个飞快地从里面爬出来。

    不一会儿就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众人眼中。

    只见一个个红黑色的举着一把钳子的生物出现在众人眼里,远远看着身形与河虾相似,但是其外壳看起来更坚硬,颜色也更为浓烈,气势汹汹一起爬出来的样子,似乎是想要与崔知韫一决生死。

    这种源源不断从洞口爬出来生物的画面,看着就让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加上那恐怖的颜色,看着更是让人恐惧。

    杜明兆刚刚也是听到了老叟的话,现在看着如此惊惧的画面,声音颤抖地说

    “这这就是毁坏农田的罪魁祸首”

    崔知韫看着爬出来的生物上占满泥沙的样子,点点头,回道“应该就是它们,只不过他们掩藏的位置也太深了,怪不得岳父说他们总是找不到祸患,看来是这些东西狡兔三窟。

    而且表面的小洞根本就不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这才更喜爱靠近河流的位置。”

    说罢,他手中的剑立即对着源源不断冒出来的生物出手,简单几下,就将爬出来的生物全部斩杀。

    似乎是感受到自己同类死亡的信息,原本狭小的洞口被挤的越来越大,其他的直接踩在同类的尸体上,也要朝着崔知韫的方向爬去。

    杜明兆看着更是不寒而栗,脚步下意识地朝着原地洞口的方向移动。

    他一离开,立即给挡在其身后的一个守卫看到洞口的情况,李越看到爬出来的生物,立即惊呼道“红螯虾”

    突然喊出的名字,让众人都将自己的视线从红螯虾转移到李越身上。

    崔知韫看着他惊讶的表情,追问道“你知道这种生物的名字”

    “崔监丞,某曾在家中见过,此物颜色偏红,又有与螃蟹一样的钳子,身形与虾类似,故此某家乡称呼其为红螯虾。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不知道,但是其生命力顽强,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能迅速增长数量。

    某家中的田地也曾遭此红螯虾侵扰,为此每年冬春两季,总是要派人检查家中每一处田地,防止其泛滥。只是某方才没有注意到,故而忘了此事。”

    “你家乡位于何处”

    “某来自河南道。”

    崔知韫颔首,而后对着几人说“将此地的红螯虾斩杀干净,对于这种侵害农事的东西,必须要不留祸患。”

    “诺。”

    而后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处理下,只留下一地的红螯虾尸体。

    众人又将尸体全部掩埋在一处空地,重新将泥土混着河水,将挖出来的大洞重新合上。

    崔知韫则是将他们的发现告知老叟。

    老叟他们看着出现的红螯虾,一个个是怒不可遏,他们曾经也在挖洞的时候遇到过一两只,但是因为数量太少就匆匆略过。

    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他们自己放过了害自己的东西,一个个怒不可遏的喊道

    “某势必要将红螯虾通通找出来,杀它个片甲不留”

    “原来是它,儿还以为是螃蟹,下次再在河中看到,必定抓出来暴晒。”

    看到损害自己收成的罪魁祸患,农户们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整片地里藏在泥洞中的红螯虾都找出来。

    但是现在却不是时候,一个个只能无奈又痛惜地看着,眼睛在地里的每一处来回扫视。

    告知真相之后,崔知韫怀揣着不算好的心情回到都水监,将自己的发现全部写在奏折上,准备在明日上朝禀告的时候有个具体的章程。

    翌日一早,崔知韫就踏着沉重的步伐赶往皇城。

    他的脚步刚踏入宣政殿门前,早已等候在此地的官员们,纷纷朝着这个有点离经叛道的世家子弟看过去。

    等他们嗅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鱼腥味,一个个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众人熙熙攘攘地围在一起,像是将崔知韫给孤立了一般,完全看不出博陵崔氏该有的待遇。

    但是下一秒,众人看着崔知韫的胞弟崔五郎崔显到来,一个个小心翼翼地靠近恭维。

    现在谁人不知,虽然崔知韫是博陵崔氏的嫡长子,但是崔氏最受宠爱的人却不是他,或许说现在崔氏明目张胆支持的后继者不是他。

    不然为什么一个博陵崔氏的嫡长子,只能蜗居在都水监那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崔显却能待在户部担任官职低,作用却不小的户部给事中,这可是一个能直接和圣人交流的官职。

    因此,惯会见风使舵的人们,一个个热情地和崔显打着招呼。

    崔显却不会因此而自视甚高,移动脚下的步子,向着崔知韫的方向走来,行礼问安“拜见崔监丞。”

    “五郎。”

    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让崔显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看着油盐不进的长兄,心中也是恼怒不已。

    继续向前走近,提醒道“阿娘念着今日朝会必定会遇见你,特意让某提醒长兄,今日定要回家一趟,阿娘有要事相商。”

    说罢,崔显转身离去,他相信崔知韫听到这些话肯定要回去一趟,算起来长兄也接近半个月的时间没归家了。

    其他人看着要以为是两兄弟在默默交锋,脸上露出惊讶又理解的眼神。

    不等其他人把热闹看够,内监就推开宣政殿的大门,示意各司各部官员可以进来了。

    看着恢宏的宣政殿,众人立即收回自己脸上嘲弄的笑意,顶着内监们不理解的眼神,陆陆续续往自己所属的站位走去。

    崔知韫乃都水监监丞,为正五品,是能参加每日朝会的官员中职级较为低微的,因此站在门口不远处。

    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身影,颔首低眉,对于自己今天想要说明的情况,再次复习一遍。

    不一会儿,建明帝就出现在台上,众人立即对着圣人所在的方向鞠躬行叉手礼,并齐声喊道“拜见圣人”

    “诸卿免礼,今日有何要事禀告”

    话音落下,整个朝会有一瞬间的宁静,崔知韫看了一眼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要说的,脚往左边一跨,身影立即出现在空荡荡的分离左右官员的过道上。

    对着上方的建明帝再次行礼,喊道“臣有要事禀告。”

    建明帝看着熟悉的身影,立即明白是崔知韫,这个在他看来崔家最有魄力和远见的一个人,脸上不禁带上愉悦的笑容,回道“崔监丞尽可言明。”

    崔知韫对于自己说出口的话做足了准备,颔首将在都城东边发现一处掩藏私盐存放之所的事情告知。

    随着他话里越来越详尽、深入的内容,整个朝堂都变得宁静起来,除了他的声音,连人的呼吸声都听不到。

    朝会上气氛紧张,郑琬则是欢呼雀跃,因为王屈昨日告知她,今日从各司运回来之后,他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

    因此需要她自己到定点地方取回小鱼,一结束朝食的时辰,她就踏着愉快的步伐前往目的地。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