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清穿之消除执念 > 正文 24.第二十海四章海兰珠(二十四)……
    皇太极心急如焚, 一个没注意,竟被门槛绊住,重重地倒在地上。

    他手脚并用地爬起来, 灰尘扑扑,直接奔向寝殿。

    推开门, 一眼就看见兰儿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 身形消瘦, 脸色苍白, 没有一丝生气, 仿佛就像木头人一样。

    明明是炎热的九月天,炎炎烈日,皇太极只觉心坠冰窟,寒冷刺骨。

    “兰儿。“

    他径直地走过去, 抱着她单薄的身子,泪流满面。

    “兰儿, 我回来了。我会让你孤孤单单一个人的。”

    元寿他挤进两人中间, 奶声奶气地说道“阿玛, 额娘她睡了好久好久了, 额娘怎么还没醒”

    这些天元寿跟着担惊受怕, 他的眼睛都哭成桃子,脸上的肉肉掉了许多。

    如今看到阿玛, 迫不及待地想贴着阿玛,寻求安慰。

    皇太极轻轻地摸了摸元寿的头,眼神柔和,坚定地说道“你额娘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救活她。”

    说着, 他小心翼翼地放下兰儿,亲了亲她的额头,爱恋不已。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皇太极举全国之力,号召大清全国名医,为皇后治病。

    一位又一位名医信心满满地踏进大清门,垂头丧气地离开。

    皇太极的眼神越来越暗淡无光,整个人像一头暴怒的狮子。若不是还有元寿在身边陪着,了有安慰,只怕他会随时发疯。

    偏生有人不怕死,哲哲、大玉儿和娜木钟三人自从知道海兰珠昏迷不醒的消息,仰天大笑,欣喜若狂。

    哲哲此时已经像老了十几岁一样,头发微微发白,脸上长了无数细纹。

    “报应,都是报应。海兰珠抢走了本宫的皇后之位,终于遭受到了天谴,时日无多。”

    娜木钟和大玉儿两人因为假孕一事平时争斗得可凶残了,这会子却一致地诅咒海兰珠醒不过来,最好让心狠的皇太极跟着去死。

    怨恨不甘越积越多。

    住进仰熙斋的这些日子,大玉儿时常会做一个梦。

    梦里皇太极虽然宠爱海兰珠,倒也不至于到了独宠的地步。骗骗海兰珠,博得怜惜,她时不时也能得到皇太极的宠幸。

    梦里她在海兰珠生子之后成功生下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小阿哥,她和哲哲合谋害死了那个愚蠢的海兰珠,接着皇太极伤心过度,随之逝世。

    大玉儿痴痴地笑着,神智有些癫狂。

    她慢慢走上台阶,看着空若无人的地面,大笑“众爱卿平身,哀家是圣母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哀家的儿子才是如今大清的皇帝”

    很快,哲哲三人的话语传到了皇太极这边。

    他眼神阴鸷,捏碎了手中的玉佩,冷冷道“哲哲等罪人不思己过,口出狂言,对皇后大不敬,着赐毒酒三杯,了却因果。”

    “是。”立即有人领命,带着皇上的旨意,前往仰熙斋。

    不出半日,便传来哲哲几人无故身亡的消息。

    但此时此刻,前朝众臣无人敢吭声。

    这些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帝王的怒视下战战兢兢地度过,总感觉皇上的目光冷冰冰的,像是在看死物一般。

    他们唯恐有一天若是皇后病逝,只怕皇上会让整个天下为其陪葬。

    他们这会子都在默默祈祷皇后早日平安苏醒,还给他们那个英明神武的皇上。

    这日,突然有一位得道高僧揭开了救治皇后的圣旨。

    他身着袈裟,慈眉善目,给人一种极其平和安稳的感觉。

    高僧只身走进宫,步履从容,对着皇太极说道“阿弥陀佛,老僧夜观天象,天府星的光泽逐渐暗淡,若有若无,便连紫微星都受到影响,隐隐约约中才能看到。皇后不安,则大清不安,为了天下,老僧特来为皇上分忧。”

    闻言,皇太极眼神一亮,昂首阔步地走下龙椅,目光期颐。

    “高僧有何办法若是能让皇后平安无事,朕许你国师之位。”

    高僧摇头,“老僧志不在国师,乐在山水之间。从皇后的命相来看,她命途多舛,红颜薄命,如今确实是到了大限的时候。但皇上珍爱皇后,苦苦寻求各方名医诊治,才让皇后存活至今。”

    “大清龙气极盛,国运昌盛,国富民强,而大明日渐衰微,江河日下。皇上乃天下共主的命运,若是皇上愿意用大清龙脉来续皇后的命,让皇后吸取龙气之精华,则能享常人之寿。”

    “龙脉在哪里怎样才可以让皇后享龙脉”皇太极毫不犹豫地说道。

    高僧目光看向远方,双手合起,长叹一声“阿弥陀佛,盛京城外不远处,行走十里,有一古寺,始建于唐,名舍利寺,其旁边有一舍利塔。寺庙所在之处,便是大清龙脉所在。”

    “皇上须一人徒步从大清门走向舍利寺,一步一叩拜,心中默念,祈求龙脉保佑皇后安康。直到上山,在舍利塔面前诚心祈福三日,不得进食,以显诚心。”

    “好”

    皇太极直接应道。“若皇后苏醒,朕必定命人重修舍利塔,大修舍利寺,还要为其改名为回龙寺,让大清子民都去烧香拜佛。”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皇上将来若能一统天下,务必不要再造杀戮,满汉蒙三族归心,大清国运昌隆。”

    皇太极眼神中终于有了希望,他迫不及待下令,安定好一切事务,当即准备去舍利寺祈福。

    在前朝百官、无数百姓的注视下,皇太极龙袍加身,出大清门。

    每走一步,便停下来叩拜祈福,即便灰尘沾上了头发,即便额头出血,即便膝盖发软,他依旧坚定地一步一叩拜。

    “兰儿,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要你安康。”

    不知走了多久,天亮了,天黑了,终于看见了舍利寺,皇太极心神一松,瘫倒到地上。

    “皇上”远处跟随的亲卫想要搀扶,被皇太极示意阻止了。

    他看着犹如登天梯一样的台阶,“朕要自己走,朕要叩求皇天后土,将朕的兰儿还给我。”

    一步又一步,皇太极始终按照高僧的话,缓慢而又坚定地走上去,身上伤痕累累吗,不改初心。

    直到塔前,皇太极滴水未进整整三天三夜,唇色发白,眼下青黑,摇摇晃晃地坚持到第四日太阳升起的那一刻。

    许是皇太极的诚心感动了上天,让大清龙脉庇佑了海兰珠,她羽睫微动,果真慢慢地苏醒了。

    关雎宫内人人喜出望外,痛哭流涕,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十一月的风渐渐变大,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台,一闪一闪,晃得耀眼。

    海兰珠这些天身子渐渐恢复过来,她靠在床前,柔情似水,满腔爱意地看向皇太极。

    皇太极日日挂念海兰珠,将臣子们奏上的折子都带到关雎宫来一一批阅,片刻都不想离开海兰珠。

    瞧见海兰珠醒了,皇太极放下政事,走到床前,极其自然地将她拥入怀中。

    “兰儿,有你在我身边,真好。”

    看着眼前的男人眼下青黑,衣带渐宽,海兰珠不由地心疼。

    “皇太极,我没事,倒是你受苦了。我听乌芳说,你为了我,特地去舍利寺祈福,还一步一叩,不眠不休。”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若是这个世上没有你,一切都没了色彩。”皇太极温柔地说道。

    他没有将龙脉的事情告诉海兰珠,他愿意付出的,不希望兰儿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皇太极端着乌芳呈上来的白粥,一口一口地喂给她。

    “你养好身子,什么都不用想。等来年开春。我带你去科尔沁走走,看看草原风光。”

    “好。”

    “再等几年,我一定能率军南下,攻破紫禁城,将坤宁宫打下来给你居住。闲暇时我们去看看塞外美景,赏赏江南春色”

    海兰珠都一一答应。她明白皇太极内心的不安,一直努力安抚着他,让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和他白头到老。

    说来也颇为奇怪,这次无病无灾的,没有任何人设计,怎么她突然就昏迷不醒了好几个月

    尤其是崇德六年九月,恰巧是原身病逝的日子,她差点以为逃脱不过历史的年轮,像原身一样年纪轻轻离开人世。

    好在,老天待她不薄,让她活过来了。

    这次的事,也让海兰珠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她爱皇太极,舍不得离开他。

    这时,元寿跑进来,兴奋地说道“额娘,阿玛,外面下雪了,好漂亮啊”

    海兰珠不禁笑了笑,好不容易元寿又恢复了小孩子的活泼,她笑着说道“好。额娘这就带你去看雪。”

    漫天雪地,雪花一片片地飘落下来,洗去人世间的尘埃,带来新的希望。

    皇太极和海兰珠两人一起牵着元寿,在雪地里撑着伞漫步,留下一排脚印。

    温馨而又美好。

    高大的城墙内,一家三口笑着,闹着,在雪地里玩耍欢乐。

    雪人也从之前的两个变成了三个。

    他们的欢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皇太极时时注意海兰珠的身子,两人相视一笑,不由感叹。

    感谢长生天,让你来到了我的身边。

    从此,三餐四季,余生安好。

    清史稿记

    孝元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科尔沁亲王宰桑布和之女。

    天聪八年之前未曾有记载。

    天聪八年十一月,大金大汗皇太极犹爱海兰珠,亲迎其至大政殿祭祀,入大清门,椒房之宠,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仅居中宫大福晋哲哲之下。

    从此,三千宠爱在一身。

    天聪九年年末,皇太极废哲哲中宫大福晋之位,海兰珠成为后宫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天聪十年四月十一,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史称皇太极为清太宗。

    太宗独宠海兰珠,封其为宸元皇后,史称孝元文皇后。

    崇德元年五月初五,太宗登基大典暨皇后册封典礼同时举行,可见爱意。

    崇德一年正月,海兰珠难产诞下一子,即清世宗;太宗甚爱之,大赦天下,于清世宗满月之际取名为爱新觉罗承麟,册立太子。

    随即,清太宗废除六宫,帝后恩爱。

    崇德九年九月,海兰珠重病缠身,太宗马不停蹄从前线赶回盛京,召天下名医诊治。

    为其祈福,太宗一步一叩。感动上苍,皇后苏醒。

    崇德十一年,太宗入主中原,与海兰珠共同在天坛祭天,于太和门再次即皇帝位。

    崇德一十年,太宗退位于世宗,带着海兰珠游山玩水,游历天下。

    崇德三十五年,海兰珠病逝,太宗随之而去。帝后同棺椁葬,入皇陵。

    留下后人感叹,帝后一生一世一双人,千古倾城之恋。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