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32.千古一帝 书同文,度同衡!
    樊哙的话让周围喝酒的小伙伴们都紧张了起来, 秦律严苛,知情不报者同罪,他们一个也逃不了

    萧何却道, “天幕已经提到了你的出身, 沛县之人几乎都认识你,便是躲能躲到哪里去如今大秦刚刚统一, 六国尚未归心, 若是始皇因为未发生之事杀你, 必会人人自危,引起动乱。毕竟, 秦末乱世,不知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刘季若有所思。

    萧何“再则,据咸阳传来的消息, 赵高被打入大狱,但李斯依旧位列朝堂之上,可见始皇并不是嗜杀之人。”

    李斯可是天幕盖章的“乱臣贼子”,始皇连他都能原谅, 更别说其他人了。

    刘季也是个胆大的, 他当即决定,要大张旗鼓的承认这个身份, 让秦军投鼠忌器, 只要能见到始皇, 他定能有一线生机。

    说到底,始皇出身赢氏王族, 如今又执掌天下,乾纲独断,根本不会在意自己这样的小人物。

    咸阳宫中始皇帝双目微眯, 盯着“刘邦”、“泗水亭长”几个字。

    语气低沉道,“蒙毅,你亲自带兵,将他抓拿归案,朕很想亲眼见见他。”

    原以为秦朝灭亡离自己很远,没想到这汉高祖就在自己治下,朕倒要看看,这是何等人物。

    蒙毅立刻出发,前往沛县。

    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后来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

    扶苏皱眉,听天幕的意思,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难道我的坚持是错的

    淳于越本是齐国博士,齐国灭亡后才来到咸阳,他一到咸阳便暗中观察,发现公子扶苏有仁义之心,又是长公子,很有可能继承王位。便有心以儒家思想影响扶苏,与他谈论周礼,谈论八百年周王朝,谈论周王朝的分封制。

    扶苏心怀仁义,在他的影响下,很快便意识到法家对黔首的压迫,倾向于儒家治国,与秦始皇的理念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淳于越积极奔走联络有机会分封的宗室贵族,就是为了在秦国复兴周朝的分封制。只要秦始皇接受分封制,周礼便有机会在秦国恢复,论起周礼还有谁比我儒家更精通。到时候,儒家必能压倒法家,成为秦国的治国之学。

    可是天幕的出现打断了这一切,比起儒家的“治国之学”,还是天幕讲解的治国经验更加有用,毕竟那是经过后世上千年的积淀才形成的学说。

    在这千年难遇的变局中,我儒家如何才能闯出一条路来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七国钱币不一,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必须兑换成他国货币,我们都知道,货币的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今天一个秦币相当于一个齐币,明日,一个秦币可能换两个齐币。未统一前,这只是对一些跨国的大商人有些不方便。但统一后,所有人都是大秦子民,游学、经商、迁徙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出个郡就要兑换货币,不然只能以物易物,岂不是倒退回了远古时代。

    秦始皇废除六国货币,定立统一的标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还规定国家统一铸币,严禁私人铸币。

    六国遗贵暴君

    在这次更换货币过程中,他们的资产大大缩水,自然看不惯这一政策。

    但天下的百姓却很高兴,尤其是那些经常走街串巷的商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方便。

    同样,当时的度量衡也是不一样的,这非常不利于全国统治,譬如收税之时就遇到了麻烦,六国的度量衡与秦国不同,收税时,用哪个作为标准呢。因此,统一度量衡是刻不容缓之事。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这些制度沿用千年而不衰。

    秦国基层官吏天幕所言甚是,他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收税之时秦国的度量衡与六国不同,收多收少都不对。地方豪强振臂一呼就给朝廷冠上了强征暴敛的名号,以至于各地百姓对朝廷的误会越来越深,他们的工作越来越不好开展。

    六国百姓也在听着天幕之言,之前说的那些两国交战、国家政策等离他们太远,他们左耳进右耳出,根本理解不了,也不求甚解。

    现在说的却是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每个人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专心的听着天幕所言。

    原来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为我们好,比起那些压迫他们的贵人的话,他们更愿意相信天幕。

    一时之间,六国百姓对大秦的敌视越来越少。

    统一文字我们在“文字起源”中说过,殷商以来官方文字都是金文,它们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谋求独立,各国的文字经过历代演化,在字形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天幕显示出来的是金文和七国文字中的“马”,天幕下的人都看到了其中的区别,有的多一笔,有的少一笔,有的变弯为直。

    六国遗贵暴秦断我文化传承,不就是想让我们只知秦文吗若是让暴秦得逞,几代之后,谁还记得六国

    天幕为虎作伥,吾等不耻

    统一文字有没有必要呢当然有必要。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除了上层贵族有统一的雅言,地方上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方言,若是各地文字也不尽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如何交流。

    对比一下如今的欧洲,一出国就变文盲,想去哪里都得请翻译。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当时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评论区

    “先秦类似于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教会则是以拉丁语为主。他们认为只有能熟练地运用拉丁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权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

    “禁锢思想,将人人为的分成不同的阶级,断了所有上升的渠道,怪不得中世纪那么黑暗。”

    秦始皇教会

    这是什么机构,为何各国要听他们的,难道是那欧洲所谓的“周天子”

    张良无法想象欧洲是什么样,但他自韩国灭亡便在各地奔走,每到一个地方都只能找当地懂雅言的人交流,确实不太方便。

    但仅凭这些便要他承认秦朝,是不可能的。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进行总结归纳,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后世所有文字都基于隶书演变而来。

    始皇帝“李斯。”

    李斯“陛下,所有衙吏都有名册,待臣回去查找一番便能找到此人。”

    始皇帝:“善”

    秦朝文武面面相觑,怪不得人家李斯犯了那么大的罪还能活命呢,这份察言观色、精明干练的本事可不是谁都能学会的。

    先秦也有不少人在记录天幕上显示出的小篆、隶书,因为这两种文字确实比他们用的要简便很多,文字线条与结构也更加固定,不容易出错。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秦始皇将原本的赵长城、燕长城、秦长城连接起来,这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为了保护北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长城的修建刻不容缓。

    评论区

    “当时修长城的劳役可能根本不理解始皇的用意,只将此当成了秦朝苛政虐民的罪证。”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汉初若是没有长城,匈奴就直接长驱直入,横扫中原了。”

    “毕竟秦末乱世,楚汉争霸,透支了中原的生命了,人口直接失去三分之二,汉初建国时,刘邦就连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官员只能乘牛车上朝,可见当时困窘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这样的实力哪里能打得过统一匈奴的冒顿单于。”

    “冒顿也是一代枭雄了,杀父自立,统一匈奴,匈奴在他手上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南吞楼烦,征服了北方的浑庚、丁零等国,成为北方一霸。”

    “然后就南下把刘邦围在白登山,逼得汉朝嫁公主和亲”

    正在边关修建长城的劳役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正在做的事这么重要,原来这不是达官贵人心血来潮的玩意,而是为了保护中原,保护每一个像自己一样的普通人。

    念头通达后,劳作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