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77.汉武大帝
    建元六年前135年, 匈奴又派人来汉朝要求和亲,以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与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激烈交锋。最终, 刘彻采纳了主和派的意见,韬光养晦。

    刘恒对太子赞道“这孩子真不错, 有雄心,也能忍耐。”

    若是他记得没错, 此时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刘彻完全掌握了朝政,却能忍一时之辱, 没有被权利冲昏头脑。

    太子刘启也满心骄傲,虽然他还没有生下这个儿子。

    元光二年前133年, 王恢提出马邑之谋,利用军臣单于贪图马邑财物的心理, 利诱军臣单于进入大汉国境,在马邑设伏消灭他。武帝命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王恢等将军领兵, 率三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

    刘彻面色阴沉下来, 马邑之谋是他出击匈奴遭受的一大打击,之后, 主和派占据上风, 满朝文武惧匈奴如虎。

    军臣单于率军即将到达马邑, 却见到满地的牛羊无人放牧。细节决定成败,军臣单于顿生疑心, 埋伏之策彻底失败。军臣单于撤兵回到草原,汉军追之不及,只能罢兵。此后,匈奴断绝和亲, 但又舍不得放弃大汉的财物,没有断绝关市。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了,但此战结束了汉朝一直以来的屈辱和亲政策,开始了正式反击的序幕

    刘邦叹息一声“可惜了,一击不成,失去了大好时机。”

    吕雉却很淡定“不过是一次试探罢了,大汉从未主动与匈奴交战,对这样的战争模式还不适应,这只是一个开始。”

    刘彻还记得那三年,朝堂上主和派一家独大,主战派一蹶不振,而他也成了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昏君之流

    若不是仲卿横空出世,他反击匈奴的战略怕是要功败垂成了

    元光五年前130年,匈奴兴兵南下,兵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派出四路兵马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公孙敖出代郡,李广出雁门,公孙贺出云中。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天幕上出现了鼓点,鼓声慢慢加强,远处马嘶人吼,刀剑碰撞声逐渐出现,一幅金戈铁马的画面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这是大汉军队第一次离开长城的保护,在草原上主动出击。结果,李广、公孙敖两路兵马皆失败,损兵折将,死伤惨重。李广被匈奴人俘虏,全军覆没,假死逃脱,第三路的公孙贺也无功而返。

    文帝朝的李广沮丧无比,上次迎击匈奴时,他以良家子身份参军作战,战斗勇猛,立下大功,被任命为汉中郎。

    文帝十分看好他,曾对他说“可惜你生不逢时,若是在高祖时代,定能获封万户侯”

    好消息是,他晚年终于迎来了主动出击建功立业的机会。

    坏消息是,他没有把握住全军覆没,仅以身免,这是一个将军最大的失败

    他很快就会知道,这样的失败只是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三路兵马尽皆失败,大汉第一次主动出击眼看着又要功败垂成,汉武帝定是十分沮丧的。就在这时,前线传来捷报,第一次上战场的卫青却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卫青长驱直入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消灭匈奴数千人,凯旋而归,被封为关内侯

    刘邦击掌而歌“好”

    匈奴的祭天圣地都被大汉军队踏平了,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汉初的文臣武将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憋屈了这么久,被匈奴欺辱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再次上朝的韩信眼前一亮,他本来还没有想好如何面对刘邦萧何等人,是萧何主动上门求和,他才顺势答应了他的请求,进了宫门。

    此刻,他端坐在大殿一角,手指无意识的划拉着,显然是在推演两方对战的形势。

    刘恒勉励李广道“卿的才能不弱于人,只要掌握了反击匈奴的手段,定能反败为胜,建功立业”

    李广也摆脱了沮丧的情绪,信心满满的看着天幕。

    可惜,他们不知道,有些人是天赋型选手,学不来的。

    这是大汉对匈奴出击的首次胜利,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为进一步打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终于找到了可以倚重的大将卫青

    卫青,华夏古代八大军神之一,军事才能可以与白起、韩信等人并肩而立,因其对汉朝的贡献,更是被后人誉为“大汉双璧”之一

    评论区

    “在卫青之前,主动与匈奴交战,大汉没赢过。有卫青之后,大汉没输过”

    “羡慕武帝的好运气,这就是欧洲血统吧”

    “武帝这一辈子顺风顺水,只要想做的事都能做成,马邑之谋刚刚失败,便找到了攻克匈奴的神兵利器。”

    “第一张ssr卡。”

    “”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陈元靓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四夷所畏。千载凛然,而有生气

    汉武帝哈哈大笑“仲卿乃上天赐予我大汉的福将,军神之称当之无愧”

    群臣也心悦诚服,纷纷恭贺长平侯,卫青则谦逊的一一回礼。

    嗯不服的人都已经被武帝清理出朝堂了比如元朔二年抑郁而死的主和派韩安国。

    卫青心思细腻,他想到天幕曾说过“卫、霍”都在八大军神之列,不会真的是自己和外甥吧身为外戚,风头太盛可不是什么好事

    元朔元年秋,卫青领三万骑兵出雁门,斩杀数千匈奴人。这不过是场开胃小菜,史书上都不曾详细记载。

    李广、公孙贺等人心口呕血,斩杀数千人还不算什么,那他们岂不是废物。

    但一想到长平侯后来的战绩这确实不算什么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杀死辽西太守,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出代郡,卫青进攻河套地区。卫青并没有直接上去莽,而是迂回侧击,一路向西绕道匈奴军后方,切断了驻守河套地区的白羊王、娄烦王的后路。而后,从匈奴人的背后飞兵南下,包围了白羊王、娄烦王。

    此战,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口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河套地区位置优越,过了黄河便是一马平川,骑兵驰骋可直达长安,如同悬在大汉头顶的利剑。

    卫青一战解除了匈奴骑兵对大汉都城的威胁,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前进基地。汉武帝在这里新建一座城池,便是朔方城,又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迁徙内地百姓充实边疆,进一步巩固此地的统治。

    此战,汉军全甲兵而还,几乎零伤亡,卫青被封为长平侯,部将苏建、张次公也被封侯

    刘恒激动不已,“干得好不愧是八大军神之一只是不知这卫青是何出身,父祖可曾在朝为官”大汉初年,朝堂上为官的都是列侯功臣子弟。

    贾谊想了片刻,回道“臣不曾听闻,卫青怕是尚未出生,他的父祖也名不见经传吧。”

    景帝刘启也在朝中寻找未来的长平侯,当然也是无功而返。

    元朔三年,军臣单于去世,匈奴爆发了王位之争,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打败了太子于单,于单兵败降汉。

    贾谊眼前一亮,他试探的提议道“陛下,您的计划或许可以着落在这个伊稚斜身上。”

    刘恒也是面带微笑,吩咐道“派出特使,暗中接触伊稚斜。”

    不论他们谁能上位,只要匈奴的王位之争更激烈一些,对大汉就是好事。

    元朔五年前124年,为了解除伊稚斜对朔方地区的骚扰,汉武帝发兵十万,进攻盘踞漠南的右贤王。此战以卫青为主力,卫青亲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各领数万军队,作为辅助。李息、张次公从右北平出发,进攻左贤王,牵制其兵力,两路汉军齐头并进攻击匈奴。

    当时的匈奴右贤王还在饮酒作乐,他自信的认为,王帐所在距离汉朝边界十分遥远,汉军不可能在茫茫草原找到自己。谁知,夜半时分,卫青率领的一路汉军突然出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连夜遁逃,仅数百人逃出了包围圈。汉军俘虏右贤王小王以下一万五千人,牲畜千百万头,凯旋而还

    天幕说的简单,只有那些真正领兵出征的将领才知道其中的艰难。带着三万骑兵远程奔袭,粮草辎重如何解决,如何在茫茫草原上找到敌人所在,还要避过敌人的斥候,在他们没有发现的时候实施包围。

    每一项都需要极高的天分和军事素养,显然,卫青是其中的佼佼者

    蒙恬击节赞道“真是一员难得的大将若能与其相逢,定要好生切磋一番。”

    始皇也感慨不已,“那汉武帝还真是好运气,身为皇帝,能发现人才也是他的本事。”

    希望他不要像刘邦一样随意怀疑大将,与匈奴比起来,始皇还是希望大汉能取得胜利的。

    小皇子刘据和霍去病都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卫青,“舅舅好厉害”

    霍去病“我时常推演舅舅的行军路线,复盘每一场战役,舅舅就是我的启蒙师父。”

    武帝则调侃道“怪不得朕要你学习古人兵法,你从来不听,你舅舅的兵法谋略确实更适合汉匈之战。”

    霍去病也喜欢千里奔袭,直捣匈奴人老巢,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汉武帝对于有功之人从不吝啬,他特派使臣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令所有将领归卫青管辖,位在丞相之上。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卫青谦逊的将功劳都分给了跟随自己的将领,所有副将皆被封为侯爵。

    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将领眼红了,好生羡慕那苏建、张次公等人,能跟随一位谦逊不贪功的主将,何其难得

    朝中因军功封侯之人对卫青无不感激涕零,恨不能为其赴汤蹈火,聊表心意。

    成为大将军的卫青,并不居功自傲,不结交权臣,他依旧事事亲力亲为,谦逊自持,谨慎柔和,这样的性格源自他的出身与成长经历。

    卫青陛下是好相与的吗,我若是不谨慎自持,怕是会落得吕家窦家的下场。况且,若不是陛下赏识,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奴隶呢,也不知最后能不能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