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85.汉武大帝 币制改革
    七天后, 天幕再次出现,平行时空的观众们摆好桌椅板凳,笔墨纸砚, 偷得浮生半日闲, 开启吃瓜模式。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又见面了, 今天我们接着讲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对外战事持续了四十多年, 这么多年的战争,对大汉王朝的政治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凝聚全国力量, 一致对外,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

    秦始皇若有所思“持续四十年对外作战,刘彻是如何支撑下来的他的经济政策必然有可取之处。”君不见,大秦十年平天下,却民怨四起, 民不聊生

    李斯绝对不会让自家陛下的话掉到地下“陛下圣明,臣等定能寻找到适合大秦的政策。”

    其实桑弘羊也想问这个问题如今不过元朔六年,已经将大汉七十年积累挥霍殆尽,真不知后面几十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汉武帝端正了坐姿抄未来自己的作业就是爽,他终于体会到了秦始皇的乐趣

    武帝接手的大汉王朝看似和平安定,实则是一个内忧外患积攒数十年, 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局面。

    外患是匈奴,内忧则是地方豪强土地兼并, 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王坐拥千里土地,还有独立的兵权, 严重威胁中央统治。

    刘邦、刘恒、刘启这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若能借鉴后辈的智慧,提前解决,大汉定是另一番局面。

    汉武帝为了打击诸侯王的势力,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父偃提议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也能得到一部分封地,且这些新分封的侯国隶属于郡,归属中央王朝统治。诸侯子弟为了得到利益开始内斗,诸侯王的封地却越来越小,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失。

    刘邦“朕乃妙计”

    可惜不能现在用,若是他颁布推恩令,天下诸侯立刻就敢谋反。

    文帝对贾谊道“朕记得这是卿的治安策中提出的建议,几十年后变成了现实,可见卿之大才。”

    贾谊还想劝文帝实行此策,文帝却摇摇头道“时机尚未成熟,中央的力量还没有大到能压倒诸侯王的地步,若此时颁布推恩令,七王之乱就要提前上演了”

    吴王刘濞对此嗤之以鼻“呵呵,那些后辈越活越回去了,若是本王还在,必要反了那小皇帝”

    他觉得自己已经提前知道了结局,定能谋划出更加完美的布局,比如起事之前先将梁王和周亚夫除掉,到那时景帝还有何人能依靠

    吴王府幕僚中有一人暗中撇撇嘴,你确实是反了,还掀起了七王之乱,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三个月就被打败,还妄想与朝廷抗衡

    看来自己还是要早点另谋出路,万不能给吴王陪葬。

    比如开创东汉的刘秀就是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因为推恩令的缘故,从列侯逐渐降等,刘秀的父亲只是一个县令,到了刘秀这一代就只是一个白身了。

    评论区

    “天命之子秀儿。”

    “为国生子汉景帝,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也是汉景帝的儿子。”

    景帝微微张大了嘴巴,就那两个不学无术的小子也能有被后世记住的后代

    武帝“这个刘秀和刘备是何人”

    卫青思索片刻道“刘秀是开创东汉的光武皇帝,延续了两百年的汉祚,至于刘备,不知是何人。不过中山靖王有一百多个子孙,其后代出一个人才也不奇怪。”

    武帝被噎了一下,心中不由得泛起了酸涩的情绪中山王竟然有一百多个子孙,朕才只有一个独苗

    行吧,朕倒要看看你们有什么功绩,若是于大汉有功,朕也不是不能厚待你们的祖宗。

    刘秀在思考天命之子的称呼,不会是因为那一次陨石事件吧

    刘备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张飞“大哥因何叹气,天幕提起大哥,这是好事。说明我等做出了一番事业,说不定能像光武皇帝一般,重开大汉天下”

    刘备“备是在叹息,无缘一见武帝与光武皇帝的雄姿。武帝不惑之年已经打败了匈奴,光武皇帝也早已平定了天下,备却还在四处流浪,不肖子孙愧对列祖列宗啊”

    与推恩令配套,武帝颁布了左官律,诸侯不得私自任命官吏,士人也不能私自出仕诸侯。严防诸侯与中央官吏、地方豪强的勾结,并且寻找各种理由打压诸侯势力

    元鼎五年,武帝以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不足,一口气废除了一百多个列侯。安平侯因与淮南王勾结暗中通信,被处斩弃世。曲逆侯因抢夺别人的妻子,论罪处斩弃世。慎阳侯因为私自铸造金币,斩首弃世总是,当时的诸侯王恨不得夹紧尾巴,才能在武帝的统治下活下去。

    第一代安平侯鄂千秋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噗”

    他是跟着刘邦起兵的亲信之一,因作战勇猛又是同乡,才能因功封侯,没想到不到一百年,就被除国了。

    老子从一个黔首成为王侯容易吗,子孙后代一点都不知道珍惜。就算跟着淮南王谋反成功,不也只是一个侯爵,难道能得什么天大的好处

    第一代慎阳侯是淮阴侯韩信的舍人,因为告发淮阴侯谋反的消息才被封为侯爵,现在的他还没有上朝资格呢。

    不过,群臣顾不上关注名不见经传的安平侯慎阳侯,他们都在看着曲逆侯陈平。

    陈平环视同僚淡定道“子孙不肖,平为之奈何啊”

    他还能管得了百年后的子孙别想了,陛下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了

    其他开国功臣也心有戚戚,不知自家子孙在不在那一百个侯爵中

    武帝没有动用任何军队,也没有强制性的命令,而是以赏赐的名义分化瓦解诸侯国,将汉初的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不仅瓦解了诸侯的力量,还赢得了仁慈的名声,可见武帝手段之高明

    秦始皇感慨道“刘家人在政治权谋方面真是得天独厚。”

    刘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萧何、韩信、吕雉等人还在适应朝堂氛围,低调做人,认真工作,只有刘季不同。

    自刘季进入朝堂后,整个朝堂的画风都变了,其他朝臣都是端端正正的跪坐在席位上,只有刘季懒懒散散的歪在一边,身体像是没有骨头一般。

    始皇有时也在怀疑,让他跟着扶苏是不是做错了,若是扶苏变成刘季那无赖样,就永远也别想继承朕的皇位了

    武帝朝的诸侯王若是不积极响应岂不是要与中央王朝作对,有吴王前车之鉴,还有卫大将军在朝,他们自认没有匈奴人的实力,可不敢轻举妄动

    那些原本得不到分封的诸侯子弟则是极其感激皇帝陛下,便是得个小小的县令也比普通平民强啊。

    对于地方豪强,武帝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坐拥千万家产,却不肯为国效力,前线战士浴血奋战,后方的豪强地主却大肆兼并土地,挖国家的墙角。于是,武帝开始了与“民”争利

    首先是币制改革汉初币制混乱,诸侯豪强有点实力的人都可以自己铸造货币,导致朝廷威严丧失,原本属于国库的资金被民间攫取,武帝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先将币制从文帝时的四铢改为三铢钱,又从三铢钱改为半两,再改为三铢反复改变币值,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成果,反而引起了通货膨胀,形势几乎失控

    评论区

    “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是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的购买力大于实际能产出的货物,同样的钱没不到过去那么多商品,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

    “武帝缺少一个经济学家指导经济改革。”

    “桑弘羊不是做的很好吗”

    “很显然,此时的桑弘羊还没有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

    武帝很迷茫的看着天幕,为什么每个字他都认识,连起来却看不懂。

    “桑爱卿,你可知天幕的意思”

    桑弘羊“回陛下,臣大致明白了。多次改变币制,并不能打击民间私铸,反倒给了他们趁机牟利的机会。市面上的货币越来越多,却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平抑物价,导致货物涨价,百姓手里的货币不值钱了。”

    武帝若有所思,看来这个经济学也是一门大学问

    其他朝臣则是一脸迷茫的看着桑弘羊侃侃而谈,这个一惯被人小觑的商人之子是不是要咸鱼翻身了

    为了积攒军费,武帝甚至打着复古的名义,发行白鹿币,专供诸侯王购买,诸侯王只能用真金白银购买一张鹿皮,一尺见方的白鹿皮价值四十万钱。

    评论区

    “变相骗捐”

    “诸侯王敢怒不敢言”

    “能用钱买平安他们就偷着乐吧。”

    刘邦眼前一亮“这法子也不错”他喜欢。

    萧何现今诸侯王和朝廷一样贫穷,谁有这么多钱买鹿皮。

    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发行统一的五铢钱,规定钱币的制式、重量,但地方依旧有铸币权,质量难以统一,盗铸屡禁不止。

    直到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禁止民间私铸,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才平息了混乱的局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朝廷所有。

    始皇赞道“善”

    春秋战国时,每个诸侯国都有铸币权,他们铸造的货币还不一样,无法互相流通,很多时候还是以物易物。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货币的制式,只能用秦朝的秦半两,但并没有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盖因,古时的钱币乃是贵金属,即便不作为贸易的媒介,其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地方私铸的钱币和朝廷铸造的货币价值是一样的,都能融成铜打造兵器盔甲。不论什么货币,老百姓都一样认。

    武帝下定决定“看来只能一步到位了”

    桑弘羊曾上书此事,但刘彻压下了奏疏。这件事从未有前人做过,刘彻也担心操之过急,朝廷无法担负铸造货币的职责,费时费力还不讨好。

    既然天幕肯定了此法,这些顾虑便不必担忧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