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148.群雄逐鹿 孔融!
    评论区

    “孔融就是那个时代儒家的代表, 仗着自己的出身招揽人心。”

    “马日磾死在袁术营中,刘协本想给他嘉奖,安抚有功之人。孔融却说马日磾明知袁术有不臣之心,还与他虚与委蛇, 定然也有二心。”

    马日磾“若不是为朝廷尽忠, 老夫如何会客死异乡”死后还不得安宁

    “刘表不向朝廷进贡, 还自行祭祀天地, 礼仪规格直逼皇帝,有人提议将他的行为公之于众,孔融却说,要维护汉室的脸面, 所以不能公开。”

    刘邦“汉室还有脸面吗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若是孔融在本朝, 定然不得重用。”

    刘秀“封赏马日磾就是为了争取天下士人之心, 如此行径, 岂不是将名士推向诸侯阵营。”

    “建安十二年, 曹操北伐乌桓,孔融却上书劝谏, 说中原天灾频发,粮草短缺,你却还要找借口讨伐异族。”

    刘彻“讨伐异族还需要理由吗, 真是比汲黯还要讨厌的死硬派。”

    “当时天灾频发,国内粮食短缺, 曹操下令禁酒, 孔融却多次上谏要求解禁,言辞特别无礼傲慢。”

    刘秀“他是仗着曹操不会乱杀名士吧。”

    刘庄“我觉得曹操快要忍耐到极限了。”

    “最终曹操还是忍无可忍,把他杀了, 罪名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

    孔子叹了口气“不看完一个人的一生,不能妄下评断,老夫也犯了这个错误啊。”

    “这样的人适合教化一方,却不适合主政理事。”

    “他的文章写的很好,纵横捭阖,俾睨天下,他也文如其人,刚直不阿,恃才傲物”

    “孔融也没有那么表里如一吧。”

    “他给祢衡写的信里面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都些都是大实话,但却与儒家推崇的孝道极其不符。”

    “曹操杀他最大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他只投汉室,不尊曹操”

    “没有一兵一权,却用自己的名气带头嘲讽曹操,他以为自己是在维护汉室的威严,其实就是在找死”

    “”

    始皇“又一个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堪大用”

    黄景仁“百无一用是书生。”

    孔融面色一阵青一阵白“老夫再也无颜面对天下人”

    他不知道的是,既然他的名声不再洁白无瑕,曹操也就不会再忌惮他的名望,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青州正式归属袁绍,幽州却还有公孙瓒盘踞其间,时刻威胁着袁绍的北方领土,这让他不能全身心投向南方与曹操争锋。

    建安年198年,袁绍再次攻打公孙瓒,公孙瓒手下却人心离散,无力再战,他只能寄希望于外援,黑山军与袁绍有仇,公孙瓒便想要借黑山军相助,内外夹击袁绍。

    公孙瓒给援军传信,约定以火把为信号,两军一起出击,结果这封信被袁绍截获。袁绍将计就计,设下埋伏袭击公孙瓒,公孙瓒溃败,自知无路可走的他在易京自焚而死

    评论区

    “公孙瓒一个副将被袁绍围攻,危在旦夕,但公孙瓒不肯派兵救援,他说没有援军才能激发将士的勇武,若是发兵救援了,以后将士就有退路,不会拼命死战了。”

    “可惜,他不懂人心,面对必死的局面,将士们为何要陪着你送死,不如早早投降。”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鼓角鸣于地中,柱火焚于楼下。”

    “他的死状可比袁术惨多了。”

    “袁绍还把公孙瓒的首级送给了曹操,真想知道曹操看到这一幕时的脸色。”

    “他可能觉得这也会是自己将来的下场吧。”

    “当时袁绍的实力太强大了,天下士人纷纷投奔冀州,袁氏即将取代刘氏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此战后,袁绍统一黄河以北,拥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四州之地,成为天下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蒙毅轻笑一声“看来我押注的人占据优势了。”

    蒙恬看不得弟弟得意的样子“不要得意忘形,过早的占据优势并不是好事,说不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诸侯针对。”

    曹操与袁绍都在厉兵秣马,扫清周边威胁,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天下诸侯的目光也都看向了黄河沿岸,因为这一战将决定中原大地的归属,甚至可能决定整个天下的归属

    曹操“袁本初还想将天子接到甄城,以为天下之人都是傻子吗”

    袁绍“阿瞒多次身陷死地,若不是吾伸出援手,他早就化为飞灰了,他居然胆敢以天子名义讨伐我”

    哼许都的小皇帝,本公不认

    建安四年,八月,公孙瓒之子公孙续与袁绍大军在太行山山谷进行了最后之战,公孙续战败被当场斩杀,袁绍扫清了背后的威胁,将所以力量对准曹操。

    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曹操派臧霸率精兵进攻青州,牵制袁绍,巩固右翼,做为许都的东边防线。

    他亲自出兵河北攻打冀州黎阳郡,令于禁在黄河南岸渡口延津屯兵,监视袁军,扼守白马,阻滞袁军渡河长驱南下。

    蒙恬“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防范,以逸待劳。”

    蒙毅“只要守住几个主要的黄河渡口,这就是最好的防线。”

    卫青“曹军兵少,袁军兵多,曹军不能分散。”

    霍去病“且官渡靠近许都,这里后勤补给比较方便。”

    曹操还派人出使凉州,拉拢关中军阀,稳定侧翼。

    等到袁绍大军东归,曹操也退回许都,双方都在官渡部署军队,将这里当做了最后的战场。

    评论区

    “大战开始之前,曹操还东征刘备,消除了最后的威胁。”

    “所以刘备才会投靠袁绍。”

    “但关羽被曹操俘虏了。”

    曹操“袁本初多谋无断,反应迟钝,定然不会马上出兵。”

    袁绍“阿瞒你未免太小觑我了。”

    曹操“那你倒是出兵啊”

    “直到曹操消灭了刘备的威胁,收复徐州,回师许都,袁绍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像是在等着曹操的进度一样。”

    袁绍“本公与阿瞒战斗,还需要用阴谋诡计吗当以堂皇之兵正面出击,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袁绍也做了自己的准备,他想要联合张绣刘表,两面夹击曹操,但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刘表也是出工不出力,坐等两方两败俱伤。

    评论区

    “刘表配合袁绍游说豫州郡县,但没有出兵。”

    “关中军阀两不相帮。”

    “贾诩眼光独到,他早就看出袁绍不如曹操。”

    “张绣投靠的时机正合适,曹操势力尚弱,正需要招募更多的人才。”

    “曹操的长子、侄子都间接死在张绣手里,但曹操却并没有怨恨张绣,张绣死后还被追封为侯爵。”

    “这才是丞相肚里能撑船”

    当时袁曹双方的实力并不对等,曹操占据豫州、兖州,还有新得到的徐州,但这些地方经历多年大战,早已残破不堪,尚未恢复生产。袁绍则拥有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北方的精华之地都在他手里。

    评论区

    “冀州人口最多,土地肥沃,人民殷实,粮草充足。”

    “黄巾之乱后,冀州都没有发生多少战争。”

    “徐州兖州却在曹操、袁术、刘备、吕布手里来回争夺,当地的境况正应了曹操的那句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有汉献帝的旗帜,袁绍有四世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威望。

    曹操兵马不过万余,袁绍却拥有精兵数十万

    蒙毅“曹操这些年一直在打仗,张绣、袁术、吕布、刘备没有时间休养生息,袁绍却只有公孙瓒一个敌人。”

    蒙恬“诸位更看好哪一方”

    蔚僚“仅看纸面实力,曹操远不及袁绍,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以弱胜强之事不胜枚举。”

    李斯“曹操虽多疑,却能知人善任,虽不知其将帅如何,谋士却都有谋国之才。”

    萧何“袁绍多谋少断,即便帐下有孙膑吴起,也要袁绍有自己决断。”

    扶苏“看来诸位更看好曹操。”

    王贲“天幕如此浓墨渲染,怎么可能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战役。定是以少胜多,出人意料之举。”

    建安五年二月,衣带诏事发,袁绍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袁绍发布檄文,指控曹操滥杀无辜,挟持天子,虐杀忠臣,盗窃王陵,曹、袁两家正式宣战

    评论区

    “陈琳大大的为袁绍讨冀州檄,写的真是太好了”

    “当时要派兵打仗就要师出有名。”

    “汉献帝在许都,打曹操就等于打皇帝,直到衣带诏事件给了袁绍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