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 第五十章 西北狼烟,谁是枭雄!(求订阅)
    “将军说,西北局势尚有挽回的余地”

    “大丈夫死都不怕,何不战起”

    “姜离将军”

    莽原无际,夜幕昏沉,当朝霞开始映照天空,将幽幽夜幕撕开一角时,山坡上数千全副武装的周军也动了起来。

    猃狁骑兵一鹿当先,如一道快速移动的虚影,百余骑奔行起来,几乎发不出任何的声响。

    高大的鹿兽在猃狁骑兵道法神念的沟通下,铁蹄交错落下,踩着奇异的步伐,声音与振动相互冲击抵消,消弭殆尽。

    但森冷刻骨的滚滚杀机却如一支支利箭,射入所有人的心中。

    这就令周围设伏的莽骑、一心赴死的大周军士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感觉,一时间竟分不出如浮云般移动的猃狁,是真实存在还是虚幻影像。

    对向的平地上,数千莽骑手持弓箭,仅仅迟疑了片刻,远在千米之外的猃狁们就已经拉开了弓弦。

    他们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自然顺畅,甚至能让人忽略可能带来的危险。

    直至千百支利箭升空,旋即落下。

    “猃狁”

    “他们是猃狁”

    不知谁惊叫了一声,刻在骨子里流传百年的恐惧再次袭上心头。

    道法双修,最强骑射

    九州天地,马上的民族不下数千,但能够将骑技精通到如此地步,五箭于一弓中齐射的,只有猃狁

    嗖嗖嗖

    箭雨也在这个时候落下。

    莽骑们都身穿皮甲,数层熟牛匹叠加在一起,对利刃箭矢的防御力并不弱于厚甲,甚至还能通过皮革的震荡,卸去更多的力量。

    千米之外的箭矢,纵然飞纵而来,力量也必然消耗大半。

    但这也仅仅是对普通弓骑而言。

    自高空落下的箭矢,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

    斜斜落下,直接刺过莽骑们皮甲与头盔的连接缝隙,插入脖颈,刺穿喉咙。

    只一波箭矢,就有百余名莽骑被射杀下马。

    而第二波、第三波箭矢也随后降临。

    谁也不看清猃狁是如何做到的,只有一蓬蓬箭雨同时升起,毫无间隔。

    十波箭雨过后,猃狁们幽狼般的眸子也已经清晰可见,呼的一下就撞进了莽骑之中。

    长长的马槊如幕似影,扫荡四方,长刀劈砍,骨肉横飞,直接将莽骑的队伍撕开一个巨大的豁口。

    身后数千大周精锐铁骑也已经驰近,七名神魔一般的土蛮武夫巨大的战锤举起,猛地一扫,直接将拦路的莽骑连人带马,一起撞飞出去。

    骨骼碎裂的声音,即便在轰隆的马蹄声中,依然清晰可闻。

    “西北的战局,还有挽回的余地”

    数万大周翼军奔行的速度越来越慢,他们痴痴的望着前方,脑海中应山熊的喝声还在不断回荡,更有一道少年将军的身影,渐渐浮现清晰。

    “如果是姜离将军”

    “兵家圣典也是出自他手”

    “大周麒麟子,他是文圣都认可的存在”

    死寂麻木的眸光中,一点点的光亮浮现了出来,几乎要停下的马蹄也开始加快。

    长戟横平,微微上挑,指向前方。

    翼军们再次凝聚起冲锋的气势,杀入设伏拦截他们的莽骑之中。

    两支大周的军队终于汇聚在了一起。

    “姜离将军真的可以力挽狂澜,解救西北”

    “凉州总营如何了”

    “姜离将军有什么计策,大周还能胜吗”

    “”

    数千莽军被灭,翼军们却将猃狁重骑等团团围住,期盼与希翼的眼神,像是要奋力抓住救命稻草的溺亡之人。

    “我家将军何时让大周失望”

    应山熊勒紧缰绳,大声道“诸位若想要罪军之名自此伴随一生,自可去找莽军毫无意义的赴死就义,自欺欺人,可如果你们想为自己和死去的同袍们挣回荣誉、洗刷耻辱,就随我一起走

    “是去是留,悉听尊便,将军麾下不留怯懦之辈”

    应山熊话音落下,率领猃狁和数千骑兵策马,向着莽原北方奔驰而去。

    “还犹豫什么,未来境遇再差,还能坏的过今日”

    “若姜离将军真能洗去我们身上的罪责和耻辱,今生今世我誓死效忠”

    “走了,站起、战起”

    数万翼军没有太多的迟疑,纷纷拍马,跟随应山熊等骑兵的步伐,冲向北方的原野。

    尘烟弥漫,硝烟四起。

    整個莽原西北部都在今日陷入急剧的动荡之中。

    更有一道道狼烟冲天而起。

    “西北路大军怎么突然会败”

    “烨儿到底做了什么错误的判断和布置”

    “速探,速探”

    莽原东西横跨八万里,南北纵深,其内以平原矮山为主,山脉起伏平缓,绵延不绝,如一条条长龙沉眠大地,只将脊背露出。

    但在莽原中部,却有一座八百米的雄峰竖立大地。

    雄峰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营地,数千旌旗迎风猎猎,近百万的军士和劳役驻扎。

    更远的地方,车轮滚滚,尘土喧嚣,一座大城的轮廓已经初见端倪。

    数以万计的劳役昼夜不停,筑城布防。

    大周此番北伐,共有四路大军及大罗联军同时进攻北莽。

    其中西路大军为凉州总营军马,由四皇子司马烨率领,战争前期主要负责牵制和拦截叱罗、拓跋两大王族及大小部落的百万莽军。

    皇甫穆川与柳洪烈统领的东路大军和云乐公主、大罗的联军率先发起对北莽第二王庭的凶猛进攻,是被大周北伐前期最主要的攻势。

    中部两路大军由景皇坐镇、两大王侯辅助,垒墙建城,按兵不动,待莽汗王庭主力被东路联军牵动,再徐徐北上,不断侵蚀北莽领土。

    大周朝殚精竭力,布置深远,投入空前,只为彻底消除莽患。

    景皇的行宫就位于莽原中部的雄峰之上,殿堂恢宏,气象雄浑,此刻却被一层阴郁、沉寂的压抑气氛笼罩,更有滔天震怒蛰伏,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天崩地裂,万物倾覆,血流千里。

    身为一国君主,司马屹很少会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显露出来,即便泰山压顶、刀架脖项,也会保持君主应有的镇定从容、大局在握。

    但此刻即便是他,也无法保持冷静,恨不得提剑冲出大殿,将整座雄峰上的禁军、宫女、宦官、大臣全部砍成肉泥泄愤。

    为了这一次北伐,为了雄图伟略,谁也不知道他这些年承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眼见局势有利,北伐曙光初现,东路大军与大罗联军势如破竹,一路高进,凯歌不断,北莽王庭震荡

    一切都在向有利于大周的事态发展。

    更不用说姜离计成,北莽各部已经开始大规模传授和修习埋有隐患的气脉功法。

    只要坚持到北伐后期,北莽战力骤减,胜利唾手可得。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最不应该出现问题的西路大军竟然败了

    怎么会败

    完全没有道理。

    司马烨虽是四子,也常常被自己训斥、责罚,但景皇却知道这个儿子的性情和才能,既是开拓之将,也是守城之王。

    “圣上勿怒,斥候已经派出去,很快就会传来回信,虽然西北狼烟升起,但未必就是必败的局面”

    东襄王司马屿低声劝道“西北路的行军策略,都是经过内阁与圣上审议的,绝对不会有问题,除了北伐前,姜玄洛顶替了姜离的位置外,没有任何值得推敲的地方。

    “想来应该是遇到了其他的突发情形,亦或是莽汗在西北方也有隐秘的布局,不过只要两翼与主力大军按照计划行进,纵然有变,损失也应该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我当然知道西路大军的行军策略和将领任命没有问题,但狼烟升的如此紧急,范围如此之大,才会更让我感到不安”

    司马屹走到大殿外,遥望西北域的云空,深深吸气,却依然难以压制心中翻涌的情绪。

    “圣上,四殿下的密信到了”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校尉自山下飞掠而来,跪倒在景皇身前,将一封密信双手奉上。

    “烨儿的信”

    景皇司马屹抓过密信,直接撕开,目光冷冷一扫,一股血气直冲头顶,整个人都站立不稳。

    “岂有此理,此子如此荒唐愚蠢,为了一己之私贪功冒进,竟然将我大周北伐布局,就此断送”

    无穷无尽的愤怒化作搅动一方天地的无上伟力。

    原本万里蔚蓝的天空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更有沉重的气压自天而降,雄峰上的所有人都感到呼吸窒息,重威压身。

    而位于风暴与气压中心的景皇,更仿佛化身为愤怒神灵。

    背后九幽炎雀法象凝聚,扬天长鸣,声音充满无尽的愤怒,似要将这一方天地,都生生撕碎。

    “姜玄洛”

    景皇一言一字的念出

    “圣上息怒”

    东襄王司马屿胆战心惊,他跪倒在地,眸光隐蔽的向景皇手中的信笺扫去,瞳孔也是猛的一缩,露出惊愕与愤恨之色。

    “罪臣无颜面见父皇翼军统帅姜玄洛私自率军偏离凉州总营兵马,意气用事、故意隐瞒、谎报行踪

    “于在莽原西北绞杀北莽部落积攒人头、抢夺功勋,归德将军敖衍中玩忽职守,致使总营西翼空虚百万莽军偷袭

    “罪臣率总营军马突出重围,但凉州总营三十五万军马折损过半,姜玄洛所统领五万翼军不知所踪,想必也已遇伏尽灭”

    “罪臣已与五万东翼军汇合,誓死守住西北防线,战死至最后一卒,也不叫叱罗、拓跋大军支援莽汗王庭

    “西路尚有希望,姜离或可期许”

    东襄王司马屿收回目光,实在不想再看去了。

    短短数日,凉州总营军马就折损过半,辎重粮草更全部丢弃,就算与五万东翼军汇合,也不过二十万余之数。

    士气低迷、粮草、补给不足,这样的军队纵然意志如何顽强,也不可能抵御士气暴涨的百万莽军。

    坚持不了数日就会被莽军一点点蚕食消耗,最终全部战死。

    “圣上撤军吧”

    东襄王低声道。

    作为大周皇朝硕果仅存的两位司马王之一,东襄王的忠心与勇武不容置疑。

    此刻直接出言相劝,并非胆怯懦弱,而是明智之举。

    两军交战,分毫之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胜负。

    西路已败,叱罗、拓跋的百万大军没了任何可以忌惮的力量。

    若横冲直撞而来,与莽汗的主力大军左右夹击。

    景皇所坐镇的两路中军,绝对难以抵挡,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元气大伤,十年都难以恢复

    而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叱罗、拓跋的大军南下,冲击防御力量薄弱的关隘,玉门、晋元、洛川三省可能会陷入莽军的铁蹄和刀锋之下

    “朕为了今日足足准备了十八年,十八年啊”

    景皇全身都在颤抖,体内气血翻涌,更是一口鲜血喷出,落在大殿外的玉石台阶上化作了一片的鲜红云朵。

    他踉跄倒退半步,放眼这莽原的浩瀚山河,眼中是无尽的悔恨与懊恼。

    北伐前,大周气运昌隆,姜离连立功勋,让北伐的胜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岂料,仅仅只是更改了一支翼军的原有统帅,就让整个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可笑可笑。

    朕在第一时间竟将西路失败的原因归到烨儿的身上。

    结果却是自己一手促成。

    就因为姜时戎的私心,还有朕的

    景皇懊悔不已。

    虽然他同意姜时戎的建言,也有多重考虑,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的确起了忌惮姜离的心思。

    此子似乎真的有大气运在身。

    一路凯歌激昂,成长的速度过于逆天。

    所立功勋对大周的影响,早已超越镇武侯姜时戎。

    十六岁的公侯,大周并非不能容下。

    可未来呢

    一旦他的圣威盖过自己和所有的皇子

    功高震主

    纵然是景皇也有慎重对待。

    如果姜离是大周太祖一样的乱世枭雄,谁敢保证他不会觊觎大周帝皇的宝座

    虽然史籍中已经抹去了太祖建立大周的隐秘,但历代周皇却不会忘记。

    “不能退,不能退,朕的帝业就在今朝”

    景皇猛地摇头,威严冷峻的面孔上浮现出决绝与疯狂,“不能退,更不能等,那道契机就要临近了,留给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契机”

    东襄王司马屿闻言一怔,却没有听懂景皇的话外之音,但还是劝阻道“圣上,就算现在下令自国内重新调集军力,也至少需要两月的时间,我们距离西路军足有数千里的路程,想要支援也来不及的”

    “朕说不能退”

    “命外围待命的五万游骑立即前往莽原西部支援,自中路两座大营抽调十万精锐立时出发,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那群狼崽子放出来”

    景皇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违逆。

    “臣遵令”

    东襄王司马屿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兄一旦决定的事情,绝无更改的可能,也只好低头领命,匆匆而去。

    “难道我命中注定无法建立万年帝业,还是与那道千载难逢的契机无缘”

    “鼎器,九州鼎器”

    景皇看着司马屿离去,心中也产生了些许的动摇。

    他再次看向四皇子司马烨的密信,目光留在了其中一行字迹上西路尚有希望,姜离或可期许

    景皇眸光动了动,最终化为嘴角的一抹苦笑。

    “可笑,朕怎么动了寄希望于姜离的念头,他或许不凡,却也绝不可能替代数十万的军马”

    “拓跋戈,你是我拓跋族的叛徒,不配拥有拓跋之姓,更愧对你身上流淌的先祖血脉”

    “可耻的叛徒,我耻与你曾在同一座篝火前饮酒,你是莽族的叛徒,拓跋的耻辱”

    “别杀了,别杀了,他们还都只是孩子”

    “叱罗宁死不降”

    莽原西北腹地,一座座莽族营地密集驻扎,相互距离最多不过数十里。

    近一些的,更可能只有几千米。

    对于以畜牧而生的马上民族,数万亩的草场,可能也只够养活一个几十人的小部落。

    莽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统,一旦部落的人口达到两千人以上,就会自动分化。

    否则以部落为中心辐射的有限草场,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

    只有遇到特殊的情况,才会数万、数十万的短暂聚集在一起。

    而像现在数百万的莽民全都聚集在一片区域,几乎百年难遇。

    无数的帐篷像一朵朵的蘑菇分布在草原,浩荡绵延,不知多广。

    虽然这些莽民都分属不同的部落、族群,很多都存有世代血仇。

    但为了抵御大周朝的进攻聚集在了一片云空下,彼此克制,倒也还算平和。

    直到昨夜凌晨,轰鸣的铁蹄声自四面八方响起,宛若地狱魔鬼的敌人手持寒亮如雪的长戟、钢刀,劈砍向沿途遇见的所有生命。

    高大的战马铁蹄无情,冲撞、践踏一顶顶羊皮帐篷。

    火光四起,长鞭呼啸。

    最先遭殃的就是部落中最华丽的帐篷,里面的人,无论老弱妇孺都被魔鬼般的骑兵拖拽、掳掠。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敌人之中还有很多身着莽袍、操着一口地道莽语的人。

    他们的手段比起那些魔鬼还要更为残忍可怕。

    挖骨断筋、剥皮虐杀全都是莽族最为恐惧和害怕的手段。

    直到部落中的贵族们哭泣着臣服。

    “过了今夜,希望这片莽原上再无杀戮”

    数里外的一座矮山上,站立着百余道骑兵的身影,呼延谷、应山熊率领百余名猃狁重骑和土蛮武夫守卫在四周,并没有参与到今夜的血腥征服之中。

    姜离策马而立,眸光平静的望着远方。

    他自然知道在这些部落营地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他不是屠夫魔鬼,更不是悲天悯人、毫无原则是非的圣母。

    若有可能,他自然不愿意亲手施展这样的手段。

    但只要战争,就从来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和平手段。

    以杀止杀,最为有效。

    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

    唯有彻底征服这些莽民部落,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完结莽州西北部的乱战征伐,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姜离,除了叱罗、拓跋两大王族的部分部落依旧顽固不屈以外,大部分的中小部落都已经被控制屈服”

    当正午的太阳照耀大地的时候,符狄带着数百名西域佣兵裹挟着浓郁的血腥气息,纵马而来。

    这些佣兵们像是在血河中浸泡过一样,浑身上下都滴淌着温热的鲜血。

    符狄舔了舔嘴角旁的鲜血,脸上全是亢奋的神情。

    莽原虽然贫瘠,但北莽的贵族们却并不比大周的世家、门阀贫穷。

    坐拥广袤无垠的草场和无数的部众,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来兑换财宝、美酒和丝绸。

    佣兵为财而来,一番劫掠自然必不可少。

    姜离虽未明言,却也默许了这种做法。

    他许给了拓跋戈成为西北莽汗的承诺,却并没有说会保留所有的拓跋王族族裔

    想要真正的将未来的西北莽国掌握在手里,原先的部落、族群结构必然要彻底清洗梳理。

    两大王族的威望和势力影响,就是首先要消灭掉的。

    拓跋戈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对这些部落发起进攻前,拓跋戈就已经主动请缨,由他来降服叱罗、拓跋两大王族的贵族们。

    一切未来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势力和人物,都要一并除去。

    “主上,我已经控制了叱罗、拓跋的全部贵族家眷,再给我几日时间,所有人都会颤抖的匍匐在我的脚下”

    日落时分,拓跋戈兴冲冲的返回,径直跪倒在姜离的脚下。

    数百万的莽民部落全部掌控在手,他西北莽汗的地位也就成了大半。

    心情激动澎湃之下,很自觉的更改了对姜离的称谓。

    短短月余时间的接触,拓跋戈已经暗暗断定,这个看起来尚且有些稚嫩和年幼的少年,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侯爵、统帅那么简单。

    拓跋戈的野心很大,也很小

    目光所及只在这一片莽原之上。

    只要能成为这片领域的大汗,他甘愿臣服在更伟大的存在脚下,奉献出他所有的忠诚和麾下如狼般的勇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