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阳光雪亮,走廊里柱子旁边的陶罐口冒出水汽勉强降温,水面反射的光在廊顶留下大大小小的光斑。

    连秋站在木架前神色严肃。

    木架是悬挂的,位置和她的视线平齐,鹦鹉的爪子紧紧握住底部的木杆,对身前的连秋视而不见。

    “你好”

    连秋再接再厉毫不气馁,字正腔圆力图吐字清晰,想来即使用声音转文字的软件也可以正确分辨出来。

    鹦鹉的背部和翅膀是一种泛着荧光的绿色,头部是渐变的蓝紫色,越往下越深,过了头部再往下就是深红。

    对连秋接二连三的尝试,鹦鹉充耳不闻,转头用黑色的喙轻啄背部的羽毛。

    连秋

    连秋叹气坐下,木架放在竹桌旁,鹦鹉就在她右上方晃悠。

    她虽然出门戴着枪,这只鹦鹉却并不是打下来的。

    课本上著名的雪地里捕鸟的示范为她了思路,活蹦乱跳的鹦鹉带回了家,虽然还没有不开口,只那鲜亮活泼的身影也已经足够了。

    连秋相信鹦鹉学话就像初生的婴儿开口,输入的多了总能得到结果,便一日日花上半个小时和鹦鹉说话。

    身处荒岛上,连秋自己不觉得,但真的张口说她才发觉自己对沉默的习惯。

    这可不行,难道她离开这里后要成为别人眼里的怪胎

    危机感促使连秋更加积极主动的和鹦鹉沟通,说得多了,一开始的正经也没了,为了凑出话来,天南海北能想到的都是脱口而出,反正这里也只有她一个人。

    后来找话题烦了,她干脆掏出淑女小姐姐的笔记本。

    财务记录加美男鉴赏加连秋自己的生活记录,连秋不动脑子直接朗读,渐渐的竟然也从中发现些许趣味。

    旱季又来了,之前雨季的积水淹没了树木和青草露出土地的部分,仿佛各处都成了水塘,连秋都不敢下脚。而能看出土地的部分,泥土活着水,只要走过去一定粘一脚的泥。

    如今,水分蒸发,根系不够深的草木还没有被阳光夺去水分和生机,漫山遍野的翠色和各色花朵。

    连秋见了干脆取了喜欢的连土一起挖了移栽到走廊的旁边,雨季积攒的雨水混合每天洗漱做饭用后的废水泼上几盆,花朵便格外生机勃勃。

    廊外的花朵,阳光,廊内的翠色鹦鹉,连秋托腮凝望觉得成了一幅画。

    可惜这画很快就被破坏,猫咪的爪子张扬舞动,熟悉的黑色身影从走廊围墙上方跳进来伸爪向鹦鹉,被惊吓到的鹦鹉拍打绿色的翅膀在走廊内部盘旋。

    慢半拍的连秋急忙站起来想拦住猫猫,没想到的是她的耳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女声。

    连秋

    转头望过去,鹦鹉拍打翅膀的动作越来越急声音里却是与之相反的不紧不慢,仿佛流水叮咚,有悠悠的时间要消磨。

    “你这个小冤家,这么急干什么”

    连秋

    她想起来了,读小姐姐的“源氏物语”的时候因为读过太多次读烦了,即兴用笔记本里的人物来了段现代霸总的版本。

    小鹦鹉那时候的眼神波澜不惊云淡风轻,把初开口还有点害羞的她给看平静了,没想到实际上记得挺牢呢。

    “你这是在惹火”

    连秋眼见着黑猫的爪子距离鹦鹉的爪尖的那个勾勾只有不到一厘米的距离,绿色的翅膀拍打出了残影,她站在原地面无表情,内心只想骂一种植物。

    本来这鸡飞狗跳的场景配上神奇的从某种思路看完全符合的台词应该挺搞笑的。

    可惜的是,小鹦鹉说话的语气也模仿了十成十,连秋生无可恋无精打采的棒读也惟妙惟肖。

    于是,鹦鹉的开口便成了活生生的嘲讽,拉满了仇恨值。

    不光是对猫猫的嘲讽,也是对连秋的。

    连秋

    连秋冷静了一会,终于责任心上来,这倒霉鹦鹉到底是自己养的,去山洞取了中午剩下没料理的兔子给猫猫加餐。

    猫猫被吸引了注意力,低头一口一口吞咽,不时露出粉色的小舌头,把一旁的连秋看出姨母笑。

    没有危机的鹦鹉停在木架上,蓝紫色的脑袋左右晃动带动着脖子处的绒毛也支楞起来像是连秋早晨起来翘起的头毛。

    走廊一时之间再次安静,等陶碗里的肉块渐渐消失,猫猫舔舔爪子要告辞离开的时候,一道绿色的身影如离弦的利箭飞扑下来。

    好在连秋自从意外情况发生后就一直紧盯着,她上前一步,绿色的身影刚好栽到她怀里,不顾那块肉隐隐作痛,连秋笼着扑腾的翅膀进山洞又取了一份干果。

    她们出来的时候,猫猫已经离开了,连秋把碗放在竹桌上,鹦鹉也安静下来一叨一叨解决加餐,偶尔还扑腾飞起来把喙伸进架子上装水的位置。

    情况完美解决,而且鹦鹉仿佛开了窍一般自那之后金句频出。

    没有讽刺的意思,教她的鹅鹅鹅还有疑是地上霜之类的都是三遍就会,清晨的时候连秋都是伴着诗歌醒来的,感觉整个人都受到了熏陶,精神都升华了不少。

    连秋不知道的是,她放心的太早了。事实证明,有猫有鸟的日子只是她的妄想。

    正想着慢慢勾搭野生猫猫的连秋很快再一次遇到了熟悉的混乱。这次猫鸟相斗的更狠,鹦鹉绿色翅膀毛都掉了几根,被连秋收走制成羽毛笔留作纪念,猫猫头顶也秃了一块。

    当然,秃了的猫猫依然很可爱。

    熟悉的场面第三次遇到的时候连秋已经学会了不去拦,而是转身从山洞端出吃的。

    为此她都养成了每天留一点水煮肉的习惯,不加任何调料,因为她只记得好像有某种调料对猫猫有害。

    猫猫也不嫌弃,非常好养活,一点也没有主子的娇气,每次都很给面子的吃干净,差点让连秋有了她厨艺很好的错觉。

    真是温柔的猫猫,连秋刚想捧脸就看到两只的剑拔弩张。

    连秋

    好的吧。

    连秋的生活自从有了两只的加入一下子热闹起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