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249章 事了
    第249章 事了

    朱标无奈道,“父皇,儿臣已经将那些贼人带来京师。且,那些贼人都已招供。

    一会下朝后,儿臣便将那供词呈给父皇”

    老朱直接问道“供词在何处”

    朱标一惊,急忙道“父皇,此处乃是朝会,不宜因为几个蟊贼便耽搁朝廷大事,不若等到下朝之后,再慢慢处理此事”

    听到这话,蓝玉与那几个御史顿时大感不妙。

    老朱冷声道“这两日,老四之事在京师闹的沸沸扬扬,就连朝会上,文武百官也皆是义愤填膺,一个比一个上心。

    如此,便直接朝会上将此事公示清楚,免得百官们下朝后,茶不思饭不想,耽搁公务”

    朱标无奈,他还是没有赶上。

    “如此,还请父皇传曹国公李景隆与景川侯曹震”

    “准”

    随着老朱话落,殿外便想响起一阵传召声。

    很快,李景隆与曹震两人,手中抱着一沓厚厚的供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微臣李景隆”

    “微臣曹震”

    “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朕安起来吧”

    “多谢陛下”

    “将手中供词呈上来”

    “遵旨”

    随着那两沓供词缓缓呈在老朱面前,蓝玉与那一众御史顿时浑身僵硬,甚至还有些发颤。

    整个大殿内,死寂一片,只有老朱翻开供词的声音。

    突然,刚刚看了几页供词的老朱,直接勃然大怒。

    “好,好,好一群贼官”

    一众百官,都不由齐刷刷的打了个寒颤。

    老朱看向殿下的百官,寒声道“蓝玉,闵仁金、尹史、岳佶、费留尔等都给咱站出来,好好看上一看,这些供词上写的,可是有人在陷害尔等否”

    蓝玉与御史闵仁金、尹史等人,顿时噗通一声,浑身发颤的跪在地上。

    “陛下恕罪,定是那些贼子在陷害微臣”

    “陷害”

    老朱脸色愈发阴寒,“最开始咱就有些蹊跷,你这堂堂凉国公往日最是厌烦闵仁金、尹史这几个御史,经常与他们作对。

    没想到,你这厮竟然为了陷害老四,居然与闵仁金、尹史这些御史联合起来,真是好大的胆子”

    朱标连忙说道“父皇,凉国公也是受到那几个贼子的蛊惑,这才做出这档错事,还请父皇明鉴”

    不过,这会盛怒的老朱,没有再去理会朱标的解释,而是直接下令。

    “哼,来人”

    顿时,一队大汉将军,便冲了进来。

    “给咱将几个奸臣押下去,好好审讯一番。至于蓝玉,禁闭在家,无旨不得出府

    等咱查明真相,再惩戒之”

    “是,陛下”

    “传旨,令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让他给咱好好审讯一番太子带回的那些贼子,敢诬陷大明亲王,行欺君之罪,必须严惩不贷”

    “遵旨”

    随着内侍与大汉将军的出去,整个大殿内一众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不由满心慌乱,人心惶惶。

    让蒋瓛那些恶犬来查,这次不知又得牵连出多少无辜之人来。

    朝会散去。

    谨身殿内。

    朱标则是将他在北平府内巡视几日,看到的事情都详细的向老朱讲述了一遍。

    而老朱也是听的十分认真,而且越听,脸上笑意越是浓郁。

    “好啊,郭太史的后人果然不同凡响,竟然真的研究出良稻如此神物

    这是我大明之福,百姓之福啊

    标儿,你带回的那些良稻,定要寻上最好的农户去种。

    等到了明年,那些良稻收成之后,便可让我大明的百姓们,也种那些良稻。

    如此,不出几年,我大明百姓家中,每年收成的粮食,都可多出数百斤”

    “是,爹”

    “爹,我还授予那四个郭家之人为正八品迪功郎”

    “他们当得起”

    “还授了那郭安正五品奉议大夫”

    “一会,咱就去下旨,郭安此子有郭太史风范”

    朱标认真道“爹,我认为那郭安日后的成就,完全可以超越那位郭太史”

    “嗯”

    老朱一愣,“标儿,你竟然这般看重那郭安”

    “嗯”

    朱标认认真真的点了点头,“我从未见过那般心境之人,平日对什么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但是,心中自有天地”

    老朱道“如此,咱一会下旨,将其调来京师”

    “爹,万万不可”

    朱标一惊,连忙说道“爹,依孩儿观察,也只有老四那性子,才适合郭安。

    京师内,文武百官互相倾轧,那郭安来了京师,必然会被那些百官给陷害至死。

    而且,老四也很依赖那郭安,还让高炽拜其为师”

    “如此,那就让他留在北平”

    老朱也没继续强求,便是继续说道“蓝玉竟然这般陷害老四,你可知是为何”

    朱标缓声道“爹,孩儿猜得,一是凉国公贪财,且受到那些商贾士绅的蛊惑。

    另一原因,则是凉国公害怕老四,会威胁到孩儿”

    老朱幽幽问道“那你觉得老四可否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听此,朱标莫名的想起,他在北平府的所见所闻,脸上神色顿时古怪起来。

    “爹,北平城的街道干净整洁,农场牛羊成群,鸡蛋堆积如山,张家湾码头货船络绎不绝,北平城这般繁华之景。

    儿臣觉得老四是真心在治理北平府,不会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而且,老四与那长史郭安,都不是那般之人”

    “哦”

    老朱眼神闪过一丝好奇,“你是如何得知的”

    “根据观察,老四与郭安,在北平更像是为了享受,而去治理北平此二人,虽说有大志向,但却与常人异同。

    农场不用多提,爹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老四的王宫内,也是奢饰享受无比,尤其是有一间宫殿,专门做成大澡堂子”

    朱标缓缓说着,他知道哪怕他不说他在北平府的所有事情,也都会有别的人,清清楚楚的告诉老朱。

    听完后,老朱直接大怒,“老四这混账东西,竟然如此奢侈享乐。

    看来,在北平府是发了大财了啊,怪不得,那么多的商贾,都要眼红老四的那座码头,还有与高丽通商的船队”

    朱标一怔,“爹,你莫非忘记了,老四与高丽通商的船队,每年还需给您上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呢”

    老朱顿时怒瞪双眼,“蓝玉这蠢货标儿,你准备如何处置蓝玉这狗东西”

    “”

    北平府。

    随着两份信件,再加上两份圣旨传下。

    整个燕王宫内,一片喜气。

    当然,喜的是郭安。

    至于朱棣,则是一脸不甘。

    郭安不由劝慰道“殿下,陛下能将那凉国公禁足一年,杀了他的十多个管事,还罚了一万两银子,已经超过微臣的预料。”

    “而且,陛下又给您拨了一个卫,此种补偿,太子殿下也必然出了很大的力气”

    至于那些与蓝玉和谋的御史与士绅商贾们,则是抄家的抄家,灭族的灭族。

    不过,这会,对于这些人,郭安与朱棣并没有太过在意。

    朱棣长长出了一口气,道“郭卿,父皇是给咱拨了一个卫,但是却没给咱田地,也没给咱钱财。

    养活这一卫,咱又需要出多少钱财”

    “咱总觉得,这是父皇想要让咱出钱,替他养那些兵士”

    郭安轻轻一笑,“殿下,但只要他们成为咱燕王府的卫所,那便是殿下的兵士。”

    “哼,那又如何父皇又不下旨,让咱带兵去征讨那些蒙古人”

    朱棣一脸不悦。

    郭安道“殿下莫急,蓝玉犯下这般大错,未来两年内,陛下应该都不会让他领兵。

    而殿下还有着灭国的功绩,只要陛下想要派兵巡视我大明北方疆土,殿下定为主将”

    朱棣两眼一亮,“果真如此”

    郭安一脸自信,“定然如此”

    “甚好”

    朱棣大喜,“如今,秋收已过,咱定要好好练一练那些兵士们”

    郭安微微点头,朱棣想去可劲糟蹋那些兵将们,就由他吧。

    不过

    想着,郭安再次说道“殿下,微臣想再开上一个商行。”

    朱棣十分豪爽道“咱准了郭卿需要多少钱财,皆可去寻和忠。”

    “多谢殿下”

    郭安有些无奈的感谢一声,便继续说道“殿下,微臣想要开上一家粮食商行。”

    “粮食商行”

    这下,朱棣终于正色起来。

    “郭卿想做粮食买卖”

    郭安道“殿下,微臣觉得粮食对百姓来说,十分重要。

    因此,还是掌控在我燕王府手中为好。

    如此,哪怕是万一遇到天灾之年,也不至于让那些粮商肆意坑害我北平府百姓。”

    朱棣神色顿时正了起来,思索一番,问道“如此便需要多少钱财

    而且,咱虽不懂行商之事。但也知,粮商需要囤积大量的粮食。

    而我北平府,甚至是周边的山西、山东,这些省份,百姓的田地中种不出多少粮食来。

    至于那些士绅大地主,也都不会将粮食卖与我燕王府下的商行。

    难不成,郭卿准备去将粮食商行开去南方如此,不如与那沈家合作呢”

    郭安缓缓一笑,“殿下,要是放在以往,我燕王府的粮食商行,定然会遭到那些粮商与士绅的打压,根本开不起来。

    但是,现如今我燕王府有了良稻。

    甚至于,我燕王府还有着高丽一国的百姓种田,我燕王府并不会缺少粮食

    哪怕是那些粮商与士绅联合起来,想要打压我燕王府的商行,我燕王府商行也丝毫不用担忧”

    “当然,还需殿下知晓,微臣并没打算在粮食商行上赚钱”

    听到郭安所说的这些,朱棣顿时精神抖擞了起来。

    “如此,郭卿尽管放手去做,府上的钱财,皆可交由郭卿使用”

    “多谢殿下”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