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601章 五千食户备好
    果然。

    又过去几日后。

    朱棣派出去的人,又查出两个州府内的官员,在欺上瞒下下,盗卖粮草粮食。

    朱棣更是大怒。

    而整个朝堂上下,都是人心惶惶。

    那些贼官,可是刚给很多人都送过炭敬。

    自然。

    让锦衣卫顺藤摸瓜,又扯出几个京官来。

    “老师,居然还有人替这些官员求情,他们难道不知那几个官员都是罪有应得”

    朱高炽一脸气恼,还有些不解。

    “殿下勿要这般为此事生气。”

    郭安轻轻一笑,十分心平气和“三节两寿、某缺补差、冰敬、炭敬,都已成为这些官员们行贿受贿,孝敬钱财的潜规则,难以杜绝

    只要他们不做出什么大恶事,那便让都察院与吏部、锦衣卫严查便可。

    若是做出恶事,且被朝堂发现之后,抄他们的家,灭他们的族,让他们全族补偿便可

    相信,他们在接受贿赂之时,应该已经为他们之后的抄家灭族有了心理准备”

    朱高炽忍不住吐槽道“可是老师,那些官员为何还要来求情

    他们真是让我烦恼至极”

    “毕竟,他们也经常收受各种冰敬、炭敬啊,他们若是不去救他们那些同窗好友,那等到他们事犯之后,也会无人救他们”

    郭安仍是一脸平静。

    突然,朱高炽厉声道“老师,有时,我也真想支持父皇,像太祖高皇帝那般,将这些贪官都给酷刑杀掉”

    这一刻,一向对外很是仁厚的大明太子,也忍不住想要杀人。

    郭安一脸无奈的叹息道“殿下,贪官污吏嘛,多少年了,都没有一个君王能将那些彻底根除。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去承认他们,抓住就惩戒

    抓不住,预防便可

    真没必要这般使得自己内耗”

    “内耗”

    朱高炽愣了下,忍不住好奇问道“敢问老师,不知内耗为何意”

    郭安缓声道“便是自我的无用消耗殿下明知道忧愁烦躁无用,无论如何也将那些贪官污吏的问题彻底解决不了,却还是一直去烦愁自己,没有任何用处,反让自己不断的忧愁”

    “原来如此”

    朱高炽两眼一亮,“多谢老师教诲,我再也不会自我内耗了”

    “殿下明白便好”

    郭安微微一笑。

    朱高炽也没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转移话题,说道“老师,老三听从了你的建议,前不久攻下一个刚刚建立还没两年的王国”

    “嗯”

    郭安眼睛微眯,大感兴趣。

    “赵王殿下做了麻雀”

    朱高炽眼皮微颤,“”

    郭安又问道“敢问殿下,不知赵王殿下攻下了哪个倒楣蛮夷国又在何处”

    朱高炽回道“老师,那蛮夷国好像是一个叫做满剌加的小国”

    图中的旧港宣慰司还没成立呢

    “马六甲”

    郭安一愣。

    朱高炽纠正道,“老师,是满剌加”

    “无妨,反正他已经被赵王殿下灭国了”

    郭安淡淡一笑。

    随后,便有些佩服道“赵王殿下眼光不错,找下一个好地方”

    “老师所言正是,满刺加紧邻渤泥国、三弗齐国、苏门答剌,还有占城,

    各国蛮夷商贾众多,在满刺加国南面的海峡,还是通往西洋的重要通道。”

    朱高炽一脸认同,对于赵王朱高燧行为,并没有任何谴责,居然还是一脸自豪。

    双标的太子

    郭安心中腹诽一句,也跟着点头。

    “若是赵王殿下只需在满刺加建造一座居港,作为西洋与南洋各个商贾的交易城池,或是休息中转站。

    这里,便可以成为赵王殿下的金山,每年源源不断的给赵王殿下送上数百万两银子”

    这个时候,旧港宣慰司还没成立,整个马六甲海峡周围,也都没有大明官方势力。

    只要朱高燧竖起大旗,仅靠大明的商贾,每年便可以给朱高燧的海港,带去数不尽的生意。

    再加上,海外那些洋人与蛮夷,都对大明有一种痴迷心态,朱高燧要赚大了

    “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朱高炽更加满意。

    郭安又道“殿下,那地方也适宜种植水稻”

    “嗯”

    朱高炽顿时目光灼灼的看向郭安。

    “老师之意是也可给老三送去一些良种,让他安排人去种”

    “可以”

    郭安点头,“那里一年四季都十分暖和,降水也十分充沛,随时都可以种水稻,也可随时收割”

    “如此,我这就禀报父皇去”

    说着,朱高炽直接起身,朝着郭安告辞。

    急匆匆返回宫内。

    “老三打下的那片地方,适合种植水稻”

    听完朱高炽的话,朱棣也是眼睛一亮。

    朱高炽道“回父皇,老师便是这般说的”

    朱棣起身,激动的来回踱步,“如此,便让水师船队捎去一船良种,让老三安排人多种一些”

    “我大明水师一直在海外游戈,船上可拉的粮食多的很。只要老三那里种出粮食,就可以立即运回来。

    只要有了粮食,朕还何愁老天爷不下雨”

    朱高炽跟着说道“是啊,下面那些州县一直在求雨,却也没有任何动静”

    “哼”

    朱棣冷哼道,“一群庸官在糊弄百姓而已,如何能降得雨来”

    朱高炽“”

    很快,便又有数百石的良种,被运上水师大船,往南洋而去。

    而这会。

    整个大明的春耕,也都开始进入末尾。

    除了寥寥几个州府外,老天爷还是没有下上一滴雨。

    “难道,真是要大旱啊”

    躺在软椅上,郭安满心烦躁。

    这时,一个身穿飞鱼服的将领,在徐勇的带领下,满脸喜色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末将见过定国公”

    “王真快快坐下。”

    看到来人,郭安脸色一喜。

    随后,便满脸疑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此人,正是被朱棣派出去清查各个州府贪官的锦衣卫镇抚使王真。

    “回禀公爷,末将昨日归来”

    郭安又问“那你此次来府上,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王真说道“陛下派末将前来告知公爷,已经给公爷准备好五千食户,不知公爷何时接收这些食户,并将这些食户送去郭州”

    “五千食户”

    郭安直接瞪大眼睛,“这么快,就有了五千食户”

    五千食户,可不是五千人,而是两万人,甚至是三万、五万

    这才过去多少天,便准备好这么多人

    “此次,锦衣卫出去,到底查了多少贪官污吏”

    “公爷误会了”

    王真苦笑一声,说道“回禀公爷,这些食户,并不仅仅是这些天,末将等锦衣卫抄没的贪官污吏与劣绅奸商,还有全国各地的犯人”

    “原来如此”

    听此,郭安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王真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郭安。

    “公爷,这便是那五千食户的名册,还请公爷查看”

    “多谢了”

    郭安连忙接过册子,并直接翻开看了起来。

    不过,这名册上,只有那些食户的姓名、年龄、籍贯、人口数目,是犯官后人,还是劣绅奸商家庭,又或者是军户、匠户

    至于其他的,则是一个没有。

    仅此,郭安也很是满足。

    这些,便足够了

    “好”

    翻完之后,郭安缓缓将名册合住。

    这五千食户内,各种匠户便有两百户,还有五百军户,至于罪官后人与劣绅后人,则是一千多户

    整个五千食户,差不多有着三万多人,其中青壮、妇人,则是占据一大半。

    这些,都是他郭州最需要的人才。

    随即,起身,朝着王真拱手行礼。

    “这些食户,劳烦你了”

    “公爷这是哪里话”

    王真眼中喜色一闪,随即便连连摇头,满脸真诚道,“末将在北平之时,深受公爷恩惠。

    而且,末将也是奉旨行事而已”

    “也多谢陛下厚恩”

    郭安又朝着皇宫的方向,重重拱手行礼。

    随后,这才对着王真说道“你回去禀报陛下,等到我从海贸商会中购买上足够的粮食、良种、铁具,还有各种生物用品,便可出发。

    时间,便定在半个月后”

    “半个月”

    王真心中盘算一番,也是微微点头。

    “半个月,应该可以调配齐船只与粮食这些,末将这就回去禀报陛下”

    等到王真离去,郭安便朝一旁徐勇吩咐道“速速派人,将海贸商会掌柜沈庄寻来”

    “是,公爷”

    徐勇应了一声,也快步离去。

    “五千户,三万多口人每家至少需要五件铁具,一人每日一斤口粮,还有各种食盐、醋”

    喃喃自语一番,郭安便朝着一旁的管家郭昂问道“府上现在有多少钱”

    郭昂连忙说道“回老爷,京师的定国公府上,有宝钞九十万两,银子十八万两,黄金只有一万六千两”

    “这么点”

    郭安沉思半晌,便看向郭昂。

    “三万口人的吃喝,半年需要多少钱”

    郭昂连忙回道“回禀老爷,仅凭吃喝,三万多口人,最多也就是六百石粮食,哪怕是再加上食盐,也就两千多两银子”

    “两千多两银子啊”

    郭安微微一愣,又问道“那若是再加上一些书籍、建造工坊的工具,农具、良种这些,又需要多少钱财”

    郭昂微微张大嘴巴,看向郭安,“敢问老爷,可是生活中所需要的那些工坊”

    “嗯”

    郭安微微点头。

    郭昂直接被干沉默了,这些他哪算的过来。

    “老爷,小人需要请教那些工坊管事”

    郭安微微点头,“去吧,造纸、冶铁、锻钢、食盐、白糖、水泥、木匠这些,都好好问上一遍,一同送去郭州”

    “是,老爷”

    郭昂心中有些明白了,连忙往外走去。

    又过了半晌。

    沈庄便疾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小人沈庄见过公爷”

    “坐下说话”

    “多谢公爷”

    沈庄坐下之后,便满脸疑惑的看向郭安。

    “不知公爷这么着急,喊小人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郭安道“我要购买大批粮食与物资”

    “购买粮食物资”

    沈庄一脸疑惑,“公爷这是要”

    郭安道“我的五千食户到了,要送往郭州,需要一次送去足够的粮食、良种、食盐、农具、还有建造各种工坊的器具、桐油、麻绳、捕鱼的大网”

    “五千食户”

    沈庄连忙朝着郭安拱手,“恭喜公爷,只要将这些食户送去,便可营建开发郭州”

    “只是,不知这五千食户有多少人”

    “三万多口人,其中青壮占一大半”

    郭安说道“不过,前期陛下还会给郭岛派去三千军户,也应算上这些军户的粮食与物资。”

    “三千军户”

    沈庄一惊,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羡慕,这位定国公圣眷真隆啊。

    “公爷放心,公爷所需要的这些东西,小人都能给公爷寻来”

    “半个月”

    郭安道,“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你若是人手不足,寻不够,定国公府上也有人手。

    另外,这些粮食物资的钱财,咱到时一并给你结算”

    “公爷放心,小人定然给公爷寻足这些物资”

    沈庄也没推辞,若是海贸商会不够,他背后还是沈家,还有江南一众商贾。

    再讨论了一番之后,沈庄便匆匆离去。

    很快。

    整个海贸商会下的铺肆产业,都动了起来。

    这让整个京师的商贾都不由一惊,不过在听到是定国公要送食户前去郭州之后,这些人便都松了一口气。

    定国公府内。

    郭安再次皱起眉头,“五千食户,至少需要数十个人前去管理”

    “郭昂”

    “老爷”

    郭安盯着管家郭昂看了一半晌,问道“府上还能调出多少郭家子弟来”

    郭昂连忙回道“回老爷,只能抽出十来个”

    “也够了”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你去问问,可有郭家子弟,想去郭州去管理那些食户

    前去的郭家子弟,每人赏一千两银子,至少需要在郭州待够五年才可回来。

    另外,他们每年的月例增到五百两银子

    但是,那种品行不端,喜欢权势或是摆弄是非之人,不可让其前去郭州”

    “前去郭州”

    郭昂脸色微微变了变,想起郭安的眼神,心中一阵后怕,随即连连点头。

    “老爷放心,能送来府上的郭家子弟,都是品行端正之人”

    “嗯”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

    郭家的子弟,都像是后世的理工男,一个个都专注于某一件事,并没有染上别的士绅家中那些争权夺势的坏习惯。

    而且。

    只是五千食户而已,还有大军在一旁看着,一同营建家园,那些食户必然不敢造次。

    这些郭家子弟,也都正好专业对口。

    于是。

    两日后。

    郭昂便带着十二个郭家子弟,站在郭安面前。

    “二牛”

    看到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影,郭安神色一惊。

    “老爷”

    郭二牛朝着郭安微微拱手行礼。

    郭安一脸惊疑的问道“你这是”

    “回老爷,小人也要去郭州”

    郭二牛一脸正色道。

    “你要去郭州你可是缺钱了咱记得,你家中的小崽子才三岁吧”

    “来了京师,老爷身边都有燕山卫护着,小人整日无所事事,而老爷的封地,总有人去看着”

    郭二牛轻轻一笑,“至于小人家中的崽子,跟在少爷身边,小人也教导不了什么”

    “你”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过上几个月,咱会组建一支商队,专门前往郭州与大明。

    也会再找上一些人,前去郭州,尔等每年可回来大明,待上半个月”

    “多谢老爷”

    “多谢公爷”

    这下,选出来的一众郭家子弟,都是满脸大喜。

    这些十多个郭家子弟,有的是郭安同辈,有的是郭安小一辈,郭安挨个说了几句话,又让沈庄先将一千两银子,挨个发到这些郭家子弟手中。

    这些郭家子弟,一个个顿时满脸大喜。

    “明日,尔等便都来府上,谈论去了郭州,该去如何营建出一片营地来”

    “是,公爷”

    “尔等去给家中写信吧”

    “”

    这些郭家子弟离去后,郭安便来到书房,拿出一张世界舆图,认认真真看了起来。

    郭州可不比别的蛮夷之国,那里可是连土著都没。

    那些食户去了郭州,便需要真正的开垦荒地,从零开始建造家园。

    而且,郭州还距离大明这般远

    而现在,郭州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马六甲海峡的赵王朱高燧。

    这些食户去了郭州,便先需寻找河流水源,建造营地,建造房屋,开垦荒地,种田

    郭州附近,不缺少鱼。

    哪怕是粮食发霉坏了,几个月内,也饿不死他们。

    但是,需要医者,草药

    想了一下午。

    等到了第二日,那些郭家子弟来了之后,郭安又看着他们谈论了三日。

    最后,也开始参与进去,一同讨论

    那么一片大岛,都由他们建造。

    这些郭家子弟,比郭安想象的还要积极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