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秦功 > 第一百九十二章:入王宫,面见嬴政,升爵!
    唰唰唰

    宫门外,在与看守城门的秦卒报道之后,白衍便一直等着。

    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原本细小的雨,突然再次变大。

    白衍紧紧护住竹简。

    业、怀曾经来过,但白衍又让他们二人离开。

    终于。

    一名宦官带着两名宫女,从宫门出来,一步步来到白衍面前。

    “白将军,王上召您入宫”

    年纪轻轻的宦官,来到白衍面前,对着白衍拱手打礼。

    白衍点点头。

    感觉到侍女给自己撑伞,白衍没有拒绝,毕竟这雨伞不是自己准备的,而是王上的,代表着王恩。

    “此卷,白衍要进献王上。”

    白衍趁着这个机会,把竹简交给宦官,这是白裕在书信中,告诉他的。

    宦官接过竹简,连忙点头。

    “白将军,请”

    宦官对着白衍做个请的手势,示意白衍随他进王宫。

    白衍点点头,十分客气的还礼,也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白衍的举动,让宦官有些意外,若是一些年迈的大臣或许还好,但年轻的文武百官之中,像李信、蒙恬等人,虽不至于轻视,但也不曾高看他一眼。

    能对他这个不起眼的宦官,如此客气之人,眼前这少年还是第一个。

    想到这里。

    宦官看向白衍的眼神,不自觉的出现一抹亲近。

    方才宦官在知晓来者是白衍之时,内心之中还有些许担忧,毕竟白衍凶名在外,又立功无数,就连其他宦官同僚曾经说过,王上私底下,也几次提过这白将军。

    本以为这位领兵在外的白将军,长相魁梧,高傲气盛。

    不曾想。

    先是其外貌让人吃惊,之后言行举止,更让人意外连连。

    宦官们心自问,若非知道眼前的少年是白衍,他根本无法把眼前的少年,与传言中杀伐果断、领兵凶狠的白衍放在一起。

    宫门外。

    跟着宦官,白衍一路来到王宫大门,第一次踏入王宫的门槛。

    方才进去,白衍透过巨大的空旷地,一眼就看到远处那个坐落在百步阶梯上,巨大的咸阳宫殿。

    看着那座象征着秦国权利中枢的宏伟宫殿,白衍一步步的跟着宦官走去,心里满是紧张。

    直到许久,来到百步阶梯面前,跟着宦官,一步步踏上阶梯,踏上这一阶阶象征着权利高度的地方,

    白衍甚至紧张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最后。

    白衍方才来到一座巨大的宫殿面前。

    伴随着一扇扇巨大高耸的宫门敞开,白衍站在宫门外,等待着宦官进去。

    在等待里面宣告之时,白衍不断深呼吸,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又似乎是一眨眼。

    下一刻。

    宫殿内就传来宦官的宣告。

    “宣,白衍进殿”

    宦官的声音,从里面传出,白衍为之一震,好在深呼吸之后,白衍目光坚定下来,大步朝着王宫内走去。

    巨大的宫殿内。

    文武百官跪坐在两旁,这是从商周就一直传承下来的规定,不管是当初的商,还是后面的周,在官员上朝时,都会有坐垫跪坐。

    虽说商周早已消失,但无论是秦国,还是其他诸侯国,都一直延续这个传统。

    跪坐制,是表示君王对于人才名臣的尊敬。

    故而。

    眼下白衍可以说,就是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在进入宫殿大门,也是在百官的目光中,一步步朝着大殿中央走去。

    大殿上。

    一名三十岁的男子,头戴王冕,也看着从大殿之中,独自走进来的少年。

    男子便是秦王嬴政。

    此刻嬴政抬头,目光看着那名年纪轻轻的少年,也是十分意外。

    完全没想到,此前接二连三给他惊喜的白衍,居然是这般模样,又或许,应该叫邹兴更合适,。

    想到这里,嬴政嘴角上扬。

    因为整个大殿之中,唯有他嬴政,知道那少年根本不是白氏子弟。

    大殿中央。

    白衍此刻脑袋也有些懵,即使有过再多准备,但直到真的在这一刻,当真的在秦国文武百官之中走过,当真的亲眼看到大殿上,那名带着王冕的男子,白衍脑海还是会一片空白。

    没有任何想法。

    “上郡高奴城,城守白衍,拜见王上”

    白衍站在大殿中央,对着大殿上的秦王嬴政,微微弯腰,头看前面的地面,拱手辑礼。

    行礼之后,白衍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到底有多急促。

    “白衍,免礼。”

    白衍听到大殿上,那个男子的声音,这一刻,内心激动得有些颤抖。

    从齐国来秦国的他,眼下终于见到秦王嬴政

    并且秦王嬴政,亲口叫他的名字。

    由于激动,白衍差点忘记谢恩,好在很快反应过来。

    “谢王上”

    白衍说道,随后抬起头,看向远处大殿上,那个头戴王冕,三十岁的嬴政。

    不胖,或许犹豫常年操劳政事,脸颊有些显瘦,面貌说不上美,但绝非一些有心人说的那般丑陋。

    这一眼,白衍看得十分认真,乃至于有些失神。

    白衍的这般举止,很快也让上面的秦王嬴政注意到。

    嬴政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对于大殿下,那少年的眼神,嬴政并不陌生,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他,眼神都是这般激动。

    不过看到这段时间,让他不断惊喜的少年,眼下与他人一样,第一次见到自己如此激动,嬴政心里说不满足是假。

    但嬴政也有些意外。

    比起其他官员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激动,他隐约从那少年眼中看到丝许崇敬。

    是错觉还是

    嬴政有些疑惑,他可是知道这少年是齐人,一个秦人见他,露出如此眼神,尚可以理解。

    但一个年纪轻轻的齐人,露出这般眼神。

    这是在让人好奇。

    嬴政清楚的知道,在天下人眼中,如何看待他

    “白衍”

    大殿上,嬴政看着少年,缓缓开口。

    想起孟于对于这个少年的评价,看着如今这个叫做白衍的少年,嬴政有太多好奇,但眼下有一件事情,必须要问。

    大殿上。

    嬴政收起笑容过后,给人完全是两种感觉。

    这一刻,看着嬴政没有笑容,不怒自威的模样,白衍回过神,这才感觉到,方才的失礼。

    “臣下在”

    白衍拱手应道,随后等待嬴政的下一句话。

    此刻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似乎也知道秦王嬴政,准备询问什么,纷纷聚精会神的看向白衍。

    其中。

    就连文官为首的那名身穿秦国官服的昌平君,芈启,都眯着眼睛,看着那个少年。

    “寡人问你,当初你为何会在百姓迁徙后,下令焚城可有考虑后果”

    大殿内,响起嬴政的声音。

    这句话一出。

    低着头,拱手的白衍,心里有些七上八下,毕竟不知道嬴政是怎么看待焚城这件事。

    眼下面对询问,白衍还是如实说了出来。

    “回王上,昔日白衍知晓上郡无援,面对匈奴与月氏的大军入侵,白衍身负王恩,彼时白衍心中只有一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唯有焚城毁其势、率军死战,以报王上提拔之恩,并没有考虑身后事。”

    白衍目光看着大殿上的秦王嬴政,拱手说道。

    一句话,让大殿上的嬴政十分意外。

    就连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面色古怪的看向白衍。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句话一出,此前在宫殿内,那些议论白衍应当率军撤退的官员,就突然显得小人起来。

    毕竟在王上的询问下,白衍在大殿上亲口说,当时在知道上郡没有援军,为报王恩,方才下定决心,率军死战,连后事都没有时间考虑。

    这听起来夸张,但事实谁都无法反驳,因为白衍当时也的确是连命都不要了,留在上郡高奴血战。

    大殿内。

    正当白衍等待结果之时,片刻后,大殿上传来一句话。

    “善”

    白衍不知道他的回答是否让嬴政满意,但听到这句话,心里松口气。

    大殿上,嬴政转头看向一名宦官,轻声吩咐几句,随后看向大殿下的白衍,其实对着少年的赏赐早已经确定,方才不过是想问一问,亲耳听到少年的回答。

    看着宦官拿着诏令,去宣读对那少年的赏赐。

    嬴政目光看向面前桌子上,这卷宦官方才呈上来的竹简,上面还有一些雨水痕迹。

    不明白是何事情,但知道是少年呈上来的竹简,嬴政还是把竹简缓缓打开。

    “秦王诏令,高奴城城守白衍,此前下令百姓迁徙,至一城百姓免遭涂炭,然其焚城一事,虽有阻挡月氏、匈奴劫掠,却至一城百姓无家可归,按秦律盈论,功过相抵,念其护卫上郡有功,特赐白衍爵位左庶长,田宅各七十四顷,另赐五百金”

    大殿内。

    响起宦官尖锐的声音。

    文武百官听到之后,纷纷议论起来,绝大部分官员都点点头,唯有极少数的官员觉得赏赐过多,或者有些少。

    百官之中,胡全与茅焦互相对视一眼,当初在朝堂之中,争论那么久,没想到最终还是以秦律盈论而定,怪不得王上会支开孟于。

    若是孟于在这里,其他所有官员不说,孟于却绝对是第一个站出来,到时候朝堂内,估计又要争论一番。

    “白衍叩谢王上”

    站在大殿之中的白衍,听到诏令里面的内容,并没有意外与失落。

    身在秦国,白衍怎么可能不知道秦律盈论,对于焚城一事,当初在上郡的时候,胡进将军便说过,最担心的便是按照秦律盈论,定义焚城。

    因为焚毁的是房屋,到时候如何定夺,谁都不清楚。

    别说当初白衍是五大夫,在秦国,就是大夫爵位,都已经不是靠敌军将领首级立功,而是以盈论立功。

    例如此战死将士四千多人,若是杀敌不到六千人,则他白衍无功,低于六千则有过,受罚钱,若是低于四千,降爵。

    眼下。

    白衍清楚,虽然焚城一事按照秦律盈论,但显然,秦王嬴政并非不知道他的功劳,而是如胡进所说,他的举动,不能开头。

    嬴政的举动便是,虽然没有爵位,但五百金,便是给白衍的赏赐。

    大殿内。

    伴随着诏令,白衍跪在地上,头贴地,行叩首礼,这也是辑礼之中,最贵重的礼数。

    因为与拜见、参见不同,这君王赏赐时,一般大臣为表由衷感谢王恩,都会行此之礼。

    对于眼前这个结果,白衍已经十分知足,毕竟眼下是从大夫爵跨越到将爵,跨过那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还有五百金作为赏赐。

    这已经超过白衍的预期,毕竟若真按照清理盈论,不可能还有五百金

    大殿内。

    伴随着文武百官的喧嚷声消失。

    这时候,文武百官方才注意到,大殿上的秦王嬴政,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卷竹简,表情格外古怪,似笑非笑。

    见状。

    不少官员都一脸疑惑的对视一眼,就连李斯、王绾等人,也都诧异的看向秦王嬴政。

    作为秦国重臣,秦王嬴政的心腹大臣,即使是李斯等人,都很少见嬴政居然露出如此表情。

    那卷竹简内,到底写着什么

    “有趣,呵呵,有趣

    ”

    正当李斯、王绾,以及茅焦等人疑惑之时,突然听到大殿上,传来嬴政的声音。

    这让李斯等人更加不解。

    正当李斯等人以为,王上定会如同往常,在过后,会让宦官念出来时,却看到嬴政收起竹简,似乎并没有打算说出来。

    见此。

    别说李斯等人,就是文官之首的昌平君芈启,都微微皱眉,心中越发疑惑。

    整个大殿内。

    或许唯有白衍,满心忐忑着,直到看到大殿上的嬴政,收起竹简,放在一边之后,方才松口气。

    “白衍,起来吧”

    大殿上的嬴政,开口说道。

    即使是嬴政,此刻看着那个少年,都有一些错愕,若非亲眼看到写在竹简上的一个个字,嬴政都不敢相信世间居然有如此离谱之事。

    话说,,, 版。

    世人以为那少年,是白氏子弟,名叫白衍,结果白氏早已书信告知与他,那少年其实是叫做邹兴。

    然而眼下。

    当第一次见到那少年。少年却亲笔撰写竹简,把来历告诉说出。

    少年并非邹兴,而是叫做衍,一个齐国普通百姓之子,因为被齐国权贵驱逐,而离开齐国,碰巧在前来秦国的路上,结识邹兴。

    这也就是说。

    其实不仅仅是世人,就是白氏,都全被这少年蒙在鼓里。

    一想到这里。

    即便是执掌整个秦国的嬴政,都忍不住笑起来,看着那个少年,觉得格外有趣。

    这扑朔迷离的经历,让嬴政都感觉哭笑不得。

    嬴政好奇,真不知道白氏若是知道,会是何等表情。

    但同样的,嬴政却也有一丝伤感,那少年的经历,与他有一份相似,都是隐藏身份,寄人篱下,根本不敢轻易告诉他人自己的姓名。

    嬴政没有怀疑那少年,因为若是少年不说,谁也不知道,更没必要多此一举,把父母以及村子、整个经过都详细的记载竹简之中。

    更别说这若是被白氏知晓。

    想到这里,看着那少年,嬴政真的是哭笑不得。

    “赐服”

    嬴政转头对着宦官说道。

    闻言,早已准备好的宦官,双手拖着装着官服的木盘,朝着大殿下的少年走去。

    大殿内。

    白衍再次对嬴政拱手打礼,这一次,白衍望着大殿上的嬴政,目光中除了激动、崇敬之外,更多出感激。

    待几名宦官过来,帮他卸下秦甲,白衍老老实实的张开双手。

    伴随着秦甲褪去,里面的衣服自然也缓缓褪去,寓意身份、地位,一切都与过去不同。

    然而也就是在这时候。

    秦国的文武百官,所有人都看到,在他们眼中一脸清秀的少年,满身都是刀伤,一刀刀伤口分布在那少年单薄的身躯上,显得格外狰狞。

    “嘶”

    “怪不得”

    “这一身”

    这一刻,一名名文武百官,见到这一幕,纷纷互相对视一眼,小声议论到,看着那少年,眼中满是吃惊,感慨。

    若是第一眼见到那少年,所有人还觉得那少年年轻。

    那么这一刻,看到那少年一身刀伤,甚至不少刀伤都还没好,直到这时候,他们才亲眼看到那少年一个个功绩背后,是何等的凶险万分。

    在武将行列之中,李信、羌瘣二人看着那少年,都忍不住对视一眼,此前在宫门外的质疑,眼下全都一消而散。

    这一身伤,比他们还多。

    大殿上。

    秦王嬴政看着那个方才感激的望着自己的少年,腼腆的低下头。

    想起这少年的来历,想起此前这少年在上郡的死战,再看着少年那一身伤口。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虽说是第一次见这少年,甚至话都没有说多少句,但嬴政心中,却是难得的对少年有诸多好感,亲近之意。

    而且在所有诸国之中,齐国是他最有好感的诸侯国。

    他继位以及亲政之初,秦国动荡,是蒙骜将军,稳住秦国社稷,蒙骜将军,曾经是齐人。

    在他解决嫪毒,幽禁生母在雍城之时,也是齐人茅焦不惧死而谏言。

    此前月氏与匈奴侵犯上郡,也是这个从齐国来的少年,率领铁骑在上郡,死战不退,月氏与匈奴劫掠不到半分,反而死伤惨重。

    对比其他派系的官员,对比其他有能力的官员,嬴政对曾经是齐人的官员,一直都有好感。

    齐国数十年不参与诸侯国的战争,比起其他派系官员还需要提防为母国谋私,齐系官员是最让人放心的。

    大殿下。

    白衍在宦官的伺候下,穿上全新的衣服,一道伴有一条纹路的官服,穿在身上,头发也卷起来,扣上一顶爵弁。

    伴随着宦官退下,白衍看到大殿上,秦王嬴政望着他的目光。

    白衍举起两手,伴随着官服那巨大的绣口挂在手腕。

    “白衍,谢王上”

    白衍对着秦王嬴政,再次拱手行礼。

    行礼之时,伴随着低头,目光看着身上穿着的官服,这象征将爵的官服。

    这一刻,白衍有一瞬间恍忽。

    想起小时候在齐国,他坐在村子里,看着那些一个个村民,忙碌归来。

    想起小时候,他站在外祖母身后,外祖母总是拿着扫帚驱赶那些嘲笑,比他大很多岁的少年。

    想到父母,想到长兄,想到大舅父、大舅母。

    想到在祖父家,子卢相亲后,剩下那些少女与其父母见到他,纷纷离去。

    想到水村的村民,想到其他地方、其他村子的村民。

    最后脑海之中,浮现外祖母曾经和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

    “我外孙,定会比你们有出息定会有明君贤王识我外孙,封卿拜将”

    白衍眼睛逐渐泛红,脑海里浮现外祖母的那句话,想起外祖母的身影,心中浮现丝许笑意。

    “外祖母”

    “衍儿今日,拜将了”

    “等着外孙回去”

    伴随着一抹思绪飞逝,白衍心中呢喃。

    只待天下一统,只待除掉芈启,他便可以回到村子。

    到时候,曾经笑话过外祖母的村民,那些其他村子的村民,就不会再有人笑得出来。

    想到这里。

    白衍回过神,随后听到大殿上传来嬴政的声音。

    “入位,赐座”

    听到嬴政的话,白衍抬头,看着大殿上的嬴政,再次拱手打礼。

    “谢王上”

    礼毕之后,白衍小心翼翼的后退两步,然后方才转过身。

    就在转身的时候。

    白衍看到一旁文官为首,右丞相的位置上坐着的男子。

    右丞相,昌平君

    方才第一次来到王宫,见到嬴政,过于激动,差点忘记这个人。

    正当白衍看着昌平君,记住昌平君的模样时。

    昌平君这时候也注意到白衍的目光。

    二人对视一眼。

    身为右丞相的昌平君,向白衍投去善意眼神,微微点头似乎在表达对后辈的肯定,一脸和蔼可亲的模样。

    见状。

    白衍也面带善意的露出笑容,露出亲近之意。

    们心自问,若不是从小舅父哪里,知晓刺杀白裕的事情,若不是从陆楼哪里,得知经过,单看表面,白衍还真不敢相信,模样如此和善之人,居然如此是一件件事情的幕后黑手。

    差点让整个高奴,变成人间地狱的人。

    好在,昌平君眼下还不知道他已经知晓一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